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李元嬰的故事,歡迎關(guān)注哦。
今天我們聊的主人公不是寫下《滕王閣序》的王勃,而是建滕王閣的這個人——李元嬰。李元嬰是唐朝開國皇帝李淵最小的兒子,他比李世民的兒子李承乾還要小11歲。李元嬰被李世民發(fā)配山東滕州之后,修建了有名的滕王閣。在滕王里,李元嬰樂得自在,不問政治,每天都過著怡然自得的日子。
后來李元嬰又被李治貶到江西南昌。李元嬰也算是位念舊之人,因?yàn)閼涯钤陔萆顣r的快樂自在的小日子,所以又在南昌重修了滕王閣。按說山東滕州才是最開始的真正意義上的滕王閣,但是滕州的滕王閣不多久就被拆除了,所以現(xiàn)在提及的滕王閣一般是指后來在江西南昌修建的滕王閣。
李元嬰作為皇室子孫,從小深受宮廷藝術(shù)的熏陶,他在音樂、舞蹈、繪畫上都有自己的一番成就造詣。李元嬰在繪畫上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一派——滕派蝶畫。滕派蝶畫以花蝶為主,畫出的蝴蝶有百種神態(tài)和姿態(tài),都是栩栩如生,像要從畫中飛出來一般。后人贊譽(yù)滕派蝶畫“滕王蝴蝶江都馬,一紙千金不當(dāng)話”。唐朝的朱景云也曾贊嘆:能巧之外,曲盡情理。
時光荏苒,當(dāng)初泛舟賞蝶的翩翩公子已經(jīng)逝去,他的滕王閣也多次遭遇損毀,最后一次滅頂?shù)臑?zāi)難,是太平軍攻占南昌的時候,一把火將滕王閣燒成了灰燼,滕王閣曾經(jīng)的輝煌變成了無數(shù)的細(xì)灰隨風(fēng)散去。
直到1942年,滕王閣被重新修建起來,著名建筑學(xué)家梁思成來到江西南昌,來到李元嬰曾經(jīng)居住的地方,參照多幅滕王閣的舊畫原貌重新修建了滕王閣,使滕王閣重新高高屹立,成為了中國四大名樓之一,至今被很多人參觀拜訪,成為了一處旅游勝景。
初唐才子王勃的一首《滕王閣序》流傳千古,李元嬰便是滕王閣的修造者。李元嬰是唐高祖李淵的第二十二子,貞觀十三年被兄長李世民封為滕王。
作為帝子,李元嬰一生的行為是紈绔子弟的最好詮釋。
貞觀十三年李元嬰受封為滕王,食祿在山東滕縣。他初到山東封邑時,驕奢淫逸,大興土木修造亭臺行宮,在當(dāng)?shù)匕傩昭壑芯褪且粋€無法無天的二世祖。唐太宗很縱容他由他胡鬧,但到了唐高宗時李治實(shí)在受不了這位皇叔的行為了。
因?yàn)槔钤獘雽?shí)在不像話。
他“不遵軌轍,逾越典章”,他常糾集手下觀賞舞樂雜技,無視城禁制度,夜里城門不關(guān)以方便自己隨時出入。他經(jīng)常下基層“巡省百姓”,不過他的“巡省百姓”不是去體察民情而是帶人到處征借獵狗和禽網(wǎng)來打獵游玩。更是在農(nóng)忙時節(jié),拿著彈弓肆意射打農(nóng)民,以觀看農(nóng)人四散躲避逃跑為樂。
他還不顧皇家帝子身份,與府中的倡優(yōu)賤隸一起摔跤搏斗,且縱容奴仆戲侮前來辦事的官員。他甚至在唐太宗喪期中,不知法度繼續(xù)以歌舞為樂。
唐高宗李治下旨嚴(yán)厲指出他的罪行,希望他能改正,但他仍我行我素。
實(shí)在沒辦法唐高宗將他趕到蘇州當(dāng)刺史,不久又趕到更偏遠(yuǎn)的南昌任都督。從山東到蘇州再到南昌,他一路走來沒有忘記把歌舞樂伎帶著。到了南昌之后他終日在府中飲酒作樂,后來更是臨江修建了舉世聞名的滕王閣,專供他玩樂。
不僅如此,在南昌他還經(jīng)常強(qiáng)搶下屬妻子,有一次遇到一個下屬妻子寧死不從,被她用鞋打破了臉,弄得狼狽不堪。此舉大傷皇家顏面,被唐高宗治罪貶斥滁州,不過他仍不知收斂。
李元嬰上述的這些行為,完全就是一幅“惡少”的形象,仗著皇子身份為非作歹,作奸犯科。
在正常人的眼中,李元嬰絕對是一個混蛋,他的行徑是催命符,恨不得他早死。
但在帝王眼中,李元嬰只不過是一個毫無威脅的無能之輩,他的行徑卻是保命符了。
真正的催命符不是他的行為,而是他帝子的身份。身為帝子,卻行為放蕩煩擾百姓,這行為反倒是保命符了。
看看李唐宗室那些王爺?shù)南聢?,你就知道滕王李元嬰是多么走運(yùn)了。
唐太宗的十四個兒子中,三個早夭,第九子李治繼位,剩余十個兒子中有九個死于非命,只有第十三子趙王李福因庸碌善終。
而唐高祖的二十二個兒子中,五個早死六個病死,除了二哥李世民,只有他一人得以善終。
到武則天時期,唐高祖和唐太宗的兒子很多被以謀反罪殺害,而一生品行不端,違法亂紀(jì)的滕王李元嬰?yún)s被武則天加開府儀同三司兼梁州都督,他不但沒有被打擊迫害而且被升官重用。壽終正寢后被贈司徒、冀州都督,陪葬獻(xiàn)陵。
李元嬰是真的品行敗壞,還是有意如此?恐怕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唐高祖和唐太宗的皇子中不乏有像李元嬰一樣行為頑劣,放蕩不羈的,但只有他一人沒有被牽連進(jìn)謀反大案,可見他放蕩的背后透著智慧。
從李元嬰的兄長和侄子的下場來看,李元嬰無疑是最幸運(yùn)的,至少沒有死于非命和禍及子孫。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167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