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于朱元璋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說到朱元璋的學歷,那真是可憐得很,他自幼家貧,沒上過一天學。但這決不等于說他是文盲。他參加郭子興的義軍以后,就因為粗通文墨,被提拔為親兵九夫長,后來更是一路提升。他的文化從何而來,是他在黃覺寺當和尚的時候,認識了幾個字。后來他發(fā)達起來,又跟著李善長等人學習文化,所以后來當上皇帝以后,就能批閱奏折。他是史上少有的草根出身的皇帝,文化不高,但他對兒子的教育卻充滿了教育智慧。下面就盤點一下他在教子方面的一些做法:
1、對世子朱標傾心培養(yǎng)
朱元璋早在做吳王的時候就把長子朱標立為世子,為了培養(yǎng)好這個接班人,他傾注了大量心血。他請來大學問家、大文豪宋濂給朱標講經(jīng)傳,給朱標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他還特別注重對朱標進行實踐教育,他讓朱標回鄉(xiāng)省祖,讓他借以了解沿途的風俗民情,了解父輩創(chuàng)業(yè)之艱。他告誡朱標,作為統(tǒng)治者,既要知父輩創(chuàng)業(yè)之難,又要了解百姓生活之苦,養(yǎng)成勤儉的美德。
朱元璋還帶著朱標,讓他隨自己去觀郊壇。朱元璋還讓人帶朱標深入農(nóng)家,熟悉農(nóng)家的服食和生活器具,以此了解農(nóng)民的生活。朱元璋看到路邊的荊楚,對朱標說:“古人為何要選荊楚做刑具?是因為荊楚能夠去風,對人用刑只傷人,而不至于殺人。古人用心如此仁厚,兒當牢記在心?!敝煸耙源藖砼囵B(yǎng)朱標的仁德。
朱元璋當上皇帝以后,朱標被立為太子。朱元璋對太子的教育更上一個臺階,他為朱標選擇的東宮官員都是當時德勛最高者。左丞相李善長兼太子少師,右丞相徐達兼太子少傅,中書平章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他選的這幾位重臣可以說有文有武,說明他在重視朱標文化教育的同時,也特別強調(diào)對他進行軍事教育,以防備將來朱標登基以后會遇到突然變故。他還在太學中選拔品學兼優(yōu)的十多個國子生給朱標做伴讀,并告誡諸生一定要端正心術,不可浮華奢侈,一定要給太子以最積極的助益。
朱元璋還命人建“大本堂”,收集古今典籍圖書匯集其中,征召天下名儒做太子和諸王的老師,并選拔才俊之士做他們的伴讀。安排老師和才俊輪流值夜。朱元璋對老師們說:“人有精金,必求良冶而范之;有美玉,必求良工而琢之。至于子弟有美質(zhì),不求明師教之,豈愛子弟不如金玉邪?”朱元璋認為“教之之道,當以正心為本,心正則萬事皆理矣”,他還告誡老師們;“卿等宜輔以實學,毋徒效文士記誦詞章而已。”朱元璋的這些話集中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這些觀點即使放到今天可以說也充滿了教育智慧。
朱標23歲的時候,朱元璋就下令,從今以后,政事交由太子處理,然后向他奏報。朱元璋想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朱標練習處理國政,為他以后登基單獨執(zhí)政打下堅實的基礎。朱元璋還教育兒子一定要做到仁愛、明察、勤政、謹慎。他還告誡兒子,作為生于富貴的守成之君,朱標具有天然的不足,所以必須下苦功研究執(zhí)政之策。
1391年,朱元璋讓朱標親自到陜西考察,準備在那里建都。朱標遵囑前往,一路按照朱元璋的要求省觀風俗,慰勞秦中父老。但不幸的是,由于感受風寒,朱標回京之后,就一病不起,竟然因此去世。朱標為人仁慈寬厚,若能登基必是仁君??梢哉f,他是朱元璋良好家教的成果。
2、采取各種方法教育諸王
朱元璋共有26個兒子,除朱標立太子外,其余均封王。他對諸子的教育同樣重視。其教子方法有如下幾種:
第一,編訂《祖訓錄》以做家訓。朱元璋作為開國皇帝,不僅建立了大明帝國,而且制訂了各種法律制度,他幾乎把元朝的所以法律制度全部推翻。為了教育子孫,他把自己制訂的各種制度匯編在一起,取名叫《祖訓錄》,他要求子孫嚴格遵守這些成法,不可更改一字。所以這本《祖訓錄》既是明朝的法規(guī)總集,又是朱家的家訓。
第二,編《昭簽錄》勸誡子孫。朱元璋特命禮部尚書陶凱、主事張籌等,從歷史典籍中采集一些有代表性的藩王的歷史記載,編著成書,讓子孫以古人為鏡子,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
第三,作《誡諸子書》訓誡諸王。朱元璋為了訓誡諸子,親自作《誡諸子書》。在這篇文章中,他總結歷史的經(jīng)驗教訓,告誡諸子:“昔有道之君,皆勤政事,心存生民,所以能保守天下。至其子孫,廢棄厥德,色荒于內(nèi),禽荒于外,政教不修,禮樂崩弛,則天棄于上,民離于下,遂失真天下國家。為吾子孫者,當取法于古之圣帝哲王,兢兢業(yè)業(yè),日慎一日,鑒彼荒淫,勿蹈其轍,則可以長享富貴矣?!?/p>
第四,編歌訓子。朱元璋還親自編寫歌曲,讓諸子學唱,歌唱內(nèi)容都是朱元璋訓誡的金玉良言。據(jù)說朱棣當上皇帝以后,曾經(jīng)在大宴群臣的宴會上,讓人歌唱朱元璋所編寫的歌曲,他并且說:“此先帝所以戒后嗣也,雖在軍旅.何敢忘?!?/p>
第五,委以重任,鍛煉諸子的才干。朱元璋還對諸子任以實職,使他們得到鍛煉。有一段時期邊疆吃緊,他要求諸王都要熟悉軍事,凡是封在邊地的諸王更要參與軍務。朱元璋多次命令晉王和燕王領兵出塞,連大將馮勝和傅友德都受他們節(jié)制。隨便說一句,燕王朱棣的軍事才能就是在那時培養(yǎng)出來的。當然朱元璋做夢也不會想到會禍起蕭墻。
3、教子體驗
朱元璋曾經(jīng)跟一位大臣交流自己的教子體驗,他說:“朕于諸子,常切諭之:一舉動戒其輕;一言笑斥其妄;一飲食教之節(jié);一服用教之儉。恐其不知民之饑寒也,嘗使之少忍饑寒,恐其不知民之勤勞也,嘗使少服勞事?!币簿褪钦f,朱元璋不僅從大的方面想方設法教育諸子,而且非常注重細節(jié),注重從言語行動和飲食服用等方面教育諸子。朱元璋教子可謂用心良苦。
縱觀朱元璋的教子思想,可以說內(nèi)容非常豐富,并且是成系統(tǒng)的。他既注重對諸子的知識教育,更注重對他們進行實踐教育,他特別注重培養(yǎng)諸子的仁德,培養(yǎng)諸子對百姓的關愛。他強調(diào)“實學”,就是要培養(yǎng)諸子的實際能力和品德。他的教子理念可以說充滿智慧,即使對我們今天的家庭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朱標是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嫡子,也是朱元璋著重培養(yǎng)的孩子。所以他百分之百信任自己的這個兒子,況且朱元璋本人也不擔心任何人可以從他手里搶走權力。
朱標比較有能力。 朱標自幼便跟隨朱元璋一起打天下,耳濡目染朱元璋的教導。不管是在軍旅生涯中,還是治理國家上,朱標都得到了朱元璋的一手教導。
朱元璋雖然沒讀過什么書,可是他是一個天才,對任何事情都看得很通透。這樣的老師,比飽讀詩書的先生要強得多。
加上在戰(zhàn)場上風吹雨打的生活,朱標的能力是比較強悍的。朱元璋歲數(shù)大了以后,逐漸開始放權讓朱標全權管理朝政,可見朱元璋還是很賞識自己這個兒子的能力的。
朱標的品行很好。 朱標的性格和朱元璋完全不同,朱元璋是殺伐決斷的人,而朱標卻是一個十分柔順的孩子。因為性格上的溫和,所以他比朱元璋要善良得多。
朱元璋雖然不希望自己的兒子有這樣的性格,但是已經(jīng)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了。所以朱元璋也只能盡量教育自己的兒子變得狠一點。
與此同時,朱元璋對這個善良的兒子,當然是沒有戒心的。不管是打天下的時候,還是坐江山的時候,朱元璋都能夠完全對朱標放心。
朱元璋對自己的能力很自信。 朱元璋是一個非常自信的皇帝,不管是能力還是地位,朱元璋都無可撼動。他在軍隊中是一把手,在朝政上也是一把手。
他不僅可以將軍隊訓練成戰(zhàn)斗力最強的軍隊,在治理國家上,也有自己的特殊手段。所以朱元璋壓根就不可能把自己的兒子朱標當成競爭對手。
這兩個人的實力實在是差太多了,所以朱元璋對朱標的信任,不僅是出于朱標身上,更是出于自己身上。
朱元璋給人感覺,乃一無所有的農(nóng)民兼有乞丐出身。而且,他也沒讀過多少書,沒多少文化,卻能從一個討飯的乞丐爬到皇帝的龍椅寶座上,這靠朱元璋什么能力呢?其實朱元璋靠的就是“得人心者得天下”。
朱元璋自學成才朱元璋小時候是家境貧寒,幼年時候能吃飽一頓飯是不錯了,更加是沒錢去讀書,先天條件不好,但他卻是后天也很努力。
事實上,朱元璋從參加郭子興的義軍之后,就意識到了自身文化不足,于是也是整日刻骨與披星戴月自學各種文化知識。他虛心向別人請教文化自己,自己也勤奮不已,在郭子興的軍隊中也上過幾個月的私塾。
這樣,通過勤奮努力學習,朱元璋基本也認識了字,也有了吟詩作對的能力。而且,朱元璋最為可貴,就是雖然自己沒文化,對文人知識分子卻是很敬重。朱元璋喜歡與文人一起切磋詩句,自己在軍隊戎馬生涯中也留下了很多名篇詩句。如這里就有一句朱元璋的詩《雪竹》
雪壓竹枝低,低下欲沾泥,
一朝紅日起,依舊與天齊。
朱元璋的這一首詩,文字平易易懂,把自己成就事業(yè)的雄心壯志與自信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而且,建立明朝之后的朱元璋每到重大節(jié)日時候,都會詩興大發(fā)自己吟詩或者做對聯(lián),自己也重用文人治理國家??梢钥吹?,朱元璋是自學成才的類型。雖然沒經(jīng)過私塾學校讀書,但也算是后天努力與大器晚成的類型。
朱元璋善待天下百姓?朱元璋能夠坐穩(wěn)皇位,一個根本原因也是善待百姓。他乃窮苦的放牛娃出身,自然也知道老百姓最討厭就是貪官污吏,也知道土地對農(nóng)民生活的意義。所以,他當皇帝之后都是勵精圖治,體諒民情,一切都是為窮苦人著想。如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大力整治貪污腐敗,懲罰貪官污吏,修理壓榨農(nóng)民與窮苦人的政策。就是因為朱元璋的政策獲得老百姓的用戶,才不會有人起義造反,才會國泰民安。
朱元璋有優(yōu)秀軍事才華?朱元璋能從元末農(nóng)民起義軍群雄中崛起,打敗當時諸多豪強,并且最終打敗統(tǒng)治的元朝,還是在于朱元璋自身有優(yōu)秀與杰出的軍事才華。尤其在建立明朝時候,當時很多明朝軍隊都聚集在草原一帶,對新生的漢族王朝——大明王朝進行致命的威脅。
?朱元璋為了抵御蒙古軍隊的威脅,命令手下部隊采取正確的軍事行動,制定正確軍事戰(zhàn)略對抗蒙古軍隊,消耗了元朝殘余的軍事力量,使得蒙古人沒有能力組織強大軍隊對抗明朝,這有利于維護邊疆地區(qū)百姓生活穩(wěn)定,使邊疆百姓不再受蒙古人的進攻,有利于百姓的安定與生活富足,這能獲得百姓們的擁護,這也是朱元璋能夠坐穩(wěn)皇帝寶座的根本原因。
朱元璋修訂律法朱元璋知道國家要長治久安,必需修訂律法使人們共同遵守道德與法律上的事情,這樣使百姓生活在安穩(wěn)狀態(tài)之中。于是,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親自參與了律法的修訂,修改不合理的法律條文,使法律更有利于農(nóng)民種植土地,發(fā)展生產(chǎn)力與增強國力,使老百姓都能過上好生活。
當農(nóng)民都有土地種植,都能夠吃飽飯,精力都用在發(fā)展生產(chǎn)上,就很少有人主動集結起來反抗明朝的統(tǒng)治。自然也堅定了老百姓對新王朝統(tǒng)治的信仰,也自然希望新王朝能夠繼續(xù)延續(xù)下來。這也是朱元璋能夠坐穩(wěn)皇帝寶座的根本原因。
?所以,從根本上說,朱元璋能夠坐穩(wěn)皇帝寶座,還是在于懂得“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路,拉攏了民心,自然也獲得了民眾的愛戴。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25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皇帝的飲食是怎樣的真的有幾百道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