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道光禁煙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林則徐虎門銷煙,這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筆者認為,這也是清政府第一次表明了對于消滅鴉片的決心。
第一次表明決心?有人可能認為筆者是在胡說,因為在林則徐之前,道光皇帝已經(jīng)派去了幾任欽差大臣,可結(jié)果呢,他們無非就是放了幾把火,敷衍了事,道光皇帝其實也是敷衍了事,派欽差大臣去也就是做做表面工作,堵住朝中部分大臣的嘴。
直到林則徐上書,道光皇帝才重視起來,并且多次召見林則徐,和他詳細討論禁煙的事宜,林則徐在禁煙過程中的種種做法,相信也提前向道光皇帝做了匯報,并且得到批準。
林則徐銷煙過程中的兩件事最能表現(xiàn)出清政府的決心,首先是將收繳來的鴉片在虎門就地銷毀,而不是運往京城,因為運往京城路途遙遠,難免會遇到被人偷換,或者是地方官員與癮君子勾結(jié),進行搶奪。
其次,林則徐虎門銷煙沒有采用火燒,因為火燒有很多殘留物滲入地下,事后有人將土壤挖走提煉,林則徐的辦法是建造一個大水池,在里面引入海水,然后將鴉片放進去浸泡半天,再加入生石灰充分攪拌,這樣一來,鴉片連一點殘渣都不剩。
上文我們說到,道光皇帝是在收到林則徐的上書之后才下定決心禁煙,這就要從林則徐上書內(nèi)容說起。林則徐的分析大致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是鴉片導(dǎo)致了清政府的貿(mào)易逆差,大量白銀外流,二是鴉片對人的危害極大,傷害清朝百姓及士兵的身體。
如果道光皇帝考慮清朝百姓及士兵的身體,那么他早就開始徹底禁煙了,而且他自己也知道鴉片對于身體的傷害,否則他就不會戒掉。所以說,道光皇帝派林則徐禁煙,最主要的并不是考慮到這一點。
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場景
如此一來,道光皇帝禁煙的最主要原因就只剩下一條,那就是抑制白銀外流,在此之前,道光皇帝并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因為清朝一直占據(jù)著貿(mào)易上的優(yōu)勢,他們靠著茶葉、瓷器等的出口,賺了不少西方的錢,當?shù)弥足y大量外流時,他終于坐不住了。
道光皇帝把銀子看得如此重要,可以理解,畢竟國庫空虛,他自己都在過著節(jié)儉的日子,但他忽略了矛盾的主次,如果他把清朝百姓放在第一位,在自己戒掉鴉片之時就下定決心禁煙,相信也不會招致西方國家的利欲熏心,也就不會發(fā)生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
虎門銷煙(1839年6月)是指中國清朝政府委任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廣東虎門集中銷毀鴉片的歷史事件。此事后來成為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的導(dǎo)火線,《南京條約》也是那次戰(zhàn)爭時清政府簽訂的。1839年6月3日(即清宣宗道光十九年歲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至6月25日結(jié)束,共歷時23天,銷毀鴉片19,187箱和2119袋,總重量2,376,254斤?;㈤T銷煙成為打擊毒品的歷史事件?;㈤T銷煙開始的6月3日,民國時被定為不放假的禁煙節(jié),而銷煙結(jié)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國際禁毒日。
談及林則徐的虎門銷煙,想必大家都這么認為,即:鴉片之毒,讓林則徐憂心忡忡,于是林則徐為了人民的健康,而勇往直前的禁煙!
然而,事實可能并非如此!林則徐禁煙的原因,并不是因為知道鴉片害民,而是看到了這一場危機。也就是說,不能用現(xiàn)代人的認識,去分析林則徐的禁煙動機!
為什么說林則徐禁煙,不是因為鴉片害民呢?關(guān)于這一個問題,最有力的一個反駁證據(jù)是:林則徐一邊禁鴉片,但一邊卻鼓勵鴉片國產(chǎn)化,主要在云貴地區(qū)種植。這也是抗戰(zhàn)前后,云貴地區(qū)鴉片泛濫的重要原因!
后來,全國各地的開始大規(guī)模種植,甚至有的農(nóng)民將其當做主業(yè)。到了后期,洋鴉片已經(jīng)完全競爭不過本地的了。甚至于,近代不少軍隊的薪水,直接使用“土煙”來支付。
另外,現(xiàn)代人有一個錯覺,即:認為鴉片戰(zhàn)爭前后,全國抽鴉片的人很多,其實換一個角度看:一般人家能抽的起嗎?顯然,當時八旗子弟和富裕階層,才是主力軍!
從這一點上,可以清晰的看到,林則徐并沒有考慮到“鴉片害民”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在19世紀,不僅是中國,其他國家也公開發(fā)售鴉片,沒人認為這是毒藥!所以,把林則徐禁煙和害民劃上等號,明顯不合理!
那么,林則徐禁煙的目的是什么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一點:大清的白銀快速外流!按照東印度公司的記錄,在鴉片戰(zhàn)爭之前,清廷每年流失的白銀在1000萬兩左右!
1838年9月,林則徐在任兩湖總督期間,向道光上書稱:“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shù)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
很多人只看到這一句,其實后面還有半句話,即:“果皆散在內(nèi)地,何妨損上而益下,藏富于民,無如漏向外洋,豈宜籍寇資盜,不亟為計?”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在國內(nèi)種植,“散在內(nèi)地”,那么國家收不到稅了,但卻可以“益下”,藏富于民。更為重要的是,白銀不會外流,不會資敵!
由此觀之,林則徐的禁煙,關(guān)鍵是看到了這么一場危機,即:白銀大量外流,導(dǎo)致“無可以充餉之銀”!所以,在這個基礎(chǔ)上,林則徐才開始禁煙!
有人說,林則徐提到了“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說明他看到了鴉片危害。但這里有一個問題,即:林則 *** 確提出“鄙意亦以內(nèi)地栽種罌粟于事無妨,所恨者內(nèi)地之嗜洋煙而不嗜土煙”,既然鼓勵中國自產(chǎn)鴉片,那么軍人就不抽煙了嗎?所以,林則徐禁煙的根源在于白銀外流問題!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如今談到林則徐,總是將他神化,將他看成“一代偉人”。其實,林則徐思想有很多愚昧性,比如認為英軍膝蓋不會彎,所以不敢上岸打仗之類。作為一國高層,國際認識如此淺薄,豈非一個國家之禍?但反過來,在清朝那種愚昧統(tǒng)治之下,林則徐能有這番認識,又已經(jīng)很難得了。如此愚昧王朝,現(xiàn)在清宮劇卻如此吹捧,何來廉恥?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367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