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編,說起司馬熾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司馬炎的一生,是好色的一生,后宮佳麗無數(shù),在他的辛勤耕耘下,子女自然也不少,光沒有夭折的兒子就有18個。司馬熾排行在二十五,皇位與他無關(guān),他也只想安心做一個安逸逍遙的王爺,連鬧得雞飛狗跳的“八王之亂”,他都沒有參與。不過,作為皇室中人,司馬熾想要置身事外,別人卻不允許,他最終還是牽涉其中,并且丟掉了性命。
在“八王之亂”中,諸王互相攻伐,死傷慘重,而司馬熾龜縮在封地中,眼看著宗室之人互相殘殺,死的死敗的敗,他成為為數(shù)不多的的幸存皇族子弟之一,正因為如此,西晉皇室經(jīng)歷大洗牌后,司馬熾被哥哥晉惠帝立為皇太弟,成為皇位繼承人。事實證明,這就是個燙手的山芋。
西晉諸王經(jīng)過一番廝殺,最終東海王司馬越打敗競爭對手,成為了大贏家,并且入主京城,掌控朝政。而就在此時,晉惠帝不明不白的死去,在很多人看來,這都是司馬越動的手。但不管如何,國不可一日無君,司馬越一拍板,把司馬熾推上了皇帝之位,由他全權(quán)攝政。
做王爺時逍遙快活,當上皇帝后,司馬熾?yún)s成了真正的傀儡,本來胸無大志的他,此時變得心有不甘起來,想要除掉司馬越。不過對方勢力太過龐大,司馬熾暫時沒有很好的辦法,也只有忍辱負重,等待機會了。沒想到,這一等就是四年時間,唯一讓他欣慰的就是終于等來了機會,確切的說是等來了一個人,他就是當時的征東大將軍茍晞。
茍晞是靠著司馬越發(fā)家的,兩人之間曾是親密無間的合作伙伴,不過在利益面前,這層關(guān)系不值一提。隨著司馬越地位越來越穩(wěn)固,他對茍晞也產(chǎn)生了忌憚之心,并且利用權(quán)力將他調(diào)離了經(jīng)營多年的地盤,兩人自此產(chǎn)生了裂痕。司馬熾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密詔茍晞討伐司馬越。最終,司馬越在茍晞的進攻下,憂憤而死。
按理說,司馬越一死,司馬熾就能夠揚眉吐氣,掌握實權(quán)了,事實并非如此。長期的戰(zhàn)亂,已經(jīng)讓西晉王朝千瘡百孔,各地割據(jù)勢力四起,匈奴人建立的前趙也對西晉發(fā)動了攻擊,司馬熾委任大臣王衍聚集西晉最后一支力量抵擋前趙,結(jié)果全軍覆沒。
自此,西晉差不多成了空架子,連國都洛陽附近都是盜賊四起,民不聊生,隨時可能威脅京城安全。面對這種局勢,司馬熾接受茍晞的建議,不顧大臣的反對,決定遷都。可是悲劇的事情來了,遷都大軍剛剛走出洛陽,聽聞消息的盜賊紛紛聚攏過來,準備撈一點油水,看到他們?nèi)缋撬苹⒌臉幼?,司馬熾驚懼不已,被嚇回了洛陽。
正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經(jīng)歷了這樣的折騰,司馬熾的苦日子還沒結(jié)束,返回洛陽不久,前趙軍隊也殺來了,并且很快攻破洛陽,司馬熾也成了前趙的俘虜。
剛開始,司馬熾還受到了前趙皇帝劉聰?shù)膬?yōu)待,只是好景不長,沒多久他就被冷落。兩年后終于沒能沒有逃過一劫,被劉聰下令毒死,結(jié)束了他短暫的30年人生,也書寫了又一段皇帝的悲催故事。
永嘉,這大概是歷史上最最令人悲傷的一個年號了,秦漢以來到西晉的中原文化毀于一旦,任何什么駭人聽聞、慘無人道、滅絕人寰的事情都在永嘉這個年頭里發(fā)生了。永嘉初期的軍政大事全權(quán)委托于司馬越,似乎東海王最終是贏得了八王之亂的勝利,而這時候已經(jīng)天下大亂了,但他依然不思悔改,排除異己、猜忌妄殺,令天下士人大失所望。后來司馬熾下詔列數(shù)東海王的罪名,邀天下共伐之,東海王聽說后直接在討伐石勒的行軍途中被氣死。他的部將想把他尸身帶回封國安葬,但是途中遭遇了石勒,被打敗。石勒將天下大亂的罪名全部歸咎于東海王越,將他開棺焚尸,并暴尸荒野。
有始有終,再多說一句另外兩王的結(jié)局。成都王穎在鄴城一敗之后就失勢了,后來東海王討伐河間王的時候,偶然發(fā)現(xiàn)成都王穎在河北竟然還能有那么大的影響力,河北都大亂了竟然還有那么多人想念和支持他,所以東海王讓成都王回鄴城,去安撫河北的叛亂。但是鄴城已經(jīng)有范陽王虓(推舉東海王為盟主的幾個重鎮(zhèn)之一)在當家了,所以他不能去,打算跑其他地方。幾經(jīng)輾轉(zhuǎn)后,成都王最終還是被抓住并送到了鄴城。范陽王虓不敢、也不忍心殺他,只是囚禁起來。但是沒多久范陽王虓卻暴斃了,而范陽王虓的手下們害怕成都王在鄴城及整個河北的威望,暗中將其殺害,當然包括與他的兒子們。至于河間王颙,自斷雙臂,又優(yōu)柔寡斷。當年他得勢的時候召東海王為太傅來長安,與自己擔當?shù)奶滓黄鸸餐o政,東海王還知道不能去。但反過來,東海王得勢后召河間王為司徒去洛陽,河間王竟然敢去,結(jié)果在路上被陌生人掐死,包括他的兒子們。
至此,八王之亂算是結(jié)束了,但這不是終點,而是一個群魔亂舞、五胡亂華時代的起點。就在東海王越死后,負責把東海王越的靈柩送歸其封國的人,他統(tǒng)領(lǐng)著司馬越死后的這一支西晉最后的主力部隊,遭遇到了石勒,全軍覆沒。這個人叫王衍,是東晉萌生的一大關(guān)鍵人物,同時他也是西晉時候的大名士,專注老莊學說,愛好談玄,成語“信口雌黃”就是說的他。老莊玄學從曹魏末年開始流行,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清談說玄本來沒什么,但是門閥世家都加入了這場盛宴,所以即使這些大族子弟們位高權(quán)重,也都只求自保談玄,無為而治,悶頭為家族攫取權(quán)力,天下興衰與己無關(guān)。而之后半年,匈奴人劉聰攻破洛陽城,司馬熾被俘后被毒殺。
當年劉邦與匈奴和親,所以被賜姓劉。劉聰他爹劉淵當年投效于成都王穎下,司馬穎只吃了一次敗仗就準備挾皇帝逃到洛陽去,劉淵勸其死守鄴城,說成都王在鄴城經(jīng)營這么久,恩澤遍及河北,離開鄴城就是示弱于天下,那么威望和權(quán)勢就會立刻消失,并勸其讓自己回去匈奴搬救兵。但無奈成都王自己不成器,棄鄴城而逃往洛陽。當然凡事就怕有對比,何況司馬穎在河北還真推行了不少利民的政策,所以一旦鄴城城破后被新來的人一番淫掠后,河北的人民就開始懷念起成都王了。后來如前文所說,司馬穎在洛陽被河間王的部將張方來連同皇帝、幾千宮女一起,帶到了長安,最后被囚在鄴城的時候,也是由于他在河北的民望所被人忌憚而殺。
成都王失勢后,劉淵本來想要去救,但被部下勸住了,說他們祖先與漢朝約為兄弟,漢朝滅亡了就應當由兄弟繼承,現(xiàn)在就是開創(chuàng)劉邦那樣的大業(yè)的時候,而即使不能統(tǒng)一天下,最差也能做個曹操。所以劉淵被擁為大單于,團結(jié)了當年被曹操分割的五部匈奴人馬,建立漢國,追祭漢朝三祖五宗,自稱漢王、置百官,定都左國城。這是十六國的第一個國,而沒幾年,劉淵順其自然地稱帝了,是為漢光文帝。
差不多同時,有個叫李雄的人搶了成都王穎的封地和稱號,自稱成都王。沒幾年也稱帝了,國號大成,廢除晉朝法律,約法七章。這是由流民建立起的政權(quán),通俗點就是但是天下鬧饑荒,一群人沒飯吃了,跟著一個人到處跑,這個人就相當于起義軍領(lǐng)袖了,而這個領(lǐng)袖就是他爹李特。當?shù)赜袀€人叫范什么的,天師道的首領(lǐng),天師道就是當年張角黃巾起義之后流傳下來的一個流派,當時又是饑荒,所以這個人在當?shù)睾苡忻@钚郾緛硐霌砹⑺麨榈?,但是他拒絕了,所以李雄就自己來了。
劉淵稱帝后遷都平陽,但沒多久就死了,長子劉和繼位。劉和的猜忌跟曹丕一樣,但與曹丕不同的是,劉和的兄弟們都領(lǐng)兵在外,而一些小人又在劉和身邊游說,所以劉和決定去打他的兄弟們,顯然是失敗了,他弟劉聰借此升登大位。而在劉聰攻破洛陽之后,西晉其實已經(jīng)沒了,但是長安又立了一個司馬茍延殘喘了段時間,不過沒多久也被攻破。而這時候的天下形式與東漢末年很類似,表面上劉聰?shù)氖侵性仓鳎珜嶋H他們大漢能控制的地區(qū)并不多,群雄開始地方割據(jù)了,而劉聰卻開始犯昏了。
劉聰死后,他兒子劉粲來了,繼續(xù)保持昏庸,沉湎酒色。所以有人發(fā)動政變,向這時候的東晉稱臣,自稱大漢天王。但劉淵的養(yǎng)子劉曜不服,在長安自立,改國號為趙,并為了聯(lián)合東邊的勢力,封石勒為趙公、九錫等等讓他來輔佐自己,一如曹操司馬昭故事。很奇葩,自己把國號改成趙,又把人家封為趙,但無論如何平陽很快就被攻破了。而在這次平亂中,由于政變者應該向誰投降的問題,劉曜和石勒又決裂了。最終,平陽決定向劉曜投降,所以這次輪到石勒不服了,他率先攻破了平陽并燒殺淫掠了一番,回到根據(jù)地后又自立為趙王,徹底與劉曜劃清界限。
后來劉曜平定了關(guān)中,石勒穩(wěn)定了河南,于是這倆趙朝(前趙)和趙國(后趙)就開始互相攻伐,說起勢力范圍,竟是趙國(后趙)要比趙朝更大一點。以至后來有一次劉曜親征,結(jié)果被石勒活抓了回去,劉曜的兒子們又不爭氣,所以大趙(前趙)就被趙國(后趙)給滅了。根據(jù)套路,長安也是被一番燒殺淫掠。經(jīng)過平陽、長安這兩次劫難之后,劉邦的姻親 -- 匈奴劉氏也基本就滅了,而且從此以后再也沒有人舉起劉氏大漢的旗號。
作者: 月輪
這說的應該就是西晉的最后一位帝王晉愍帝司馬鄴,他被稱為悲情帝王,為了城中百姓的性命,不惜身入敵人的營帳,甘愿犧牲自己的生命,最后含恨而死。
永嘉之亂,匈奴人大勢進軍南部地區(qū),西晉首都洛陽淪陷,晉懷帝司馬熾被俘虜,太子司馬詮被殺,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年僅11歲的司馬鄴被立為太子,然后成為新帝王,并且遷都長安,可此時,年幼的司馬鄴接手的就是一個即將崩盤的國家,沒有軍隊也沒有糧草,完全沒有能力扭轉(zhuǎn)局勢。
匈奴圍攻長安,長安百姓奮力抵抗,最后彈盡糧絕,放棄了抵抗。司馬鄴知道唯有投降才能避免被屠城的噩夢,他哭著對尚書令說,如今到了這個地步,只有投降才能保全將士和百姓的生命了??!于是命人發(fā)書向劉曜投降,城中百姓知道后,奔走相告,都要求帝王不要投降,因為匈奴人的殘暴早已聲名在外,就算投降了,也不會有好下場。
帝王的眼淚流也流了,事情還是要做,他自己脫下龍袍,口含玉璧,坐著羊車前往匈奴軍營,沿街百姓看到這還是個孩子啊,此去不知要遭受多少苦難,紛紛哭著攔著車輛,司馬鄴內(nèi)心悲涼,但無可奈何,只能推開眾人,直直的往前行進。
司馬鄴到了匈奴之地后果然被百般羞辱,曾經(jīng)的西晉帝王,現(xiàn)在如同一個下等雜役,被呼來喝去,稍有差池便被辱罵毒打,司馬鄴淚都往肚子里咽,自己選的道路,跪著也要走完,但是可能也正是因為他這么能忍,劉聰越發(fā)覺得這個人不能留,所以在平陽將晉愍帝司馬鄴殺害,此時,這個孩子剛剛滿十八歲,卻好似度過了漫長的一生。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19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