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乾隆心機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古代帝王傳位的時候,不僅要將皇權(quán)傳遞下去,還要為下一任君主奠定統(tǒng)治基礎(chǔ)。
一般來說,只要是勤政節(jié)儉一些的帝王,駕崩之后國庫都會充盈,下一任君主不用為庫銀之事而發(fā)愁。至于奢靡成性的帝王,待駕崩之時可能國庫也是所剩無幾了,下一任君主只得“從頭出發(fā)”。
在清朝之時,康熙給雍正留下了八百萬兩銀子。而雍正駕崩之后,國庫銀兩多達六千萬兩,讓乾隆能夠更好的鞏固統(tǒng)治。那么乾隆皇帝又給嘉慶帝留下了多少銀兩呢?
圖片:年老的乾隆皇帝劇照
“康熙、雍正、乾隆”是清朝時期最有影響力的三位皇帝,他們也是一直活躍在歷史書本上的人物。在這三位帝王的領(lǐng)導(dǎo)下,清朝一度出現(xiàn)盛世之局,也就是歷史上的“康乾盛世”,怎么不見雍正的名字呢?難道雍正的功勞不高嗎?
自然不是,其實雍正才是真正的功高勞苦。要知道,康熙統(tǒng)治晚期政局是很混亂的,還給雍正帝留下了一堆“爛攤子”。對此,雍正也是夜以繼日的奮斗,平均下來每日僅有四小時的睡眠時間。
正是因為這樣勤政,才將大清的基業(yè)扎得更深,更是為乾隆帝留下了大量的資金,讓他不用為資金之事發(fā)愁。
不過,乾隆繼承了父親留下來的六千萬兩銀子,到其駕崩時,國庫僅剩下了八百萬兩。難道他就真的只給嘉慶留了這么一點?
圖片:乾隆繼承的一部分銀子劇照
提到“康雍乾”,我們自然先從康熙皇帝說起。八歲之時,康熙登上帝位,成為了一國之君。雖然年紀尚小,但是康熙聰慧不已,并且識得大局。
在十四歲,康熙得以親政,兩年之后又憑智謀除掉了鰲拜這樣的權(quán)臣,將皇權(quán)集中到了自己的手上。隨后,又開始著手“消藩”一事,并且還平定了三藩之亂,可見其英明神武。
不過,到了統(tǒng)治晚期,卻出現(xiàn)了諸多不利家國的失誤。官員貪腐,康熙帝心有余而力不足,這些年積攢起來的四千多萬兩銀子不斷流失,落入貪官污吏手中。
隨后,更是出現(xiàn)“九子奪嫡”一事,讓本就不堪的朝政更是雪上加霜。
圖片:八歲的康熙登基劇照
就這樣,等雍正帝接手皇位時,時局并不理想。而且國庫所存的銀兩也只剩下了八百萬兩。這自然是一件壞消息。
為了轉(zhuǎn)變這樣的局面,雍正開始整頓吏治,針對那些“貪官污吏”動手,實行“耗羨歸公”政策,并且推行養(yǎng)廉銀制度,施行攤丁入畝等等。
這一系列舉措,不僅將貪污的問題給止住了,充實了國庫銀兩,而且也讓老百姓減輕了負擔(dān)。這樣一位皇帝,自然深得民心,口碑極佳。
圖片:雍正皇帝畫像劇照
雍正上位之后,也是一心提倡“節(jié)儉”,并且以自己為榜樣,讓百官效仿,讓天下之人效仿。當(dāng)時,后宮中不管是妃嬪還是宮女太監(jiān),若是有吃剩的東西,雍正還會親自派人去檢查,看看是否存在浪費的現(xiàn)象。
此外,雍正自己的服飾也簡單,很少訂制新衣。從種種情況來看,雍正的節(jié)儉并不是為了博得美名,而是真心實意的想要做好這件事。
另外,在國事上雍正也非常努力,一直都是勤勤懇懇。經(jīng)過了十幾年的操勞之后,國庫變得充盈。到雍正駕崩之后,國庫剩余銀兩大約有六千萬兩。由此可見,乾隆著實是一位幸運的皇帝。
圖片:勤懇的雍正帝劇照
在這種的環(huán)境下,乾隆平穩(wěn)的登基繼位,更是成為了歷史上最長命的皇帝。雖然國庫充盈,但乾隆并沒有揮霍之心。相反,乾隆也是一位勵精圖治的帝王,繼續(xù)推行“攤丁入畝”制度。
為了減輕天下百姓的壓力,乾隆曾五次下令免了錢糧稅賦。在這樣的政策環(huán)境下,百姓們自然安居樂業(y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力也是提高了許多。
就這樣,清朝來到了鼎盛的時期,國庫的銀兩也越來越多。在軍事上,乾隆也是功勞甚高,平定了不少邊疆叛亂。新疆也是在乾隆統(tǒng)治時期加入到大清版圖中的。
圖片:勵精圖治的乾隆劇照
不過到了統(tǒng)治晚期,或許是乾隆感到疲倦了,人也開始懈怠起來。統(tǒng)治之初也是遵循雍正帝的教導(dǎo),勤政節(jié)儉。到了統(tǒng)治晚期,就變?yōu)榱司氲∩萑A。同時,清朝的風(fēng)氣也變了模樣,掀起了一股“懶政之風(fēng)”。
乾隆也是變著花樣的耗費國庫銀兩,大量購買古董珍物,大肆修建亭臺樓閣等等。在這樣的奢靡風(fēng)氣下,原本充盈的國庫很快就干癟了下去。
等到嘉慶皇帝登基之時,國庫的銀兩已經(jīng)所剩不多了。有些人認為乾隆的做法有些不恰當(dāng),嘉慶畢竟是他自己的兒子,好歹雍正給他留了六千萬兩銀子,而他卻只給嘉慶留了這么一點。
難道乾隆皇帝就真的不為嘉慶帝著想嗎?就算是不為自己兒子著想也要為大清的江山著想啊!
圖片:開始奢靡的乾隆劇照
其實我們的擔(dān)心都是多余的。雖然乾隆給嘉慶帝留下的現(xiàn)錢不多,但是卻也給留了一個巨大的財庫。這個財庫就是清朝大貪官和珅。
“懶政之風(fēng)”盛行時,也是和珅攬財?shù)淖罴褧r機。但凡有想做官或是升官的人,都可以找他進行交易。只要價格到位,一切好商量。
再加上平日里的一些貪污,以及各地區(qū)官員送來的珍品禮物,這些財富加起來比起“康雍乾”三位帝王積累的財富還要多。由此可見,乾隆并不是不為自己兒子著想,只是這心機藏得深了些。
圖片:各地官員送來的珍品禮物劇照
當(dāng)時,在清朝民間流行這樣一句俗語,就是“和珅跌倒,嘉慶吃飽”,這句俗語并非是空穴來風(fēng)。嘉慶帝上臺之后,也是第一時間處置了貪官和珅,人入獄,家產(chǎn)收歸國有。
這一查封家產(chǎn),直接查出了總價值十多億的財富。無數(shù)名貴的字畫以及價值連城的古董珠寶,足夠嘉慶奢靡一生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帝也知道和珅貪污受賄,但是卻睜只眼閉只眼,就是為了將他留給嘉慶來處置,這才是乾隆真正的心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177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