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中華五千多年的歷史上,奇人異事士輩出,其中神童這類備受贊譽的人物,也涌現(xiàn)了不少,比如12歲就做了丞相的小甘羅,是歷史上最年輕的政治家,名垂青史,還有那位一家都是高智商他是其中佼佼者的曹沖,他稱象故事幾乎是家喻戶曉。還有6歲就寫下《詠鵝》這首千古名詩的駱賓王也是一位了不起的神童。今天小編要說的這一個人,在古代神童中也是很優(yōu)秀的一位。
他的名字叫做龍啟瑞,生于1814年的廣西臨桂,也就是現(xiàn)在的桂林市,這方山水人杰地靈,孕育了不少英杰,也包括他。龍啟瑞從小就聰慧過人,而且非常喜歡學習,年幼時就嗜書成狂,整天待在家里讀書。這對成年人來說都覺得枯燥的事情,龍啟瑞卻樂在其中,不知疲倦。五歲的時候,他就已經(jīng)能夠背誦四書五經(jīng)和三字經(jīng)等書,七歲能文,吟詩作對也會,令人稱奇,因此許多人都稱贊他為神童。
龍啟瑞聰明的事跡有很多,以下這一件最知名。據(jù)說有一次,6歲的龍啟瑞見到私塾老師考學生對聯(lián),上聯(lián)“塘中蓮苞攥紅拳,打哪個”一下子難住了所有學生,龍啟瑞不假思索就對出“水面荷葉伸綠掌,要什么?”此聯(lián)對仗工整,上下聯(lián)意境一致,堪稱妙對。私塾老師一聽,嘖嘖稱奇,有心想再看看龍啟瑞有多聰明,于是又出了一個上聯(lián)“七鴨浮塘,數(shù)數(shù)數(shù)三雙一只”。這個對聯(lián)就比較有難度了,龍啟瑞想了一會兒,無意中看到池塘中有一條魚躍出了水面,靈光一閃對出下聯(lián)“池魚躍水,量量量九寸十分”,又是一個絕妙的下聯(lián),令那位先生贊嘆不已。
這之后兩人都來了興致,一個6歲小孩同一位教書先生,就這樣饒有興致的對起了對聯(lián),還不時傳出先生的贊嘆聲。臨走的時候,龍啟瑞也給先生出了一個上聯(lián),直接把他難住了,這幅對聯(lián)是這樣的“南國北人,此小偷偷偷偷東西”。這個上聯(lián)不只難倒了先生,也難住了幾百年內(nèi)的許多人,至今無人對出下聯(lián),成一大絕對。龍啟瑞后來在27歲時高中狀元,這位神童,沒有像仲永那樣泯然眾人,一生成就頗高。
這個上聯(lián)非常知名,許多人都勉強對出過,但是還沒有最佳的下聯(lián),聰明的你們,能想到下聯(lián)么?
『壹』 古代兒童表現(xiàn)出聰明的故事50字左右
曹沖:
一次曹操的馬鞍在倉庫被老鼠咬了,守衛(wèi)倉庫的官吏們認為這下必死無疑,商議著要把自己綁了去自首,但還是很害怕免不了死罪。曹沖為人仁厚,通情達理,知道了這件事后,就讓他們先等幾天。曹沖拿刀弄破自己的衣服,看起來像是被老鼠咬破的,又假裝很失意,臉上顯現(xiàn)出發(fā)愁的樣子。曹操見了問他,他就說:“世俗的人認為衣服被老鼠咬破,對衣服的主人不吉利,現(xiàn)在我的衣服也被咬了,所以發(fā)愁。”曹操說:“這是胡說,不要擔心。”不久曹操聽說了馬鞍被咬的事,就笑著說:“我兒子的衣服就放在身邊都被咬了,何況是掛在柱子上的馬鞍?!庇谑菦]有追究這件事。還有很多犯下罪過的人,按照刑法應該被處死,都依靠曹沖的辯解得到了寬大處理。
孔融:
孔融十歲那年隨父親到達京城洛陽。當時,著名的士大夫李膺也在京城,如果不是名士或他的親戚,守門的人一般是不通報的??兹谥挥惺畾q,想看看李膺是個什么樣的人,就登門拜訪。他對守門人說:
“我是李膺的親戚?!?br> 守門人通報后,李膺接見了他。李膺問他說:“請問你和我有什么親戚關系呢?”
孔融回答道:“從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有師資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過關于周禮的問題),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當時很多賓客都在場,對孔融的回答十分驚奇。后來中大夫陳韙來到李膺府第,賓客把這件事情告訴他,他卻不以為然地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保ㄐr候聰明長大后就不一定聰明了)孔融立即反駁道:“想君小時,必當了了?!保敲茨r候一定很聰明吧)陳韙無話可說。李膺大笑,說:“高明必為偉器?!保氵@么聰明將來肯定能成大器)
司馬遹:
司馬遹五歲時,傍晚皇宮失火,司馬炎登樓了望,小司馬遹拖著爺爺?shù)囊埋諄淼桨堤?。司馬炎不解,問何以如此,司馬遹答道:“暮色倉猝,宜備非常,不宜令照見人君也。”他的回答令爺爺稱奇。此后,司馬炎在公開場合贊許孫子頗似先祖司馬懿,并強調(diào)說:“此兒當興我家?!庇谑牵抉R遹的美名在國家傳播開來。
希望對你有幫助
『貳』 古代兒童聰明的故事(短一些)
曹操裝病
曹操惹叔叔生氣后,叔叔告狀其父曹嵩。曹操見了父親來了,立刻裝病。騙過了叔叔,沒有被罰。
曹沖稱象。
司馬光砸缸
.
司馬光和他的小朋友們?nèi)セ▓@玩耍~~大家在玩躲貓貓~~花園有假山啊~碰巧假山下面有口大缸~古人沒有消防栓啊~所以經(jīng)常用大缸蓄水以備不時之需,再者,平時沒事在里面養(yǎng)個蓮花養(yǎng)個魚的還很好看,故宮里的缸們也是這個用途啊~~所以~這口假山下面的大缸里是裝滿水的~
有個小朋友躲到假山上面,還偷樂,以為不會找到他,結果,一失足~哎呀~成就了一個司馬光啊~~
他一失足,掉進了大缸里~~其他小朋友哭的哭跑的跑~要不也有嚇傻了的,再來就有去找大人的~~~小光同學,看著那缸里掙扎的小伙伴~那叫一個糾結啊~又不會游泳又不夠高,這么漂亮的缸真要讓我毀了不成~~哎~人命重要~~于是~小光同學搬起石塊砸了下去,心里還默念~缸啊缸~非我本意啊~你今后必與我司馬光留名青史??!于是~缸同意了,破了~~
水涌而出~至于掉進去那位是從洞里爬出來的,還是后來被大人從缸里抱出來的這個不得而知,只知缸主人在知道事情經(jīng)過后,大大夸贊了小光一番,也不追究破損的缸了~~于是司馬光砸缸救伙伴就出名啦~~~
『叁』 古代兒童聰明的故事(短一些)
有一次,司馬光跟小伙伴們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專缸沿上玩,一不小心屬,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從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樣。
『肆』 古代聰明孩子的故事
曹沖稱象
有一次,吳國孫權送給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十分高興。大象運到許昌那天,曹操帶領文武百官和小兒子曹沖,一同去看。
曹操的人都沒有見過大象。這大象又高又大,光說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么粗,人走近去比一比,還夠不到它的肚子。
曹操對大家說:“這只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們哪個有辦法稱它一稱?” 嘿!這么大個家伙,可怎么稱呢!大臣們紛紛議論開了。
一個說:“只有造一桿頂大頂大的秤來稱?!?br> 另一個說:“這可要造多大的一桿秤呀!再說,大象是活的,也沒辦法稱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塊兒稱。”
他的話剛說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大家說:“你這個辦法呀,真叫笨極啦!為了稱稱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嗎?”
大臣們想了許多辦法,一個個都行不通。真叫人為難了。
這時,從人群里走出一個小孩,對曹操說:“爸爸,我有個法兒,可以稱大象?!?br> 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愛的兒子曹沖,就笑著說:“你小小年紀,有什么法子?你倒說說,看有沒有道理。”
曹沖把辦法說了。曹操一聽連連叫好,吩咐左右立刻準備稱象,然后對大臣們說:“走!咱們到河邊看稱象去!”
眾大臣跟隨曹操來到河邊。河里停著一只大船,曹沖叫人把象牽到船上,等船身穩(wěn)定了,在船舷上齊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條道道。再叫人把象牽到岸上來,把大大小小的石頭,一塊一塊地往船上裝,船身就一點兒一點兒往下沉。等船身沉到剛才刻的那條道道和水面一樣齊了,曹沖就叫人停止裝石頭。
大臣們睜大了眼睛,起先還摸不清是怎么回事,看到這里不由得連聲稱贊:“好辦法!好辦法!”現(xiàn)在誰都明白,只要把船里的石頭都稱一下,把重量加起來,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興了。他瞇起眼睛看著兒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們,好像心里在說:“你們還不如我的這個小兒子聰明呢!”
『伍』 5個中國歷史上聰明的孩子以及他們的故事
5個中國歷史上聰明的孩子以及他們的故事是:
1、甘羅:
趙國國君趙悼襄王到郊外迎接甘羅,甘羅問趙悼襄王說:“大王聽說燕太子丹到秦國作人質(zhì)的事嗎?”趙悼襄王回答說:“有所耳聞?!备柿_接著問:“您聽說張?zhí)埔窖鄧蜗鄦??”趙悼襄王回答說:“也有所耳聞?!备柿_分析說:“燕太子丹到秦國來,說明燕國不敢背叛秦國。
張?zhí)频窖鄧蜗啵f明秦國不會欺辱燕國。燕秦兩國互不相欺,沒有別的原因,就是想攻打趙國來擴大在河間一帶的領地。大王不如先送我五座城邑來擴大秦國在河間的領地,我請求秦王送回燕太子丹,再幫助強大的趙國攻打弱小的燕國?!?/p>
趙悼襄王立即親自劃出五座城邑來擴大秦國在河間一帶的領地。秦國送回燕太子丹,趙國有恃無恐地進攻燕國,奪得上谷三十座城邑,讓秦國得到其中的十一座城邑。
2、曹沖:
東吳孫權曾送給曹操一只很大的象,曹操想要知道象的重量,詢問眾部下,結果沒有一個人能拿出辦法來。
這時曹沖上前說:“把象放在大船上面,在水痕淹到船體上刻下記號,再稱量物品裝載在船上,那么比較以后就可以知道了?!辈懿偈指吲d,馬上施行了這個辦法,果然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3、李賀:
李賀在六七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了出眾的才華。當時著名的文學家韓愈十分贊賞他的詩文,便親自到李家去見李賀,并讓他以自己來訪為題,即席寫一首詩。李賀想了想便揮筆疾書起來,不一會兒,就寫成了一篇古體詩《高軒過》。
4、房玄齡:
一般人都認為隋王朝牢不可破,但小小年紀的房玄齡卻認為隋王朝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他對父親說:“隋王朝根本沒有造福人民,只是靠愚弄百姓來維護他們的統(tǒng)治,而且皇室兄弟不和,互相傾軋,將來矛盾定會激化,引發(fā)天下大亂,依我看,隋亡國的日子不遠了。”
父親聽了大驚失色,吩咐兒子不要亂說。不久后,房玄齡的話便應驗了。隋文帝被害,楊廣即位,之后天下大亂,群雄并起。隋王朝不堪一擊,于是李淵趁機奪去了天下。而唐王朝建立后,房玄齡官至大唐宰相,建立了卓越的功勛。
5、龍啟瑞:
龍啟瑞6歲時四書五經(jīng)背得滾瓜爛熟。有一次,老師出一上聯(lián):樹影橫江,魚游枝頭鴉宿浪。龍啟瑞不加思索的脫口而出:山色倒海,龍吟巖畔虎眠灘。結果老師十分高興。
后來老師看到書院里的半塘荷花,池塘上還有幾只鴨子,于是老師隨口出一聯(lián):七鴨浮河,數(shù)數(shù)數(shù)三雙一只。龍啟瑞看到鯉魚跳了出來,于是快速說到:尺魚躍水,量量量九寸十分。
老師脫口稱許:“堪稱絕對哪?!敝?,龍啟瑞反問老師一上聯(lián):南國北人,此小偷偷偷偷東西。結果,老師啞口無言,無法對出。據(jù)說至今也無人對出此聯(lián)。而這句對聯(lián)出自于一個6歲小孩手里。
『陸』 關于古代夸獎兒童聰明的短故事有哪些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吹肋吚顦涠嘧诱壑ΓT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這段關于路邊的苦李子的故事,最早記載在《世說新語》上。這個哲理味濃郁的小故事,讓我們毫不猶豫地將王戎劃在神童的圈子里。如果說曹沖的天分在于解決問題,那么王戎的天分則在于觀察總結。
孔融十歲,隨父到洛陽,時李元禮有威名,登門者須雋才之士或有清譽,又或是中表親戚,閣人始肯通傳,孔融獨自到李府,向門官言道:“我是李府君親?!?門官為他通傳后請人府相見,李元禮問道:“君與仆有何親?”,孔融對日:“昔先祖仲尼(孔子)與君先人伯陽(老子)有問禮之誼,是以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贝搜猿鲎砸粋€十歲幼童之口,李元禮及在座賓客莫不奇之。時有太中大夫陳韙后至,得聞此事,便道:“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小時候聰明,長大了未必能佳。這倒是很常見的事,不過卻是對孔融的不以為然。沒想到孔融應聲答道:“想君小時,乃當了了。”
有一次,司馬光跟小伙伴們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從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樣。
『柒』 《世說新語兩則》中關于聰明的小孩兒故事有哪些
世說新語中聰明小孩兒的故事很多。舉例如下:
夙慧第十二之一、蒸飯成粥
(原文)賓客詣陳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团c太丘論議。二人進火,俱委而竊聽。炊忘著萆,飯落釜中。太丘問:“炊何不餾?”元方、季方長跪曰:“大人與客語,乃俱竊聽,炊忘著萆,飯今成糜。”太丘曰:“爾頗有所識不?”對曰:“仿佛記之?!倍娱L跪俱說,更相易奪,言無遺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飯也?”
(譯)有客人在陳太丘(陳寔)家留宿,太丘讓元方(陳紀)、季方(陳諶)兄弟二人做飯。兄弟二人正在燒火,聽見太丘和客人在談論,都停下來偷聽。做飯時忘了放萆子,米都落進鍋里。太丘問:“為什么沒蒸飯呢?”元方、季方跪在地上說:“您和客人談話,我們倆都在偷聽,結果忘了放萆子,飯都成了粥了?!碧鹫f:“你們還記得我們說了什么嗎?”兄弟回答道:“大概還記得?!庇谑切值芏斯蛟诘厣弦粔K兒敘說,互相補充,大人說的話一點都沒有遺漏。太丘說:“既然這樣,喝粥就行了,何必做飯呢?”
夙慧第十二之二、何氏之廬
(原文)何晏七歲,明慧若神,魏武奇愛之,以晏在宮內(nèi),因欲以為子。晏乃畫地令方,自處其中。人問其故,答曰:“何氏之廬也?!蔽何渲?,即遣還。
(譯)何晏七歲的時候,就聰明伶俐,像個神童,魏武帝(曹操)非常喜歡他,因為何晏的媽媽在宮里,魏武帝就想收他作兒子。何晏就在地上畫了個方框,自己站在里面。有人問他怎么回事,何晏答道:“這是我們何家的房子?!蔽何涞勖靼琢怂囊馑?,就馬上讓他回去了。
『捌』 古代聰明機智少年的故事
古代聰明機智少年的故事有:女娟救父、少孺子智諫吳王、童子計殺雙虎、鮑童智辯田貴人、12歲的丞相、外黃少年勸霸王、小皇帝破冤案、李崇斷案、小孔融譏大夫、蔡文姬聽琴、諸葛亮巧施毒魚計、張就黃絹示軍情、曹沖的故事、蒼舒令山雞起舞、曹睿打獵
1、曹沖稱象
孫權曾送來一只很大的象,曹操想要知道象的重量,詢問眾部下,都不能拿出辦法來。曹沖說把象放在大船上面,在水痕淹到船體上刻下記號,再稱量物品裝載在船上,那么比較以后就可以知道了。曹操十分高興,馬上施行了這個辦法,果然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2、智救庫吏
曹操的馬鞍在倉庫里被老鼠啃嚙,管理倉庫的吏役害怕會被處死。曹沖讓他等三天后自動去自首。曹沖拿刀戳單衣,像老鼠咬嚙的一樣。曹操問他為什么不開心,曹沖回答民間認為老鼠咬了衣服,主人會不吉利。曹操說那都是瞎說,用不著苦惱。
不久庫吏把老鼠咬馬鞍的事情匯報了,曹操笑著說兒子的衣服就在身邊,尚且被咬,何況是掛在柱子上的馬鞍呢,沒有責備庫吏。
3、司馬光砸缸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們在后院里玩耍,有個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放棄他都跑了,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擊去。水涌出來,小孩也得救了。
4、文彥博灌水取球
文彥博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他自小聰明過人。 一次,他和幾個小朋友在草地上踢球,一不小心,球掉進一棵大樹的樹洞里去。小朋友嘗試伸手進樹洞取球,可是樹洞太深,怎么也摸不到底。
小朋友們你一言我一語的,都想不出辦法來。他叫小朋友幫忙提來幾桶水,把水一桶一桶往樹洞里灌,不一會,水就把樹洞給灌滿了。皮球也浮上來了!
5、甘羅-12歲的丞相
甘羅12歲任秦相呂不韋的侍從,朝野鮮為人知,一次秦欲派使赴燕。
呂不韋請老臣張?zhí)茟?,屢勸無效。甘羅去見張?zhí)?,分析天下大勢。?shù)列出使利弊,說得張?zhí)茋@服,遂欣然應命使燕,呂不韋大加贊賞甘羅之才。此事不久,經(jīng)呂不韋薦舉,甘羅作為秦王特使。
奉命赴趙,以雄辯說服趙王發(fā)兵攻燕,秦不費一兵一卒,得城五座。甘羅立下奇功,滿朝為之震動,被秦昭王封為上卿,并把甘茂充公的田宅賜還給他。
『玖』 古代的聰明兒童故事
曹沖稱象
有一次,吳國孫權送給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十分高興。大象運到許昌那天,曹操帶領文武百官和小兒子曹沖,一同去看。
曹操的人都沒有見過大象。這大象又高又大,光說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么粗,人走近去比一比,還夠不到它的肚子。
曹操對大家說:“這只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們哪個有辦法稱它一稱?” 嘿!這么大個家伙,可怎么稱呢!大臣們紛紛議論開了。
一個說:“只有造一桿頂大頂大的秤來稱?!?br> 另一個說:“這可要造多大的一桿秤呀!再說,大象是活的,也沒辦法稱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塊兒稱?!?br> 他的話剛說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大家說:“你這個辦法呀,真叫笨極啦!為了稱稱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嗎?”
大臣們想了許多辦法,一個個都行不通。真叫人為難了。
這時,從人群里走出一個小孩,對曹操說:“爸爸,我有個法兒,可以稱大象?!?br> 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愛的兒子曹沖,就笑著說:“你小小年紀,有什么法子?你倒說說,看有沒有道理?!?br> 曹沖把辦法說了。曹操一聽連連叫好,吩咐左右立刻準備稱象,然后對大臣們說:“走!咱們到河邊看稱象去!”
眾大臣跟隨曹操來到河邊。河里停著一只大船,曹沖叫人把象牽到船上,等船身穩(wěn)定了,在船舷上齊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條道道。再叫人把象牽到岸上來,把大大小小的石頭,一塊一塊地往船上裝,船身就一點兒一點兒往下沉。等船身沉到剛才刻的那條道道和水面一樣齊了,曹沖就叫人停止裝石頭。
大臣們睜大了眼睛,起先還摸不清是怎么回事,看到這里不由得連聲稱贊:“好辦法!好辦法!”現(xiàn)在誰都明白,只要把船里的石頭都稱一下,把重量加起來,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興了。他瞇起眼睛看著兒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們,好像心里在說:“你們還不如我的這個小兒子聰明呢!”
孔融讓梨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并且懂得禮節(jié),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一日,父親的朋友帶了一盤梨子,父親叫孔融他們七兄弟從最小的小弟開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個最大的,而孔融揀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說:“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給哥哥們吧?!备赣H聽后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孔融說:“因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應該讓著他?!笨兹谧尷娴墓适?,很快傳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傳下來,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三字經(jīng)中的“融四歲,能讓梨?!本褪浅鲎赃@個典故。
孔融小時候,不僅學習勤奮,而且善于思考。父親外出拜客總是帶著他去。10歲那年,他隨父親來到洛陽。正逢洛陽太守李膺在任,孔融徑直往大府內(nèi)走。這時守門人忙把他拉住,問道:“你是哪家小孩,到一邊玩去!”孔融嚴肅地回答說:“請你們進去通報,山東孔融來訪。”守門人見他一本正經(jīng),也不知是什么來頭?笑著問:“小公子,可有紅貼?”孔融說:“我家和你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師生之誼,無需紅貼,只管通報。”守門人怕慢待貴客,只好進去通報。這時李膺正和許多文人雅士交談,聽了通報,一時想不起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么關系,只好哈哈:“請進!”小孔融興沖沖走進大廳,一邊向主人問候,一邊拱手招呼各位來賓,態(tài)度不亢不卑。李膺一邊讓座,一邊打量著這位俊才少年,心里好生奇怪:這小孩從未見過面,而他為何自稱通家呢?于是,李膺問道:“小公子,你說我們兩家世代交情,我怎么想不起來啊!”孔融微笑著說:“500年前孔子曾經(jīng)問禮于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說明孔、李兩家500年就有師生之誼。今你姓李,我姓孔,也是師生關系,我們兩家不是累世通家嗎!”
孔融語出驚人,在座客人無不暗暗稱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起來:“小公子真神童也。”唯有太中大夫陳韙不以為然,冷冷地說:“小時候聰明的人,長大后未必有作為?!泵鎸μ魬?zhàn),孔融笑著說:“這樣說來,想必先生小時候一定很聰明?!边@一巧妙對答,弄得陳韙面紅耳赤無言回對,暗暗坐在一旁生氣??兹趧t目不斜視,裝著大人模樣,一本正經(jīng)地喝著茶,引得眾人哈哈大笑。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們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廠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從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樣。這就是流傳至今"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馬光出了名,東京和洛陽有人把這件事畫成圖畫,廣泛流傳。
王獻之習書法
王獻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自幼聰明好學,在書法上專工草書隸書,也善畫畫兒。他七八歲時始學書法,師承父親。有一次,王羲之看獻之正聚精會神地練習書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獻之手中的毛筆,獻之握筆很牢,沒被抽掉。父親很高興,夸贊道:“此兒后當復有大名?!毙~I之聽后心中沾沾自喜。還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讓獻之在扇子上寫字,獻之揮筆便寫,突然筆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獻之靈機一動,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眾人對獻之書法繪畫贊不絕口,小獻之滋長了驕傲情緒。獻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獻之問母親郗氏:“我只要再寫上三年就行了吧?”媽媽搖搖頭?!拔迥昕傂辛税桑俊眿寢層謸u搖頭。獻之急了,沖著媽媽說:“那您說究竟要多長時間?”“你要記住,寫完院里這18缸水,你的字才會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會站得直立得穩(wěn)。”獻之一回頭,原來父親站在了他的背后 。王獻之心中不服,啥都沒說,一咬牙又練了5年,把一大堆寫好的字給父親看,希望聽到幾句表揚的話。誰知,王羲之一張張掀過,一個勁地搖頭。掀到一個“大”字,父親現(xiàn)出了較滿意的表情,隨手在“大”字下填了一個點,然后把字稿全部退還給獻之。
小獻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將全部習字抱給母親看,并說:“我又練了5 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親的字樣練的。您仔細看看,我和父親的字還有什么不同?”母親果然認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著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個點兒,嘆了口氣說:“吾兒磨盡三缸水,惟有一點似羲之?!?br> 獻之聽后泄氣了,有氣無力地說:“難??!這樣下去,啥時候才能有好結果呢?”母親見他的驕氣已經(jīng)消盡了,就鼓勵他說:“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沒有過不去的河、翻不過的山。你只要像這幾年一樣堅持不懈地練下去,就一定會達到目的的!”
獻之聽完后深受感動,又鍥而不舍地練下去。功夫不負有心人,獻之練字用盡了18大缸水,在書法上突飛猛進。后來,王獻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紙背、爐火純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們稱為“二王”。
在中華的歷史長河中,充滿智慧的老祖先創(chuàng)造了許多優(yōu)秀的文化,像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既陶冶了人們的情操,也增添了無限的樂趣,給農(nóng)耕社會下的百姓,帶來了許多的歡笑,像對聯(lián),其雅俗共賞的特性,不僅受到了文人雅士們的追捧,老百姓更是喜愛異常。
到了明朝,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倡導下,開啟了家家戶戶貼對聯(lián)的習俗,而一直流傳至今,如今也依舊在各個行業(yè)之中被廣泛的運用,成為了老百姓最熟悉的傳統(tǒng)藝術瑰寶之一!
說起李調(diào)元,熟悉清史的伙伴一定不會陌生,清朝有名的大才子,其一生充滿了傳奇,自幼聰慧,才思敏捷,小小年紀便善于吟詩作對,在他的家鄉(xiāng),有著“神童”的美譽,一時間,受到了鄉(xiāng)鄰們的喜愛和尊敬!歷史上,李調(diào)元也留下了不少妙趣橫生的對子,令人看后,大呼過癮!
李調(diào)元小的時候,有一年,家中來了幾位父親的客人,一行人便圍在一起談天說地,當時,適逢盛夏,天氣非常的炎熱,客人們一邊扇風一邊吸煙,其中一位客人看到此情景,便有意考一考大名鼎鼎的神童李調(diào)元,便脫口而出一上聯(lián):“ 吸煙搖扇,目前風云聚會 ”,客人這上聯(lián)非常的大氣,將一行人說話的場景融 *** 中,且還比喻為風云聚會,意境甚高,言畢,便請小調(diào)元對下聯(lián)。
小調(diào)元聞之,看了看他們,沉思了片刻,一邊大笑一邊吟出一下聯(lián)來:“ 屙尿打屁,胯下雷雨交加 ”,這下來一出,頓時惹得在場的客人們個個哄堂大笑,下聯(lián)雖不雅,但與上聯(lián)對仗工整,且一俗一雅,堪稱巧妙,客人們紛紛為小調(diào)元的應對之快而嘖嘖稱奇!
在李調(diào)元6歲的那年春天,李父帶著他去郊外踏春,父子倆一邊看風景,一邊互相吟詩作對,走著走著,李父看到了不遠處一顆大樹上,有一只蜘蛛結了一張網(wǎng),而樹上幾只麻雀在嘰嘰喳喳的,頓生一上聯(lián),便請小調(diào)元應對下聯(lián)
上聯(lián):蜘蛛有網(wǎng)難羅雀
這上聯(lián)出的很巧妙,取現(xiàn)實之景色,聯(lián)中之意是說,蜘蛛雖然能結網(wǎng),但是卻難以捕捉到麻雀,看似簡單的上聯(lián),實則一語雙關,另外一個意思,是在告訴小調(diào)元,做人要謙虛,萬不能驕傲,雖然現(xiàn)在有點才學,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仍然要好好學習!小調(diào)元聽后,便以蚯蚓為對,吟出一下聯(lián)來
下聯(lián):蚯蚓無鱗欲成龍
這下聯(lián)應對大氣,也有一語雙關的手法,一則是說蚯蚓沒有鱗片,但也想成蛟龍,而另外意思是說,自己家境不好,一定會努力學習,不驕傲,會謙虛,將來出人頭地;下聯(lián)與上聯(lián)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且遙相呼應,對仗工整,意境相符,堪稱一副經(jīng)典之作。李父聽后,不禁點頭微笑,感到很欣慰!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有更好的下聯(lián)嗎?趕緊來試試吧!
歷史上著名的女神童有蔡文姬、上官婉兒和唐朝時候的一對姐妹等,唐朝時候的那對姐妹出了兩個上聯(lián),一個是“山海關人山人?!?,另一個是“家住長安,出仕東安,貌比潘安,才似謝安,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武則天一直沒有對出下聯(lián)。雖然古代主張女子無才便是德,但是很多大戶人家的女子還是會接受教育的,起碼能識字。
武則天登基之后,整個社會上因為武則天的原因,對女子都比較客氣了。武則天在任用官員的時候,也會選擇能力比較強的女子任職,上官婉兒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上官婉兒因為她的能力足夠強大,所以被武則天發(fā)掘后就一直在為武則天做事,武則天也信任她,重用她。上官婉兒就像武則天的“貼心小棉襖”,為武則天解決了很多的事情。
因為有了上官婉兒這個前車之鑒,武則天對那些有才華的女子就更寬容了。當時關于這對神童姐妹的傳言很多,武則天覺得有意思,如果真的是兩個神童,將她們提拔,為自己所用,那又何嘗不可。兩姐妹接受了武則天的邀請后,樂呵呵地去見武則天了。武則天見到這兩個小姐妹,就想考考這兩個人的水平是不是像傳聞里的那樣。
武則天出了兩個對聯(lián),讓這兩個小神童對出下聯(lián) ,毫無懸念,這兩個小神童不僅對出了武則天的對聯(lián),還非常精彩。武則天又讓這兩個小神童自己出個上聯(lián),姐姐出的上聯(lián)是“家住長安,出仕東安,貌比潘安,才似謝安,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妹妹出的上聯(lián)是“山海關人山人?!薄?strong>武則天試著對出下聯(lián),結果沒有對出來。
在中國古代,對聯(lián)也就是對對子不僅能寫文章,提高文學水平,更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交流方式,從黃髫小兒到古稀老人,從貧寒農(nóng)家到富貴豪門都以此為樂。特別是到了明清兩代,隨著知識的普及,更成為男女老幼都喜聞樂見的智力游戲。也出現(xiàn)了不少對對子的神童,明代的李東陽就是其中之一。
這李東陽,出身于行伍世家,也就是世代當兵的,可李東陽在八歲的時候就因為是“神童”而被推薦進入府學。而李東陽之所以被稱為神童,除了會寫大楷字,就是會對對子。
有一天,李東陽家里來了一位老翰林,他聽說李東陽是有名的神童,尤其善于對對子,就想考他一考,就把李東陽的名字嵌入了句子中給他出了一個上聯(lián),“李東陽氣暖”,意思是說李樹靠著東邊的太陽,特別的溫暖。
李東陽聽后,略微一思考,就對出了下聯(lián):“留下惠風和?!绷禄菔谴呵飼r的魯國的士大夫,為人正直,有一個典故就講的是柳下惠坐懷不亂的故事。李東陽用柳下惠與自己的名字李東陽相對,后面加上了風和二字,是說柳樹下面,惠風和暢。
上聯(lián)出的巧,下聯(lián)對得妙,既工整又高深。老翰林非常驚奇,對李東陽大加贊賞。后來,連景泰帝朱祁鈺都知道了李東陽善于對對子,就下令讓他進殿,想要親自考考他。
進了宮后,李東陽和他父親李淳跟著宮里的太監(jiān)一路前行,紫禁城皇宮里的門檻特別高,李東陽年紀小,個子矮邁不上去,只好讓李淳抱進去。正巧景泰帝從房內(nèi)走出,看到這一幕,感覺很好玩,就張口道:“神童足短?!?/p>
李東陽見是皇帝來了,雖然心中忐忑,但還是聽出來皇帝是在考他,就毫不遲疑地答道“天子門高?!本疤┑垡宦牐笙策^望,當即把李東陽抱在膝蓋上坐下。李東陽一面說不敢,卻也坐在皇帝腿上不動。
景泰帝看到李淳還在殿下等候,于是就又出了一聯(lián):“子坐父立,禮乎?”意思是兒子坐著,但父親卻站著,這合乎禮法嗎?
李東陽略一思索,回答道:“嫂溺叔援,權也!”意思是“嫂子掉進河里小叔子去拉她,這是臨時的辦法?!?/p>
景泰帝聽后哈哈大笑,摸著李東陽的頭說,你果然是個神童。李東陽不僅是神童,日后更成為內(nèi)閣大學士,做到內(nèi)閣首輔,可謂位極人臣。小對子也能折射出大智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23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