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
播講:關(guān)永超
我國歷史已經(jīng)有五千多年了,本書為我們講述了我國五千年來的重大記事,從三皇五帝、大禹治水到三國再到清朝整個封建社會結(jié)束。
孩子需要讀歷史嗎?
答案是肯定的,首先,讀史使人明智,從小聽歷史故事的孩子,內(nèi)心是豐富的,對事情的看法也會更深入、更清晰;其次,孩子從歷史中不僅能學(xué)到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感受古人可貴的精神品質(zhì)。人們常說,我國有5000年悠久的歷史,我們現(xiàn)在遇到的問題和困惑,也許我們的先輩們也曾遇到過,透過過去的人與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某些規(guī)律,掌握換位思考的能力,最終內(nèi)化為人文素養(yǎng),學(xué)會更好地為人處世。
歷史的價值也在于此,正如唐太宗的那句名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往期回顧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1-2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3-4集< 暴君夏桀>、< 中國第一個奴隸出身的宰相伊尹>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5-6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7-8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9-10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11-12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13-14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15-16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17-18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19-20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21-22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23-24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25-26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27-28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29-30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31-32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33-34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35-36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37-38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39-40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41-42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43-44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45-46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47-48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49-50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51-52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53-54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55-56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57-58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59-60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61-62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63-64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65-66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67-68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69-70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71-72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73-74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75-76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77-78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79-80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81-82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83-84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85-86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87-88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89-90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91-92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93-94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95-96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97-98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99-100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101-102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103-104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105-106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107-108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109-110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111-112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113-114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115-116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117-118集、
歷史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連播第119-120集、
更多消息
如果您聽了喜歡請分享轉(zhuǎn)發(fā)點個贊喲
朝代簡介
夏朝:約前2146-1675年 安邑 山西夏縣禹
商朝: 約前1675-1029年 亳河南商丘 湯
周朝:
西周:約前1029-771年 鎬京 陜西西安 周武王姬發(fā)
東周:前770-256年 洛邑河南洛陽周平王姬宜臼
春秋:前770-476年
戰(zhàn)國:前475-221年
秦朝:前221-207年 咸陽 陜西咸陽始皇帝嬴政
漢朝:
西漢:前206-公元8年 長安 陜西西安 漢高祖劉邦
新朝:9-23年 王莽
東漢:25-220年 洛陽 河南洛陽 漢光武帝劉秀
三國:
曹魏:220-265年 洛陽河南洛陽魏文帝曹丕
蜀漢:221-263年成都 四川成都 漢昭烈帝劉備
孫吳:222-280年建業(yè) 江蘇南京 吳大帝孫權(quán)
晉朝:
西晉:265-316洛陽 河南洛陽 晉武帝司馬炎
東晉:317-420建康江蘇南京 晉元帝司馬睿
十六國304-439
南北朝:
南朝:
宋:420-479 建康 江蘇南京 宋武帝劉裕
齊:479-502 建康 江蘇南京 齊高帝蕭道成
梁:502-557 建康 江蘇南京梁武帝蕭衍
陳:557-589 建康 江蘇南京 陳武帝陳霸先
北朝:
北魏: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魏道武帝拓跋珪
洛陽 河南洛陽
東魏:534-550 鄴河北臨漳 魏孝靜帝元善見
西魏:535-556 長安 陜西西安 魏文帝元寶炬
北齊:550-577 鄴河北臨漳 齊文宣帝高洋
北周:557-581 長安 陜西西安周孝閔帝宇文覺
隋朝:581-618大興 陜西西安隋文帝楊堅
唐朝:618-907長安 陜西西安唐高祖李淵
五代十國:
后梁:907-923 汴 河南開封 梁太祖朱晃
后唐:923-936 洛陽 河南洛陽唐莊宗李存勖
后晉:936-947 汴 河南開封晉高祖石敬瑭
后漢:947-950汴河南開封漢高祖劉暠
后周:951-960汴河南開封周太祖郭威
宋朝:
北宋:960-1127 開封 河南開封 宋太祖趙匡胤
南宋:1127-1279臨安 浙江杭州 宋高宗趙構(gòu)
遼國:907-1125皇都 遼寧 遼國耶律阿保機
大理:937-1254 太和城 云南大理
西夏:1032-1227 興慶府 寧夏銀川
金國:1115-1234 會寧 阿城(黑) 金太祖阿骨打
中都北京
開封 河南開封
元朝:1206-1368 大都 北京 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1368-1644 北京 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1616-1911 北京 北京 清世祖福臨
中華民國:1911-1949 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 : 1949- 北京
1、夏朝:約公元前2029年-約公元前1559年。
2、商朝:約公元前1559年-約公元前1046年。
3、周朝: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
4、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
5、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6、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7、新朝:公元8年臘月-公元23年10月6日。
8、玄漢:公元23-25年。
9、東漢:公元25-220年。
10、三國:公元220-280年。
11、晉朝:公元265-420年。
12、南北朝:公元420-589年。
13、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
14、唐朝:公元618-907年。
15、五代:公元907-960年。
16、十國:公元891-979年。
17、宋朝:公元960-1279年。
18、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
19、明朝:公元1368-1644年。
20、清朝:公元1644-1912年。
擴展資料
中國歷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紛繁。每朝的創(chuàng)建者要首辦的事就是確立國號,即朝代名稱,簡稱朝名。朝代由部族、部落聯(lián)盟的名稱而來,來自創(chuàng)建者原有卦號、爵位;源于創(chuàng)建者原始政權(quán)統(tǒng)治的區(qū)域;源于宗族關(guān)系;寓意吉祥。
如明末女真勢力復(fù)強,重建金國(后金)。后金為了向外擴展,割斷了同明朝的臣屬關(guān)系,清太宗皇太極把“女真”改為“滿州”,把“金”改為“清”。
在宋時女真人受制于契丹人,他代針對“遼”字在契丹語中是 “鐵”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鐵更堅強有力,可以壓倒“遼”?!敖稹备摹扒濉钡脑?,史學(xué)家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是皇太極要避免引起尖銳的矛盾。
-中國歷史朝代
上下五千年因為中國有近五千年的歷史,故通常說“上下五千年”就是指代整個中國歷史。
《上下五千年》是一本簡易敘述中國歷史的書籍,從中國傳統(tǒng)的史前傳說至明清時期,前后四千多年的歷史,書中描述了在歷史上影響比較久遠的事件和人物,此書有助于歷史興趣愛好者粗線條了解中國歷史,串聯(lián)歷史梗概。
另有《世界上下五千年》一書,是描述世界各國歷來影響比較久遠的事件和人物的書籍。
中華上下五千年
作者:著名語言學(xué)家、教育學(xué)家 林漢達 中華文化歷史久遠,有記載以來的歷史就有幾千年。在華夏土地上演出了一幕幕激動人心的故事,出現(xiàn)一個個叱咤風(fēng)云的人物,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跡。中華文化就是我們生命之源。 《中華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歷史讀物。在這套書中,編者選擇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據(jù)史籍材料,加以組織和剪裁,用通俗的現(xiàn)代語言寫出來,不加鋪敘和描寫,基本上沒有虛構(gòu)。但本書不僅僅局限于歷史,而是廣泛涉及哲學(xué)、軍事、藝術(shù)、教育等領(lǐng)域,使本書從一般的歷史性介紹上升到對中華文化各個層面的廣泛介紹。
我們偉大祖國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按照古代的傳統(tǒng)說法,從傳說中的黃帝到現(xiàn)在,大約有四千多年的歷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
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里,有許多動人的有意義的故事。其中有許多是有文字記載的。至于五千年以前遠古時期的情況,沒有文字記載,但是也流傳了一些神話和傳說。
譬如,我們?nèi)祟惖淖嫦?,究竟是從哪里來的?古時候流傳著一個盤古開天地的神話,說的是在天地開辟之前,宇宙不過是混混沌沌的一團氣,里面沒有光,沒有聲音。這時候,出了一個盤古氏,用大斧把這一團混沌劈了開來。輕的氣往上浮,就成了天;重的氣往下沉,就成了地。
以后,天每天高出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盤古氏本人也每天長高了一丈。這樣過了一萬八千年,天就很高很高人道主義學(xué)說,社會變革和人類解放是其批判性和革命性所,地就很厚很厚,盤古氏當(dāng)然也成了頂天立地的巨人。后來,盤古氏死了,他的身體的各個部分就變成了太陽、月亮、星星、高山、河流、草木等等。
這就是開天辟地的神話。
神話畢竟只是神話,現(xiàn)在誰也不會相信真有這樣的事。但是人們喜歡這個神話,一談起歷史,常常說從“盤古開天地”起。這是因為它象征著人類征服自然的偉大氣魄和豐富的創(chuàng)造力。
那么,人類歷史究竟應(yīng)該從哪兒說起呢?后來,科學(xué)發(fā)達了,人們從地下發(fā)掘出來的化石,證明人類最早的祖先是一種從古猿轉(zhuǎn)變而來的猿人。
我國科學(xué)工作者在祖國各地先后發(fā)掘了許多猿人的遺骨和遺物的化石,可以看到我們祖國境內(nèi)最早的原始人,已經(jīng)有一百萬年以上的歷史。像云南發(fā)現(xiàn)的元謀猿人,大約有一百七十萬年歷史;陜西出土的藍田猿人,大約有八十萬年歷史;拿有名的北京猿人來說,也有四五十萬年的歷史了。
這里,我們就從北京猿人說起。北京猿人生活在周口店一帶。那時候,中國北方的氣候比現(xiàn)在溫和濕潤。山上山下,生長著樹林、灌木和豐茂的野草。兇猛的虎、豹、狼、熊等野獸,出沒在樹林和山野中。那里還生長著大象、犀(音xī)
牛和梅花鹿。
猿人的力氣比不上這些兇猛的野獸,但是他們和任何動物根本不同的地方,就是猿人能夠制造和使用工具。這種工具十分簡單,一件是木棒,一件是石頭。木棒,樹林里多的是,但它是經(jīng)過人砍削的;石頭呢,是經(jīng)過人工砸打過的,雖然很粗糙,但畢竟是人制造的工具。
他們就是用這種簡單的工具來采集果子,挖植物的根莖吃。他們還用木棒、石器來同野獸作斗爭,獵取食物。
但是,這種工具畢竟太簡陋了,他們獲取的食物是很有限的,靠單個人的力量,沒法生活下去,只好過著群居的生活,共同勞動,共同對付猛獸的侵襲。這種人群就叫原始人群。
幾十萬年過去了,猿人在艱苦的斗爭中進化了。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的山頂洞穴里,發(fā)現(xiàn)另一種原始人的遺跡。這種原始人的樣子,已經(jīng)和現(xiàn)代人沒有什么兩樣。我們把他們叫做“山頂洞人”。
山頂洞人的勞動工具有了很大的改進,他們不但能夠把石頭砸成石斧、石錘,而且還把野獸的骨頭磨制成骨針。別看這一枚小小的骨針,在那時候,人們能磨制骨針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有了骨針,人們可以把獸皮縫成衣服,不像北京猿人時期那樣赤身裸體。
山頂洞人過的也是群居生活。但他們的群居生活已經(jīng)按照血統(tǒng)關(guān)系固定下來。一個集體的成員都是共同祖先生下來的,也就是同一氏族的人。這樣,人類社會就進入了氏族公社時期了。
鏈接: /s/1w_xQVx8VL_xZTwppKHjRag
提取碼: 8ss2 復(fù)制這段內(nèi)容后打開百度網(wǎng)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中華上下5000年故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35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