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梁睿的故事,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guān)內(nèi)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今天我們講的這個人是梁睿。梁睿這個人大家估計很少聽說,但很能打仗。梁睿在北周時期就是很有名的大將軍,打了很多勝仗。
公元580年,北周靜帝繼位,靜帝年幼,朝中大局由楊堅主政。此時的楊堅權(quán)傾朝野,大權(quán)獨攬。經(jīng)過一番精心的布置,楊堅在朝中剪除異己,派人害死靜帝,并取而代之,改周為隋,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隋文帝。
隋文帝之所以能順利登基,得到一個人的支持,這個人就是梁睿。梁睿曾多次上書讓楊堅當皇帝,梁睿在外掌握著兵權(quán),楊堅登篡位就無后顧之憂??梢娏侯J菞顖缘拈_國功臣也是楊堅的忠實擁護者,楊堅登基后對梁睿更是加官進爵和賞賜。
就這樣一位功臣也會受到皇帝的猜疑。梁睿常年在外打仗立了無數(shù)戰(zhàn)功,不管在老百姓還是軍隊里都有很高的威望,備受老百姓愛戴,因此不得不引起隋文帝的疑心。因為隋文帝得位不正,他怕兵權(quán)在握的梁睿也學(xué)他篡位,所以慢慢的就想除掉功高蓋主的梁睿。
梁睿也知道隋文帝懷疑自己,也曾多次上書辭官,都沒有獲得批準。梁睿為了不引起隋文帝的懷疑,就故意大肆收受賄賂,故意毀壞自己的名聲。結(jié)果被一百多人狀告到隋文帝那里,梁睿大驚失色,趕忙去隋文帝那里謝罪。隋文帝不但沒有懲罰他,還安撫了一陣。收受賄賂、自毀名聲,表示自己胸?zé)o大志,可以讓皇帝暫時放下疑心,但時間久了還會重新受到皇帝的猜疑。
有一次梁睿在外平叛勝利班師回朝,隋文帝親自出城迎接,并且握手言歡,對楊睿噓寒問暖,表現(xiàn)得非常親熱的樣子。楊睿頓時感覺不對勁,皇帝的言語之間帶著一股殺氣,感覺不妙的梁睿頓時后背直冒冷汗?;氐郊依铮侯胰苏f:“我再不辭官,將命不久矣!”。第二天,梁睿拒絕了隋文帝的賞賜和升官,并且主動交出兵權(quán),稱病辭官回家養(yǎng)病去了,再也不過問朝中之事。辭官回家的梁睿整天把自己關(guān)在家里大門不邁二門不出,不與任何人來往,拒絕任何官僚的邀請和接見。這才打消了隋文帝的疑慮,保全了自己和家人都性命。
梁睿的做法無疑是明智的,他從皇帝的語言中感覺到殺氣,并且能夠做到急流勇退,保全了身家性命。
梁睿(公元531年―公元595年4月13日),隋朝名將。梁睿的父親梁御曾為西魏太尉。梁?!吧俪撩?,有行檢”(《隋書?梁睿列傳》)。宇文泰任西魏相國時,因為梁睿是功臣之子,所以將其收養(yǎng)于宮中數(shù)年,并命諸子與梁睿交游,同師共業(yè),交情甚厚。
梁睿七歲襲爵廣平郡公,累加儀同三司。魏恭帝時加開府,改封為五龍郡公,拜渭州刺史。宇文泰之子宇文覺登基為北周皇帝后,征為御伯。不久出為中州刺史,鎮(zhèn)守新安,以備北齊。因數(shù)次擊敗北齊入寇之軍,宇文覺拜梁睿為大將軍,進爵蔣國公,入為司會。后跟隨齊王宇文憲抗拒齊將斛律光于洛陽,每戰(zhàn)有功,升官為小冢宰。周武帝宇文邕時任敷州刺史、涼州安州總管,俱有政績,進位柱國。
梁睿到漢川(今陜西漢中)被阻。楊堅即命梁睿為行軍元帥,率利(治興安,今四川廣元)、鳳(治今甘肅鳳縣)、文(治今甘肅文縣)、秦(治今甘肅天水)、成(治今甘肅成縣西)等州兵步、騎20萬,進討王謙。梁睿由利州南下,進攻始州,企圖打開入蜀通道,直趨益州。始州北有大、小劍山屏障,東有嘉陵江水可憑,蜀北古棧道――劍閣道,由該區(qū)通過,為古代南下入蜀必經(jīng)之道,地形險要,易守難攻。王謙為阻梁睿軍入蜀,令其部將敬豪、梁巖率軍固守始州城;李三,趙儼王等率軍10余萬人,據(jù)險設(shè)營,守御通谷(今四川廣元西南)、龍門(即龍州,今四川平武東南)等地,以確保劍閣道及始州無虞。
楊堅篡了北周靜帝的位。
楊堅在北周靜帝時期被任命為大丞相,楊堅當上大丞相以后就開始了篡奪北周大權(quán)的計劃,周皇室諸王有很多有實力的藩王,楊堅怕他們時刻會生變。
便以謀反的罪名,先后殺掉了趙王宇文招、越王宇文盛、陳王宇文純、代王宇文達、滕王宇文逌等、清除了鮮卑族中的反對力量。
同時又拉攏元諧、元胄、宇文忻等部分鮮卑貴族。581年二月,楊堅由隋國公晉封隋王。 同月,北周靜帝以楊堅眾望有歸下詔宣布禪讓,楊堅接受禪讓以后,定國號為隋,改元開皇,宣布大赦天下。
擴展資料:
在隋朝建立以前,中國經(jīng)歷數(shù)百年的動蕩,百姓飽嘗了戰(zhàn)亂之苦,期間,雖然也出現(xiàn)一些雄才大略的君主,但仍無法結(jié)束這戰(zhàn)亂不斷的時代,直到楊堅的出現(xiàn), 這一動蕩的局面才得以改變。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柱國大將軍、大司馬的楊堅接受周靜帝的禪位,建立隋朝,史稱隋文帝。在隋朝建立之初,隋朝尚沒有統(tǒng)一全國,南方的陳朝和位于江陵一隅之地的西梁。
開皇七年,楊堅廢西梁后主蕭琮,西梁亡,第二年,楊堅派楊廣出六合、楊俊出襄陽、楊素出永安,共五十一萬大軍,三路伐陳。
開皇九年,隋軍攻入陳朝的都城建康,活抓陳朝皇帝陳叔寶,陳朝滅亡,至此,隋朝只剩嶺南地區(qū)尚未平定。
開皇十年八月,隋派使臣韋洸等人安撫嶺南,冼夫人率眾迎接隋使,嶺南諸州悉為隋地。至此,隋朝結(jié)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近300年的戰(zhàn)亂狀態(tài),實現(xiàn)了中國又一次的統(tǒng)一。
統(tǒng)一全國之后,隋文帝楊堅開始勵精圖治,整頓政治,發(fā)展經(jīng)濟,開創(chuàng)了開皇盛世。當時的隋朝,政治安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yè),光是隋朝糧倉中的糧食,就夠全國人民食用五六十年。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楊堅
巍峨劍門,扼入蜀的咽喉,由于它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 地。相傳戰(zhàn)國時期,秦惠王欲吞蜀,苦于無路進蜀,謊稱贈五金牛、 五美女給蜀王,蜀王信以為真,派身邊五丁力士,劈山開道,入秦迎 美女,運金牛,才開通了這條蜀道,稱為“金牛道”,又稱劍門蜀道。 三國時期,蜀丞相諸葛亮率軍伐魏,路經(jīng)大劍山,見群峰雄偉,山勢 險峻,便令軍士鑿山巖,架飛梁,搭棧道。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 魏,曾在此屯糧、駐軍、練兵;又在大劍山斷崖之間的峽谷隘口砌石 為門,修筑關(guān)門,派兵把守。當年魏軍鎮(zhèn)西將軍鐘會率領(lǐng)10萬精兵進 取漢中,直逼劍門關(guān)欲奪取蜀國,蜀軍大將姜維領(lǐng)3 萬兵馬退守劍門 關(guān),抵擋鐘會10萬大軍于劍門關(guān)外。真可謂:“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
劍門關(guān),位于四川省劍閣縣城南15千米處,劍門山中斷處,兩旁斷崖峭壁,直入云霄,峰巒倚天似劍;絕崖斷離,兩壁相對,其狀似門,故稱“劍門”。享有“劍門天下險”之譽。
劍門關(guān)隘口形成于白堊紀,是世界罕見的城墻式礫巖斷崖丹霞景觀,垂直高度近300米,底部最窄處僅50米的天然隘口,是自然天成的天下第一關(guān)隘。
劍門關(guān)是劍門關(guān)風(fēng)景區(qū)的標志性景點,1982年以此為核心景點設(shè)立劍門蜀道首批全國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17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