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策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包青天的故事從北宋流傳至今,也給包拯吸引了不少的“粉絲”。清代貴族弟子石玉昆就根據(jù)包拯的事跡,寫下了著名的唱片武俠小說《三俠五義》,其中不僅有寫到包拯,還塑造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能人俠士形象。
在這部小說中的包拯,跟歷史上的真人相差不多,不過小說里的包拯要更威風(fēng)些,因為他手下還有一批得力干將,要文能文,要武能武。
公堂之上,包拯有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四人隨侍相護,還有公孫策在一旁出謀劃策。江湖上,也有“五鼠”和“三俠”兩肋插刀。有這么多的幫手在,包拯的日子過得可是相當(dāng)舒坦。
這些人對于包拯來說,是屬下也是老朋友,因為若是沒有他們從旁協(xié)助,光靠包拯一人是玩不轉(zhuǎn)的,更別提那么順利的斷案了,所以他們的關(guān)系十分的親密。那么,既然大家都是好兄弟,為什么書中曾有寫到,包拯差點將師爺公孫策斬于狗頭鍘之下呢?
大家都知道,包拯的公堂上,一直放著三個鍘刀,分別是龍頭鍘、虎頭鍘和狗頭鍘,這是為不同身份地位的人準(zhǔn)備的。言下之意就是,不管犯人有多么尊貴的身份,也逃不掉法律的制裁。
為什么要用狗頭鍘斬公孫策?其實原因無他,就是因為公孫策也犯法了,所以鐵面無私的包拯要斬了他。
有人可能要問了,公孫策一直是包拯的專用師爺,陪著包拯審過不知多少案子,放現(xiàn)代就如同律師,怎么會知法犯法呢?話雖這么說,但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即便是知禮知法的公孫策,也有為私情所困的時候。
書中記載,包拯奉命南巡的時候,曾遇到過一件殺人案,作為青天大老爺,他自然不會坐視不理,當(dāng)下就糾集人手開始調(diào)查審案。
在調(diào)查過程中,他們發(fā)現(xiàn)了疑犯江龍,并猜測江龍的養(yǎng)女可能也是幫兇,本打算將其一起捉拿。誰知公孫策卻包庇了這個養(yǎng)女,原因是他已證實,這個女孩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親生女兒,作為父親,他不忍心將自己的女兒捉拿問罪。
東窗事發(fā)之后,包拯自然要找公孫策問罪,雖然公孫策是他的左膀右臂,是他多年的好兄弟,但法律面前不講人情,所以他必須依法處置公孫策。得虧最后宋仁宗一力擔(dān)保,才讓公孫策免于一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253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