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砜滴醯墓适?,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p>
整個清代,大一統遠勝漢唐,然而關于正統之爭,卻為歷代之最。歷代爭正統者都在士大夫學者之間,而清代順、康、雍、乾親自出面,不顧天子之尊,口誅筆伐,拼命為自己的王朝“洗白”。
早在清軍剛剛入關時,多爾袞就說:
“國家之撫定燕都,乃得之于闖賊,非取之于明朝”
為了尋求正統,清廷甚至為崇禎發(fā)喪,還博得吊民伐罪的美名。待“大業(yè)已定”,清廷就開始無所顧忌,暴露征服者的本來面目,實行“剃發(fā)”、“兼并田地”、“揚州十日”等倒行逆施的行為,迅速激發(fā)滿漢隔閡。
各地的反清運動風起云涌,持續(xù)多年的反抗斗爭后,漢人雖屈從了征服,但征服者也意識到,當初那些“貼金面具”,有關得天下之正的承諾,在天下人心中,已經蕩然無存。
“朱三太子案”“天地會”等地下事件層出不窮,尤其是許多明朝的知識分子,他們心里根本不服從滿清。以孔尚任為例,他的《桃花扇》推出了史可法和崇禎,批判降清知識分子,抒發(fā)家國之恨,勾起觀眾思念故國之感。
在這個背景下,康熙參拜明孝陵,就顯得非常合理了。
第一,在很多人心中,明朝才是正統,大清只是外來蠻夷??滴醯膮?,表達出了對明朝的尊重,也是申明清朝延續(xù)了明朝的正統。
第二,將“貼金面具”戴到底??滴跏堑弁?,不管背后做什么,在臺面上要展現出自己的大度、胸懷,借此收攏天下人心。
第三,古人會跪天、地、君、親、師,而帝王只需跪天地。朱元璋已經是漢族文化的一個符號,康熙對其下跪,就是向世人證明,他已經與文化融為一體了,滿漢一家親。于是,滿漢之間就有了一個“公約數”——朱元璋。
看到康熙如此舉動,不管是普通百姓還是明朝遺留的知識分子,大多給康熙點贊,心悅誠服。時人記載了當時的情形:
“垂白之首,含哺之氓,罔不感仰圣仁,至于流涕——《張文貞集》”
不僅對朱元璋三跪九叩,康熙還親自書寫了“治隆唐宋”。這四個字的意思,表面夸獎了朱元璋可以比肩唐宗宋祖,其實還是在自夸,畢竟端掉大明的是大清。
康熙曾說過:
“朕臨御多年,每以漢人為難治?!?/p>
治理天下在于收拾人心,只要天下人從內心找到對大清的認同感,江山就能穩(wěn)固??滴鯀菝餍⒘辏怯靡环N“懷柔手段”,對天下漢人心的征服,對自己江山正統性的證明。
事實上,不僅參拜明孝陵,康熙還開設過博學鴻儒科,設明史館,這些行為大同小異,都是為了收買人心,以成其“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的理論依據。
這就要從兩方面來講,其一就是為了收攏人心,畢竟大清是滿清政權,一直以來都遭受漢人的抵觸,由于民族間的差異碰撞一直不斷。其二就是康熙從內心里佩服朱元璋的才治,所以每一次參拜朱元璋墓時都畢恭畢敬,并且多次寫文抒發(fā)對朱元璋的敬佩。
1.收攏人心、構建民族大團結局面
康熙六次下江南,而其中就有五次前往朱元璋的墓進行拜祭,而這也是無可厚非的。想當年滿清入關時,為了貫徹滿清的統治,采用強硬的手段進行一系列的剃發(fā)易服的行為,一時間下來造成了無數流血事件,也引發(fā)了很多漢人的強烈不滿。滿清只是少數民族政權,想要長治久安就必須要維護民族團結。
康熙五次參拜朱元璋的墓就是明目張膽地告訴世人,朝代的更替是時代的發(fā)展趨勢,根本不存在民族間的壓迫,他也無愧于朱家的江山。所以在這些表面功夫做足之后,能夠打消一些漢臣以及漢民心中的不滿,讓漢人拋卻民族間的差異,從內心接受滿清的統治。國必須要有人心的支持,才能夠長久的發(fā)展下去。
2.內心對朱元璋功績的肯定
從康熙拜祭朱元璋墓的一系列行為可以看出來,其態(tài)度并不是作假的,而是真的畢恭畢敬。為了以表尊敬,甚至明文規(guī)定所有的參拜人員都必須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而康熙身為帝王,九五之尊,也照樣進行三拜九叩之禮。朱元璋雖然是褒貶不一的存在,但是其功績是不容置疑的,他在位時給明朝帶來的經濟生活發(fā)展也是歷歷在目的??滴跄軌蚨喾矫娴乜创煸按巳?,并且對其尊重有加,甚至寫下了為其寫下?治隆唐宋?的牌匾。由此可見,康熙是從內心敬重朱元璋。
? ? ?康熙帝之所以如此,就在于緩和民族矛盾,籠絡人心,以便于進一步鞏固自己的統治,讓明朝的遺老遺少看到滿清繼承了大明衣缽,是完全合法、合理的政權。同時,康熙帝這一做法,也是為了鏟除大明的龍興之地。
1644年,崇禎帝?君王死社稷?。李自成未能坐穩(wěn),就被滿清趕出了紫禁城。自此開啟了滿清對中原地區(qū)的統治。
順治朝,滿清需要不斷同朱慈烺等南明作斗爭。為了加強對漢人統治,推行了?剃發(fā)易服?政策,在揚州等地,不斷激起了民變。滿清統治者為鞏固自己的統治,發(fā)生了?嘉定三屠揚州十日?等悲劇,這進一步激化了滿漢之間的矛盾。
到了康熙帝后,作為入主中原的第二代帝王。能否坐穩(wěn)江山關乎滿清王朝的命運。當鏟除鰲拜、剿滅三藩等后,康熙帝開始著手安撫百姓。
? ? ?康熙帝曾先后多次前往南京明孝陵進行祭拜,并親自御筆寫下了?治隆唐宋?,對朱元璋的一生功績進行了褒揚。甚至,康熙帝以視自己先祖的禮儀而對明太祖行三叩九拜的大禮。
身為九五之尊的康熙,為何如此崇拜朱元璋呢?康熙帝并非真崇拜,而是出于維護滿清統治之需要作給大明的遺老遺少們看的。既可以借此機會來打擊?反清復明?,以消弭滿漢之間的民族矛盾,以便加強滿清統治。又能夠徹底摧毀江南士大夫們對前明的眷戀,又可以釋放出對他們悉心接納的誠心,更可以讓他們忘卻?文字獄?。此外,南京作為大明的龍興之地,康熙帝屢次前往還有破壞朱明龍脈的可能。
康熙對朱元璋頂禮膜拜,說到底,就是為了鞏固滿清的江山,制造輿論罷了,無疑屬于掩人耳目的舉動。
康熙之所以多次的祭拜前一個朝代的皇帝朱元璋,是因為康熙需要安撫從明朝轉換成清朝的老百姓,畢竟當時朱元璋在百姓的心目中還是比較高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他就是在用行動告訴所有人,現在老子是皇帝,已經是大清朝了,明朝的皇帝已經永久地睡著了。
在歷史上所有的新朝代都是在舊朝滅亡的條件下建立的,每一個朝代的建立都付出了無數戰(zhàn)士的生命和鮮血,而大明朝的建立者是朱元璋,是一個靠自己的實力從一個普通老百姓到天子的人,所以也受到了后人的敬仰和尊敬,同時在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時,可以說百姓的生活是特別的安居樂業(yè)的,所以老百姓對朱元璋也是非常擁戴的,而他治國的想法和策略也是可以受到后人學習的,所以康熙多次的去祭拜朱元璋也是有一種崇敬在里面。
康熙去祭拜朱元璋另一個意思就是通過行動昭告天下,大明朝已經一去不復返,現在是清朝,有種向前朝人員宣示主權的意思在里面,另一方面也是穩(wěn)定民心,因為當時還是有人對明朝從內心是不喜歡的,而康熙作為滿族皇室也是需要漢人的幫助的,所以康熙對朱元璋的祭拜,即表明了康熙的態(tài)度,也承認了朱元璋之前的功績,這樣拉攏了人心。
從康熙去祭拜朱元璋就可以看出來,康熙是一個心思縝密的人,而康熙治理朝政的功績在歷史上也是有很濃重的一筆的。也是被后人高度認可的一個皇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163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