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末年,天下大亂,烽煙四起,群雄逐鹿,各地起義軍紛紛起兵造反。李淵攻克長安以后稱“唐”,王世充占據(jù)洛陽建“鄭”,竇建德則雄踞河北自稱夏王。三方勢力交織在一起,呈現(xiàn)出三足鼎立的局勢,李唐實力最為強大,王世充與竇建德則成掎角之勢,對李唐實行合圍。
武德三年(620年),李淵下詔秦王李世民率軍征討王世充。唐軍勢大,河南多州相繼投降,鄭國形勢危急,王世充向竇建德求援。竇建德與王世充是敵非友,但他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于是他率軍馳援王世充,攻打唐軍。竇建德軍隊連克數(shù)州,與王世充部分人馬匯合,對李世民實現(xiàn)夾擊之勢。見竇建德大軍來襲,唐軍內(nèi)部出現(xiàn)分歧,主戰(zhàn)派認為這是一舉滅亡兩國的大好時機,反對者則認為兩線作戰(zhàn)風險太大,稍有不慎便會傾覆。在這緊要關(guān)頭,李世民力排眾議,命大軍進駐虎牢,與竇建德以及王世充交戰(zhàn)。
李世民劇照在虎牢關(guān)之戰(zhàn)當中,李世民利用拉鋸戰(zhàn)以及突襲戰(zhàn)術(shù),運用騎兵的優(yōu)勢,最終大破夏軍和鄭軍,生擒竇建德,迫降王世充。對于這兩位李唐最大的敵人,李世民不敢私自處置,他將竇建德和王世充帶回長安,交由父親李淵處置。
竇建德和王世充都是著名的起義軍將領(lǐng),李淵如何處置他們,自然成為全天下熱議的話題。竇建德仁義寬厚,重情重義,深受百姓愛戴,所以許多百姓以及大臣都替他求情,而王世充則聲名狼藉,他陰狠毒辣,就連洛陽的百姓都對他憤恨不已。所以民意的結(jié)果是處死王世充,寬恕竇建德。按理說李唐建立不久,正是收買人心的關(guān)鍵時候,然而李淵卻冒天下之大不韙,殺掉了仁義的竇建德,反而將無惡不作的王世充流放,饒他一命。那么,唐高祖李淵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李淵劇照其實李淵殺竇建德而放王世充,正與兩人的品行有關(guān)。竇建德重信然諾,慷慨大方,崇尚豪俠?!杜f唐書·竇建德傳》記載:“少時,頗以然諾為事。嘗有鄉(xiāng)人喪親,家貧無以葬,時建德耕于田中,聞而嘆息,遽輟耕牛,往給喪事,由是大為鄉(xiāng)黨所稱。初,為里長,犯法亡去,會赦得歸。父卒,送葬者千馀人,凡有所贈,皆讓而不受?!逼鸨此逡院?,竇建德身先士卒,與將士們同甘共苦,他時常拿出自己的錢財,接濟別人,所以士兵們很擁護他。
而與竇建德相比,王世充的名聲實在是不堪入目。王世充能篡位稱帝,自然有其才能,但他缺點太多,剛愎自用,喜好猜忌,陰險狡詐。程咬金與秦叔寶都曾投靠王世充,但他們卻極其厭惡王世充。程咬金說王世充“王公器度淺狹而多妄語,好為咒誓,此乃老巫嫗耳,豈撥亂之主乎!”秦叔寶則說他“性猜忌,喜信讒言?!?(《資治通鑒》)。
王世充劇照
對于百姓們來說,愛民如子的竇建德顯然是值得同情的,而殘暴無道的王世充理應受死,但對于李淵來說,卻恰恰相反。竇建德與王世充都是李唐的敵人,但在河北深得民心的竇建德顯然威脅更大。在竇建德被俘以后,河北等地的百姓依舊十分擁戴他,而王世充在沒有與唐軍開戰(zhàn)以前部眾就紛紛離他而去,他空有程咬金、秦叔寶這樣的將才卻把握不住。李淵深諳“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一旦放過受百姓愛戴的竇建德,無異于放虎歸山,而王世充卻已經(jīng)失去民心,無人擁護,無法對李唐構(gòu)成威脅。
除此以外,竇建德與王世充不同的出身,亦是李淵殺死竇建德的原因之一。竇建德出身扶風竇氏,世代務農(nóng),是真正的農(nóng)民軍起義軍領(lǐng)袖。如若將竇建德放掉,很難保證其他農(nóng)民起義軍不會產(chǎn)生僥幸心理,繼續(xù)與李唐作對,而殺死竇建德,則可以震懾其他反對勢力,尤其是百姓們,讓他們不敢再生出反心。
竇建德畫像王世充本是西域胡人,但他的父親官至刺史,所以他也算出身官宦之家。竇建德才華橫溢,飽讀詩書,擅長兵法,又長于阿諛奉承,于是很得隋煬帝歡心,成為煬帝身邊寵臣。在這種情況下,竇建德自然躋身上層貴族,與許多大族都有牽連。李世民圍攻洛陽時,曾許諾不會殺王世充,王世充因而投降。李淵當然不會在意這種許諾,不過它為李淵提供一個絕佳的借口。留著王世充不會對自己產(chǎn)生威脅,反而可以向世家大族們表達誠意,拉攏關(guān)隴集團,而這種穩(wěn)賺不賠的政治賬李淵算的清清楚楚。
所以李淵出于維護李唐統(tǒng)治,杜絕隱患,加速全國統(tǒng)一的角度,將仁義的竇建德殺死,而只是將王世充流放。這是當時李唐的政治需要,亦是李淵作為統(tǒng)治者的考量。
不過李淵殺掉竇建德并非沒有隱患,在竇建德被斬殺以后,河北地區(qū)本已歸順的許多軍隊紛紛再次反叛,劉黑闥率領(lǐng)竇建德舊部收復舊土,聲勢浩大。李唐調(diào)動大量軍隊,歷經(jīng)艱苦戰(zhàn)斗,才終于平定河北。
而且王世充的下場還不如竇建德,他被詔令流放以后,卻被仇家之子獨孤修德亂刀砍死。竇建德的兒子以及兄長也都在流放途中因謀反罪被處死,至于他們是真的謀反,還是李淵想要斬草除根,其實已經(jīng)不重要了。
李淵斬殺竇建德,后世百姓卻依舊為他建立“竇王廟”,父老群祭,而王世充死后,則無人替他言一句好話,這便是兩人品行不同最終所導致的結(jié)果。
搜索立即關(guān)注
你若喜歡,請點“在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236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