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蘇麻喇姑的故事,歡迎關(guān)注哦。
近幾年,有關(guān)歷史的小說、電視劇層出不窮,遠有《尋秦記》虛構(gòu)人物參與歷史,近有《步步驚心》上演穿越深宮虐戀。在2001年,號稱歷史正劇的《康熙王朝》問世。劇中陳道明飾演的康熙皇帝殺伐果斷不失溫情,令人印象深刻。
除此之外,這部劇還讓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歷史小人物,幾乎到了家喻戶曉的地步,這個人就是蘇麻喇姑。劇中的蘇麻喇姑從小照顧康熙的生活起居,善解人意??滴跞涡詴r她會勸他,不高興時她會想盡辦法讓他開心。如果說,成功的男人背后定會有一個女人的默默支持,那康熙背后的女人就是蘇麻喇姑。
可以說,對康熙影響最大的兩個女人:一個是他的祖母孝莊太后;一個就是陪伴他度過童年的蘇麻喇姑。那么,歷史上的蘇麻喇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她和康熙真的如電視劇中描述的那般嗎?
蘇麻喇姑原本只是孝莊太后身邊的一個小侍女,和皇室并沒有什么特殊的關(guān)系,最多算是皇室的傭人。但是,她的資歷卻不小,從天命到康熙歷經(jīng)五朝,親眼見證了大清從開國立業(yè)到盛世王朝。根據(jù)史料記載,蘇麻喇姑應該比康熙大四十多歲,并沒有電視劇中描述得那般年輕。大概因為她勞苦功高,死后并沒有像普通奴仆一樣草草下葬,而是以嬪禮安葬在孝莊太后的陵墓旁。
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lián)軍進攻北京,慈禧太后攜光緒帝出京西逃。當?shù)氐睦习傩斩家詾榇笄鍑鴾缤隽?,于是,一哄而起,就把蘇麻喇姑園寢給拆了,在日本投降前蘇麻喇姑的地宮被盜,地宮盜口長期敞開著。
據(jù)歷史記載,明朝萬歷四十年左右,蘇麻喇姑在科爾沁大草原出生,最初的她并不叫蘇麻喇姑,而是叫:蘇茉兒。這在蒙語里是“毛制長口袋”的意思,直到順治晚期才正式更名為蘇麻喇姑,意思是“半大口袋”。所以,從取名就可以看出她的出身并不好。然而,蘇麻喇姑卻是出了名的美貌、聰明??茽柷哓惱崭瓷狭怂穆敾郏阕屗藕蜇惱崭亩畠骸簿褪呛髞淼男⑶f。
等到貝勒府的二女兒出嫁時,蘇麻喇姑就作為陪嫁侍女到了盛京,也就是清朝入關(guān)之前的都城。一六三六年,皇太極正式稱帝,定國號為清。“明”屬火,“清”屬水,水能克火,所以,國號為清。順治元年,統(tǒng)治中原幾百年的大明王朝正式滅亡,清軍入關(guān),蘇麻喇姑跟著她的主人孝莊皇太后來到了紫禁城。
由于,蘇麻喇姑天生聰穎,所以,很快掌握了滿語和漢語,她寫得滿文十分漂亮工整,贏得了當權(quán)者的歡心。于是,孝莊太后命她作為康熙的滿文老師。
雖然,清朝入關(guān)之后大多講漢語,但是,為顯其不忘本,皇室貴族都要學習滿語。此外,蘇麻喇姑作為侍女,做衣服也是一把好手,衣服做得不僅合體,還十分美觀。而且,在清朝衣服定樣時,蘇麻喇姑就參與過制定。除此之外,由于出生草原,蘇麻喇姑的騎術(shù)精湛。
在古代,騎馬是日常的出行方式,每當孝莊太后要她去宮外辦事時,她都是騎馬出行,效率很高。蘇麻喇姑和孝莊太后一起相處了六十余年,兩人之間的情分早就不一般。在皇太極駕崩后,孝莊不過三十有一,生活十分寂寞,蘇麻喇姑就一直陪伴在她身邊,自然成了其唯一的知音。
出于這個原因,蘇麻喇姑在宮里的地位很高,康熙會尊稱她為“額娘”,是“母親”的意思,康熙的孩子們也會尊她為“祖母”。不過,蘇麻喇姑知道這一切都是虛名,所以,她不僅沒有仗勢欺人,更沒有驕縱。她始終謹小慎微,對太后和皇帝十分恭敬,用心照顧。
康熙繼位后的二十六年,孝莊太后去世,這位富有傳奇色彩的皇太后走完了她豐富的一生。而此時的蘇麻喇姑已經(jīng)是七十歲高齡了,為了不讓她太寂寞,康熙將剛出生不久的十二皇子允裪交給她撫養(yǎng),足見康熙對她的信任。最終,在蘇麻喇姑的悉心照料下,十二皇子健康成長,才干不凡。
而且,康熙晚年的奪嫡之爭,允裪沒有參與,最后,被授封親王位極人臣,一直到乾隆朝才去世??梢哉f,這與蘇麻喇姑的悉心照料脫不了關(guān)系。此外,在十二皇子長大成人后,蘇麻喇姑過上了每日誦經(jīng)禮佛的日子。而且,根據(jù)一些史料記載,蘇麻喇姑在生活上,有兩個讓我們難以接受的習慣:
一個是她一年只洗一次澡,洗完之后還把臟水喝了;
另一個是她從來不看病,哪怕是生病了,也堅持不吃藥。
這兩個習慣以我們現(xiàn)代人的眼光來看,實在有些難以接受。不過,她的身體卻一直很好,活到了90多歲,這在“人生七十古來稀”的時代,當然算是難得的高壽。
其實,縱觀蘇麻喇姑一生,她都是清朝歷史上的一位特殊人物,作為孝莊太后的陪侍,歷經(jīng)五朝,終身未嫁;身為陪嫁侍女,卻與清室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在豪格和多爾袞爭奪皇位之時,蘇麻喇姑也起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她冒險見多爾袞,使多爾袞沒有成為篡位的“燕王”,而是做了輔佐幼主的周公。
此外,在康熙身上,蘇麻喇姑更是“賴其訓迪,手教國書”,成就了康熙千古一帝的盛名。
清朝最神秘的女人 蘇麻喇姑
蘇麻喇姑(公元1612年-1705年),是清朝孝莊文皇后的侍女,出身于普通的蒙古族牧民家庭,隨孝莊陪嫁進入后金宮廷。通曉蒙滿文字。蘇麻喇姑生在科爾沁一個貧苦牧民之家,生年大約在明萬歷四十年(1612年)前后。
蘇麻喇姑被科爾沁貝勒府看中,讓她進府當上了貝勒寨桑的二女兒布木布泰的貼身侍女。這位二小姐就是后來孝莊文皇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布木布泰在其兄長吳克善的護送下,長途跋涉到了后金都城盛京,與后金汗努爾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極成婚,當時皇太極34歲。蘇麻喇姑作為布木布泰的貼身侍女,也隨主人陪嫁到了盛京。 她在清宮陪伴布木布泰學習過程,憑著刻苦努力和聰明的頭腦,精確地掌握了滿語,寫得一手漂亮的滿文,并提高了整體文化素養(yǎng)。以致后來能擔任康熙的啟蒙老師。她在布木布泰身邊,將日常起居、屋里屋外的事,處理得既利索又妥帖。她的才干和忠誠,足以使布木布泰信任,經(jīng)常放手大膽地交給她更重要的工作。人們也認為她是孝莊文太后心腹之人。
崇德元年(1636年)在著手厘定清朝上下冠服諸制,物色人選時,莊妃推薦蘇麻喇參與其事。蘇麻喇擅長女紅,除了熟習蒙古族服飾,又饒有興趣地對比研究漢族和滿族的服飾。根據(jù)朝廷的要求,她領(lǐng)會服制內(nèi)涵,參與設(shè)計,在繼承傳統(tǒng)式樣的基礎(chǔ)上,吸收滿、蒙、漢等北方各族服飾之長,精制,創(chuàng)新,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為后世認可。
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關(guān),蘇麻喇姑隨已被尊為皇太后的布木布泰到達北京。
崇德八年(1643年8月9日),皇太極駕崩。當時孝莊文皇太后年僅三十一歲,其子福臨剛剛六歲。經(jīng)過孝莊文太后的精心謀劃,福臨當上了皇帝,但朝中大權(quán)卻掌在攝政王多爾袞手中。年幼的順治皇帝,時時需要母后孝莊的扶持和指點。但按當時的規(guī)矩,他們母子二人每月只能有一次見面機會,這樣,孝莊與順治皇帝之間的秘密聯(lián)絡(luò)便全由蘇麻喇姑來擔任。
康熙帝生于順治十一年(1654年),玄燁降生后,孝莊命蘇麻喇姑照料孫兒。孝莊選她為玄燁“手教國書”。玄燁幼時,“賴其訓迪,手教國書”。
順治十二年(1655年)十一月,清宮流行天花,皇帝和諸皇子凡沒出過天花的人全都到紫禁城外避痘,玄燁住在宮城西華門外今北長街路東一所宅第(雍正時改名為福佑寺)。這期間,蘇麻喇姑每天騎著馬往來于慈寧宮(孝莊文皇后住所)和玄燁避痘所之間,按照孝莊文皇后的要求對玄燁施教??滴醯弁砟昊貞浀溃骸笆雷嬲禄实垡螂抻啄陼r,未經(jīng)出痘,令保母護視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笨滴醯塾仔≡趯m外避痘,到皇父逝世前不久,出痘痊愈,重返皇宮。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孝莊去世后,康熙皇帝決定把庶妃萬琉哈氏(后來的定妃)所生的皇十二子胤祹交由蘇麻喇姑撫養(yǎng)。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八月末,蘇麻喇姑患“血痢”,日瀉十余次,夜間五六次。康熙帝降旨:“著十二阿哥(胤祹)日夜看護。”蘇麻喇姑去世后,被“葬以嬪禮,瘞于昭西陵側(cè),以示寵也”。
1705年10月24日(康熙四十四年九月七日),蘇麻喇姑逝世,康熙予以嬪妃之禮重葬,當時孝莊的梓宮停放在遵化昌瑞山下的暫安奉殿內(nèi),康熙皇帝決定將蘇麻喇姑的靈柩也停放于此??滴跛氖哪晔率?,蘇麻喇姑的靈柩移入暫安奉殿。
改建工程于1725年(雍正三年二月初三日)十二月初十日,孝莊文皇后正式入葬昭西陵地宮。蘇麻喇姑既不是皇室成員、愛新覺羅后代,也不是皇帝的嬪御,風水攸關(guān),名份所限, 當然不能與主人同葬昭西陵。雍正決定將其葬在昭西陵附近,經(jīng)風水官員相度,將其墓地選定在昭西陵以東南新城的東墻外,距昭西陵只有1.5公里。蘇麻喇姑園寢于雍正三年二月動工,同年七月完工,八月初七日將蘇麻喇姑葬入該園寢內(nèi)。
這座園寢坐北朝南,主要建筑由北到南有:地宮上建寶頂,前建園寢門3座、亭堂3間、大門3間,環(huán)以朱垣。門外建東西值房、東西廂房。寶頂位于園寢縱向中軸線上。蘇麻喇姑的地宮很小,人在里面站不起來,四面墻壁是用磚砌的。地宮頂都是用大平石板棚起來的。地面也是平石板,中心部位凸起。頂部是平的,面上有一個深十幾厘米的平底圓形凹槽。蘇麻喇姑是火化的,地宮里只有一口缸。
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lián)軍進攻北京,慈禧太后攜光緒帝出京西逃。當?shù)氐睦习傩斩家詾榇笄鍑沽?,于是一哄而起,就把蘇麻喇姑園寢給拆了。在日本投降前蘇麻喇姑的地宮被盜,地宮盜口長期敞開著。
在豪格和多爾袞爭奪皇位時,孝莊和蘇麻喇姑是起了一些作用的,蘇麻喇姑再次冒險見多爾袞,多爾袞最終不做篡位的“燕王”,做了輔佐幼主的周公;而在康熙身上,蘇麻喇姑更是“賴其訓迪,手教國書”,最終成就了康熙的千古一帝盛名。從這方面來說,這蘇麻喇姑就是個 歷史 上少有的奇女子。
蘇麻喇姑是康熙的啟蒙老師。
蘇麻喇姑(約1612-1705),蒙古族人,初名蘇茉兒,或蘇墨爾,為蒙語的音譯,意思是毛制的長口袋。順治晚期或康熙年間改稱滿名蘇麻喇,意思是"半大口袋"。
蘇麻喇姑是清朝孝莊文皇后的侍女,出身于普通的蒙古族牧民家庭,隨孝莊皇后陪嫁進入后金宮廷。身歷天命、天聰、崇德、順治、康熙五朝。通曉蒙、滿文字。
蘇麻喇姑不僅是孝莊文皇后的貼身侍女,也是孝莊文皇后的心腹和知音。她對與自己年齡相仿的老主人孝莊文皇后敬重有加、畢恭畢敬、小心周到地侍奉;對比自己小32歲的康熙帝則奉若神明。
蘇麻喇姑雖然是蒙古族人,卻能講一口流利的滿語,能嫻熟地書寫滿文。孝莊文皇后曾讓她教授康熙帝學習滿語、滿文。
人物評價
蘇麻喇姑是清初歷史上一位罕見的特殊人物,一生與清皇室有著不解之緣。她的身份僅僅是一名侍女,卻被皇室成員視為至親,宛如家人。
她在宮中的名份并不算高,與皇室也不存在親緣關(guān)系,死后卻被葬以嬪禮,她歷經(jīng)太祖、太宗、世祖和圣祖4個朝代,是其間一切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人。
蘇麻喇姑心靈手巧,在裁剪方面也是行家里手,凡她做的衣服,既合身,又美觀,因此曾參與清朝衣冠飾樣的制定。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25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國歷史故事196(澶淵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