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歷史上風云人物輩出,李寶臣的故事大家聽過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此人就是唐朝歷史上“河朔三鎮(zhèn)”之一的成德軍節(jié)度使李寶臣!有人可能納悶了,李寶臣姓李啊,怎么是安祿山的兒子呢?這話咱們還得從頭說起!李寶臣原來姓啥還真不知道,因為他不是漢人,而是內(nèi)附的奚族人。范陽將領(lǐng)張鎖高很喜歡李寶臣,于是就收他為義子,取名張忠志。
李寶臣善于騎射,武藝高強,經(jīng)常負責偵查工作,深得安祿山的欣賞。于是安祿山將他選為射生官,隨自己入朝。唐玄宗將李寶臣“留為射生子弟,出入禁中”。安史之亂爆發(fā)后,作為安祿山的心腹,李寶臣逃回河北,安祿山大喜,于是正式收李寶臣為自己的兒子,所以兩人這才成了父子。
李寶臣有膽有識,確實非常厲害,他第一次出手,只率領(lǐng)18名驍騎,就將太原尹楊光翙挾持,唐軍追兵一萬多人不敢追擊。后來李寶臣奉命扼守井陘,阻止唐朝大軍從山西進入河北地區(qū)。
唐朝大臣李泌在與唐肅宗談話時,曾提到“賊之驍將,不過史思明、安守忠、田乾真、張忠志、阿史那承慶等數(shù)人而已”,李寶臣(當時還沒改名,依然叫張忠志)名列其中。安祿山死后,李寶臣被安慶緒任命為恒州刺史,不過此時他卻產(chǎn)生了動搖。
原來在758年,郭子儀、李光弼等九位節(jié)度使圍攻相州,李寶臣認為情況不妙,于是歸降唐朝。但沒過多久,唐軍戰(zhàn)敗,史思明進入鄴城,掀起叛亂,李寶臣也再度叛變唐朝,歸附史思明麾下。經(jīng)過幾年的作戰(zhàn),叛軍內(nèi)部發(fā)生內(nèi)訌,史思明被兒子史朝義所殺。
史朝義接連敗給唐軍,李寶臣見風使舵,再度向唐朝歸順,“開土門納王師,助攻莫州”。史朝義被平定后,李寶臣不僅沒有受到處罰,反而得到獎賞,“擢禮部尚書,封趙國公,名其軍曰成德,即拜節(jié)度使”。同時唐朝還賜予李寶臣免死鐵券,賜給他國姓,至此張忠志才變成李寶臣。
當時李寶臣占據(jù)著“恒、定、易、趙、深、冀六州之地,后又得滄州”,手下有“步卒五萬、馬五千匹,當時勇冠河朔諸帥”。李寶臣在節(jié)度使任上,“招集亡命之徒,繕閱兵仗,不稟朝旨,自補官吏,不輸王賦”,儼然如同獨立王國。但即便如此,在763年李寶臣還是獲得了至高無上的殊榮,他的圖像奉入凌煙閣!
李寶臣割據(jù)一方,朝廷也對他無可奈何,只得加官進爵進行拉攏。李寶臣先是被封為清河郡王,后來又被改封為隴西郡王,獨霸一方將近20年的時間。一介叛將竟然達到如此的高度,唐朝的衰落可見一斑。781年,李寶臣服用“仙水”后發(fā)病而死,時年64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17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