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砹送豸酥囊恍┕适?,歡迎閱讀評論。
中華歷史源遠(yuǎn)流長,在五千多年的漫長時光中,留下了無數(shù)令人為之著迷的千古疑案。其中,“書圣”王羲之神作《蘭亭集序》的下落,就讓人頭疼了上千年,許多人為此爭論不休,但是至今都沒有定論。
那么,這一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絕世珍品,究竟在何處呢?
《蘭亭集序》正是王羲之的代表作,其之所以在眾多神作中脫穎而出,是因為這一作品由王羲之醉酒后所作。那種揮毫?xí)r的灑脫飄逸,放蕩不羈,結(jié)合他信手拈來的《蘭亭序》美文,讓這部作品成為神品。就連王羲之清醒之后都連呼神奇,卻再也沒能再現(xiàn)這樣的神韻。
不過,《蘭亭集序》出世后,因為與王羲之大多數(shù)的作品風(fēng)格不同,其實并沒有激起多大的波瀾,直到李世民的出現(xiàn)。
雄才大略的李世民是文武全才,他非常崇拜王羲之,為此親自為他撰寫了傳記。李世民對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更是到了癡迷的程度,為了得到這部神作,他搜尋了很多年,才終于用計從辯才那兒得到。自此,他對《蘭亭集序》視若珍寶,不時就要欣賞一番。
李世民在臨終之時,還惦記著《蘭亭集序》,特地交待兒子李治,在他死后把《蘭亭集序》放在他的枕下,陪伴在他身邊。按理說,孝順的李治一定會遵照父親的囑托,將《蘭亭集序》放入昭陵。然而,事情卻沒有這么簡單,以至于讓它的下落成為謎案。
五代時期,天下大亂,后梁耀州節(jié)度使溫韜坐鎮(zhèn)陜西。此人極為貪婪,為了滿足一己私欲,他居然打起了埋葬有無數(shù)財寶的唐朝皇陵的主意。七年時間里,溫韜指使手下盜了17座唐朝皇陵,只有李治與武則天合葬的乾陵因為無法找到入口,時有神奇事件發(fā)生而幸免于難。
溫韜除了愛好財寶,還有一個癖好,就是每盜完一個皇陵,他都會將獲得的寶物登記造冊,一一記錄下來,并且公布于天下。奇怪的是,在史書中明明白白寫著葬入昭陵的《蘭亭集序》,卻并沒有在其中。
溫韜不顧天下人的口誅筆伐,干出盜皇陵這種缺德的事情,膽子當(dāng)然非常的大,所以他沒必要為此而撒謊。所以據(jù)此推測,《蘭亭集序》的下落有以下兩種可能:
一、在昭陵的某個角落
對李世民來說,《蘭亭集序》太過珍貴,到了視若生命的地步,他想到過有人會覬覦他的陵墓,到時候《蘭亭集序》可能會遭到不測。為了更好地保護(hù)它,李世民可能交待李治,將它放入了昭陵中某一隱蔽的地方,這使得它僥幸逃過一劫,沒有被盜走。
不過,溫韜盜了那么多的皇陵,手法嫻熟,他當(dāng)然知道《蘭亭集序》這種珍寶埋在昭陵,肯定會挖地三尺將它找出來,結(jié)果卻是一無所獲。因此,這種猜測可能性極小。
二、葬入乾陵
唐太宗晚年,武則天入宮,她是一位大才女,不排除李世民與她一起欣賞《蘭亭集序》,武則天后來對它也是難以割舍。因此,在李世民提出陪葬的要求時,武則天違背了他的意愿,將它保留了下來,最后與她葬入了乾陵。
這種推測目前得到了許多人的認(rèn)同,除了確實有很大可能之外,不愿這件絕世珍品消失于世間也是一大因素。畢竟,如果《蘭亭集序》在乾陵,我們還有盼頭,它總會有出世的一天,讓我們有機會一睹其風(fēng)采。
以上就是《蘭亭集序》下落的兩大猜測,究竟如何那就見仁見智了。其實,歷史正是有時候這樣撲朔迷離,才顯得那么的神奇有趣,一旦揭開了面紗,反而失去了光彩。就像《蘭亭集序》下落一樣,有時候不知道真相,也是一種缺憾中的美好,讓人在期待中保存著希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19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姜維為何飽受爭議如何看待姜維的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