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文徵明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江南四大才子指的是唐寅(唐伯虎)、祝允明(祝枝山)、文徵明和徐禎卿,也可以稱為“吳中四才子”。而四大才子中,文徵明算是資質(zhì)最差的,為什么這樣說呢?
唐伯虎天資聰穎不用說,16歲考中秀才,成績是第一名,后來參加鄉(xiāng)試,又是第一名(解元)。祝枝山4歲能寫大字,9歲便能作詩,被稱為“神童”。徐禎卿小時候家里連一本藏書都沒有,可他卻能做到無所不通。
再看文徵明呢,2歲還不會說話走路,6歲走路仍然磕磕碰碰,9歲口齒還是不清。好不容易通過刻苦學習,文章得到老師的肯定,可字又被老師評判為三等。家里親戚皆不看好他,唯有父親文林相信兒子能大器晚成。
可是多年以后,唐伯虎成為一代名畫家,祝枝山被稱為“明朝狂草第一人”,徐禎卿被譽為“吳中詩冠”,唯獨文徵明,被贊為是“四絕全才”。所謂“四絕”,就是指詩、文、書、畫俱佳。
論資質(zhì)來說,文徵明算是四大才子中最差的了,可看最后的成就,反而是他最高。那么這位“笨小孩”,憑什么成為“四絕全才”的呢?
“笨人”文徵明
文徵明和唐伯虎同年出生,唐伯虎風流不拘,講究今朝有酒今朝醉,文徵明老實本分,追求凡事嚴肅對待。盡管兩人性格完全不同,但他們卻成為至交好友,也是一段佳話。
弘治十一年,文徵明與唐伯虎一同參加鄉(xiāng)試,結(jié)果唐伯虎考中解元,而文徵明則再次落榜(他之前已經(jīng)參加過一次,唐伯虎是第一次參加)。不過文徵明并未因此而灰心,他知道江南才子眾多,自己一兩次落榜也不算什么。
這次成績一出,考中解元的唐伯虎十分歡喜,他寫了一首詩來贊揚自己,同時約了好友去花天酒地。文徵明的父親文林見狀,便安慰兒子說,唐伯虎為人輕浮,他的仕途恐怕會越走越窄,而他的兒子為人穩(wěn)重,將來必定大器晚成。
結(jié)果真被文林言中,第二年唐伯虎參加會試,就被誣陷買通考官泄題,結(jié)果被罷黜為吏。而預言成真的文林,也在這一年去世,他終究無法看到兒子大器晚成的那天。
本來按照慣例,文林是死在任上的,所以朝廷會發(fā)放安葬費,當?shù)毓偌澮矔蛠聿?,加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數(shù)目。這筆錢拿來安葬父親后,也可以保證文徵明今后一段時間的衣食住行,然而文徵明卻拒絕了這筆收入。
大家都認為文徵明此舉很傻,但也都很佩服他的為人??伤摹吧怠保€遠不止于此。
寧王朱宸濠看中文徵明和唐伯虎的才華,特意派人來招攬他們。文徵明一開始就拒絕了,可唐伯虎表示愿意去,文徵明還勸他不要去。別人都認為,被寧王看中是天大的福分,可文徵明偏偏不珍惜,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果然傻到家了。
結(jié)果事實證明,他的決定才是正確的。唐伯虎剛到寧王府,的確受到優(yōu)待,可逐漸發(fā)現(xiàn)寧王有謀反之心,唐伯虎這才知道自己上了賊船。在此情況下,寧王肯定是不會放他走的,于是唐伯虎就裝瘋賣傻,好不容易才騙過寧王,放自己回家。
后來,寧王朱宸濠果然謀反,但是僅過43天就被王陽明擒獲了。唐伯虎憑借機智逃過一劫,但多年后,大家更會稱贊文徵明的遠見。
嘉靖二年,唐伯虎在貧苦的環(huán)境中去世,而文徵明則迎來人生的轉(zhuǎn)機。他得到工部尚書李充嗣的推薦,要趕往京城任翰林院待詔一職,也因此連好友的葬禮也無法出席。
大器晚成
文徵明任翰林院待詔這一年,已經(jīng)54歲了。這期間他一共參與了9次科舉考試,均名落孫山,要不是得到李充嗣的推薦,他連這小小的九品官都做不了。也因為如此,讓文徵明徹底失去為官之心。
他任職的三年時間里,不斷向上遞出辭呈,但朝廷就是不允。三年后,文徵明得到改任吏部的機會,可他去意已決,再次提出致仕,這次終于得償所愿。當他致仕回鄉(xiāng)的時候,江南四大才子,就只剩他一個還在世了。
直到這時,他的名聲和成就才慢慢向他走來。那時候的江南經(jīng)濟發(fā)達,有錢人都靠收藏字畫為樂,而文徵明的書畫,漸漸成為眾人求取的瑰寶。但他從不吝嗇,只要有人來求畫,他都樂意揮筆。
不過畫完之后,文徵明往往不會收取錢財,如果對方拿來一些小小的土特產(chǎn),他將會十分歡喜。一些王公貴族送來珍貴珠寶求畫,文徵明都一一給他們送回去,還給自己立下規(guī)矩,絕不給藩王、權貴和外國使者作畫。
不肯收受錢財,就導致自己沒有收入,他替人寫字作畫的那點收入,僅僅只夠日常開銷,他甚至常常去向朋友借米糧。很多人都說,文徵明的那股“傻勁”又犯了,但實際上,那個“笨小孩”從未改變過。
人品第一
文徵明的書畫吃香,所以市面上就出現(xiàn)很多贗品,有的人拿著假畫來請他驗證,他也總說這是真品,還主動為其簽字蓋章。
這是因為他覺得,這些偽作他書畫的人,一定都是家里貧困的人,而買他書畫的人,一定都是家產(chǎn)富裕的人。如果他拆穿這是假畫,那么買畫的人會失望,賣畫的人可能連吃飯的錢都沒有了。
當初唐伯虎中解元的時候,不顧自己形象,整日流連歡場,放浪形骸。文徵明和祝枝山都曾寫信勸過他,但唐伯虎非但不聽,還回信稱要與文徵明絕交。后來他被罷黜為吏,文徵明主動寫信安慰,兩人這才摒除前嫌。
正是因為文徵明一直謹守本分,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才讓他漸漸收獲這么多好名聲。也難怪有人會評價他:“人品第一,書畫詩次之?!?/p>
文徵明沒有唐伯虎、祝枝山的天賦,也不像徐禎卿一樣幸運,26歲就考中進士。他甚至天資愚鈍,還帶有一股傻勁和韌勁。也正是有了這股傻勁和韌勁,才讓他相信勤能補拙。
當初他的字被老師評為三等,文徵明硬是每天堅持寫十遍《千字文》,最后終于寫得一手好字。文徵明的楷書,甚至被稱為是“明朝第一”。
唐伯虎以畫見長,祝枝山的書法被稱為“明代第一狂草”,徐禎卿以詩冠絕天下,而唯獨文徵明詩、文、書、畫樣樣精通,被譽為“四絕全才”。牛津大學教授柯律格甚至說過,文徵明在中國的影響力,就相當于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米開朗琪羅。
嘉靖三十八年二月二十日,文徵明在為別人寫完一篇墓志銘后,靜靜坐在椅子上,就這樣安靜結(jié)束了自己的一生,享年八十九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374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