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朋友推薦中紀委筆桿子習驊(副部級)寫的《中國歷史的教訓》,這是2015年出版的一本反腐倡廉的小冊子,借古言今,24個歷史故事,講述貪官/巧官/能官,最后都落到“反腐倡廉 從嚴治黨”的主題上,不愧是筆桿子。
不過上面要講的不是重點。
重點是在查閱上面這本書時,發(fā)現了一本同名書,華東政法大學教授楊師群2012年寫的,書名也是《中國歷史的教訓》。作為研究中西方歷史與法律的學者,自然是熟悉中西方的政治體制與社會文化,對比中不由得發(fā)出一系列感慨。
兩本同名的書,都是借中國歷史說事,論點論據卻截然不同,副部“官方正統(tǒng)”,教授“離經叛道”,兩種人生,令人感慨。
簡單講兩點,有興趣可閱讀原書。
一是關于古代王有制經濟與重農抑商
古代立朝通常是打下江山,都是帶姓氏的,所謂“家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是帝王家的,官僚集團可通過賞賜/兼并等方式獲得土地(當然皇帝一句話就能抄家收回),百姓可以種地,干點小買賣都不太受歡迎。賺大錢的商業(yè)一般是國營的,比如鹽鐵專營。
一幅《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繁華,不過這背后卻有皇室及官僚集團大量兼營工商業(yè)的情況,政府對鹽/茶/酒/香等商品實行專賣,經營不善時還可承包給私營者。對于非壟斷行業(yè),可以苛征商稅。
明末曾有人為商人吶喊:“商賈亦何可鄙之有?攜數萬之資,經風濤之險,受辱于關吏,忍垢于市易,辛勤萬狀,所攜者重,所得者末?!?br/>
不知數次被約談、阿里被罰182億、螞蟻即將被分拆的馬老師,有何感受?
二是關于古代專制與官僚集團
字太多,直接上原文。
后臺回復“電子書”,獲取《中國歷史的教訓》兩本電子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284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