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大朋友,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成語故事。
時間過得真快!
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jīng)聽完了《幼三國》(前60回),《西游記》,《三十六計》《藍精靈》,《神奇校車》,《小魯講故事之中國歷史》,《小魯講故事之世界歷史》,《小魯講故事之偉人故事》,《中華上下五千年》,《三國演義》,《中國古代神話故事》,《水滸傳》,《希臘神話》等經(jīng)典故事。
以后,將由非常好聽,非常有趣,又非常實用的《中國歷史成語故事》來陪伴大家。
中國歷史成語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的積淀,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也是漢語語言的精華。
每個歷史成語的形成都有一段真實的歷史史實,它反映了政治、軍事、文化、民間風尚、道德及理想。
我們可以通過這些歷史成語故事去了解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高超的智慧和歷久彌新的語言文字。
因此給孩子講講中國歷史成語故事,不僅可以陶冶情操,增加孩子的語文素養(yǎng),還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
有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聽聽吧~每晚最奇妙的時刻,將在這里跟娃度過。
鎖定【中國歷史成語故事】,每晚都能聽到最精彩的睡前故事、每晚都能獲取新知識,最重要的是,每天最溫馨的親子時光將在這個點開始哦。
在中國文明五千年和漢語三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成語故事璀璨奪目,蔚為壯觀,它是文明的積淀,漢語的精華,智慧的結(jié)晶,文化的瑰寶。
充分了解和掌控中國成語故事中所記錄的歷代王朝興替,自古英雄成敗以及可歌可泣可悲可嘆的歷史事件,對于我們奮力踐行強國夢的當代人來說,具有極強的參考價值和極高的現(xiàn)實意義。
大家知道安步當車是什么意思嗎?樂羊子的妻子為什么阻止他半途而廢呀?江郎才盡真的是因為神仙收回了他的五色筆嗎?一起來聽聽這個有趣又有料的中國歷史成語故事吧!
↑點這里收聽哦↑
↑點這里收聽哦↑
成語故事:
聽完了,爸媽們別忘記跟孩子再回味一下哦。
《中國歷史成語故事》是不是很有趣呢,小朋友也要多多發(fā)揮想象,咱們歷史成語故事中的人和事,讓你想到了什么呢?
往期回顧(點擊可收聽):
聽故事丨《三十六計》
聽故事丨《神奇校車》
聽故事丨《小魯講故事之中國歷史》
聽故事丨《小魯講故事之世界歷史》
聽故事丨《小魯講故事之偉人故事》
聽故事丨《中華上下五千年》
聽故事丨《三國演義》少兒版
聽故事丨《中國古代神話故事》
聽故事丨《水滸傳》少兒版
聽故事丨《藍精靈》
聽故事丨《希臘神話》
……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01:安步當車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02: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 03:班門弄斧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04:半途而廢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 05:抱薪救火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 06:閉門思過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 07:鞭長莫及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08:不恥下問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09:不得要領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10:不寒而栗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11:不可救藥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12: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13:不遺余力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14:長驅(qū)直入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15:車水馬龍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16:懲前毖后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17:出爾反爾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18:初出茅廬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19:唇亡齒寒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20:打草驚蛇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21:大公無私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22:大器晚成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 23:倒行逆施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 24:東施效顰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 25:對牛彈琴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26:對癥下藥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 27:多多益善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 28:咄咄怪事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 29:惡貫滿盈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30:反客為主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31:分道揚鑣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32:分庭抗禮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33:奉公守法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34:赴湯蹈火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35:負隅頑抗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 36:感恩圖報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 37:各自為政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 38:恭敬不如從命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 39:茍延殘喘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40:瓜田李下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41:好逸惡勞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42:后來居上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43:囫圇吞棗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44:畫餅充饑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 45:揮汗如雨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46:既往不咎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47:家喻戶曉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48:箭在弦上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49:江郎才盡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50:驕兵必敗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51:驕奢淫逸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52:狡兔三窟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53: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54:井底之蛙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55:九牛一毛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56:舉足輕重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57:卷土重來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58:開誠布公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59:開卷有益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60:開門揖盜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 61:克己奉公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 62:空中樓閣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 63:口蜜腹劍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64:口若懸河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65:膾炙人口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66:曠日持久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67:狼子野心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68:老生常談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 69:力不從心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 70:厲兵秣馬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 71:勵精圖治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72:兩敗俱傷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 73:芒刺在背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 74:莫須有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 75:墨守成規(guī)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76:南轅北轍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 77:難兄難弟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78:嘔心瀝血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 79:盤根錯節(jié)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80:拋磚引玉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81: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82:疲于奔命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83:撲朔迷離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84:歧路亡羊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85:旗鼓相當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86:千里送鵝毛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8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88:前車之鑒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89:巧取豪奪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90:青云直上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91:請君入甕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92:罄竹難書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93:取而代之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94:如出一轍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95:如鳥獸散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96:孺子可教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97:塞翁失馬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98:三令五申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99:三人成虎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100:身無長物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101:生吞活剝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102:拭目以待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103:是可忍孰不可忍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104:樹倒猢猻散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105:水滴石穿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106:司空見慣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107:死灰復燃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108:談笑自若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109:螳臂當車
聽故事丨《中國歷史成語故事》11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聽故事傳送門
隨緣知識付費
收聽更多故事
很多寶爸寶媽們說娃們一個故事不夠聽,其實成語故事還有一個專門陪娃講故事和聽故事的平臺,叫陪娃夜聽...
有好聽的兒童文學名著《窗邊的小豆豆》……
最近最受歡迎的《米小圈上學記》《淘氣包馬小跳》也每天晚上在陪娃夜聽上更新。
?隨緣知識付費陪娃夜聽每晚聽故事
文章 | 成語故事
編輯| 成語故事
Ⅰ 空穴來風的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
楚國人宋玉,是屈原的學生,也是當時著名的文學家。有一次,他陪著楚頃襄王到蘭臺去游玩,這時,正好有一陣涼風徐徐吹來,頃襄王披著的衣襟,覺得很涼快?!昂脹隹斓娘L!”頃襄王愉快的說,“這是我和老百姓們共有的呀!”宋玉因為頃襄王淫樂無道,把他老師屈原貶到了漠北,想借著“風”這件事情來諷刺頃襄王,就說:“這風是大王你獨有的,老百姓哪有資格和您共有呢?”頃襄王覺得風的吹拂是不分貴賤的,現(xiàn)在聽說是他獨有的,倒覺得奇怪了,就把宋玉叫來,叫他說說道理。宋玉說:“……枳樹彎曲了,就會有鳥在上面做巢;空的洞穴中,也會因為空氣的流動而產(chǎn)生風……”停了一下,宋玉再用譏刺的口吻說:“皇宮里面,因為地方清靜,產(chǎn)生的風自然清涼,這是屬于貴族的;而老百姓們因為住在陋巷里,產(chǎn)生的風自然都夾有泥沙惡臭,那種風才是屬于老百姓的……”
“空穴來風”這句成語就是這樣來的,它本來是宋玉借題來諷刺頃襄王的,后來的人將它引申起來,而成為事情憑空發(fā)生或流言趁隙而入的意思。
【成語】: 空穴來風
【拼音】: kōng xué lái fēng
【解釋】: 穴:孔、洞;來:招致。有了洞穴才進風。比喻消息和謠言的傳播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機會傳開來。
【出處】: 戰(zhàn)國·楚·宋玉《風賦》:“臣聞于師:枳句來巢,空穴來風。”
【舉例造句】: 然而銀行當事人,安能逃避責任,空穴來風,理有固然。 清·梁啟超《續(xù)論市民與銀行》
【拼音代碼】: kxlf
【近義詞】: 流言蜚語、無中生有、捕風捉影
【反義詞】: 斑斑可考
【用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流言蜚語
【英文】: an empty hole invites the wind
Ⅱ 無中生有成語故事
無中生有 [wú zhōng shēng yǒu]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道家認為,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把沒有的說成有。比喻毫無事實,憑空捏造。
貶義
出 處
《老子》:“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近反義詞
近義詞 捕風捉影 惹是生非 信口雌黃 三人市虎 三告投杼 無事生非 無兄盜嫂 空穴來風 造謠生事
反義詞 有案可稽 事出有因 確鑿無疑 鐵證如山
網(wǎng)絡釋義
無中生有:《三十六計》中的第七計,原文為:“誑也,非誑也,實其所誑也。少陰,太陰,太陽?!北局副緛頉]有卻硬說有?,F(xiàn)形容憑空捏造。本計計語出自中國古代哲學家(也有的稱為兵家)老子《道德經(jīng)》第40章:“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老子揭示了萬物第有與無相互依存、相互變化的規(guī)律。中國古代軍事家尉繚子把老子的辯證思想運用到軍事上,進一步分析虛無與實有的關系。
Ⅲ 捕風捉影成語故事簡單版
谷永在漢成帝時擔任過光祿大夫、大司農(nóng)等職。 漢成帝二十歲做皇帝,到四十多歲還沒有孩子。他聽信方士的話,熱衷于祭祀鬼神。許多向漢成帝上書談論祭祀鬼神或談論仙道的人,都輕而易舉地得到高官厚祿。
谷永向漢成帝上書說:“我聽說對于明了天地本性的人,不可能用神怪去迷惑他;懂得世上萬物之理的人,不可能受行為不正的人蒙蔽?,F(xiàn)在有些人大談神仙鬼怪,宣揚祭祀的方法,還說什么世上有仙人,服不死的藥,壽高得像南山一樣。
聽他們的說話,滿耳都是美好的景象,好像馬上就能遇見神仙一樣;可是,你要尋找它,卻虛無縹緲,好像要縛住風、捉住影子一樣不可能得到。所以古代賢明的君王不聽這些話,圣人絕對不說這種話?!?/p>
他又說道:“從古到今,帝王們憑著尊貴的地位、眾多的財物,尋遍天下去求神靈、仙人,經(jīng)過了多少歲月,卻沒有絲毫應驗。希望您不要再讓那些行為不正的人干預朝廷的事。”,漢成帝認為谷水說得很有道理,便聽從了他的意見。
(3)空穴來風成語故事擴展閱讀
同近義詞
道聽途說 [ dào tīng tú shuō ]
1、基本釋義
路上聽到的 傳聞,隨后就在路上傳播出去。指沒有根據(jù)的傳聞?!墩撜Z 陽貨》:“道聽而涂(途)說,德之棄也。”
2、出 處
《論語·陽貨》:“道聽而涂(途)說;德之棄也?!?/p>
白話釋義:道聽而涂(途徑)說;感激拋棄的。
3、例 句
根據(jù)~而下結(jié)論是極不負責的態(tài)度。
Ⅳ 空穴來風是什么意思
空穴來風
【拼抄音】:kōng xué lái fēng
【解釋】:穴:孔、洞;來:招致。有了洞穴才進風。比喻消息和謠言的傳播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機會傳開來。
【出處】:戰(zhàn)國·楚·宋玉《風賦》:“臣聞于師:枳句來巢,空穴來風?!?
【示例】:然而銀行當事人,安能逃避責任,~,理有固然。
清·梁啟超《續(xù)論市民與銀行》
【近義詞】:流言蜚語、無中生有、捕風捉影
【反義詞】:斑斑可考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流言蜚語
【英文】:an empty hole invites the wind
【成語故事】:戰(zhàn)國時期,宋玉陪楚頃襄王到蘭臺游玩,楚王迎著涼風感慨他與百姓共享它,宋玉借風勸諫他說:“枳句來巢,空穴來風”,不同條件會產(chǎn)生不同的風,你的風經(jīng)過明山秀水是芳香的,百姓身處陋巷混濁之地是腐臭的
Ⅳ 兒童寓言成語故事大全
下載app。
Ⅵ 有那些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大全 共833個
愛鶴失眾愛屋及烏安步當車安居樂業(yè)
安然無恙安如泰山按兵不動按圖索驥
暗渡陳倉暗箭傷人八面威風八仙過海
拔苗助長拔山舉鼎拔幟易幟白面書生
白頭如新白云親舍百步穿楊百尺竿頭
百川歸海百發(fā)百中百感交集百聞不如一見
百丈竿頭百折不撓敗軍之將班門弄斧半部論語
半途而廢傍人門戶包藏禍心抱殘守缺
抱薪救火杯弓蛇影杯水車薪背道而馳
背水一戰(zhàn)本末倒置逼上梁山比肩接踵
必恭必敬畢恭畢敬篳路藍縷髀肉復生
鞭長莫及標新立異別開生面別無長物
別有天地賓至如歸冰山難靠兵不血刃
兵不厭詐兵貴神速病入膏肓波瀾老成
伯樂相馬博而不精博士買驢卜晝卜夜
補天浴日捕風捉影不辨菽麥不逞之徒
不恥下問不打不成相識不打不相識
不得要領不敢越雷池一步
不寒而栗不合時宜不脛而走
不拘一格不堪回首不可多得
不可救藥不可同日而語
不倫不類不名一錢不求甚解不屈不撓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甚了了不識時務
不貪為寶不為五斗米折腰
不學無術不遺余力不因人熱不遠千里
不知人間有羞恥事不知所云不自量力
不足為外人道才高八斗才占八斗
殘杯冷炙滄海桑田草船借箭草菅人命
草木皆兵差強人意長驅(qū)直入長袖善舞
唱籌量沙朝三暮四車水馬龍車載斗量
沉魚落雁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誠惶誠恐城狐社鼠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城下之盟乘風破浪乘人之危乘興而來
懲羹吹齏程門立雪魑魅魍魎尺短寸長
赤膊上陣躊躇滿志出爾反爾出類拔萃
出奇制勝垂頭喪氣唇亡齒寒此地無銀三百兩
從善如流寸草春暉寸木岑樓打草驚蛇
大筆如椽大材小用大放厥詞大腹便便
大公無私大逆不道大器晚成大義滅親
呆若木雞彈冠相慶當局者迷當頭棒喝
當務之急倒持泰阿倒屣相迎倒行逆施
道不拾遺道聽途說得過且過得隴望蜀
點石成金雕蟲小技東窗事發(fā)東山再起
東施效顰董狐之筆董狐直筆斗粟尺布杜口裹足短兵相接
斷頭將軍對牛彈琴對癥下藥多多益善
咄咄怪事惡貫滿盈爾虞我詐二桃殺三士
發(fā)憤忘食發(fā)奸擿伏發(fā)蒙振落罰不當罪
反求諸己返老還童方寸已亂方寸之地
防微杜漸放虎歸山飛蛾撲火飛黃騰達
飛將數(shù)奇飛鳥驚蛇廢寢忘食分崩離析
分道揚鑣分庭抗禮焚書坑儒奮不顧身
風吹草動風聲鶴唳風燭殘年奉公守法
釜底抽薪釜底游魚婦人之仁負荊請罪
負隅頑抗負重致遠赴湯蹈火覆巢無完卵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覆水難收改過自新
改弦更張甘拜下風感戴二天感恩圖報
剛愎自用綱舉目張高山流水高屋建瓴高陽酒徒高枕無憂
割席分坐革故鼎新各得其所各自為政
公而忘私狗尾續(xù)貂茍延殘喘詬如不聞
孤注一擲顧曲周郎瓜田李下刮目相看
管鮑之交管中窺豹過河拆橋過門不入
海角天涯害群之馬邯鄲學步
汗流浹背沆瀣一氣
好好先生合浦珠還
河伯為患河東獅吼
涸轍之鮒鶴立雞群
哄堂大笑鴻鵠之志
后顧之憂后來居上
后起之秀后生可畏
囫圇吞棗狐假虎威
胡服騎射華而不實
劃粥割齏畫餅充饑
畫虎類犬畫龍點睛
畫蛇添足黃絹幼婦
黃粱美夢黃粱一夢
揮汗成雨諱疾忌醫(yī)
火樹銀花火中取栗
機不可失雞口牛后
雞鳴狗盜及瓜而代
疾風勁草家徒四壁
家喻戶曉賈人渡河
價值連城堅壁清野
間不容發(fā)見怪不怪
見利忘義見獵心喜
江郎才盡膠漆相投
膠柱鼓瑟狡兔三窟
腳踏實地嗟來之食
結(jié)草銜環(huán)桀犬吠堯
竭盡全力解衣推食
借花獻佛巾幗英雄
金口木舌金石為開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近水樓臺噤若寒蟬
涇渭分明驚弓之鳥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精衛(wèi)填海井底之蛙
九牛一毛酒池肉林
居安思危居心叵測
鞠躬盡瘁橘化為枳
舉案齊眉舉措失當
舉一反三拒諫飾非
決一雌雄絕妙好辭
開誠布公開卷有益
開門揖盜開天辟地
侃侃而談苛政猛于虎
克己奉公克勤克儉
克紹箕裘刻不容緩
刻舟求劍空洞無物
空前絕后空穴來風
空中樓閣口蜜腹劍
口若懸河扣盤捫燭
枯魚之肆夸父逐日
胯下之辱膾炙人口
曠日持久困獸猶斗
藍田生玉濫竽充數(shù)
狼狽不堪狼狽為奸
狼子野心勞而無功
老蚌生珠老當益壯
老馬識途老牛舐犢
老生常談老嫗能解
樂不思蜀樂極生悲
李代桃僵力不從心
利令智昏連篇累牘
梁上君子兩敗俱傷
兩袖清風臨渴掘井
臨難不懼柳暗花明
路不拾遺論功行賞
洛陽紙貴馬革裹尸
馬首是瞻買櫝還珠
滿城風雨芒刺在背
盲人摸象毛遂自薦
門可羅雀門庭若市
捫虱而談孟母三遷
名不虛傳名落孫山
名正言順明目張膽
模棱兩可摩肩接踵
磨杵成針木人石心
內(nèi)助之賢南柯一夢
南山可移南轅北轍
南州冠冕難兄難弟
囊螢映雪
囊螢照書
鳥盡弓藏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牛鼎烹雞
牛衣對泣
弄巧成拙
奴顏婢膝
怒發(fā)沖冠
嘔心瀝血
排難解紛
攀龍附鳳
盤根錯節(jié)旁觀者清旁若無人拋磚引玉
賠了夫人又折兵
蓬生麻中
鵬程萬里
披堅執(zhí)銳
披荊斬棘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疲于奔命
匹夫之勇
片言折獄
貧賤之交
平步青云
平易近人
萍水相逢
破釜沉舟
破鏡重圓
剖腹藏珠
撲朔迷離
璞玉渾金
七步之才
七擒七縱
期期艾艾
齊大非耦
奇貨可居
歧路亡羊
騎虎難下
杞人憂天
氣壯山河
千變?nèi)f化
千金市骨
千鈞一發(fā)
千里鵝毛
千里送鵝毛
千慮一得
千人所指
千萬買鄰
千載難逢
前倨后卑
前倨后恭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前徒倒戈
黔驢技窮
強弩之末
巧取豪奪
青出于藍
青梅竹馬
輕慮淺謀
輕如鴻毛
傾箱倒篋
請君入甕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窮兵黷武
曲高和寡
曲盡其妙
曲突徙薪
取而代之
權宜之計
犬牙交錯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人給家足
人杰地靈
人面桃花
人棄我取
人琴俱亡
人人自危
人死留名
人心如面
人言可畏
人自為戰(zhàn)
忍辱負重
任人唯賢
日不暇給
日暮途窮
日暮途遠
如火如荼
如膠似漆
如釋重負
如魚得水
如坐針氈
孺子可教
入木三分
入室操戈
入吾彀中
塞翁失馬
三寸之舌
三顧茅廬
三令五申
三遷之教
三人成虎
三生有幸
三折其肱
殺雞取卵
殺雞焉用牛刀
殺身成仁
山雞舞鏡
傷風敗俗
上下其手
上行下效
舍本逐末
舍舊謀新
舍我其誰
神機妙算
升堂入室
生花妙筆
生靈涂炭
生吞活剝
聲名狼藉
尸居余氣
尸位素餐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師出無名
十面埋伏
十目一行
十行俱下
識時務者為俊杰
拾人牙慧
食不甘味
食指大動
始終不渝
始作俑者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世外桃源
市道之交
勢如破竹
室如懸磬
手不釋卷
守株待兔
首鼠兩端
熟能生巧
雙管齊下
水滴石穿
水落石出
水深火熱
司空見慣
死不旋踵
死而不朽
死灰復燃
死里逃生
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
四面楚歌
隨珠彈雀
所向無前
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泰山壓卵
貪得無厭
貪小失大
坦腹東床
探驪得珠
螳臂當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桃李滿天下
天奪之魄
天花亂墜
天經(jīng)地義
天羅地網(wǎng)
天下無雙
天涯海角
天衣無縫
天真爛漫
天之驕子
鐵杵磨成針
同仇敵愾
同甘共苦
同工異曲
同流合污
同舟共濟
投筆從戎
投鼠忌器
圖窮匕見
屠龍之技
土崩瓦解
兔死狗烹
兔死狐悲
退避三舍
脫穎而出
外強中干
完璧歸趙
玩火自焚
玩物喪志
萬馬齊喑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萬死不辭
亡戟得矛
亡羊補牢
王顧左右而言他
妄自尊大
望梅止渴
望門投止
望洋興嘆
危如累卵
威武不屈
為富不仁
為虎作倀
為人作嫁
為淵驅(qū)魚
韋編三絕
圍魏救趙
惟命是從
尾大不掉
未可厚非
未能免俗
未雨綢繆
味如雞肋
畏首畏尾
聞雞起舞
聞雷失箸
聞一知十
刎頸之交
臥薪嘗膽
烏合之眾
無出其右
無功受祿
無價之寶
無可奈何
無能為役
無妄之災
吳牛喘月
吳市吹簫
吳下阿蒙
吳越同舟
梧鼠技窮
五日京兆
五色無主
五十步笑百步
物極必反
物以類聚
徙宅忘妻
瞎子摸魚
下筆成篇
下筆成章
下車泣罪
下里巴人
先發(fā)制人
先聲奪人
先憂后樂
相敬如賓
相提并論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削足適履
小時了了
小題大作
小巫見大巫
小心翼翼
笑里藏刀
脅肩諂笑
心曠神怡
心有靈犀一點通
欣欣向榮
信誓旦旦
興高采烈
行將就木
胸有成竹
休戚相關
朽木不雕
徐市求仙
栩栩如生
懸梁刺股
雪泥鴻爪
尋章摘句
揠苗助長
言不由衷
言過其實
言人人殊
言猶在耳
奄奄一息
偃旗息鼓
掩耳盜鈴
燕雀處堂
羊質(zhì)虎皮
陽春白雪
洋洋得意
仰人鼻息
養(yǎng)虎為患
葉公好龍
夜郎自大
一敗涂地
一暴十寒
一筆勾銷
一不做,二不休
一場春夢
一成一旅
一籌莫展
一代楷模
一發(fā)千鈞
一飯千金
一傅眾咻
一鼓作氣
一國三公
一寒如此
一狐之腋
一揮而成
一揮而就
一箭雙雕
一夔已足
一鱗半爪
一毛不拔
一鳴驚人
一木難支
一目十行
一諾千金
一錢不值
一竅不通
一丘之貉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一日千里
一日三秋
一身兩役
一身是膽
一事無成
一絲不茍
一網(wǎng)打盡
一問三不知
一誤再誤
一蟹不如一蟹
一薰一蕕
一言九鼎
一言為定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一衣帶水
一意孤行
一扜黃土
一字千金
一字之師
依樣葫蘆
以古非今
以管窺天
以規(guī)為瑱
以鄰為壑
以卵擊石
以貌取人
以強凌弱
以身試法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以逸待勞
倚門倚閭
義不容辭
義無反顧
亦步亦趨
異軍突起
易如反掌
意氣揚揚
因人成事
因勢利導
引狼入室
引錐刺股
飲醇自醉
飲鴆止渴
郢書燕說
映月讀書
憂心如焚
游刃有余
有備無患
有腳陽春
有名無實
有恃無恐
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者事竟成
予取予求
愚公移山
與狐謀皮
與虎謀皮
羽毛未豐
欲蓋彌彰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鷸蚌相爭
緣木求魚
約法三章
月下老人
越俎代庖
運籌帷幄
運斤成風
糟糠之妻
鑿壁偷光
曾參殺人
債臺高筑
枕戈待旦
爭先恐后
鄭人買履
之乎者也
知彼知己
知難而退
止戈為武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只重衣衫不重人
紙上談兵
紙醉金迷
指鹿為馬
趾高氣揚
至死不悟
志在四方
炙手可熱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置之度外
中飽私囊
中流擊楫
忠言逆耳
終南捷徑
眾口鑠金
眾怒難犯
眾叛親離
眾志成城
重蹈覆轍
州官放火
逐客令
煮豆燃萁
助紂為虐
專橫跋扈
專心致志
莊生夢蝶
莊周夢蝶
惴惴不安
捉襟見肘
自慚形穢
自食其果
自相矛盾
縱虎歸山
走馬看花
醉翁之意不在酒
左提右挈
作壁上觀
作法自斃
作舍道邊
作威作福
作威作福
坐觀成敗
坐懷不亂
坐山觀虎斗
坐享其成
Ⅶ 成語故事大全有哪些
1.【成語】棄之可惜
【拼音】wáng yáng bǔ láo
【釋義】表達處理事情發(fā)生錯誤以后,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
【典故】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楚襄王即位后,重用奸臣,政治腐敗,國家一天天衰亡下去。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莊辛,看到這樣情況非常著急,總想好好勸勸他,但是楚襄王只顧享樂,根本聽不進別人說的話。有一天,莊辛實在忍不住了。對楚襄王說:“你在宮里和一些人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國家遲早有一天會滅亡??!” 楚襄王聽了大怒,罵道:“你老糊涂了吧,竟敢這樣詛咒楚國,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莊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本瓦@樣,莊辛見楚襄王不納忠言,只好躲到了趙國。 莊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攻打楚國,楚國幾乎沒有什么抵擋就讓秦國攻陷了楚國的都城郢城。楚襄王惶惶如喪家之犬,逃到城陽城(今河南信陽市一帶)。到這時,他想到莊辛的忠告,才覺得莊辛的話不錯,于是,又悔又恨,便派人把莊辛迎請回來,說:“過去因為我沒聽你的話,所以才會弄到這種地步,現(xiàn)在,你看還有辦法挽救嗎?” 莊辛說:“主公果真有悔改之意嗎?” 楚襄王說:“我現(xiàn)在太后悔了,不知道現(xiàn)在還遲不遲?” 莊辛說:“那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于是,莊辛就講道:從前,有人養(yǎng)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發(fā)現(xiàn)少了一只羊,仔細一查,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狼鉆進來,把羊叼走了一只。鄰居勸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個人不肯接受勸告,回答說:“羊已經(jīng)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發(fā)現(xiàn)羊又少了一只。原來,狼又從窟窿中鉆進來,叼走了一只羊。他很后悔自己沒有聽從鄰居的勸告,便趕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從此,狼再也不能鉆進羊圈叼羊了。 楚襄王一聽到這個故事就明白了莊辛的意思,于是他接著對莊辛說:“莊愛卿,那么我們該怎么辦呢?” 于是,莊辛給楚襄王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認為楚國都城雖被攻陷,但只要振作起來,改正過錯,秦國是滅不了楚國的。楚襄王聽了,便遵照莊辛的話去做,果真度過了危機,振興了楚國。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jù)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fā)生錯誤以后,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
Ⅷ 空穴來風 成語故事
〝空穴來風〞:釋義:穴,孔、洞;來,招致。意思是為有了洞穴才有風進來,借以比專喻自身存在弱點流屬言乘機會傳開來,泛指消息和傳說毫無根據(jù)。
出處: 宋玉《風賦》
原文:
王曰:"夫風者,天地之氣,溥暢而至,不擇貴賤高下而加焉。今子獨以為寡人之風,豈有說乎?"宋玉對曰:"臣聞于師:枳句來巢,空穴來風。其所托者然,則風氣殊焉。"
翻譯:
楚襄王說:"風是天地間的一種氣流,普遍而暢流無阻地吹送而來,不分貴賤高低吹到每一個人身上?,F(xiàn)在你單單以為是我一個人享有的風,難道有什么理由嗎?"宋玉回答說:"我從老師那里聽到過這樣的說法,枳樹彎曲的枝丫上會招來鳥雀做窩,空穴之處會產(chǎn)生風。鳥窩和風是根據(jù)環(huán)境條件的不同而出現(xiàn),那么風的氣勢也自然會因環(huán)境條件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40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乾隆為何不殺和珅他為什么那么重新和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