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為什么要除掉隆科多
隆科多一直以來態(tài)度比較囂張,完全不懂得何為收斂。而且做出了很多的錯事,最終也導致雍正只能夠除掉他。
隆科多其實就是雍正的舅舅,雖然說可能并不是親娘舅,但是雍正一直都是在孝懿仁皇后撫養(yǎng)下長大。所以和佟佳氏一族一直都會有著比較親密的關系。
同時隆科多的父親佟國維,和雍正皇帝之間也同樣會擁有著更好的關系。康熙的親生母親其實就是佟國維的姐姐。在這里也同樣會讓大家知道這兩人之間的關系還是非常硬的,再加上之前他曾經幫過雍正皇帝順利的登上皇位,這也算是一個大功勞。從這里也會讓大家知道,這一個人在雍正朝確實會擁有著比較高的地位。
地位在逐漸提高之后,自然就會有許多的人都會來攀附,可以說黨羽早就已經遍布朝野。馬上就聯(lián)合年羹堯一起去彈劾,這就說明當時早就已經進入到猖獗的地步,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也會讓雍正覺得特別的生氣。
甚至連家中的奴婢也同樣會仗勢欺人,到處收受賄賂,結果這兄弟在被抓之后馬上就直接說出了一切。那么在這種情況一下,雍正怎么可能會選擇放過他呢?所以馬上就選擇進行深入的調查,雍正其實多次的提醒過,畢竟兩人之間的關系是非常好的,就是希望能夠好好的收斂,可是沒有想到對方根本就沒有選擇這么做。最終一直能夠選擇法辦,如果不這么做,可能就會導致自己的皇朝受到更多的影響。
轉載聲明:感謝您對不回頭網的支持,讀史使人明智,以史觀今,讓我們通過歷史中一個個的典故故事去了解歷史。喜歡的朋友歡迎轉載隆科多曾是雍正心腹,為什么最后雍正要除掉他
雍正三年正月,隆科多被解除步軍統(tǒng)領任職,五月,雍正將隆、年之奸曉諭廷臣。六月,隆科多次子玉柱又以"行止甚劣"的罪名,被奪其乾清門頭等侍衛(wèi)、鑾儀衛(wèi)使等官職,交隆科多管束。
因為以下幾點:
一、隆科多居功自傲,結黨羽,輕皇權。因為隆科多幾代家族地位都很高,還是皇帝的舅舅。在“九子奪嫡”時,他是步兵統(tǒng)領,他經過深思熟慮后,選擇了四阿哥為扶持對象。因為其他的皇子如:八皇子、十四皇子都有許多支持者,日后他也不會得到重用的。而四阿哥在這幾個皇子當中是最低調的,而且,隆科多還是四阿哥的親舅舅。
多方面權衡后,隆科多決定支持四阿哥。四阿哥表面很低調,但心機很深,他多方面斡旋,再加上隆科多的軍力支持,在奪嫡戰(zhàn)中,他勝利了,當上了皇帝,也就是雍正。因此皇帝非常感激這個舅舅,就很重用他,給了他很大權力。而隆科多也認為自己在這件事上功不可沒 ,就居功自傲起來。
在皇帝面前也自稱是諸葛亮,說了許多大話,傲慢極了。他還說自己是九門提督,可以隨時召集幾萬人馬,他還暗結黨羽,勢力越來越大。時間一久他的言語和行為,讓雍正明白了這個親舅舅擁立自己的真正目的。這讓雍正對他非常反感,也感覺了對他的皇權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二、隆科多知道雍正當皇帝的真相 ,這對雍正構成了威脅。“九子奪嫡”事件的真相他這個舅舅最門清,隆科多在其中也產生了巨大的作用,他知道雍正的皇位來得不是名正言順的,而雍正最害怕別人知道真相,但隆科多還偏偏明里暗里的常常以此要挾皇上。雖然他是皇上的舅舅,但總是這樣,為了皇權老子都可以殺,何況你只是個舅舅。多疑心狠的雍正決定修理他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親舅舅。
因此,雍正就多次找理由打擊他,雍正繼位二年后,隆科多被圈禁而死。
真實歷史上隆科多并沒有協(xié)助老八胤禩進行過逼宮雍正。
題目意思應該指的是雍正王朝電視劇中老四胤禛登基以后,不甘心失敗的老八胤禩聯(lián)合起來王公大臣發(fā)動八王議政的政變逼宮雍正的劇情,而隆科多就參與到老八這方,八王議政失敗以后,雍正并沒有殺隆科多。
下面我們就以雍正王朝的劇情分析一番。
在老八發(fā)動八王議政時,身為雍正心腹的隆科多竟然投入老八陣營,并且在逼宮過程中對雍正冷嘲熱諷的。
八王議政失敗以后,按理說隆科多并非愛新覺羅皇族之人,并沒有康熙對雍正留下善待兄弟遺言的限制。雍正龍顏大怒之下殺死隆科多也屬正常,但雍正只是將其囚禁起來,并沒有殺他。
一、隆科多在雍正登基過程中的確立下了汗馬功勞,雍正不忍心殺他。
雍正被康熙傳位的當晚,以老八為首的八爺黨是極其不甘的,因此京城內外醞釀著巨大的陰謀。
隆科多是九門提督,負責守衛(wèi)京城他這時候就起到了巨大作用。雖然他很恰當的在老十三控制了豐臺大營大局已定時出場宣讀遺詔,有些政治投機,但最起碼他身為老四的人并沒有接受老八的拉攏,沒有在康熙駕崩當晚和老八一起向雍正發(fā)難,而且他還是宣讀康熙遺詔的人,證明康熙的確是傳位于雍正的。
隆科多身為負責京城守衛(wèi)的九門提督,在老四登基時傾向于老四又是宣讀康熙遺詔之人,其功勞之大,比之穩(wěn)定了豐臺大營的老十三也差不了多少,甚至比遠在西北牽制大將軍王老十四的年羹堯功勞還要大一些。
隆科多雖然倒向老八陣營,但之前的功勞也足以免其一死了。
二、雍正為了穩(wěn)定朝局,免得落下殺功臣的惡名。
雍正登基之初就有八爺黨在暗中散布他篡位奪了大將軍王老十四的謠言,所以輿論上對于雍正來說很不利。
雍正推行新政以后更是被既得利益集團的代表朝中諸多大臣一起反對,當時老八正是看見局勢對雍正不利,有了可乘之機才發(fā)動的八王議政。
雖然老十三最后出手奪回了兵權,粉碎了八王議政政變。但當時的局勢對雍正而言并沒有好到哪里去,已經背負太多罵名了,再落下一個殺功臣名聲也不劃算,加之隆科多的確有大功,自然對隆科多網開一面,只是囚禁起來,并沒有殺死他。
而且隆科多可是皇親國戚,雍正的舅舅。借用康熙對隆科多六叔佟國維的話來說。佟家與愛新覺羅家族世代聯(lián)姻,休戚與共??梢娰〖业闹匾?,而隆科多身為當時佟家的當家人,雍正也不好意思趕盡殺絕。
雍正即位之后,對他的兄弟政敵們并沒有采取“一刀切”的打擊方式,而是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打擊,這實在是雍正皇帝的高明之處,同時也是他所處的政治環(huán)境所決定的。
首先,我們來看雍正對八爺黨打擊的方式。老八胤禩,八爺黨之首,雍正繼位之后,并沒有立刻對八爺黨進行打擊,而是分而擊之。雍正封老八允禩為和碩廉親王,為四大總理大臣之一,同時被冊封的總理大臣分別為老十三胤祥(和碩怡親王)、隆科多和馬齊。允祥不必說,是雍正真正的鐵桿兒支持者和兄弟心腹,隆科多則是為雍正即位擎天保駕和“托孤”之臣,馬齊則是滿清貴族勢力的代表,那么老八允禩算什么呢?
八爺黨勢力遍布朝野,在雍正即位之初,政局尚不穩(wěn)定的情況下,晉封允禩為總理大臣,一是可以暫且穩(wěn)定八爺黨勢力,以免造成突然打擊之下出現(xiàn)“狗急跳墻”或者“魚死網破”的局面。二是讓心腹老十三和隆科多對其進行看管。三是和老九老十等八爺黨重要成員分開,形成黨而不聚的狀況,其實就是斬斷允禩的左膀右臂。
史載允禩晉封總理大臣之后,所經手政務少之又少,很多大事要事都沒有允禩的參與,換言之,老八允禩實際上是被雍正以總理大臣的形式給軟禁起來了。直到雍正坐穩(wěn)之后,于雍正四年,開始尋找各種借口,對老八允禩開刀,奪勛爵職位,改名阿其那,囚禁至死。
老九允禟,八爺黨的錢袋子。雍正元年發(fā)往軍前效力,雍正三年革爵,雍正四年初,革去黃帶子,削除宗籍。 同年八月,定罪送往保定,加以械鎖,暫交直隸總督李紱監(jiān)禁,令改名塞思黑。胤禟在獄中被折磨而死。相比于老八,雍正對老九的打擊來得相對直接和猛烈得多。
老十允?,因黨附允禩,于雍正二年四月,被圈禁革爵。乾隆二年釋放,授輔國公品級,乾隆六年九月病死,年五十九歲,以貝子禮安葬。
從以上情況來看,雍正對老八老九的打擊最為深重,但是對同是八爺黨核心成員的老十允?卻打擊稍輕,只是圈禁革爵。為什么雍正皇帝放過老師呢?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清朝的政治基礎。
清朝的政治基礎或者說執(zhí)政基礎和元朝一樣,是貴族政權。貴族政權在中國歷史上要上溯到遠古和春秋戰(zhàn)國時代,自秦漢以來,漢人建立的帝國王朝基本上都是士人政權。從青山黑水之間崛起的女真族相比于大明朝而言,不知道要落后多少年。然而,歷史開了一次玩笑,讓女真少數民族消滅了大明朝,建立了以貴族為基礎的政權。
我們經常說到滿清幾大姓,幾大家族,比如,愛新覺羅家族、佟氏家族、鈕鈷祿家族等等,說的就是滿清這些貴族,這些家族式的貴族形成滿清皇室政權的基礎。
這說明什么呢?這說明清朝的皇帝所代表的的利益不是士人或者老百姓的利益,而是滿清貴族的利益。清朝皇帝的所作所為離不開貴族階級的支持和擁護,雍正也不例外。
自康熙以來形成的九子奪嫡,皇室儲位之爭是滿清貴族皇室貴族之爭,嚴格來講是皇氏集團內部的事務,但是皇子們并非單打獨斗,其身后都帶有不同的家世背景,這些家世背景即皇帝所依賴的執(zhí)政基礎相關。
雍正皇帝在打擊這些兄弟的同時,也就意味著在打擊這些家世背景,動搖這些執(zhí)政基礎。那么,打擊的輕重程度與他們背景的深厚程度也極具正相關。
最后,我們再分析八爺黨核心成員們的身世背景。八爺黨的主要核心即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因為老十四允禵是雍正皇帝的親兄弟,雍正還需要拿他作為表率,以彰顯皇帝的仁兄之心,罰他去受景陵已是格外開恩,在此不作論證。
老八允禩的背景其實是三兄弟之中最單薄的,母親衛(wèi)氏很老的時候才追封良妃,被康熙謂之“辛者庫賤婦”,滿洲正黃旗人,其父為正五品內管領阿布鼐,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皇室官員,允禩母系沒有顯赫的家世背景。
而老八的正室郭絡羅氏,是安親王岳樂的孫女,安親王岳樂本來是清朝的功臣,努爾哈赤第七子阿巴泰的四兒子,按說實力是很雄厚的,但是,在康熙三十九年獲罪將為郡王,岳樂晚年的失寵無疑對于允禩來說是極其悲哀的,加上郭絡羅氏本人從小嬌生慣養(yǎng),性格火爆,老八被批為“妻管嚴”,多次為康熙皇帝所忌。
老八允禩能夠得到朝野包括佟國維、李光地甚至康熙的親兄弟福全的支持全靠允禩個人的魅力和才干,有人說,在以貴族為執(zhí)政基礎的滿清,也許正是老八允禩最終奪嫡失敗的基因,這話不無道理。
老九允禟,生母為康熙的寵妃宜妃郭絡羅氏,宜妃是鑲黃旗佐領三官保之女,三官保只有兩個女兒,宜妃之妹也是康熙皇帝的貴人。宜妃雖然為康熙寵愛的四妃之一,但是和赫舍里氏和佟氏家族的背景相比要差的很多,這意味著允禟在母系上的背景并不雄厚。康熙皇帝死后,作為寵妃的宜妃沒有了皇帝的支持,也就難以保全允禟。
允禟善于做生意,還繼承了明珠家的家財(明珠已經沒落),所以是八爺黨的“錢袋子”。允禟為人耿直,也很仗義,本人卻無心政治,支持老八允禩也許是出于仗義或者保障自身財富。雍正對其打擊深重,實在屬于意料之中。
老十允?,生母是孝昭仁皇后的妹妹,溫僖貴妃鈕祜祿氏,遏必隆之外孫,遏必隆是康熙初年四大輔政大臣之一。鈕祜祿氏于康熙二十年十二月冊為貴妃,當時的貴妃佟佳氏則被晉封為皇貴妃。故,老十允?的母系家世背景是十分顯赫的。
老十允?本人于政治的悟性不高,支持老八胤禩所作不多,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老十允?性格單純,主要是八爺黨的“炮灰”級人物,雖然背景深厚,但是個人的作為和能力十分有限,對雍正的威脅和影響也十分有限。雍正出于投鼠忌器,對于允?的打擊也是點到為止。
綜上所述,雍正放過老十允?,一是出于執(zhí)政基礎的考慮,老十背景深厚,雍正打擊過重,便會引起鈕鈷祿家族的嫉恨。雍正投鼠忌器,不會輕易動搖其執(zhí)政基礎。二是老十允?本人能力和才干有限,對雍正皇帝難以形成實質性威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1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