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成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陳玉成是天平天國自己培養(yǎng)的一員猛將,他的一身本領幾乎是在太平天國中練就的。在陳玉成年僅14歲的時候,就參加了金田起義運動,所以說哪怕陳玉成當時尚且年幼,但他絕對算得上是太平天國的元老級人物。而陳玉成的叔叔陳承瑢則是天平天國的第一批將領,這么看來,陳玉成在太平天國也是屬于“官二代”的存在。不過陳玉成并沒有因此就荒于習武,他也是憑著自己的本事迅速在太平天國的童子軍里站穩(wěn)了腳跟,并且一舉拿了童子軍首領的位置。
隨著1853年,天平天國攻占南京以后,16歲的陳玉成因領導童子軍作戰(zhàn)有功, 被委以看管軍糧的重任。1855年,陳玉成隨軍奇襲武昌城,在這場戰(zhàn)役里,陳玉成不畏生死,并且率先帶領部下登上了武昌城的城樓。而陳玉成也憑借著在這場戰(zhàn)役的英勇表現(xiàn),被破格提拔為殿右三十點檢,這可是實實在在的領兵將領,相比之前的童子軍首領,簡直是不可同日而語。
1856年,對于太平天國來說,是一個非常悲痛的一年,在這一年,太平天國各大將領居功自傲,發(fā)生內斗。也就是著名的天京事變,楊秀清、韋昌輝相繼死于這場事變中。而石達開由于親人盡數(shù)被屠殺,又得不到洪秀全的信任,便一氣之下離開了天京城,而且他還將手下的兵馬也全部帶走,這對于本就已經(jīng)一片狼藉的太平天國而言,絕對是致命的損失。
1858年,在天平天國損兵折將的情況下,陳玉成因為其英勇的表現(xiàn),被洪秀全視為最大的臂膀。也就在這一年,號稱湘軍精銳的6000名官兵趁勢進攻三河鎮(zhèn),而三河鎮(zhèn)則是太平天國儲備糧食的重地。在如此內憂外患之下,陳玉成挺身而出,不但成功地解決了這場危機,還將這號稱精銳的6000湘軍殺得片甲不留。
不過,太平天國經(jīng)過天京巨變以后,終究是沒有了以往的威勢。而狡猾的清政府又聯(lián)合了洋人部隊,對太平軍進行各種圍追堵截。陳玉成雖勇,可終究是雙拳難敵四手。在1962年的安慶之戰(zhàn),陳玉成遭到叛徒苗沛霖的出賣,終究成了清軍的俘虜。不過被捕之后的陳玉成哪怕是面對清政府的威逼利誘,也都是寧死不降。
最后,陳玉成被清政府判處凌遲處死,而哪怕凌遲了上千刀,陳玉成卻不吭一聲,實乃真人杰也!
陳玉成在太平天國后期的確要比其他將領要高明,太平天國自天京事變后,能夠苦苦支撐,陳玉成和李秀成兩人居功至偉。
太平天國真正意義上的戰(zhàn)略家是楊秀清,楊秀清在天京事變中被殺,太平天國的滅亡就是遲早的事情,雖然后期陳玉成和李秀成撐起了太平天國的半壁江山,但依然無法逃脫被剿滅的命運。
陳玉成少年成名,他是一個孤兒,15歲就隨著他的叔叔扶王陳承瑢加入了太平軍,扶王陳承瑢就是在天京事變中給回京勤王,血洗東王府的韋昌輝、秦日綱開天京城門的那位。
陳玉成雖然是關系戶,但是個人能力非常的強大,可以說他的英王爵位是一刀一槍打出來的,他幾乎參加了太平天國對清軍的所有戰(zhàn)斗(李開芳的北伐除外),在天京事變爆發(fā)前期,還在楊秀清的戰(zhàn)略指導下與秦日綱、石達開、李秀成等通力合作,滅了清軍的江南大營。
天京事變爆發(fā)前,太平天國的勢頭達到了頂峰,兵鋒所指,所向披靡,沒有想到后院起火,爆發(fā)天京事變,太平天國的主心骨楊秀清被殺,導致高層內訌,勢力大損,太平天國逐步走向了下坡路。
楊秀清被殺,韋昌輝和秦日綱被五馬分尸,石達開出走,太平天國出現(xiàn)了權力真空,而此時的陳玉成官拜冬官又正丞相,洪秀全恢復了五軍主將制,陳玉成名列第一前軍主將。
太平天國逐漸走向衰弱的期間,只有陳玉成和李秀成還在組織軍隊積極進攻清軍,這樣的戰(zhàn)略是非常正確的,如果采取洪秀全的消極保守,穩(wěn)扎穩(wěn)打的策略,太平天國遲早滅亡。
論財力,國力,軍力等太平天國都不是當時清廷的對手,如果不積極進攻,持續(xù)給予清廷軍事壓力,等清廷緩過氣來,組織北方的力量全力進攻,太平天國是毫無勝算。畢竟清朝當時代表著國家正統(tǒng),無論是民心還是社會輿論都傾向于朝廷。
陳玉成的戰(zhàn)略是正確的,甚至一度還于李秀成聯(lián)手端了清軍的江北大營,但是他的局部戰(zhàn)略思路有誤,加上當時的英軍阻撓,清軍加強了清剿力量,陳玉成無力回天。
天京門戶安慶的失陷,加劇了太平天國的滅亡,陳玉成退守廬州,準備北上與壽州的原捻軍苗沛霖回合,做最后的一博,沒有想到苗沛霖早就暗中投降了清軍,陳玉成被苗沛霖騙至清營被俘。
陳玉成比李秀成有骨氣得多,被俘后寧死不屈,最后在解壓北京途中被清軍處死。
太平天國雖然是一群底層百姓借助宗教信仰組織起來的農民起義軍,有著很大的局限性,但是能夠鬧成與清朝分庭抗禮的局面,這與太平天國有一大批能臣悍將有關系,陳玉成就是他們中典型的代表。
陳玉成(1837年—1862年),廣西藤縣人,是太平天國后期重要將領,驍勇善戰(zhàn),被封英王。原名陳丕成,洪秀全賜名玉成。他兩眼下有痣,遠望如四眼。1862年為太平天國叛徒苗沛霖誘騙中計,解送清營。在敵人面前大義凜然,堅貞不屈,慷慨就義,年僅26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40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