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高緯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南北朝時期,是我國繼晉朝以后的又一段亂世。南北朝時期的政權(quán)更替,是極為頻繁的。
南朝就有劉宋、南齊、南梁、南陳四朝,而北朝則有北魏,東魏、西魏和北周、北齊。蘭陵王就是北齊的宗室子弟,而隋文帝楊堅則是北周人。
在南北朝對峙期間,總的來說北朝的整體實力是大于南朝的??墒怯捎谀铣惨来纬尸F(xiàn)東西對峙之勢,比如東魏和西魏的對峙,北齊和北周的對峙等等,所以使得南方和北方的政權(quán)基本呈現(xiàn)出一個平衡的狀態(tài)。
不過,這種平衡隨著北周的崛起逐漸被打破(北周和北齊存在時間很短,不過東魏和西魏實際上就是宇文氏和高氏扶植的傀儡政權(quán),為了方便,就直接以北周和北齊稱呼了)。南北朝的末期,北周國內(nèi)的關(guān)隴集團開始崛起,漢人和鮮卑人文化開始融合,使得北周的實力大增,逐漸對北齊形成了強有力的威脅。
再加上北齊皇帝的昏庸,可以說,北周滅北齊已經(jīng)是板上釘釘?shù)氖虑榱?。而北齊之所以能夠拖延自己滅亡的時間,都是因為一個人,蘭陵王。
蘭陵王,北齊宗室中的一個異類
北齊建國二十八年,卻出了文宣帝高洋、廢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緯、幼主高恒六帝,這其中有短命的因素在里面,也有弒君的成分在里面,但是更多的是因為北齊宗室們的昏庸。
先說文宣帝高洋,這個人是北齊名義上的開國皇帝,在位前期還算正常(所謂的前期其實也就是前幾年,因為高洋就活了31歲),但是到了其在位中后期就開始荒淫無度了,因此他很短命,享年31歲。至于死因嘛,懂得都懂。
高洋死后,他的兒子高殷即位,但是高殷即位后不久就被高洋的六弟高演殺死了。說起這個高演,算是北齊比較賢明的皇帝了,不過他即位不久就去世了。
高演死后,傳位給弟弟高湛,其目的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兒子高百年,只是沒想到高湛即位以后,還是把高演的兒子殺死了。
高湛即位以后,比前面的皇帝都不如,前面的皇帝在一開始還裝一下,體恤民情,高湛卻不裝了,攤牌了,直接就荒淫無度起來。
這樣做的后果就是他32歲死亡,死因沉迷酒色。
高湛死后,就是高緯即位了。高緯熟悉的人應(yīng)該很多,蘭陵王也是死在他手上的。高緯的昏庸程度,比前面幾位有過之而無不及。
就說一個典故,玉體橫陳,講的是高緯將自己的妃子供給大臣欣賞的事情,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
總而言之,縱觀北齊的這么幾個皇帝,你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完全是把皇帝位置當(dāng)成了兒戲。說篡位就篡位,以至于傳了那么多代,都是同代在爭奪皇位(實際上北周也差不多,但是誰讓北周出了個中興之主呢)。
有了這些人的襯托,蘭陵王高長恭實在是一個異類,因為他太賢明了。蘭陵王作戰(zhàn)勇猛,待人恭謙,和高氏家族真的是格格不入。
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使得高緯對高長恭妒忌不已,以至于在北周如此強大的前提下,高緯還是要將高長恭給殺了。
結(jié)束語
北齊的皇帝都這么昏庸,滅亡也是預(yù)料之中的事,再厚的家底,也經(jīng)不住這么折騰。
電視劇《蘭陵王》的熱播,讓更多的人熟悉了蘭陵王高長恭這個人物,高長恭作為一個驍勇善戰(zhàn)的將領(lǐng)最終竟是死于自己的皇帝高緯之手。
而在當(dāng)時的情況下,北齊的境況岌岌可危,四面楚歌,那作為皇帝的高緯,為什么一定要殺了當(dāng)時北齊的保護神高長恭呢?
北齊蘭陵王,在歷史上究竟是個什么形象?
蘭陵王原名高肅,字長恭,是文襄帝高澄的第四個兒子,但是因為他的生母地位低微,早年時高長恭并沒有得到重用。
直到19歲的時候,高長恭才受封為蘭陵王,但皇帝也一直沒有對他委以重任。后來孝昭帝高演繼位,高長恭才得到了高演的器重,軍事才能也由此得到了展現(xiàn)。比較有名的戰(zhàn)役就是金墉解圍。
河清三年,北周軍隊進攻北齊,高長恭帶領(lǐng)五百騎兵沖入北周軍隊的包圍圈,一路殺至金墉城下,但由于高長恭帶著面具,城中守兵不敢確定是不是高長恭本人,后來高長恭摘下面具,城中之人才相信他。
這主要是因為,傳說蘭陵王高長恭是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相貌俊美,面若好女,性格溫和,因為他的長相太過俊美,沒有威懾力,在戰(zhàn)場上時高長恭便會戴上面具,所以高長恭一摘面具,大家一看,哇,這么帥的將領(lǐng)那一定就是高長恭了。
由于高長恭的到來,守城軍如有神助,很快擊敗了北周的軍隊,據(jù)記載,北周軍狼狽而逃,從邙山到谷水之間三十里路的距離,都是北周士兵丟下的兵器甲胄。高長恭也就因此一戰(zhàn)成名,北周的士兵聽到他的名字,便會嚇得瑟瑟發(fā)抖。
士兵們?yōu)榱速濏炋m陵王高長恭的英勇,便做了一首《蘭陵王入陣曲》。但也就是這首曲子,讓高長恭陷入了君主的猜忌。
北齊后主高緯為什么一定要殺蘭陵王?
說來說去,蘭陵王就是犯了皇帝最忌諱的事功高蓋主。蘭陵王經(jīng)過多次戰(zhàn)役,在軍中和百姓心中威望都很高。許多百姓和士兵只知道蘭陵王,不知道北齊王。這讓身為皇帝的高緯十分不爽。
直到有一次,高緯詢問高長恭,邙山之戰(zhàn),敵軍之中那么危險,你要是不小心出了意外怎么辦?高長恭回答說,國事即家事,我沒有想過那么多。其實這話看起來沒什么問題,只是一個將領(lǐng)表達自己為了國家可以不顧生死。但在皇帝高緯看來,這蘭陵王分明是有反叛之心,想把齊國國事變成自己的家事。再加上高緯聽到將士們傳唱的《蘭陵王入陣曲》,對高長恭更加忌憚了,認為高長恭很有可能反叛,便想除掉他。
所以在武平四年五月,高緯派人向高長恭送去毒酒,高長恭飲鴆而死。死前他曾對王妃鄭氏說,我對國家如此的忠心,皇帝為什么要賜我毒酒呢?時年三十三歲的高長恭懷著滿腹的冤屈就這樣死了。
高長恭一死,北周的機會也就來了。三年之后,北周軍隊攻破大齊都城,高緯逃跑的時候被捉,之后被殺。
高緯明知道蘭陵王的作用為什么執(zhí)意殺他,不考慮江山社稷嗎?
高緯此人,昏庸無道。《北齊書》記載:?過庭所聞,莫非不軌不物。輔之以中宮你韞,屬之以麗色淫聲,縱鞲紲之娛,恣朋淫之好。?大概就是說,高緯宮中所放置的,都是些違禁之物,不僅騎馬溜鷹,不務(wù)正業(yè),而且還十分好色。
?玉體橫陳?這個成語想必大家都聽說過,說的就是高緯讓自己的寵妃馮小憐光著身子躺在案桌上,高緯一邊聽大臣匯報政務(wù),一邊欣賞著美色??梢娪卸嗷奶屏?。
據(jù)記載,高緯曾經(jīng)將人綁了和蝎子放在一起,看見人被蝎子蟄的痛苦嚎叫,竟覺得十分開心,并以此為樂。
就這樣的一位皇帝,心中盡是享受玩樂,沒有半點江山社稷,又哪里會考慮殺了蘭陵王之后會給國家?guī)硎裁礊?zāi)難呢?所以北齊滅亡在高緯手里,也真是一點也不冤。
只是可惜了高長恭,一心為國,卻含冤而死,還死于高緯這樣的昏君手下。真是替他覺得不值得??!
這其實和當(dāng)時的大環(huán)境,以及北齊集團激烈的權(quán)力斗爭有關(guān)。在那個紛亂的年代,君臣猜忌嚴重,而武力動亂更是家常便飯。
北齊動亂的政治環(huán)境北齊后主高緯、蘭陵王高長恭,都是高歡的孫子。但蘭陵王高長恭是文襄帝高澄(高歡長子)的四子,高緯是武成帝高湛(高歡第九子)次子。所以,高緯和高長恭是一個爺爺,但卻不是親兄弟。
原本長子高澄繼承了高歡的權(quán)勢,但后來卻突然被刺殺掉,局勢開始變得混亂。此時,高澄弟弟高洋挺身而出,迅速穩(wěn)定了局勢。高洋前期勵精圖治,且建立北齊政權(quán),只是后期變得荒淫無道起來。
高洋死后,其子即位。只是高洋的弟弟高演、高湛(親兄弟,同父同母)發(fā)動政變,廢掉了自家侄子。高演死時,兒子年幼。為了避免悲劇重演,高演傳位給弟弟高湛,高湛死,兒子高緯即位。
皇帝的頻繁更迭,是鮮卑和漢族官員在朝堂上爭斗的結(jié)果。鮮卑貴族戰(zhàn)勝了漢族官員,高演得以登基。高緯即位后,依舊延續(xù)了重用鮮卑官員的傳統(tǒng)。而此時,手下的漢族大臣,想要擁護高緯的弟弟高儼,推翻高緯和鮮卑貴族。
所以,高緯之所以能成為皇帝,以及成為皇帝后,都面臨著殘酷的斗爭形勢。北齊內(nèi)部的矛盾一直不斷,宗室之間、宗室和百官之間、百官內(nèi)部之間都是矛盾重重。
而且,高洋、高湛、高緯簡直一脈相承,性格中都有荒淫殘暴的基因,他們都荒淫無道,殘殺宗室、大臣,這種性格的傳承,和蘭陵王的死亡也有關(guān)系。
蘭陵王的功績太大蘭陵王高長恭之死,除了高緯猜忌的性格外,其本人也有相應(yīng)的原因。首先便是他的身份,其次便是他的功績。
高長恭的父親高澄,是高歡的長子,后來被高洋追封為文襄皇帝。而高緯的皇位,是通過推翻高洋之子而得來的。那么,一旦時機成熟,在有心人的運作下,
高長恭自然也有機會登上皇帝的寶座,而且會比高緯更名正言順。
所以,當(dāng)高長恭無意間說了一句話之后,便引起了高緯的忌憚。
后主(高緯)謂長恭曰:“入陣太深,失利悔無所及?!睂υ唬骸凹沂掠H切,不覺遂然?!钡巯悠浞Q家事,遂忌之。 高長恭不過是感動之下,說了一句表忠心的話,便被敏感地高緯認為,“家事”二字別有用心,從此心生忌憚。高長恭此后不得不借大肆貪污、甚至裝病的辦法來保全自己,可最終依舊被高緯用毒酒毒死。
高長恭除了身份尊貴外,其軍事能力也是十分高超。在芒山之戰(zhàn)、定陽之戰(zhàn)中,高長恭屢建功勛。軍士們甚至創(chuàng)作了《蘭陵王入陣曲》,以此來稱頌高長恭的勇武。
高長恭雖然貴為宗室,可卻能團結(jié)士兵,即使是普通的瓜果,也必須和士兵們分享,因此深受士兵愛戴。
王前既有功勛,今復(fù)告捷,威聲太重,宜屬疾在家,勿預(yù)時事。 然而高長恭的韜光隱晦,并沒有打消高緯對他的猜忌,仍舊派人給他送去了毒藥。
武平四年五月,帝使徐之范飲以毒藥。長恭謂妃鄭氏曰:“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鴆也?”妃曰:“何不求見天顏?”長恭曰:“天顏何由可見!”遂飲藥而薨。 臨死之前,高長恭燒掉別人欠他的千金債券。
綜上所述,雖然高長恭為國為民,忠心事主。但在那個動亂的年代,無論是他的身份還是功績,都極為受到猜忌。
何況當(dāng)時的朝堂之上,鮮卑官僚和漢族官僚爭斗是你死我活,水火不容。高長恭即使有心逃避,也難以躲開權(quán)力的漩渦。
何況皇位本來就得來不正的高緯,從基因里就有猜忌的成分。高緯這種猜忌的性格,自毀長城的行為,給了北周武帝宇文邕機會。宇文邕北連突厥,在公元557年滅掉北齊。已經(jīng)傳位給幼子的高緯,也被北周俘虜,他最終依舊難逃成為階下囚的命運。
無非有兩方面,一則是蘭陵王高長恭可以說之前是立下了諸多的戰(zhàn)功,在軍中有著非常大的聲望,因為他帶領(lǐng)著北齊的軍隊可以說屢次擊敗了北周的軍隊;二則是本來就受到高瑋的忌憚,再加上在一次戰(zhàn)役之后,高瑋給蘭陵王開了慶功宴,在宴會上本來是想拉攏人心,去慰問他,讓他不要每次都過于深入敵后,這樣會讓他擔(dān)心的,卻沒想蘭陵王回了句這是家事,是他應(yīng)該做的,可以說因為這句話從而遭受到高瑋的猜忌,認為他想要篡奪他的位置,再加上蘭陵王的功績顯赫,士兵們歌頌他而創(chuàng)造的《蘭陵入陣曲》可以說不時的傳入他耳中,因而才會下令賜予他毒酒,可以說結(jié)局著實是令人唏噓不已。
在南北朝時期,可謂是英雄輩出,而蘭陵王恰恰是這么一位令世人所探索的對象,蘭陵王高長恭雖然出生在高家,但因為是庶出,再加上母親地位比較低,因而從小就沒有受到家人的重視,但也因為他母親的悉心教導(dǎo),使得他性格也是格外的溫和,但內(nèi)心也是希望能夠出人頭地,所以對待學(xué)習(xí)也是格外的用功,可以說是文武雙全,他因為相貌過于俊美,所以擔(dān)心這樣威望不足,并且也不足以震懾敵人,因而每次打仗的時候基本上都會帶著一個獠牙面具,可以說也是因此使得世人對他格外的好奇。
可以說蘭陵王高長恭一生中戰(zhàn)役不斷,立下了諸多的戰(zhàn)功,但最著名的一次戰(zhàn)役還是要屬救援邙山之戰(zhàn)了,當(dāng)時金墉城被北周的軍隊所圍,可謂是孤立無援,而他這時候帶領(lǐng)著500士兵前來解圍,但因為帶著面具,金墉城的士兵認不出是誰,以為是敵人的計謀,所以蘭陵王因此而摘下面具,可以說士兵們看到他的面容的時候可謂是軍心大振,認為是上天派遣天神前來解救他們的,于是之后北周的軍隊可謂是倉皇而逃,當(dāng)時士兵們?yōu)榱烁桧炈膽?zhàn)績,還創(chuàng)出了《蘭陵入陣曲》。
可以說之后高瑋為了拉攏人心,舉辦了慶功宴,并且表明讓蘭陵王不要每次都深入敵后,這樣的話也是會令他擔(dān)心,蘭陵王可以說聽話也是很感動,說了句這是家事,是他應(yīng)該做的,也恰恰是這句話令得他有所猜忌,認為蘭陵王是不是想要篡位,再加上宮外傳來的《蘭陵入陣曲》的歌聲,可以說更是令他忌憚不已,因而事后就賜予了他毒酒,可以說結(jié)局著實是令人唏噓。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28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黃忠實力不亞關(guān)羽馬超,他的一生有何功···
下一篇: 給孩子讀中國歷史6:最大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