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砑尉负腿f歷為何能二十幾年不上朝!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嘉靖皇帝朱厚熜,大明王朝第11位皇帝,15歲登基,60歲去世,在位45年之久,是大明朝在位時間第二久的皇帝,也創(chuàng)造了20年不上朝的記錄。
萬歷皇帝朱翊鈞,大明王朝第13位皇帝,10歲登基,58歲去世,在位48年之久,是大明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同時創(chuàng)造了28年不上朝的記錄。
朱厚熜是朱翊鈞的爺爺,這爺倆加起來有48年不上朝的時間,可是大明王朝依舊運轉如常,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推動大明王朝的日常工作正常運行呢?
01朱棣建立的內閣制度,成為大明王朝理政的主要機構。
朱元璋為了廢除宰相制度,那可是花費了很大的功夫,不惜以胡惟庸案作為籌碼,殺掉了3萬人之多。此后朱元璋親力親為要自己來處理朝政。
己未,升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學士楊廷和為南京吏部左侍郎,翰林院學士劉忠為南京禮部左侍郎。故事,南京六部止設右侍郎一員。時廷和掌誥敕,且與忠俱日講,當以次入閣矣。有欲奪廷和之事任者,陰擠之。會劉瑾惡忠講筵指斥近幸,又廷和視詹事篆、忠視翰林篆皆不私謁瑾,瑾衘之,乃授意于吏部尚書許進,遂南京吏禮左侍郎缺,欲會推,恐稽誤,請以廷和、忠往。議者謂進素號伉直,若此類,其阿瑾亦多矣。---《明武宗毅皇帝實錄》
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太骨感,朱元璋身體的確不錯,勉強能夠處理所有朝政,不過實在是太累了。在這種情況下,朱元璋選擇設立四處大學士作為輔政大臣,他們只有建議權,沒有決定權,內閣制度的雛形也就這么出現(xiàn)了。
建文帝時期,朱允炆將大學士改為了學士,依舊實行朱元璋的政策。一直等到朱棣篡位成功以后,他才真正建立了內閣制度。
由解縉、胡廣、楊榮等人參與朝中大事的商討活動,在文淵閣上班,這就是第一任內閣大學士的原班人馬。
宰相的權力太大,而內閣的權力則小很多。他們執(zhí)行上傳下達的任務,始終都是皇帝的秘書,并沒有宰相的權力。
朱棣是個上進的皇帝,所以內閣大學士的作用并沒有體現(xiàn)出來,可是后世的明朝皇帝難免存在一些不怎么上進的人,那么內閣大學士的作用就越來越明顯了。
尤其是到了明朝中期,明武宗朱厚照時期,內閣大學士楊廷和等人撐住了局面,逐漸成為了帝國的核心人物。
自此內閣大學士基本行使宰相職權,成為了帝國的權力中樞機構。而內閣大學士中的首輔大臣,更是宰相中的一把手,當之無愧的大明支柱。
有這么一套強硬的制度作為支撐,即使皇帝不上朝,權力機構依舊不會出現(xiàn)什么問題,這就是為什么嘉靖和萬歷年間,朝廷政務依舊可以運行的原因。
02嘉靖時期和萬歷初期,都有比較強的內閣首輔。
嘉靖皇帝號稱明朝最聰明的皇帝,他15歲登基之前,就要跟楊廷和這幫老臣抗爭,最終獲得了勝利。
在他閉關修煉的二十年里,雖然沒有上朝聽政,可是內閣大臣們每天都會到嘉靖皇帝這邊來報道一下,把一天的事情都說一遍。
而嘉靖皇帝一般是不會說話的,他只是靜靜地聽著。內閣大臣們匯報完事情以后,大家相繼提出自己的建議,如果嘉靖覺得哪一條建議不錯,那么他就會敲一聲給大家一個回應。
得到了嘉靖皇帝的默許,那么內閣大臣們就知道接下來的工作該怎么做了。所以當時大明朝的權力機構基本就是這么運行的。
當然了,內閣大臣的能力也非常經(jīng)受考驗。嘉靖年間最著名的內閣首輔那就是嚴嵩和徐階了。嚴嵩做了15年的內閣首輔,能力十分強悍,雖然是個腐敗分子,可是坐在這個位置上的基本也沒什么好人。徐階緊隨嚴嵩其后,比嚴嵩正派一些,能力也很強。
萬歷皇帝初期,高拱作為內閣首輔,不過他的人緣不是很好,嘴巴說話又沒個把風的,所以被太后給廢了。
此后著名的內閣首輔張居正走上了前臺,成為了大明王朝支柱。張居正做了10年內閣首輔,也就是萬歷皇帝登基的前10年。
居正為政,以尊主權、課吏職、信賞罰、一號令為主。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黔國公沐朝弼數(shù)犯法,當逮,朝議難之。居正擢用其子,馳使縛之,不敢動。既至,請貸其死,錮之南京。漕河通,居正以歲賦逾春,發(fā)水橫溢,非決則涸,乃采漕臣議,督艘卒以孟冬月兌運,及歲初畢發(fā),少罹水患。行之久,太倉粟充盈,可支十年。---《明史》
他實行一條鞭法的改革,使得大明王朝從危難之中逐漸走了出來,改變了當時大明王朝經(jīng)濟落后,朝政腐敗的局面??上埦诱^勞死以后,萬歷朝開始走了下坡路。
03萬歷朝后期政務一塌糊涂,萬歷去世24年后,大明滅亡。
王朝能正常運轉,不代表王朝運轉得十分好。嘉靖時期嚴嵩當政,天下貪官污吏數(shù)不勝數(shù),明朝的經(jīng)濟倒退,吏治腐敗,已經(jīng)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這個時候如果不是張居正做出了改革,極有可能在萬歷初年,大明王朝就滅亡了。而萬歷皇帝運氣不錯,前10年遇到了張居正這個強大的幫手。
于是小人好權趨利者馳騖追逐,與名節(jié)之士為仇讎,門戶紛然角立。馴至悊、愍,邪黨滋蔓。在廷正類無深識遠慮以折其機牙,而不勝忿激,交相攻訐。以致人主蓄疑,賢奸雜用,潰敗決裂,不可振救。故論者謂明之亡,實亡于神宗,豈不諒歟。光宗潛德久彰,海內屬望,而嗣服一月,天不假年,措施未展,三案構爭,黨禍益熾,可哀也夫。---《明史》
在張居正的努力下,他為大明王朝續(xù)命60年之久??墒堑鹊綇埦诱篮螅f歷皇帝親政的時候,一切都變了。
萬歷皇帝沒有嘉靖皇帝聰明,卻偏偏要學習自己的爺爺,做一個躲在后宮不上朝的皇帝。結果他并不能很好治理這個國家。
明王朝到了萬歷后期,已經(jīng)是千瘡百孔。所謂萬歷三大征,不僅沒有合理規(guī)劃經(jīng)費用度,而且純屬粉飾太平的強行征討,沒有任何戰(zhàn)略好處。反倒使得女真族逐漸壯大了起來。
萬歷后期除了花錢就是花錢,張居正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家底,都被萬歷皇帝給揮霍干凈了。加上越往后越?jīng)]有人愿意執(zhí)行張居正的改革政策,失去了重要的舵手,改革自然是以失敗而告終了。
這個時候的大明王朝,徹底走向了深淵。盡管萬歷皇帝不上朝,明朝依舊延續(xù),可是已經(jīng)朝著滅亡的邊緣試探了。
總結:明朝的大臣,應該是歷代最有脾氣的大臣。
明朝能夠運轉如常,其實多虧了那么多有脾氣的大臣。這些大臣們敢于和皇帝做抗爭,他們利用自己手里的權力,努力使得王朝運轉下去。
這就造成一個現(xiàn)象,其實明王朝可以沒有皇帝,但是不能沒有一個好的內閣大臣。朱祁鎮(zhèn)被瓦剌人抓走以后,于謙手握大權,抵擋住了瓦剌人進攻京城的攻勢,瓦解了大明王朝的危機,這個時候明朝皇帝不管用。
朱棣、朱高熾、朱瞻基、朱佑樘、朱祁鎮(zhèn)時期的三楊歷任四朝老臣,是大明王朝的支柱。朱祁鎮(zhèn)、朱祁鈺時期的于謙,是大明王朝的忠骨。
朱佑樘時期的王恕、劉大夏,朱厚照時期的楊廷和,每一個都是朝中的中流砥柱。包括后期嘉靖時期的夏言,萬歷時期的張居正全部都是非常有能力的強人。
有這幫人為大明王朝的皇帝保駕護航,大明這艘大船自然不會在頃刻之間就偏離航向。后期有能力的忠臣越來越少,這也是大明的癥結之一。
嘉靖皇帝之所以20多年不上朝,還能夠統(tǒng)治大明王朝45年,其原因有三,第一個原因是他會選擇正確的時間向文武百官立威,第二個原因是因為嘉靖皇帝會培養(yǎng)勢力平衡文官集團的權力,第三個原因是因為他天生城府極深,令人捉摸不透。
01、立威
嘉靖皇帝朱厚熜沒有正式成為大明主人之前,文武百官想擁立他,跟他談條件,你要想當大明的天子,那就得把正德皇帝認作親爹,這樣天下才能信服。朱厚熜開始的時候滿口Yes,但是等他真的成為皇帝以后,死活都不認正德皇帝為親爹。反正現(xiàn)在天下都是我的,我說啥就是啥,我一介天子難道還能被你們這些?家奴?牽著鼻子走。
滿朝文武見朱厚熜死活不認賬,就趁每日早朝時,集體數(shù)落朱厚熜的不是,朱厚熜不管那么多,誰敢反對就讓手下棍棒伺候,打死都沒事兒。朱厚熜一上任就開始立威,正常來講這世界上還就沒有不怕死的人,滿朝文武都怕的要死,能不服從管教嘛?
02、平衡權力
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為了防止王權不穩(wěn),所以廢除了原有的宰相制度,朱元璋這個工作狂啥事都自己干,也不覺得累。等到了朱棣當皇帝的時候,他不想當皇帝過于辛苦,所以設置了內閣制度,為了防止內閣首輔權力過大,朱棣規(guī)定出任內閣的官員不得超過四品,朱棣當政時期,大明王朝的朝綱還算是穩(wěn)定。
嘉靖皇帝上臺之后,內閣官員權力還是過大,他為了讓皇權能夠壓制內閣的權力,所以開始培養(yǎng)宦官勢力。這招兒很有效果,也為嘉靖皇帝統(tǒng)治大明,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環(huán)境。
03、深不可測的城府
嘉靖皇帝后期雖然不上早朝,但是明朝大事沒有一件兒逃過他的法眼,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城府夠深,滿朝文武沒有任何一個人猜得透他的用意,嘉靖皇帝可以像一只老鷹一樣,俯瞰整個大明。嘉靖皇帝用人也很有心機,一般人他還真就看不上,好官他用貪官他也用,不過到最后貪官的下場是非常慘的,你看嚴嵩就是很好的例子。一個城府不深的人,怎么可能不上早朝就把大明王朝治理的明明白白,很多事情不能只看表面,得細品。
嘉靖真的有那么不堪嗎?嘉靖幾十年不上朝,一門心思求仙問道,煉丹祁福,這是事實。但是你如果把嘉靖當成一個不理朝政,愚蠢透頂?shù)幕杈脑?,那就大錯特錯了。嘉靖不僅不愚蠢,而且是聰明絕頂。
我們可以看一下嘉靖從十五歲即位,在他執(zhí)政的四十多年間,手下的大臣都是些什么人物。從最初的楊廷和,到后來夏言、李春芳、張璁、胡宗憲、沈煉、楊繼盛、俞大猷、戚繼光、徐階、高拱、張居正……不要說在整個明朝,即使放在任何朝代,這都是一連串光芒四射的名字。人才在每個時代都有,在他的后代崇禎皇帝時期內也是人才濟濟,但崇禎皇帝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像一個勞模一樣的干了一輩子,最后卻把大明王朝給干完蛋了,嘉靖幾十年不上朝,國家這部宏大的機器卻能夠照常運轉,而且完全控制在他的掌股之間,這就是能力,你不服都不行。
嘉靖之所以幾十年不上朝,并不是由于他懶惰,他和他的孫子萬歷的幾十年不上朝完全是兩碼事。他干的是他認為比上朝更重要的大事,煉丹修道,長生不老。對于權力,他有這種自信,沒有人能夠撼動他至高無上的皇權地位,這一點他在十幾歲即位之初就知道了。
嘉靖這輩子原本是做不了皇帝的,皇帝是他的堂兄朱厚照。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他這輩子會一直在一個叫湖北安陸的地方安安心心地當他的王爺??墒侨艘哌\擋都擋不住,他的堂兄由于太過于貪玩,竟然在坐船游玩時掉進了河里染了病,一命嗚呼了。嘉靖是繼承堂兄的皇位,按照祖宗的傳統(tǒng),他要認他堂兄的父親為父親,先當皇子,再以這個名義當皇帝,可是小小的嘉靖卻認為這是個很沒有面子的事情,自己不能當了皇帝就不認自己的親爹啊,于是他與一大幫文臣展開了一場名分之爭,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大禮儀”事件。
想想這嘉靖也真是少年老成,那么一大幫文臣豈是善類,尤其是楊廷和,三朝老臣,宦海沉浮幾十年,朝中大都是他的人,就是不同意看你能怎么辦?后面就發(fā)生了“左順門事件”,幾百名大臣聚集在左順門,放聲大哭,與嘉靖繼續(xù)展開斗爭,目的無非就是一個—你要聽我們的,祖宗家法是不能隨便更改的。嘉靖沒有慌神,更沒有妥協(xié),他想出了一個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打。
所以說聰明人就是聰明人,與年齡大小無關。嘉靖十分清楚,對付這幫讀書人,你如果想同他們講道理你是講不過他們的,你們動口我動手,看到底誰厲害。這一打就打死了十幾個人,帶頭鬧事的被發(fā)配參軍,永不敘用。此事最后以文官集團的徹底失敗而告終,年輕的嘉靖在合適的時間,用合適的方法,輕易解決了問題,此后的四十余年中,再也沒有人敢觸動他的權威。
這件事讓嘉靖深深地懂得,權力這東西確實是個好東西,好東西自然想要長久地擁有它,而要想擁有它,用后代一位皇帝康熙的話講,叫做“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可那時候醫(yī)學不夠發(fā)達,嘉靖不知道人是不可能活到五百年的,他相信借助煉丹修道可以幫他“向天再借五百年”。于是嘉靖就一心撲在他認為可以讓他延年益壽的煉丹修道上,他覺得這事比上朝重要得多,國家大事交給那些個大臣們去做就行了。
歷史書教給我們,嘉靖幾十年不上朝,朝政荒廢,奸臣嚴嵩害死忠臣夏言,大權獨攬,權傾天下,后來徐階伸張正義,扳倒了嚴嵩。我們從歷史書中知道,嚴嵩是壞人,代表著邪惡,夏言和徐階是好人,代表著正義。我們在為忠臣夏言的死而惋息,為奸臣嚴嵩當政感到悲哀,更為徐階的最后勝利歡呼叫好,因為正義會最終戰(zhàn)勝邪惡。 但是我們都錯了,權力斗爭是任何一個朝代都會有的事情,是你死我活的斗爭,又何來忠奸善惡之分呢?其實這場斗爭真正的幕后人物是嘉靖,大臣們的一切權力之爭都在他的控制之中,是他用嚴嵩來制衡夏言,再用徐階來制衡嚴嵩,在他的統(tǒng)治之下,他不愿意看到也不允許有任何人可以號令百官,除了他自己。因為他才是集團老板,夏言也好,嚴嵩和徐階也好,只不過都是他的打工仔,他們只要把工作做好就行了,如果有誰膽敢越過他的權威行事,那就是他自己找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17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