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姜子牙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一說到姜子牙,我們的第一印象恐怕就是《封神榜》里那個興周滅商、代天封神的白胡子老頭,作為《封神榜》的第一主角,姜子牙同志在神魔小說中堪稱第一“窩囊廢”。這位大爺在昆侖山修行幾十年依然道術低微,最后還被師傅打發(fā)下山,好不容易給了個代天封神的拉風任務,結果連九龍島四圣這樣的菜雞都剛不過,作為二代弟子能力比起三代弟子還不如,即便是元始天尊給了打神鞭也依然被截教弟子各種捶爆。最慘的就是他主持封神,可到最后自己啥好處都沒撈著,只能去當個普通國君,雖說也能夠享受人間富貴,不過就算再長命也不過數(shù)十年的安逸,哪有當神仙與天地同壽來的快活!
72歲的姜子牙輔佐文王、武王開創(chuàng)了一番事業(yè)
當然,這只是小說里的姜子牙,在真實的歷史上人家可比小說里要厲害得多,他是齊國開國君主,兵家祖師,更是關羽之前的武圣,受到歷朝歷代帝王將相的膜拜!他的人生如同開了掛一般,七十幾歲以前窮困潦倒,72歲時垂釣于磻溪(和神話故事里差不多)時遇明主姬昌,隨后輔佐周文王、周武王興周滅商,立下蓋世奇功。這樣看來姜太公老先生也是個勵志偶像,畢竟七十多歲開始創(chuàng)業(yè),誰能比得上?
滅商后姜子牙受封齊國,成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期齊國的始祖
但不管是小說還是歷史,我們熟悉的姜太公或是獨自垂釣的老者,或是輔佐君主的賢相,對“齊國始祖”、“一國之君”這個頭銜下的他卻很陌生。滅商之后武王分封諸侯,因為功勛卓著姜子牙被封為齊國國君,太公展現(xiàn)了自己高超的治國才能,他選賢舉能,興修水利,很快就將齊國發(fā)展成為雄踞東方的大國。
不過這篇文章可不是贊賞姜太公的豐功偉績,而是將他作為“統(tǒng)治階級”來分析批判,姜子牙不再是仙風道骨、鶴發(fā)童顏的長者前輩,而是一個冷酷、睿智,端坐高堂的一國之君,他不但深通權謀之道,更有極強的君主心性,為了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甚至殺死品性高杰,德高望重的名士!
這是怎么回事兒呢?首先介紹一下咱們這篇文章的倒霉蛋:華士,這位兄弟是居住在齊國的賢者,他才華出眾,名聲傳遍四海,不過作為一個被百姓們交口稱贊的道德名士,他既不向周天子稱臣,也不和其他諸侯國君主來往,每日只是辛勤勞作,躬耕隴畝。
這種隱士在古代并不少見,比如莊子、許由、嚴子陵等人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都有著無人能及的才華卻對功名利祿并不感興趣,反倒愿意當農夫除草種地,他們蔑視權貴,甚至還將高官厚祿視為恥辱。
面對楚國國相的誘惑,莊子只是懶洋洋的說:“相比起被放在廟堂上供起來,我還是愿意當一只在污泥里打滾的烏龜?!痹S由三番五次拒絕堯讓位給他的請求,堯在無奈之下只能退而求其次:“我不讓你當首領了,要不你當九州長官咋樣?”
許由卻認為自己干凈的耳朵受到了污染,跑到潁水邊去洗耳,正好遇上了另一個隱士巢父(當年堯也想讓位給他,不過巢父直接逃了)牽著牛過來喝水,當知道這個事后趕忙說:“你在這洗耳朵,豈不是要臟了牛的嘴!”于是牽著牛到上游去喝水了,您看看,高官厚祿反而被他們當成了骯臟污穢的東西!嚴子陵作為漢光武帝的老同學想當個官易如反掌,當面對光武帝的邀請,他卻表現(xiàn)得很任性“昔唐堯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老子就是不愿意當官,你管我啊!古代有首《擊壤歌》就能夠很好地形容隱士們的日常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我自己自足,自食其力,雖然日子過得清苦艱難,但是我精神上很愉悅,逍遙快活的很,鬼才羨慕那些個帝王呢!這就是古代的隱士,他們熱愛自由,向往自由,追求自由,用西方的詩歌來說就是“不自由,毋寧死!”
不過這一套到姜子牙這可就不好使了,老姜知道華士的名聲,也欣賞他的能力,于是派人邀請他出來做官,而華士通通拒絕,姜子牙請了幾次后見華士還推三阻四,你跟我說自由?到地獄去自由吧!直接派人把華士給殺了,得,齊國高士華士成了姜子牙的刀下冤魂—“太公使人召之三,不至;命誅之。”但華士的名聲實在太大,姜子牙這樣的行為不但讓本國子民議論紛紛,就連周公也責備姜子牙說:“華士是你們齊國的高士,他要是不愿意為你效力就算了,為啥還要殺了他呢?”
姜子牙則振振有詞的辯解道:“夫不臣天子,不友諸侯,望猶得臣而友之乎?望不得臣而友之,是棄民也;召之三不至,是逆民也。而旌之以為教首,使一國效之,望誰與為君乎?”意思就是說這小子既不向天子稱臣,又不結交諸侯,這樣的人我難道還能指望他給我效力,尊我為國君不成?這樣的人就是被老天爺拋棄的棄民,我已經再三邀請他出來做官,結果他拒絕,違拗君主的意愿算是逆民,這樣的人就應該殺掉,讓齊國的人都來看看誰才是真的統(tǒng)治者!
很明顯,姜子牙殺華士就是在立威,在殺雞給齊國上下(尤其是那些隱士們)看:隱居是行不通的,甭管你道德多么高,名聲多么好,要么為我所用,要么就人頭落地!
為什么要采用這么極端的方法?因為姜子牙初到齊國威望尚且不足,這時候跳出來一個三番兩次以拒絕君主征辟為榮的華士,你該咋整?這小子要是默默無聞也就罷了,偏偏在齊國又有著巨大的影響力,要是就這樣放過他,齊國上下會怎么看待自己?其他隱士會不會效仿他形成風氣,以不做天子之臣做榜樣?自己的政令還怎么推行?所以當華士拒絕姜子牙的那一刻開始其實就已經上了黑名單,非死不可。
華士也許不是第一個,但絕對不是最后一個,《韓非子·外儲說上》就給我們介紹了另一個倒霉蛋狂矞—“太公望東封于齊。海上有賢者狂矞,太公望聞之往請焉,三卻馬于門而狂矞不報見也,太公望誅之。”姜子牙想請狂矞出來做官,禮數(shù)依然很周到,他親自登門拜訪三次在狂矞門口停下馬車,結果狂矞避而不見,姜太公的解決辦法也很簡單:殺!
韓非子還借用姜子牙之口表達了君主對隱士們的普遍看法:他們不臣服天子,那就是不把我當主子;他們不結交諸侯,那我就沒辦法分派任務;他們要是連官都不愿做,自給自足不求他們,那我更不能依靠賞罰來命令、約束他們。你說這樣的人吧偏偏名聲又不小,還被老百姓當成偶像來膜拜,要都學他們,那我們這些做君主的豈不是要喝西北風?就算是一匹好馬不跑,那比差馬還要不如,這樣的人既然不能為我所用,那就還不如除之。
戰(zhàn)國時期的趙威后就深刻認同姜太公的做法,當她面見齊國使臣時就對齊國的人才做了一番點評:對好人模范鐘離子、葉陽子,孝順標兵嬰兒子(這姑娘姓北宮,叫嬰兒子)大力稱贊,而對隱士於陵子仲,老太太是這么評價的:“是其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諸侯。此率民而出于無用者,何為至今不殺乎?”這人既不能替君主效忠,也不能帶領百姓發(fā)家致富,還不和君主交往,這樣一個有著好名聲卻無所作為的家伙為什么不殺了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蹦阒灰谖业耐恋厣暇退阄业淖用?,老子讓你干啥就干啥,想當一個無所事事的閑漢天天混日子?不行!
所以您看看和古人相比咱們現(xiàn)代人是不是幸福多了?華士這樣不想當官,就想當個普通百姓在現(xiàn)代社會沒有一點問題,但在姜太公看來有能力不做官就是得殺!而咱們只要不打擾到別人,不違背法律和道德,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這就是現(xiàn)代社會的優(yōu)勢所在,能夠包容各種各樣的人并尊重各自的價值觀,真要回到古代,真要回到古代,估計咱們這些個“宅男”、“宅女”都得成為姜太公批判討伐的對象,想在家里窩著當咸魚?沒門!
姜子牙是怎么樣成為周文王的謀士的?姜子牙都有哪些功績?
姜子牙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也稱呂尚,別號飛熊。是我國商朝末年,周朝初年的開國功臣,他盡心盡力輔佐周文王,之后隨武王伐商,奪得了天下,那么姜子牙是怎么樣成為周文王的謀士的?姜子牙都有哪些功績?下面就由我來為大家解答解答。
姜子牙,亦作姜尚。是東海邊之人。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輔佐夏禹治理水俗有大功。舜、禹時被封在呂地(今河南南陽西),所以又稱呂尚。子牙出世時,家境已經敗落了,姜子牙人窮志不短,無論宰牛也好,還是做生意也好,始終勤奮刻苦地學習天文地理、軍事謀略,研究治國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為國家施展才華,可是直到70歲還是一無事處,閑居在家。相傳姜子牙72歲時垂釣渭水之濱磻溪,才遇到求賢若渴的姬昌侯姬昌,姬昌認為姜太公是個奇才,請他坐車同歸,并拜他為師,從此開始了他興周滅商的人生道路。此即為“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的來源。
姬昌從羑里脫身歸國后,暗中和姜子牙策劃如何推行德政以推翻商紂政權,其中很多是用兵的權謀和奇計。姜子牙輔佐姬昌積善修德,明道行仁;對外促使姬昌聯(lián)絡對紂王不太滿意的其他諸侯國對其納貢,從而使紂王放松警惕;對內定愛民之策,行惠民之事,提倡生產,訓練兵馬;所以后代談論用兵之道和周朝的隱秘權術的,都尊法姜子牙的基本策略。姬昌為政清平,尤其在明斷虞、芮二國的國俗爭訟后,被詩人稱道為膺受天命。姬昌又討伐了崇國、密須和犬夷,大規(guī)模建設豐邑。天下三分之二的諸侯都歸心向周,多半是太公謀劃籌策的結果。
十一年正月甲子日,周軍到達商都朝歌郊外70里處的牧野,各諸侯率兵車4000乘會合。商紂王也集結70萬(一說17萬)兵馬趕至牧野。戰(zhàn)幕一揭開,姜子牙親率少部精銳為先鋒在前面挑戰(zhàn),隨后姬發(fā)率領大隊人馬攻擊商紂王的軍隊。商軍人多勢眾,但士卒與商紂王離心離德,紛紛倒戈。紂王見大勢已去,急忙逃回朝歌,登上鹿臺,自焚而死。姜子牙引姬發(fā)入殷都朝歌,詔告天下商朝滅亡,周王朝誕生。
姜子牙一生最大的功績就是輔佐了武王伐商,他透過自己的治理,讓周國逐漸強盛起來,最后達到滅商的能力,便發(fā)兵滅商,占據(jù)了江山。
姜子牙,亦作姜尚,是東海邊之人或牧野之人。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輔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舜、禹時被封
半生寒微的姜子牙
在呂地(今河南南陽西),所以又稱呂尚。有的被封在申,姓姜。夏、商兩代,申、呂有的封給旁支子孫,也有的后代淪為平民,呂尚就是其遠代后裔。呂尚本姓姜,因為以其封地之名為姓,所以叫作呂尚。
姜子牙出世時,家境已經敗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輕的時候干過宰牛賣肉的屠夫,也開過酒店賣過酒,聊補無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窮志不短 ,無論宰牛也好,還是做生意也好,始終勤奮刻苦地學習天文地理、軍事謀略,研究治國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為國家施展才華,可是直到70歲還是一無事處,閑居在家。
興周滅商
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姜子牙72歲時,垂釣渭水之濱磻溪(今陜西寶雞境內),借釣魚的機會求見姬昌,姬昌在出外狩獵之前,占卜一卦,卦辭說:“所得獵物非龍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業(yè)的輔臣?!奔Р谑浅霁C,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姜子牙,與姜子牙談論后姬昌大喜,認為姜太公是個奇才,說:“自從我國先君太公就說:‘定有圣人來周,周會因此興旺?!f的就是您吧?我們太公盼望您已經很久了?!币虼朔Q姜子牙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車而歸,尊為太師。有人說,姜子牙博學多聞,曾為商紂做事。商紂無道,姜子牙就離開了。四處游說列國諸侯,未得知遇之君,最終西行歸依姬昌。有人說,姜子牙乃一處士,隱居海濱。姬昌被囚禁在羑里時,姬昌之臣散宜生、閎夭久聞姜子牙之名而召請他。姜子牙也認為“聽說姬昌賢德,又一貫尊重關心老年人,何不前往?”此三人為了營救姬昌,尋找美女奇寶,獻給紂王,以贖取姬昌。姬昌因此得以被釋,返回周國。雖然姜子牙歸周的傳說各異,但大旨都認為他是姬昌、姬發(fā)之師。
太公輔佐文王
姬昌從羑里脫身歸國后,暗中和姜子牙策劃如何推行德政以推翻商紂政權,其中很多是用兵的權謀和奇計。姜子牙輔佐姬昌積善修德,明道行仁;對外促使姬昌聯(lián)絡對紂王不太滿意的其他諸侯國對其納貢,從而使紂王放松警惕;對內定愛民之策,行惠民之事,提倡生產,訓練兵馬;所以后代談論用兵之道和周朝的隱秘權術的,都尊法姜子牙的基本策略。姬昌為政清平,尤其在明斷虞、芮二國的國土爭訟后,被詩人稱道為膺受天命。姬昌又討伐了崇國、密須和犬夷,大規(guī)模建設豐邑。天下三分之二的諸侯都歸心向周,多半是太公謀劃籌策的結果。
姬昌死后,姬發(fā)即位。九年,姬發(fā)想繼續(xù)完成姬昌的大業(yè),東征商紂察看諸侯是否云集響應。軍隊出師之際,被尊稱為“師尚父”的姜子牙左手拄持黃鉞,右手握秉白旄誓師,說:“蒼兕蒼兕,統(tǒng)領眾兵,集結船只,遲者斬首?!庇谑潜撩私颉8鲊T侯不召自來有八百之多。諸侯都說:“可以征伐商紂了?!奔Оl(fā)說:“還不行?!卑鄮煻€,與姜子牙同寫了《太誓》。
牧野之戰(zhàn)時的姜子牙
又過二年,商紂殺死王子比干,囚禁了箕子。此時紂王荒淫暴虐到了極點,姜子牙見時機成熟,就向姬發(fā)提出伐紂建議。姬發(fā)于是通告諸侯共同征伐。姜子牙精選兵車300輛,勇士3000人,甲士45000人,組成伐紂大軍。發(fā)兵時姬發(fā)占卜龜兆不吉;行軍途中又遇暴風驟雨,姬發(fā)和眾臣的決心一度動搖。姜子牙力排眾議,堅定了姬發(fā)伐紂的信心。十一年正月甲子日,周軍到達商都朝歌郊外70里處的牧野,各諸侯率兵車4000乘會合。商紂王也集結70萬(一說17萬)兵馬趕至牧野。戰(zhàn)幕一揭開,姜子牙親率少部精銳為先鋒在前面挑戰(zhàn),隨后姬發(fā)率領大隊人馬攻擊商紂王的軍隊。商軍人多勢眾,但士卒與商紂王離心離德,紛紛倒戈。紂王見大勢已去,急忙逃回朝歌,登上鹿臺,自焚而死。姜子牙引姬發(fā)入殷都朝歌,詔告天下商朝滅亡,周王朝誕生。
第二天,姬發(fā)立于社壇之上,群臣手捧明水,衛(wèi)康叔封鋪好彩席,師尚父牽來祭祀之牲,史佚按照策書祈禱,向神祇稟告討伐罪惡商紂之事。散發(fā)商紂積聚在鹿臺的錢幣,發(fā)放商紂屯積在鉅橋的糧食,用以賑濟貧民。培筑加高比干之墓,釋放被囚禁的箕子。把象征天下最高權力的九鼎遷往周國,修治周朝政務,與天下之人共同開始創(chuàng)造新時代。
封國安邦
武王滅商后,同姜子牙、周公旦等人商議,把全國分成若干個侯國,由周天子分封給在滅商大業(yè)中作出貢獻的姬姓親族和有功之臣建都立國,充當周朝統(tǒng)治中心的屏障,即所謂“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由于姜子牙在興周滅商中功勛卓著,而被首封于齊地營丘(即今淄博市臨淄區(qū))建立齊國,以穩(wěn)定東方。
齊國開國之初的姜子牙
公元前1045年,姜子牙帶領本部人馬奔營丘而來。因為長途跋涉十分疲憊,一行人行軍速度很慢。一天傍晚他們來到離營丘不遠宿營,準備明日趕到營丘。有人說“有道是機會難得。這些人睡起覺來香甜安穩(wěn),哪像個赴國建都的樣子”。姜子牙聽后睡意全無,急命整頓人馬披星戴月趕赴營丘。至黎明時到達淄河西岸,只見萊國軍隊正在涉水奔營丘而來,劍拔弩張,形勢危急。原來萊國與營丘離得很近,是商紂王的屬國,萊侯想趁姜子牙立足未穩(wěn)之際搶占營丘。兩軍在淄河西岸展開對壘,姜子牙指揮鎮(zhèn)定自若,士兵作戰(zhàn)英勇頑強,萊軍被殺得丟盔棄甲,悻悻而回。齊國就這樣正式建立起來。
姜子牙建立齊國后首先以法治國,安定民心。司寇營湯陽奉陰違,受賄害民,并妖言惑眾,宣稱要以所謂的“仁義”治齊,姜太公便令人把營湯斬首,以正政令;東海上有被時人稱為“賢人”的狂矞、華士兄弟,不向天子稱臣,也不為諸侯做事,以不合作的姿態(tài)和平對抗新生的齊國,姜子牙認為他們自私自利,不為國家盡義務,是“害群之馬”,就下令誅殺他們。一時間齊國再也沒有違抗命令法規(guī)的事情了,混亂局面迅速得到了安定。僅僅五個月姜子牙就去向周公“報政”,即向周公匯報其安邦定國的政績。
強國富民
姜子牙政治上推行尊賢尚功的政策。就是選拔有才能的人做官,吸收大批當?shù)貣|夷土著中的人才加入到齊國統(tǒng)治階層,讓他們在國家建設中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對通過考核符合選賢標準的人,不分親疏用其所長,最大限度發(fā)揮他們的積極創(chuàng)造性。這一用人路線打破了西周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尊尊親親”的正統(tǒng)思想束縛。姜太公還把用人提升到事關國家興亡的高度,提出“六守”、“八征”、“六不用”的人才理論。實踐證明,他的用人思想不僅開創(chuàng)了任人唯賢、唯才是舉的人才使用先河,也為后來齊國稱霸列國奠定了基礎。
齊國富強后的姜子牙
文化上推行“因其俗,簡其禮”的開明政策?!八住敝浮耙乃住?,即當時當?shù)貣|夷人的生活方式;“禮”指“夷禮”,即當時當?shù)貣|夷人的禮儀制度。太公認為,如果在齊地強力推行周禮,容易產生民族矛盾,不利于治國安邦。經過再三斟酌,他決定從齊地實際出發(fā),從俗簡禮,不強制干涉,且務實地創(chuàng)造了既讓齊民樂于接受,又不太悖周禮的新制。
據(jù)《漢書·地理志》載:“齊地負海潟(x剎)鹵,少五谷,而人民寡?!薄尔}鐵論》說:“昔太公封營丘,辟草萊而居焉。地薄人少?!泵鎸O其惡劣的自然條件,姜太公自齊國初建時就因地制宜,在注重發(fā)展黍、稻生產的同時,利用境內礦藏豐富、魚鹽資源豐富的特點,大力發(fā)展冶煉業(yè)、絲麻紡織業(yè)、漁鹽業(yè)等手工業(yè);還利用齊國交通便利、人民有重商傳統(tǒng)的優(yōu)勢,大力發(fā)展商業(yè),推行與列國通貨的外貿政策。在這種“農、工、商”三寶并舉的宏觀戰(zhàn)略指導下,齊國制造的冠帶衣履暢銷天下,魚鹽流通列國,諸侯紛紛前來朝拜,齊國逐步由偏僻荒涼的小國窮國發(fā)展為雄居于東方的大國富國。
安定周室
姜子牙輔佐周公東征
姜子牙封齊建國后,相當多的時間是在鎬京做周朝中央政權的“太師”,輔佐外孫周成王姬誦、重外孫周康王姬釗。他的大兒子齊丁公姜伋,也沒有到臨淄治理齊國,而是一直在鎬京擔任虎賁氏之職,統(tǒng)領著王宮衛(wèi)戍部隊。齊國開國后的三十余年,營丘基本上由姜太公的三兒子丘穆公鎮(zhèn)守。成王時期,管叔、蔡叔、霍叔“三監(jiān)之亂”,淮夷、徐夷、“殷東五侯”起兵反周,姜太公父子輔助周公旦,或坐鎮(zhèn)京都、運籌帷幄;或領兵東征、沖鋒陷陣;或左右呼應,東西夾攻,迅速平定了這場叛亂,為二次安周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再后來,周成王去世,姜子牙父子又接受了成王托孤的遺命,擔負起輔佐太子的重任,后又與眾臣一起扶立太子姬釗登位,史稱周康王。
壽終鎬京
身在鎬京的姜子牙
周康王六年,姜子牙卒于周首都鎬京,歲壽139歲,子丁公姜伋繼位。齊丁公姜伋繼續(xù)輔佐周康王,成為僅次于首輔召公奭的次輔,并掌管周王朝的精銳部隊三千虎賁,保衛(wèi)豐鎬。
對很多人來說姜子牙是神話故事中才會出現(xiàn)的人物,不過在歷史上還真的有姜子牙這號人。他年輕的時候是一位普通的青年,甚至在很多人看來活的有些窩囊,但后來他卻成為西周的軍師,成就傳奇的一生。
很多人認為姜子牙不是真實存在的人物,主要是因為他總是出現(xiàn)在神話故事中。歷史上的姜子牙生活在商末周初,他的本名也不是姜子牙而是叫做姜尚,姜尚也叫做呂尚,這主要是因為他的祖先有很大的功勞,所以說后代子孫有兩個姓。
姜子牙出生時家道中落,年輕的時候不似我們印象中那樣風光,他做過屠夫、賣過酒,他的前半生可以說是平淡無奇,但他內心卻非常強大,擁有遠大的志向,直到遇到賞識他的人。
歷史上的姜子牙真的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人,他長相俊秀,精通天文地理,懂得用兵之道,后來在武王伐紂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他就像是神一樣的存在。
商紂王時期國家衰敗,紂王寵幸蘇妲己荒廢朝政,很多諸侯早已經有了廢掉商紂王的心,后來姬昌遇到姜子牙給他軍師職位,這個位置是在軍事管理中最高的,所以后人才會稱呼他為姜太公。歷史上姜太公是直鉤釣魚第一人,而且對占卜之術非常在行。經過武王伐紂之后姜太公的名聲已經出去,很多人都佩服他的頭腦,更加佩服他治理國家的那些獨特方法。
不管是歷史上還是神話故事傳說中對于姜子牙的描述有很多版本,也有人說姜子牙出道的時候已經72歲,從輔佐武王到分封齊國,去世的時候足足有139歲高齡。但是我們想一下,即便是放在醫(yī)療發(fā)達的今天百歲老人也很少,更何況是在那個時代。所以說關于姜子牙的年齡肯定是虛構的,但他確實是真實存在的。
歷史上不但確有姜子牙其人,而且他還是一位商未周初杰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曾被兩代帝王(周文王、武王)奉為帝師。他是周朝的開國元勛,齊國的建立者,是功標青史之歷史巨人。
一、生平簡介
姜子牙,姓姜名尚,字望、子牙(俗稱姜太公)。東呂鄉(xiāng)東呂人(今山東日照東),其祖先佐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呂,以封地為姓,故又稱呂尚。
武王伐紂時任統(tǒng)兵的師,被尊為師尚父。《史記?周本紀》:“(周)武王即位后,以太公望為太師…” 。在牧野(今河南淇縣西南)會戰(zhàn)中,《史記?周本紀》:“武王派太公望和百夫長向紂的軍隊挑戰(zhàn)…” 。殲敵立功。(趙文博《中國通史》):“呂尚在滅商中起了重大作用”。成王時封于齊,建都營丘(今山東淄博東),授予征討五侯九伯的特權,地位在各封國之上。
世稱其多奇謀,有經天緯地之才。相傳他曾作兵書《六韜》、《陰符鈴錄》。周康王六年(公元前1072年)卒。
二、丑小鴨變成金鳳凰
(1)半生寒微
姜尚始祖四岳伯夷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呂地。但到姜尚時已家道中落,淪為貧民。為維持生計,其年輕時曾在商都朝歌宰牛賣肉,又到孟津做過賣酒生意。他雖貧寒,但胸懷大志,堅持不懈刻苦學習、專研天文地理、軍事謀略,治國興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夠咸魚翻身,為國效力。
(2)愿者上鉤
姜尚到了暮年,終于遇到了施展才華之機。其時獲悉姬昌(周文王)為了治國興邦,正在廣攬?zhí)煜沦t士,便毅然來到渭水之濱的西周領地,棲身于磻溪,終日以垂釣為事,靜觀其變,伺機出山。一天到此游獵的西伯姬昌與其不期而遇,(趙文博《中華上下五千年》):“經過一番談話,(姬昌)知道他叫姜尚,是一個精通兵法的能人"。
姬昌見其博學多才,通曉時勢、歷史,便向其請教治國興邦之策,姜尚當即提出了“三?!敝f:“一曰君以舉賢為常,二曰官以任賢為常,三曰士以敬賢為?!?。其意是,要治國興邦,必須以賢為本,重視發(fā)掘使用人才。姬昌聽后大喜,于是拜姜尚為太師,稱“太公望”。
(3)輔佐周朝政
姜尚規(guī)勸文王姬昌積善修德,明道行仁,并為強周滅商制定了一系列內外政策。其經濟政策,促進了生產的發(fā)展,為滅商打下了經濟基礎。對外麻痹紂王,爭取鄰國,削弱和孤立殷商王朝。因而歸附周文王的諸侯國和部落越來越多,出現(xiàn)了“天下三分,其二歸周”的局面,在他輔助下的西周如虎添翼,為最后取代殷商,創(chuàng)造了有力條件。
周文王死后,武王姬發(fā)繼位,拜姜尚為國師,尊稱師尚父。
最終姜尚通過牧野之戰(zhàn)大獲全勝,后攻入朝歌,紂王自焚,完成了興周大業(yè),開創(chuàng)西周八百年帝業(yè)。《中華上下五千年》:"天下人公認西周的興盛強大,是姜太公苦心輔佐的結果"。
(4)治理齊國
由于姜尚在興周滅商中功勛卓著,被首封于齊地營丘,建立齊國,以穩(wěn)定東方。《史記?周本紀》:“(武王)然后分封功臣謀士,其中師尚父是第一個受封的。封太公望于營丘,國號為齊;”。
由于姜尚在興周滅商中功勛卓著,被首封于齊地營丘,建立齊國,以穩(wěn)定東方?!妒酚?周本紀》:“(武王)然后分封功臣謀士,其中師尚父是第一個受封的。封太公望于營丘,國號為齊;”。
公元前1045年,建立齊國后,姜尚首先以法治國,修明政事,順其風俗,簡化禮儀,開放工商業(yè),發(fā)展?jié)O業(yè)鹽業(yè)優(yōu)勢,因其治國理政有方 ,因而人民多歸附齊國,齊成為大國。并被授予征討五侯九伯的特權,地位在各封國之上。這也為春秋時期的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五霸之首” 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結束語,姜子牙一生集忠肝義膽、堅定信念、頑強意志、堅韌毅力、聰明睿智于一身,被兩代帝王奉為帝師,并為后世稱之為 “武圣”;兵家權謀之鼻祖; 歷代典籍都公認其歷史地位,儒、法、兵、縱橫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他是流芳千古之歷史巨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25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