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中的單雄信跟徐懋功一樣,在歷史上都確有其人,兩人還是現(xiàn)實中最要好的哥們。只不過結(jié)局大不一樣,徐懋功功成名就,單雄信卻被殺早亡,接下來小編講講他的一些故事。
評書演義中的單雄信有很多演繹加工,塑造了一個仗義疏財、義薄云天、剛正不屈的綠林好漢形象。他因為哥哥被李淵誤殺,至死不肯投降唐朝,最后慷慨赴死,是個悲劇式的英雄人物。
真實的歷史人物與演義人物自然有很多不同,有些甚至是大相徑庭,有另外一幅模樣。歷史上的單雄信是曹州濟陰(今山東菏澤市)人,跟徐懋功是老鄉(xiāng),兩人意氣相投,結(jié)成生死之交。隋朝末年,天下大亂,翟讓在瓦崗山舉兵起事的時候,兩人一起入了伙,成為翟讓的心腹班底。
隋末起義軍將領(lǐng)單雄信
單雄信武藝高強,徐懋公神機妙算,兩人輔佐翟讓把瓦崗形勢搞得越來越紅火,投奔的人越來越多,但隨之內(nèi)部矛盾也越來越突出。后來上山的李密為了奪取起義軍最高權(quán)力,竟然設(shè)計在一次宴會上殺死了翟讓。
作為翟讓的心腹兄弟,單雄信當(dāng)時是如何表現(xiàn)的呢?他沒有想象中的誓死抗?fàn)?、為翟讓報仇,而是“頓首求哀”,以求保命,李密“釋而慰諭之”。這表現(xiàn)跟演義中豪俠仗義、不懼生死的單二爺差距太大了吧!當(dāng)時李密的心腹謀士房彥藻就看出單雄信“輕于去就”的致命弱點,就是太反復(fù)無常了,勸李密除掉他。但李密愛惜單雄信的才能,又要靠他籠絡(luò)住翟讓舊部,就沒有殺他,反而委以重任。
后來事實證明單雄信確實是個“輕于去就”的人。李密與王世充在邙山?jīng)Q戰(zhàn)時,手握著重兵的單雄信揣摩著形勢,行動遲緩,導(dǎo)致李密潰敗而逃。而單二爺率領(lǐng)重兵,不戰(zhàn)而降,投靠了王世充。雖然當(dāng)時秦瓊、程咬金也歸附了王世充,但人家都是受傷被俘,不得已才暫時寄人籬下。當(dāng)兩人看出王世充不是個成大事之人時,很快就脫身投奔了秦王李世民。
李世民與王世充交戰(zhàn)時,單雄信多次襲擊過李世民,多虧尉遲敬德等人解救才脫險,所以李世民對單雄信的印象肯定不好。后來,李世民打敗了王世充,擒獲單雄信,下令將其處死。
當(dāng)時徐懋公等人向李世民苦苦求情,請他放過單雄信,但李世民執(zhí)意不聽。其實以李世民的度量和胸懷,過往單雄信襲擊他的事,他完全可以放下。但是單雄信有個必須殺掉的理由,就是“輕于去就”,這種反復(fù)往常的人必須除掉,免留后患!看準(zhǔn)了這一點,李世民不管多少人求情,都不為所動。
單雄信的結(jié)拜兄弟徐懋公(凌煙閣功臣李勣)
一看求情未果,徐懋公淚流滿面,他拿出利刃割下自己腿上的一塊肉,遞給單雄信說:“你我兄弟一場,我不能救下你,你吃了我這塊肉上路吧。你的家人我會照顧,你放心吧?!眴涡坌艑π祉f:“我知道自己必死,我的家人就托付給兄弟你了!”說完,單雄信把肉吃下,走上刑場赴死。
單雄信刑場就戮
徐懋公沒有食言,在單雄信死后精心照料他的家人。單雄信的兒子單道真后來官至梁州司馬,長孫單思敬官至安東都護府都護,單家也算是后繼有人了。
單雄信的后代,說起單雄信這個人,想必大家都知道,他是隋唐時期的英雄之一,更是瓦崗五虎之一,后來投靠王世充,但王世充被李世民擊敗之后被李世民斬首。而對于單雄信的后代則說因為怕李世民報復(fù)而改名換姓了,據(jù)說改姓為“尚”。
單雄信
單雄信的后代
隋末的時候單雄信加入瓦崗寨起義大軍,在公元618年的時候瓦崗寨分解單雄信投靠了當(dāng)時的軍閥王世充,后來被李世民處死。據(jù)說當(dāng)年單雄信被殺以后,單雄信的后代子孫為了避禍都改姓“尚”,因此有很多人都說單尚不分。到了黃巢起義的時候,單雄信第十一代孫單興、單旺、單茂、單盛加入黃巢起義,人稱黃軍四杰。
單雄信與羅成的關(guān)系
歷史上,單雄信和羅成都是農(nóng)民起義的一員,但單雄信和羅成卻不是人們想象的那么和睦,兩人可以稱得上是一對冤家了。單雄信和羅成的矛盾不僅是表面的意見不合,其實是那個年代的反應(yīng)。因為家庭地位的不同,讓單雄信一直對羅成有意見,即便在一個隊伍里,單雄信也一直防著羅成,因為羅成是有家庭有背景的人,而單雄信家庭背景一般想要有一番成就很不容易,羅成的出現(xiàn)給了單雄信更大的壓力,因此他們的矛盾逐漸升級。但即便這樣,他們也沒有脫離這個大集體,因為都很有男子氣概,即便心里有結(jié),但通過秦瓊在中間的說和,單雄信和羅成還成了結(jié)拜兄弟。
他們在成為兄弟后,那個時代的矛盾自然還是不能消除的,因此他們只是過表面,讓人感覺他們之間和好如初了,其實不是。不過說到羅成,官宦大家庭的子弟,對他們這些平民出生的人自然會有一些偏見,這個也很容易理解,畢竟生活的環(huán)境不一樣。單雄信和羅成在相處了一段時間后,感覺矛盾化解的差不多了,但在最后一件大事上讓單雄信和羅成之間有了很強烈的反差,因為這件事代表著兩個不同的陣營,這下他倆的矛盾激化到了極致,最后羅成親手將單雄信殺死了。
單雄信不降唐原因
關(guān)于單雄信為何不肯降服于李世民。追根究底要從兩人的父輩說起。單雄信的父親單禹,曾是北周鎮(zhèn)守東昌(今山東聊城)的將軍。公元581年,當(dāng)時尚在隋任將的李淵,奉命攻打北周,并且圍住了東昌。雙方血戰(zhàn)數(shù)日,李淵率部攻破城墻,單禹也是兵敗被擒。只是后者性情忠烈、寧死不屈,最后被李淵處死。此后,單氏舉族出逃,逃至潞州后,便購置莊園田地,隱居了下來。這里就成了后來為后人熟知的二賢莊。然而,單李兩家的恩怨卻并非到此為止。在單雄信之上,有一位兄長,名叫單雄忠。隋朝統(tǒng)一南北之后,李淵受封太原太守。
他在上任途中遭遇截殺,最后受人所救,并且在最后奮起反追,殺退來襲之人。在人困馬乏后,便選擇休息片刻。就在此時,恰巧單雄忠策馬而來。李淵誤以為敵人再次來犯,便舉箭射殺了前者。此外,李淵還曾經(jīng)奉命討伐過瓦崗寨。還俘虜那里的家眷親屬。雖然他這次圍剿,有被人算計陷害的原因。但最終還是被單雄信算在了前者頭上。因此,新仇舊恨相加,且不論李唐方面作何感想,就單雄信這份倔強剛烈的性子,要他降服與李世民,是斷然不可能的。這便是單雄信為何不肯降服于李世民的原因。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333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