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黻P羽被殺,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關羽,在民間又被稱為武圣和財神,是整個華夏民族忠義的符號。無論是古代帝王,還是江湖豪客,沒有誰不拜關羽呢?在經(jīng)過上千年的塑造之后,關羽和孔子一樣,成了封建帝王用來統(tǒng)治的有效工具之一。蜀國有二杰,文諸葛,武關羽,可謂帝國雙壁,完美無瑕。他們不僅是劉邦的左膀右臂,也是奠定蜀國基業(yè)的功臣。
而關羽,因為又是劉備的結拜兄弟,比諸葛亮這個外姓人更親一步。按說,關羽和劉備、諸葛間應該同心同德。但現(xiàn)代推理發(fā)現(xiàn),關羽的死,諸葛和劉備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而關羽自己,卻要對此事負有絕對性的責任。
為何說關羽是被自己的自大害死的
在隆中對中,諸葛亮已經(jīng)和劉備定下了整個帝國的路線方針,那就是“聯(lián)吳抗曹”,而關羽卻要一次次破壞這一重大國策。
關羽仗著自己占領了荊州要害之地,不但看不起東吳,拒絕了孫權的政治聯(lián)姻,還說什么“虎女豈能嫁犬子”這些有傷友邦的刻薄話,這就很大程度上破壞了諸葛亮的外交政策。
而諸葛亮很長一段時間不被重用,也和關羽在劉備面前的進言有關,這諸葛亮都忍了。
但關羽作為劉備的兄弟和臣子,他的做法簡直太氣人了。
劉備如果不殺關羽,最后蜀國會是誰的還不一定呢!
·劉備必須殺了關羽才能放心
當關羽率領大軍對魏國發(fā)起勢不可擋的沖鋒時,仿佛蛟龍出水,大有鯨吞山河之勢。
正在關羽最得意時,莫明奇妙的事情接連發(fā)生了。
先是作為聯(lián)軍的東吳斷了關羽的后路,后是劉封和孟達擁兵不救。
作為聯(lián)軍,東吳是如何知道關羽準確的行軍路線的?并一下就擊中關羽要害的。
蜀國和東吳加起來都沒魏國大,東吳根本就沒理由在這個時候出兵幫曹操啊!
而劉封是劉備的義子,關羽的侄子,居然見死不救,他哪里來的這個膽子?
只因為關羽曾經(jīng)罵過劉備:自己有兒子,還亂認什么干兒子,你這不是讓劉封將來和劉禪爭家業(yè)嗎?
但孟達是吃了豹子膽也不敢違抗君命的啊,除非此二人得了劉備的暗示。
而劉備為何要殺掉自己的功臣和弟弟呢?
因為一是關羽太猛了,有點尾大不掉。華容道這種關乎蜀國生死存亡的大事,居然被關羽破壞掉了。
如果劉備不是念及兄弟之情,關羽早被諸葛亮殺了。
二是曹操假借漢獻帝封給關羽的“漢壽亭侯”,居然被關羽當成了寶貝。而面對劉備狼子野心的最終暴露,在自立為王之后的劉備對關羽的封官加爵,關羽居然嗤之以鼻,全部拒絕了。
你關羽到底想干什么?我劉備對你不夠好嗎?
你一次次不給我面子,你把我這個哥哥,這個主公還放在眼里嗎?
而且,你關羽在朝中的權勢越來越大,難道我劉備真的眼瞎嗎?你關羽和劉封,還有張飛和諸葛,都是一把把雙刃劍。
既然你關羽一意孤行,就別怪兄弟我心狠手辣了。
對于關羽死于陰謀論這樣的江湖傳聞,讀者您是怎么理解的呢?
因為曹操是非常欣賞關羽這位武將的,當時關羽為他斬顏良誅文丑,幫了很多忙,最后曹操也很希望他可以跟隨自己,華容道時候,關羽也念著舊情放走了曹操,可見兩人關系很親密,曹操一直認為關羽太可惜了,這么好的一位英雄,應該跟著自己才對,也是哭他沒有跟對一個好主子。
曹操和關羽,本身應該是兩個陣營的人物,而曹操卻極其欣賞關羽,而關羽也很感恩曹操,曹操為何欣賞關羽呢,從溫酒斬華雄這里,他就已經(jīng)感覺關羽這位武將不簡單,并不是武藝高強方面,否則為何不欣賞呂布,張飛呢,關羽為人重情義,忠心耿耿,受到了曹操的喜愛與佩服。
并且曹操認為劉備也是一位真英雄,最后難免會與自己爭天下,所以他看準了關羽的能力,與袁紹對戰(zhàn)的時候,請了關羽前來斬顏良,誅文丑,創(chuàng)下了很大的功勞,讓曹操感到非常滿意,可謂是越來越希望關羽可以跟著他發(fā)展。
但是關羽畢竟和劉備張飛有著結拜之交,不管對方如何欣賞自己,如何對自己付出,他都是不為所動的,最后曹操無奈,只能讓他回去了,不過關羽也并非無情無義,關鍵時刻華容道也放走了曹操,也算是報恩吧,所以兩人關系這么好的情況下,曹操自然也覺得關羽去世是非常可惜感嘆的事情,為何當時不跟著我呢,跟著我你命運會比現(xiàn)在要好得多。
應該是真的,無論是史書《三國志》還是演義里都是這么描寫的。關羽先被活捉,隨即孫權下令斬殺。
“羽不能克,引軍退還。權已據(jù)江陵,盡虜羽士眾妻子,羽軍遂散。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于臨沮。”——三國志 晉 陳壽 作
“蜀記曰:權遣將軍擊羽,獲羽及子平。權欲活羽以敵劉、曹,左右曰:“狼子不可養(yǎng),后必為害。曹公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議徙都。今豈可生!”乃斬之。臣松之按吳書:孫權遣將潘璋逆斷羽走路,羽至即斬,且臨沮去江陵二三百里,豈容不時殺羽,方議其生死乎?又云“權欲活羽以敵劉、曹”,此之不然,可以絕智者之口。吳歷曰:權送羽首于曹公,以諸侯禮葬其尸骸。”
——南朝宋 裴松之 注
樓主的疑問有道理,不過孫權斬殺關羽的決定也并不一定是短視。因為劉備首先是一個政治家,其次才是關羽的兄長??赡茉趯O權心中,劉備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雖然會為關羽之死痛恨孫權,但應該不會為了個人恩仇壞了吳蜀聯(lián)盟這樣的國家大事。其次,關羽屢次藐視侮辱東吳,東吳上下皆敵視關羽,孫權殺關羽也不是無因。想來當時孫權對占荊州殺關羽而依然能夠維持吳蜀聯(lián)盟也是心存僥幸。事實上,諸葛亮和趙云就是極力反對劉備出兵伐吳的,可見孫權的決定也并不一定是短視愚昧的。孫權斬殺關羽的決定應該說只犯了兩個錯誤:一是高估了吳蜀聯(lián)盟在劉備心中的地位; 二是低估了劉備的勇氣。但是孫權犯錯也情有可原。仔細分析一下就能明白,孫權并不是無知才犯錯的。
第一,劉備政權曾經(jīng)為了建立和維護吳蜀聯(lián)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容忍。赤壁之戰(zhàn)時諸葛亮出使東吳促成吳蜀聯(lián)盟,即使周瑜暗藏殺機多方刁難劉備政權也只是忍辱退讓。還有,為了維護吳蜀聯(lián)盟,劉備甚至不惜冒險,親赴東吳做婿。由此可見,孫權有理由相信劉備非常重視吳蜀聯(lián)盟,甚至很有可能會再次在孫權殺關羽一事上退讓以求維護聯(lián)盟。
第二,劉備將諸葛亮的隆中對奉為國策,而諸葛亮正是吳蜀聯(lián)盟的首倡者和積極的促進者。從諸葛亮對劉備政權的貢獻和劉備本人對諸葛亮尊崇看來,孫權也有理由相信諸葛亮在劉備心中的崇高地位(雖然事實并不如此)。即使劉備執(zhí)意伐吳,諸葛亮一定會極力勸阻(事實也如此),劉備很有可能會聽從這個偉大軍師的意見。
第三,孫權新得荊州,勢力大漲,國力可說并不比蜀國弱多少,有足夠的實力威脅蜀國。基于對自身實力的自信,孫權也相信劉備不敢在魏國虎視眈眈的情況下貿(mào)然伐吳,讓魏國漁翁得利。但是蜀國在漢中大戰(zhàn)國力暴增,劉備稱帝后倨傲之心無以復加,以為天下唾手可得。劉備盲目的自信倒是讓孫權始料不及了。
從以上三個理由看來,孫權斬殺關羽雖然是一次賭博,但是這并不是一個紅眼賭徒的一時沖動,而是有充分依據(jù)和理由的。所以雖然歷史證明了孫權的錯誤,但并不能因此認定孫權無知。
一、歷史上殺掉關羽的人叫馬忠,是被斬殺在馬上的
歷史上真正殺掉關羽的人其實是一個叫馬忠的將領,不怎么出名,武藝也不太高強。那個時候關羽敗走麥城,接到指令的潘璋和馬忠奉命去緝拿關羽。當時的潘璋急于建功,認為當時的關羽已經(jīng)是喪家之犬不足為據(jù),于是派人在后面一直追捕關羽,但是潘璋錯誤的估計了關羽的戰(zhàn)斗力。雖然當時的關羽在逃命可武圣畢竟是武圣,潘璋在追到關羽的時候沒有吃到好處,反而是被關羽的勇猛給擊退了。
馬忠不一樣,這個人很穩(wěn)妥,不打沒把握的仗,關羽在前面跑,馬忠在后面徐徐跟著,提前在某一處地點蹲守等著關羽自投羅網(wǎng)。等關羽到了這地方的時候,人困馬乏,馬忠突然帶兵出現(xiàn),關羽躲閃不及來不及反映,就被馬忠給殺了。其實如果是面對面戰(zhàn)斗的話馬忠肯定打不過關羽,但是馬忠玩彼竭我盈的計策,一下子就得手了。
二、幕后黑手其實是孫權
其實允許殺掉關羽的幕后黑手就是孫權,關羽不管是不是遲暮之年都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大將軍。當時的孫權想要荊州,也想要關羽。但是身邊的人跟他說曹操當年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都沒有留住關羽,孫權這樣的人就更不可能留下關羽了。孫權當時自己也尋思了確實是這么回事,于是秘密的告知,誰碰見關羽能斬殺就斬殺,不要留著。
歷史上《三國志?關羽傳》 里面有記載,封爵未下,會蒙疾發(fā)。其實那個時候的呂蒙早就在江陵重病得不到醫(yī)治在那奄奄一息呢,所以呂蒙是不可能殺關羽的,《三國演義》說的呂蒙,其實就是呂蒙給孫權背了黑鍋罷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39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曾獻計軟禁劉備的郭嘉,他的謀略有多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