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后周皇室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話說李唐之后的五代十國亂世到后周時期因為圣明之主柴榮的出現(xiàn)隱然有一統(tǒng)之勢,奈何柴榮時運不濟,統(tǒng)一大業(yè)尚未完成之時,舊日河山正待整理之際,便溘然長逝,臨終之時柴榮將走上正軌的后周交給了自己年僅7歲的兒子柴宗訓。不過后周因為孤兒寡母的緣故,并未保住柴榮留下了的江山,最終江山被趙匡胤奪了去。那么趙匡胤是怎么奪取后周江山的呢?建立宋朝后趙匡胤又是怎么對待后周皇族的呢?
亂世造就英雄,尤其是在五代十國那樣的亂世,有志兒女誰不想建立一番功業(yè),趙匡胤也不例外,及至年長,他便離開故鄉(xiāng),投身軍旅,來到了郭威的賬下,不久因為后漢無德,郭威便代漢建周。趙匡胤因為這幾年征戰(zhàn)有功,升遷速度很快,等到了后周柴榮繼位以后,趙匡胤深受柴榮的器重,他也不負其所托,屢屢為后周開疆拓土。
原本柴榮請術士給自己算命能活幾年,術士給予了30年的回答,誰知這個術士沒有史上那些術士靠譜,僅僅過了不到6年,柴榮就身染重病,一統(tǒng)天下之偉業(yè)尚未完成就臥床不起,臨終之時,他將趙匡胤召回,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
周恭帝柴宗訓即位后,特別重用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公元960年,朝廷突然接到外敵契丹和北漢聯(lián)兵南下,危機時刻趙匡胤率領禁軍前往迎敵,誰知走到陳橋驛這個地方,在有心人的鼓動下,將士們擁護趙匡胤為皇帝,并把事先準備好的龍袍披在趙匡胤身上,幾番推讓之后,趙匡胤接受了將士們的請求,此即為陳橋兵變。
兵變之后,趙匡胤率領禁軍回到了京城,眼看時局已定,孤兒寡母的后周不得不將皇位禪讓給趙匡胤,按照中國古代的王朝更迭的慣例,新王朝建立后一般都會對前朝斬草除根,以絕后患,不過趙匡胤沒有這樣做,他建立宋朝后很是優(yōu)待后周皇族,并且為了讓后周皇族永享富貴,他還特意立下遺訓,讓后世子孫遵循之。此條遺訓就是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于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
可以說有宋朝存在的一天,后周皇族的后世子孫就可以永享富貴。因此后周雖然丟失天下,但換來永世的富貴,也是另外一種幸福,畢竟在那樣的亂世,沒有一個強有力的英明君主,丟失天下,子孫盡被屠戮也是常有之事。這也許就是老子所言的福禍相依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28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