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連九族到底有哪九族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是自己的直系親屬:上自高祖、下至玄孫,即高祖、曾祖、祖父、父親、本人、子、孫、重孫、玄孫這九輩人全部殺光,抹去整個直系家族的血統(tǒng)??吹竭@里不禁會覺得太殘忍,但另一種說法才是真的慘絕人寰。
第二種說話是“九族者,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兒子一家、出嫁的姐妹及外甥一家、出嫁的女兒及外孫一家。母族三: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兒子一家。妻族二: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這才是真正的殺光了一個家族。
這種刑罰是如此的暴虐,被判處株連九族后,整個家族男女老少,婦孺皆被斬殺,不僅如此在史書的記載中,有人因得罪皇帝,竟被株連十族,連門下的弟子學生也不能幸免,他就是明朝大儒方孝孺。
方孝孺自幼拜在宋濂門下,飽讀詩書,十分喜愛歷史,通曉古今,為人也是一身傲骨。朱元璋駕崩后,朱允炆繼位,稱建文帝。朱允炆還將將方孝儒招至南京,委以翰林侍講學士之職,因此,方孝孺對他是忠心耿耿。
朱允炆在任期間,藩王勢力壯大,他怕他的王叔們擁兵造反,便下令削藩,誰知以燕王朱棣為首的諸王皆持反對意見,于是方孝儒便替建文帝起草了征討燕王的詔書和檄文。
當然結(jié)局大家也可想而知朱棣發(fā)動靖難之役,占領了帝都南京,并稱帝,而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方孝孺只忠于建文帝,他認為朱棣是謀權(quán)篡位的亂臣賊子,方孝孺寧死不從,并說道:“死即死耳,詔書不草!”燕王則說:“詔不草,滅汝九族!”方孝儒大義凜然的回答到:“莫說九族,十族何妨!”
朱棣見他態(tài)度如此強硬,怒火中燒,便成全方孝孺,誅殺他十族,一共847人,用壞了48把刀,殺了整整七天七夜,并讓方孝孺在一旁觀看,但他連眼睛也沒眨一下。朱棣便命人割掉方孝孺的舌頭,砍掉他的雙腿,但方孝孺仍不屈服,只好將他在午門內(nèi)凌遲處死。
1402年6月燕王朱棣率領“靖難”大軍兵臨南京城下,奉命守城的谷王朱、曹國公李景隆等開門投降,南京陷落。就在“奉天靖難”大軍進城時,皇宮冒出了滾滾濃煙。
在一具燒得面目全非的“建文帝”尸體前,朱棣假惺惺的滴下了幾滴鱷魚淚,隨即下達了全國第一號通緝令,目標就是建文帝手下的五十多個“奸黨”為此朱棣任命心腹紀綱為錦衣衛(wèi)都指揮使,酷吏陳瑛為都察院左都御史負責此事。奉天靖難后一場充滿血腥的大清算就此拉開序幕。
齊泰,建文帝的兵部尚書,削藩的主要倡導者。南京陷落時尚在外地,聞聽消息后他便打算到外地起兵繼續(xù)對抗朱棣,于是喬裝,把自己的白馬涂上墨汁,但馬走了一段路后因出汗而墨汁褪色,被人認出捉獲。(齊泰的邏輯很怪,難怪會失?。┭航饣鼐┖?,不向朱棣屈服,被凌遲處死。堂兄弟也被連坐處死,幾個叔叔被發(fā)配邊疆。
第二號人物是黃子澄,也是削藩的主要倡導者。南京陷落時,他藏匿在嘉興的一位退休官員楊任的家中,謀劃反抗,結(jié)果被人告發(fā)。逮捕至京城后,朱棣親自審問。黃子澄抗辯不屈,被凌遲處死,族人無論少長一律被殺。唯有一子更名換姓為田經(jīng),逃到了湖廣咸寧。同時倒霉的還有藏匿黃子澄的楊任。他本人被凌遲,兩個兒子被斬首,親屬全部戍邊。
接下來就是被姚廣孝稱為“天下讀書人種子”的方孝孺,南京城破當日他就被逮捕。起兵前姚廣孝一再叮囑朱棣不要殺方,同時朱棣也想借助方孝孺的名氣來安撫天下,于是逼迫方孝孺草擬即位詔書。
沒想到方孝孺接過筆后寫上了“燕賊篡位”后擲筆于地,罵道:“死即死耳,詔不可草?!敝扉σ姺叫⑷鎸幩啦磺?,就威脅道:“汝不顧九族矣!”方孝孺斥責說:“便十族奈我何!”惱羞成怒朱棣怒不可遏,命人將其凌遲處死,據(jù)記載場面極其殘忍,以至于“斷舌碎骨”。方孝孺死后,德慶侯廖永忠的兩個孫子因為埋葬方孝孺的遺骸獲罪被殺。
所謂九族,有幾種說法,其中有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之說,還有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之說,不論如何牽連面甚廣。而在此之前,為免受 *** ,方孝孺的妻子、兒子自縊身亡,兩個女兒女兒也投入秦淮河。至于第十族就是方孝孺的那些門生們。據(jù)記載方氏一案連坐被殺者達八百七十三人,其他外親之發(fā)配充軍者高達千余人。
鐵鉉,曾經(jīng)幾次打敗朱棣的一個文人。被俘后背對朱棣坐在朝堂之上,厲聲謾罵,也被凌遲,八十多歲的老父老母被發(fā)配海南島。
此外還有御史中丞練子寧、副都御史茅大芳、左僉都御史周、戶部侍郎卓敬、郭任、盧迥,禮部尚書陳迪、禮部侍郎黃魁、巨敬、給事中陳繼之、韓永、葉福、暴昭等幾十位因不屈服朱棣而被處死的官員,這些人或被誅三族,或被誅九族。
其中有一個耿景清的官員之前與朱棣還有些私交,朱棣即位后,讓他仍然擔任之前的官職。一日他穿著緋色衣服,懷揣利刃想早朝之時行刺,正好欽天監(jiān)向朱棣奏報“異星赤色犯帝座”(有赤紅色星星對皇帝的星座不利),結(jié)果只有耿景清一人穿著緋紅色衣服,利刃當場被搜出。朱棣震怒之下,將耿景清凌遲,同時查抄他的家鄉(xiāng),結(jié)果親朋好友轉(zhuǎn)相攀染,連坐了整個村子。
當然沒有株連九族的也有,他就是當劉伯溫的次子劉。在被逮入京城后,還稱呼已經(jīng)稱帝的朱棣為“燕王殿下”,并且說:“殿下百年后,逃不得一‘篡’字。”結(jié)果死于獄中。官員提出株連家屬,朱棣看在已經(jīng)死了的劉基面上,沒有同意。
對于這些人來說,被處死是殘酷的;但對他們的妻兒兄弟來說,死可以說是一種解脫。這些人的妻女姐妹充入教坊司(官辦妓院)備受 *** ,下面引述兩段官員與朱棣奏對,各位看官一看便知。
建文帝四年六月,燕軍攻入南京,朱棣對于不肯歸附自己的建文帝舊臣進行了清洗。明初被譽為“小韓愈”的知名大儒方孝孺被殺十族,連同他的家族和學生一共被殺近900人。
方孝孺的父親冤死于朱元璋時期的“空印案”,他本人用經(jīng)史,善詩文,生性正直,被稱為“正學先生”,是當時名滿天下的大儒。
朱棣登基后,他的幕僚道衍和尚曾請求朱棣要保全方孝孺。如果殺了他,就絕了天下讀書的種子。
朱棣起兵時,方孝孺曾經(jīng)通過反間計挑唆朱棣于朱高熾之間的關系攻下南京后,決定不計前嫌,招撫方孝孺。
方孝孺被帶到朝堂上,方孝孺穿孝服,大哭道。朱棣安慰他,說,不要悲傷,我本來是要效法周公輔佐成王的。方孝孺說,成王再哪里?朱棣答,已經(jīng)自焚,方孝孺逼問,為何不立成王之子為帝,朱棣回答,國賴長君。方孝孺反問道,為何不立朱允炆弟弟?朱棣被方孝孺弄得無言以對。
他請方孝孺為自己起草即位詔書,方孝孺把筆扔在地上,罵道,死則死爾,詔不可草。朱棣大怒,你就不怕滅九族嗎?方孝孺厲聲答道:滅十族也不怕。朱棣大怒。
然后下令滅方孝孺九族,加上朋友門生,共計873人。
除了方孝儒外,御史大夫景清為了給建文帝報仇,假裝上朝,懷揣利刃,打算行刺朱棣,事情敗露后,滅九族后,朱棣還派人到他老家捉拿于他有瓜葛包括街坊鄰居都受牽連,被成為“瓜蔓抄”。
方孝孺深受儒學“忠臣不事”二主觀念影響,他完全可以向朱棣屈服享受榮華富貴。但是他寧可赴死也不屈服,可謂鐵骨錚錚,載入史冊。朱棣而對建文帝舊臣的屠殺,對于當時的士氣風氣也產(chǎn)生了不好的影響,也成了朱棣的污點,對于他的年號永樂,又有多大諷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26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