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睢陽保衛(wèi)戰(zhàn),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看看。
公元757年正月,剛剛在宮廷政變中殺掉父親安祿山,自立為帝的安慶緒,派出手下大將尹子奇帶兵掃蕩河南諸地。
尹子奇是叛軍中的一員驍將,勇猛善戰(zhàn),此前就深受安祿山的信任。在他的帶領下,13萬叛軍勢如破竹,攻陷河南眾多城鎮(zhèn)。然而,當他們到達江淮屏障睢陽時,卻遇到了守軍的誓死抵抗。
睢陽守將張巡,原是真源縣令,他以文官的身份,在此前的雍城守衛(wèi)戰(zhàn)中,與敵方統帥令狐潮四萬敵軍斗智斗勇,殲滅了上萬敵軍,建立起了極高的威望。
因此,睢陽太守許遠主動讓賢,擁護張巡為睢陽主將。此時的睢陽,只有兵馬七千人,他們即將面對的,是叛軍源源不斷共18萬守軍,這注定是一場慘烈的大戰(zhàn)。
此時的李唐王朝,長安和洛陽兩都落入了叛軍之手,登基半年的唐肅宗李亨正在組織各路勤王軍展開反攻,河北戰(zhàn)場郭子儀和李光弼也取得了一系列軍事勝利。但此時小小的睢陽,卻在不知不覺間承載了李唐王朝的國運。
張巡不能退!睢陽的背后,是富庶的江淮地區(qū),這里經過南朝數百年的開發(fā),在盛唐迎來繁榮,成為唐朝重要的稅賦來源地。
安史之亂爆發(fā)后,北方戰(zhàn)遭遇戰(zhàn)亂,經濟嚴重破壞,江淮的地位愈發(fā)重要,是唐朝最大的物質保障地。如果位處江淮屏障的睢陽城失陷,后果不堪設想。所以,張巡壓根就沒想過要退,他自來到睢陽后,就做好了殺身成仁的打算。
然而,死守談何容易。戰(zhàn)爭開始后,張巡和許遠趁著尹子琦立足未穩(wěn)之際,取得一場大捷,鼓舞了將士的士氣。
只是,睢陽城中卻存在兩大困難。首先是有生力量少,叛軍的優(yōu)勢是人多,睢陽卻因為叛軍的包圍,援軍的種種顧慮和見死不救,幾乎沒有可以補充的有生力量;其次是糧草不足,叛軍來得太過快速,睢陽城準備不足,特別是城中糧食儲備太少,這給守城造成巨大的困難。
面對這樣的局勢,張巡與城中將士卻用機智和勇氣譜寫了一曲悲壯山河的史詩。
睢陽守衛(wèi)戰(zhàn),歷時十個月,在張巡的杰出指揮和將士們的浴血奮戰(zhàn)下,歷經大小戰(zhàn)斗四百多次,以7000人的兵力,殲滅叛軍精銳12萬人,生生將尹子琦叛軍拖在了睢陽城。
公元757年十月,睢陽城糧草全部耗盡,所有能吃的東西都被拿來作為食物。嚴重的缺糧,加上叛軍的猛攻,固若金湯的睢陽城在僅剩數百人后,被叛軍攻破。張巡與城中守軍英勇不屈,全部被殺害,無一幸免。
睢陽保衛(wèi)戰(zhàn),堪稱唐朝歷史上最有血性的敗仗,它阻擋了叛軍荼毒江南的腳步,保衛(wèi)了李唐王朝富庶的江淮地區(qū),這才有了唐朝最后的反攻,最終平定叛亂,其意義之重大,可以說為唐朝續(xù)了命,又存在了150年時間,才最終滅亡。
開元盛世是唐朝鼎盛的時期,此時的大唐王朝一派的歌舞升平。天寶年間,唐玄宗李隆基在看到自己治理之下的大唐王朝越來越強盛開始變得好大喜功起來,在遇到楊貴妃之后更是沉迷于他們的愛情之中。變得親近小人。使得在太平盛世的表象之下卻醞釀了一場巨大的危機。這場危機直接導致了大唐王朝開始由盛轉衰,甚至于稍有不慎就有亡國之危。這場危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
安祿山范陽起兵,大唐盛世破滅
由于安祿山的阿諛奉承,甚至于不要臉到要做楊貴妃的養(yǎng)子。使得唐玄宗十分的寵幸這個很會做人的胖子。他把大唐最精銳的三個邊鎮(zhèn)交給了安祿山。在成為河北三鎮(zhèn)的節(jié)度使之后。安祿山成為了大唐最大擁有最精銳邊軍的軍閥。這使得安祿山的野心開始膨脹。
終于,按奈不住自己野心的安祿山選擇了造反。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從范陽起兵,安史之亂爆發(fā)。此時依舊沉浸在太平盛世的大唐軍隊根本來不及反應。安祿山得以一路勢如破竹。
很快兵臨潼關城下。此時的潼關守軍已經反應過來了。而且邊軍名將哥舒翰已經到達潼關前線。本來扼守潼關再調集兵馬慢慢磨安祿山的叛軍大唐王朝還能確保根基不失。但是唐玄宗急于平叛,讓宰相楊國忠逼迫哥舒翰出關與安祿山叛軍血戰(zhàn)。導致倉促出兵的哥舒翰一戰(zhàn)全軍覆沒。潼關也隨著丟失。關中門戶大開,唐玄宗不敢守長安。與楊貴妃逃往蜀中避難。長安失守。大唐王朝面臨亡國之危。
叛軍南下,血戰(zhàn)睢陽
在奪取關中之地后,安祿山決定出兵富庶的江淮之地。就這樣叛軍集結十八萬人浩浩蕩蕩地向江淮之地殺去。叛軍所過之地望風而降。張巡在面對十幾萬叛軍決定撤離雍丘,退守江淮門戶睢陽。就這樣雙方在睢陽城進行了一場決定大唐命運走向的戰(zhàn)爭。睢陽守軍全盛時不到7000人。
張巡就是靠著這7000人要面對安祿山十八萬主力的進攻。這得是多大的勇氣。雙方在睢陽城下從一月份開始鏖戰(zhàn)。戰(zhàn)至七月,由于后勤無法保障。城內開始斷糧。就是在無糧又無援軍的情況下。睢陽守軍依靠啃樹皮、殺馬來堅持抵抗。而此時城內守軍也已經只剩下了千余人。
但就是在這極端環(huán)境下守軍依舊視死如歸。而大唐王朝也趁著叛軍主力被死死拖住在睢陽城開始集結反攻。而大唐王師的反攻沒有改善睢陽城的處境。反而加劇了叛軍對睢陽城的進攻。戰(zhàn)至十月,守軍最終全軍覆沒。叛軍站上了睢陽城頭。但是他們絲毫沒有勝利的喜悅之情。為了拿下睢陽城他們已經損失了將近十二萬人,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由于主力被拖在這里導致大唐王朝主力軍隊已經在一個月前收復了長安,而且兵鋒直指洛陽。即使江淮大地的大門已經向他們敞開,但是他們已經沒有時間繼續(xù)南下了。在睢陽城破的十天后洛陽被王師收復。叛軍只能向河北三鎮(zhèn)收縮。
由于江淮大地的保全使得大唐最后一塊精華之地尚在。為大唐王師后續(xù)作戰(zhàn)提供了大量的物資支持,大唐王師才得以有繼續(xù)作戰(zhàn)的能力。而退守河北三鎮(zhèn)的叛軍也隨著大唐軍隊繼續(xù)不斷的作戰(zhàn)變得越來越衰弱。最后無奈之中只能選擇投降。而新繼位的李亨懼怕手下大將軍權越來越大也選擇了接受河北三鎮(zhèn)的投降。這使得大唐從此陷入藩鎮(zhèn)割據的漩渦之中。
然而,好在江淮之地在之后的百年間不斷地向大唐中央政府提供源源不斷地支持才使得大唐王朝在風雨飄搖中又度過了百余年。可以說,如果不是睢陽之戰(zhàn)張巡等人以七千人不到血戰(zhàn)叛軍十八萬主力十個月。拖延了叛軍的步伐。但凡早些時候精華的江淮之地被叛軍踏破,甚至叛軍不需要占領只要將這些地方打殘,大唐王朝也就失去持續(xù)作戰(zhàn)的能力。最終,只能和叛軍拉鋸下去。而缺少了精華的江淮之地的大唐甚至可能會陷入財政難以為繼的艱難局面,可能真的就要在安史之亂中徹底亡國了。睢陽之戰(zhàn)的十個月打出了大唐軍人的氣節(jié)。保全了江淮大地免受戰(zhàn)亂之苦。保全了大唐江山。而張巡等人也在死后得到唐朝王室的追封。并且他們的氣節(jié)被后世所傳頌。
書名:唐朝到底是怎么回事4 玄宗盛世
作 者:墨香滿樓 著
出 版 社:武漢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6-1
版 次:1頁 數:278
字 數:250000
印刷時間:2011-6-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543058521
包 裝:平裝 開元,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前期的年號,公元712年李隆基登基,713年改年號為“開元”,同年七月,一舉鏟除太平公主及其羽翼,李隆基之父睿宗李旦隨即交出全部國家大權。
“開元”年號共使用二十九年,開元期間,政治清明,國力強盛,百姓安居樂業(yè),這一時期被稱為“開元盛世”,大唐自公元618年建立后,經過將近百年的休養(yǎng)生息,終于在開元年間將國力推到了頂峰,成為當時世界數一數二的繁盛王朝。開元時期的唐朝,以長安為中心,遠通南亞、歐洲,其文化影響遍及周邊地區(qū),直到今日,人們仍在懷念開元時代的盛唐氣象。一手締造這一盛世的人正是李隆基。
李隆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天才帝王,在政治、軍事、法律、藝術、外交等多個領域擁有出眾才華,他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帝王,他有一段國人耳熟能詳的凄美愛情故事,他在位期間,一手建立了大唐的繁華,也一手埋下了大唐衰亡的禍端。
李隆基是一個傳奇,再也沒有一個皇帝,經歷過比他更加豐富、更加戲劇性的人生。
梳理歷史脈絡,也許只有這樣的君主,才能締造說不完的開元盛世。 第一章 帝國回歸
這個皇帝挺靠譜
糧食不是問題,問題是沒糧了
吃我的糧食,就得給我干活
皇帝的親戚不好當
給皇帝打工要低調
皇帝不容易,兄弟姐妹、老婆兒子都得防
帝國的未來正被“圈養(yǎng)”
第二章 帝國巨宰
科學務農小先鋒
人才、人事、人情
到底是誰在“逗”誰
小心點,皇上治罪都是有貓膩的
救時宰相
一代巨宰身后事
第三章 帝國轉型負責人
魏征轉世?
淡定的宰相代言人
止戰(zhàn)之殤
良宰的軟肋
有人的地方必須講人情
良宰與巨宰的差距
看到這樣的墓碑,誰還想盜
第四章 走向盛世
忽悠,靠奏折也能當宰相?
好人緣讓你有個好未來
張說復出
計中計
文武雙修
開元群臣
第五章 封禪還是封殺?!
去泰山的資格
泰山——漸行漸偏
這個“泰山”很給力
我不是沖動的人,但我沖動起來不是“人”
爺不怕,爺上面有人
“杯具”宰相是怎樣煉成的
第六章 郁悶!各種糾結
姓“武”的女人都很V5
封建迷信害死人
道德太高尚的當不了宰相
宰相糾結得我想宰人
相爭是小,黨爭是大
第七章 轉折點
相爭、黨爭之后是奴爭
首先是家奴,然后是將軍,最后是太監(jiān)
神了,沒文化也能當宰相
沒文化的人是挺可怕
提到太子,除了問題,就是事件
相爭——才子敗給了文盲
哥兒要享受了
國際化大都市——長安
國際級國家大劇團——梨園(囧)
第八章
這不是RAP,這是唐詩——盛唐的詩
唐詩界“南波兒萬”
從“嫖客”到游客
李白也有偶像
完美人生除了吟詩還需要什么?
邊塞——豪放詩人的泄欲場
偶像們的“打榜”方式
春江花月夜
飲中醉八仙
青年杜甫
第九章 三庶之禍
真TMD狠!一下殺死仨兒子
家人解決不了的,家奴可以
李亨:身為太子,我感覺壓力很大
還沒成功的男人身后,也要有個強大的女人
太子=光桿司令
盛世奸相
第十章 楊貴妃
公公看上了兒媳婦
“和諧”的公媳生活
情敵
床頭打架床尾和
李白和楊貴妃的那些事兒
“傍大款”傍出來個名門貴族
第十一章 安祿山
從偷羊賊到節(jié)度使,政斗到底便宜了誰
混官場必須具備的三樣法寶
奸臣VS奸臣,結果無懸念
一奸獨大
奸臣變忠臣
叛變?給個理由先
第十二章 前奏
把造反簡單化的嚴重后果
第一對平反組合
這對組合死得有點冤
是什么讓0.01%變成了100%
皇帝跑路了
第十三章 馬嵬兵變
獻食
嘩亂還是政變
策劃者
犧牲品
一個懸念
分道
第十四章 落花時節(jié)
陷落的長安
太上皇
大唐納諫史
還京
氣味終不改
盛世終結
第十五章 求真相!繼承還是篡位?
比“2012”還玄的預言詩
老爹畏“罪”潛逃,兒子替補遭罪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朔方
天也不早了,飯也吃飽了,咱該即位了
兒子篡位,老爹表示無壓力
白癡也發(fā)國難財?!
第十六章 那些讓“安史”有始無終的人
顏杲卿——名門將才,為造反制造壓力
顏真卿——名門相才,為平叛贏得時間
郭子儀——樣樣通,才會越來越精彩
李光弼——低調對待,熱情處理——酷
又穩(wěn)又酷的聯合軍
仆固懷恩——王牌老二
番將不是外援
第十七章 睢陽保衛(wèi)戰(zhàn)
要命!作戰(zhàn)總指揮居然是個文官!
孤城易守,“二百五”難得
不是“二百五”太多,而是張巡太猛
1000 VS 100000,拼的是什么?
援救危機
為什么吃人?!
結局就像茶幾,有“洗具”有“杯具”更有
“餐具”
雎陽之戰(zhàn)的戰(zhàn)局最后以全軍覆沒收場,將領張巡等人全部被俘并殺害了,而雎陽城的四萬戶軍民最后只存活下來四百人。而造成這個慘烈戰(zhàn)局的原因就是因為雎陽城不僅缺少武器,還飽受饑餓和疾病的困擾。
一、缺少武器
雎陽之戰(zhàn)的開始幾個月,張巡和雎陽城內的士兵們都能比較輕易地抵擋住叛軍的進攻。但不過幾個月后長安失守,唐玄宗也逃到了四川,張巡等駐守在雎陽的士兵們都開始軍心動搖。雖然后來在張巡的鼓動下士氣大漲,但守城用的弓箭已經不夠了。此時張巡便模仿諸葛亮的草船借箭,在天黑時用裹上黑布的稻草人來嚇唬敵軍。而叛軍以為這些草人是守城的將士們,便對著他們紛紛射箭。第二天張巡他們就白撿了這些箭矢。而第二天夜里張巡派出了五百將士,結果敵軍以為他們是來騙箭的稻草人,便對他們不理不睬。結果敵軍陣營就這么輕易地被偷襲了。
二、缺少糧食
在雎陽之戰(zhàn)中,叛軍為了盡快攻下雎陽城從而進入江淮之地,對雎陽城發(fā)起了源源不斷的進攻,久而久之雎陽城內的糧草就被消耗完了。而張巡為了保證士兵們有力氣殺敵,就決定讓士兵吃人。張巡作為領軍,就將自己的愛妾殺掉取肉以示表率。而許遠為了士兵們著想,便效仿張巡殺掉了自己的仆役們,并讓將士們吃這些人肉果腹。張巡等守城的將士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之下,竟還憑著吃人肉堅持了三個多月。但這個方法行不通,因為最后張巡他們就是因為餓到沒有力氣才眼睜睜地看著叛軍進城的。
三、疫病盛行
雎陽之戰(zhàn)爆發(fā)時正值盛夏,此時正是疫病流行的時候。而這時由于城內物資缺少,受傷的將士們都無法得到醫(yī)治,死傷慘重。
所以,雎陽城之所以最后會從四萬多戶的城變成只剩四百余人的空城,還是因為城內物資不足。張巡他們根本無法靠那點糧草和武器抵御住叛軍如潮涌般的進攻,最終眼睜睜地看著叛軍進城了。
歷史著名的五大以少勝多的戰(zhàn)爭!每一場都是傳奇!
1、巨鹿之戰(zhàn)(項羽對戰(zhàn)章邯、王離)
巨鹿之戰(zhàn)發(fā)生于公元前207年12月,是秦朝末年農民起義軍對秦軍主力的一次決定性的戰(zhàn)役。
交戰(zhàn)的原因就不做贅述了。秦軍主將章邯、副將王離,擁兵40萬人。項羽殺了主將宋義后,直接指揮的軍隊有5萬人,另外各諸侯國還有十余萬援軍在巨鹿周圍,但是不敢與秦軍交戰(zhàn)。項羽渡過黃河以后,破釜沉舟,親率9000江東子弟兵與秦軍前鋒王離的10萬人交戰(zhàn),9戰(zhàn)9捷,以人類戰(zhàn)爭史上最令人難以置信的勇氣擊敗了數十倍的敵人,贏得了滅秦戰(zhàn)爭的最關鍵的一場勝利。戰(zhàn)后,秦軍主將章邯向項羽投降,觀戰(zhàn)的各國諸侯將軍全部向項羽跪拜,項羽也因此而自封為西楚霸王。
2、昆陽之戰(zhàn)(劉秀對戰(zhàn)王邑、王尋)
昆陽之戰(zhàn)發(fā)生于公元23年五月至六月,交戰(zhàn)的雙方是以王莽為首的新政權軍隊與以光武帝劉秀為首的綠林軍的一次決戰(zhàn)。
新政權的軍事將領主要是王莽的親戚王邑、王尋,擁兵43萬余人,兵精糧足。綠林軍的主將是西漢皇族后裔劉秀,有軍隊17000人,大部分是鄉(xiāng)下農民。單從雙方軍隊的人數來看,新軍是綠林軍的25倍,士兵的綜合素質也高,按理來說擊敗綠林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劉秀發(fā)揮其超人的軍事指揮能力,硬是以少勝多,擊敗了數十倍于己的敵軍,奠定了東漢王朝的基礎。
3、赤壁之戰(zhàn)(劉備、周瑜對戰(zhàn)曹操)
赤壁之戰(zhàn)發(fā)生于公元207年,交戰(zhàn)的雙方是東漢丞相曹操與地方諸侯劉備、孫權的聯合軍隊。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擁有軍隊超過60萬人,劉備、孫權聯軍擁兵16萬人(劉備3萬人,孫權13萬人)曹操要防止北方的馬超、韓遂偷襲,留了十余萬大軍守衛(wèi)后方;劉備數敗于曹操,確實手上無兵,孫權雖然有13萬大軍,但短時間無法集中,為了戰(zhàn)爭需要,就近挑選3萬精兵打頭陣,剩余的軍隊待聚集后作為第二梯隊。因此赤壁之戰(zhàn)的實際兵力對比為曹操軍40萬人對孫、劉聯軍5萬人,8比1的人數比,曹操占有絕對優(yōu)勢。
4、淝水之戰(zhàn)(謝安、謝玄對戰(zhàn)符堅)
淝水之戰(zhàn)發(fā)生于公元383年,交戰(zhàn)的雙方是以符堅為首的前秦政權對戰(zhàn)以謝安、謝玄為主要軍事統帥的東晉政權。
以兵力來說,前秦皇帝符堅傾國出動,實際參戰(zhàn)兵力超過117萬人。東晉雖然也擁有不低于50萬人的軍隊,但這些軍隊分散在桓、王、謝三姓大族手里。為了牽制前秦,桓沖、王蘊手里的20余萬兵力沒有參與淝水之戰(zhàn)。實際直接參加淝水之戰(zhàn)的東晉軍隊就是謝安侄子謝玄手里的8萬北府兵,另外還有10余萬軍隊在后方集結當中。
5、睢陽之戰(zhàn)(張巡對戰(zhàn)令狐潮)
睢陽之戰(zhàn)又稱睢陽保衛(wèi)戰(zhàn),發(fā)生于公元756年,交戰(zhàn)的雙方是以唐朝睢陽守將張巡為首的官軍對戰(zhàn)以令狐潮為首的投降安祿山的叛軍。
從字面兵力來看,張巡部前前后后參戰(zhàn)兵力為7000人,另外還有3萬多老百姓。令狐潮投入進攻睢陽的兵力共計18萬余人。
張巡以7000人的兵力,堅守睢陽半年之久,殺傷叛軍超過12萬人,最后全軍覆沒。安史之亂結束后,唐肅宗追贈張巡為揚州大都督、鄧國公。后世皇帝追封張巡為通真三太子,追封張巡部將雷萬春為雷霆驅魔大將軍,追封張巡部將南霽云為秦州慧音山昭佑嘉澤二龍神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20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岳飛被冤殺后,他的后人過得怎么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