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被誅殺的原因是什么?他都做了什么事情?
董卓被討伐是因為心胸狹窄,不聽人言,剛必自負,睚眥必報,就是因為這些性格才會得罪無數(shù)的人,讓人痛恨。
董卓在涼州時,會安排張溫作為車騎將軍,負責整個軍區(qū)的事務。簡單來說這就是董卓的上司,但是董卓完全沒有把這位上司放在眼中,張溫想要召見他時,董卓根本就不出現(xiàn)。張溫選擇指責他時,董卓更是直接當眾頂撞。因此在看到如此不服管教時,身邊也有許多人都勸說,應該直接就把董卓給殺掉。
但是張文覺得之前董卓也曾經(jīng)歷過汗馬功勞,所以也沒有答應??墒菦]有想到董卓卻一直含恨在心,在找到機會之后,馬上就把張溫抓到集市上,然后用鞭子狠狠的打死。另外在征討黃國叛軍的時候,叛軍圍困,縣城長達三個月也沒有辦法破城,最終就只能夠選擇撤軍,當時他就下令全軍出擊。但是董卓則認為根本就不應該選擇追趕,也就是因為如此,兩個人就發(fā)生了爭執(zhí),從此之后懷恨在心。
董卓在選擇救駕之后,得知劉協(xié)是董太后撫養(yǎng),所以也覺得自己就是董太后的同族,因此就打算把漢少帝廢掉。這樣的想法自然不可能會得到認可朝中的一些大臣,馬上就選擇強烈的反對,董卓在面對這些反對的聲音時并沒有妥協(xié),而是決定用簡單粗暴的方法把這些人全部的殺掉。甚至連一些威望非常高的人也同樣沒有放在眼中,這就導致董卓的形象已經(jīng)快速的下降。后來董卓想要遷都,手下的人也提出一些不一樣的意見,他完全沒有想這兩個人的想法是不是正確的,只是覺得不可以有任何的人反對自己,所以馬上就把這一些人給殺掉。在這種情況下,怎么可能會有人希望董卓繼續(xù)的執(zhí)掌權力呢?
轉載聲明:感謝您對不回頭網(wǎng)的支持,讀史使人明智,以史觀今,讓我們通過歷史中一個個的典故故事去了解歷史。喜歡的朋友歡迎轉載歷史上董卓會被討伐的原因是什么他做了哪些事情
董卓是我國三國時期的一位有名的軍閥。他是東漢末年軍閥和權臣,董卓在桓帝末年擔任并州刺史,之后他利用漢末戰(zhàn)亂,自己起兵占據(jù)京城,挾持漢獻帝,使得自己得到政權,使得東漢政權名存實亡。他的所作所為極其殘暴。其種種的暴行使他成為中國歷史上評價極其負面的人物。
他生性兇殘,犯下諸多罪行,導致全國十八路軍閥發(fā)動戰(zhàn)爭討伐董卓。董卓這個人在歷史上名聲極差,他做過很多的壞事。而且他目無王法,破壞朝廷規(guī)則,性格十分的暴躁,給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困擾。所以當時很多的諸侯都想著要去討伐他,最后由于他的殘暴行為,引起十八路諸侯的討伐。
雖然董卓只有區(qū)區(qū)幾萬兵馬,但是十八路的諸侯集結起來一起去討伐他。董卓是出生在了漢朝的邊界上,也算得上是半個游牧民族了。他目中無人,挑戰(zhàn)皇帝的權威,所以他專門組建了一只都是羌族人的軍隊,這支軍隊的戰(zhàn)斗力非常的強悍。他的實力遠勝于其他各地諸侯的兵馬實力,只有中央的軍隊能與其媲美,所以諸侯才需要集結起來才敢討伐他。
董卓是所有軍閥中最強的的一個。董卓雖然兵馬不多,但是兵不在多而在于精,所以兵馬雖少,但是都是精兵,戰(zhàn)斗力十分強悍,一個精兵相當于數(shù)十個普通士兵,所以這就使得董卓的實力太強,其他諸侯沒有單獨與其一戰(zhàn)之力,只能集結起來,把軍隊力量變大,才敢去討伐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2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