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明清親王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xì)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明代親王
洪武末年,定俸祿為每年10000石(又分為本色祿米、折色、折鈔),但實際上后來因人而異,如永樂以后的歷代遼王的俸祿只有2000石。嘉靖之后,俸祿多為9000石。
《明史·輿服志二》中關(guān)于親王冕的規(guī)制相同:“冕服俱如東宮,第冕旒用五采”;“冕九旒,旒九玉,金簪導(dǎo),紅組纓,兩玉瑱”;“冕冠,玄表朱里,前圓后方,前后各九旒。每旒五采繅九就,貫五采玉九,赤、白、青、黃、黑相次。玉衡金簪,玄紞垂青纊充耳,用青玉”。其常服,洪武元年定,烏紗折上巾。永樂三年定,冠烏紗折角向上巾,(亦名翼善冠,親王、郡王及世子俱同。)袍赤,盤領(lǐng)窄袖,前后及兩肩各金織盤龍一。玉帶、靴,以皮為之。
清代親王
根據(jù)清乾隆《大清會典則例》卷五十一《戶部·俸餉》所示,親王歲銀一萬兩,歲米五千石。
世襲罔替的王爺有禮、睿、豫、肅、鄭、莊、怡、恭、醇、慶這十位親王和順承郡王、克勤郡王。親王和郡王世襲罔替本質(zhì)上都是一樣的,級別是一樣,但是后代的襲爵待遇不一樣。滿清皇室爵位是這樣的: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鎮(zhèn)國公、輔國公、不入八分鎮(zhèn)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zhèn)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
清初諸王都是因軍功受封,功勞大的被封為“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后代襲爵沒有變化都是原始的王爵。沒有世襲罔替待遇的,就按照清朝的襲爵制度“遞降襲爵”,如果沒有特殊的功勞受到皇上的再次嘉獎,每傳一代爵位就下降一級,直到親王降到鎮(zhèn)國將軍、郡王降到輔國將軍為止不再下降。那些因系“天潢近支”而封世爵的皇子王孫,稱為“恩封諸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18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