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項羽的故事,歡迎關(guān)注哦。
至于項羽為什么一直沒有給虞姬一個正式的名分也無非是以下這幾個原因。
第一:項羽妻妾無數(shù),且已經(jīng)有正妻
項羽年少英俊,天生神力,身材魁梧,而且出身楚國貴族,虞姬是吳中虞氏美女,項羽最初跟隨叔叔項梁起事的時候,轉(zhuǎn)戰(zhàn)到吳中,那一年遇到虞姬的項羽24歲,虞姬是項羽手下一名戰(zhàn)將虞子期的妹妹,虞姬和項羽互相愛慕,因此項羽納虞姬為妾。
古人結(jié)婚很早,而且大多三妻四妾,項羽在此之前肯定已經(jīng)結(jié)婚,有正妻,因此就沒辦法給虞姬正室夫人的名分,虞姬并非項羽的妻子,只是時刻跟隨項羽的女人而已,也只能稱為“王的女人”。
第二:項羽虞姬雙方都不在意名分
之所以虞姬一直沒有名分,還有個可能是雙方都不在意,既然是真正的愛情,何必在意這些?當時項羽已經(jīng)有妻子,虞姬不可能不知道,這已經(jīng)是不爭的事實,沒必要糾結(jié),兩人在一起是兩情相悅,當時兵荒馬亂的,英雄美女在一起,高興就好,雙方自然不在乎名分。
第三:項羽正妻身份高貴,對項羽有扶持作用
雖然歷史上沒有明確說項羽的正妻,然而在《史記 陳丞相世家》中記載陳平和劉邦的一段對話,稱項羽在用人方面“任其所愛,非諸相即妻之昆弟”。
也就是說項羽任人唯親,喜歡任用自己妻子的兄弟們以及自己家族的人,而項羽正妻必然也是出身楚國貴族,家族都極力支持項羽,因此項羽正妻地位無法撼動,自然沒辦法給虞姬名份。
項羽的正妻是誰,史料上面沒有記載,但可以肯定不是虞姬。
《史記·項羽本紀》中說“有美人名虞,常幸從” “常幸從”說明項羽的女人不止虞姬一個,只不過項羽喜歡帶著她四處征戰(zhàn)罷了?!俺P覐摹苯^對不會用在正妻身上。
比如劉邦喜歡帶著姬夫人,《史記·呂后本紀》記載:“戚姬幸,常從上之關(guān)東。。。。。呂后年長,常留守,希見上,益疏?!敝挥心贻p的妾才會帶在身邊,以解作戰(zhàn)的單調(diào)孤獨,這是人之常情。君主的正妻身份尊貴,是不能帶著四處征戰(zhàn)的。所以虞姬只是小妾,一個沒有背景的小妾能得到“美人”這樣高貴的封號,正說明項羽對她的重視。
誰才是項羽的正妻?
《史記.陳丞相世家》記載陳平說過:“項王不能信人,其所任愛,非諸項即妻之昆弟,雖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标惼降囊馑际钦f項羽任人唯親,只信任自己的宗族和妻子的兄弟,哪一個才是項羽正妻之昆弟呢?
陳平說過:“彼項王骨鯁之臣亞父、鐘離眛、龍且、周殷之屬,不過數(shù)人耳。”正因為項羽任人唯親,這幾個人中一定有一位是項羽的妻弟。
除去年老的亞父范增,鐘離眛、龍且、周殷三人誰才是?《史記·項羽本紀》記載:“大司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舉九江兵,隨劉賈、彭越皆會垓下,詣項王。”這個中途叛變的周殷首先排除。如果他是項羽的小舅子,至少不會那么早叛變吧。
《史記·陳丞相世家》又說:“陳平既多以金縱反間于楚軍,宣言諸將鐘離眛等為項王將,功多矣,然而終不得裂地而王,欲與漢為一,以滅項氏而分王其地。項羽果意不信鐘離眜等?!?/p>
項羽這么容易相信鐘離眛經(jīng)不起考驗,鐘離眛極有可能不是他的小舅子。那個始終沒有背叛項羽的龍且,那個“項王聞龍且軍破,則恐?!钡挠H信,才極有可能是項羽的小舅子。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妻弟,項羽才不會也不能輕易換掉正妻,所以虞姬最多也只能做到“夫人”這一級。
公元前209年項羽和叔叔項梁一起造反,公元前202年去世,中間七年。如果從公元前206年自立為霸王時算起,他的鼎盛時期只有4年。在四年中,虞姬從一個沒有品級的江南女子連跳數(shù)級,做到第三等的美人,相當于后世的貴妃的位置,不正是說明項羽對她的寵愛嗎?
君王封王后,更多的是要綜合考慮,平衡各方利益。所以沒有背景,沒有兄弟撐腰的虞姬,對“美人”這個封號應該滿足了。
綜上所述,因為虞姬的身份決定了她始終沒辦法“轉(zhuǎn)正”擁有正妻的名分,不過這些在現(xiàn)在看來并不重要,畢竟他們的愛情故事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這是不爭的事實。
在故事開始之前首先要說明一點,虞姬只是最寵愛的小妾,并不是項羽明媒正娶的老婆。
虞姬是怎樣的一個人?史書中對虞姬的記載的較少,甚至連名字都沒有留下。在《史記·項羽本紀》里記載道:“有美人名虞?!币虼撕髞砭统霈F(xiàn)了兩種說法:一是有人推測“虞”是美人的名;二則“虞”是美人的姓,《辭源》備有此說。而“虞姬”則是后人對其的稱呼,關(guān)于“姬”這個字,也有一定的說法,體上有兩個含義:一是“姬”就是她的姓;二則是“姬”是古代婦女的美稱。虞姬的姬可以歸為第二義,即美稱。總而言之,人們只能得知虞姬的姓名與“虞”字有關(guān),而她的真實姓名,卻成為了一個謎。
有點扯遠了,回到正題,虞姬的品格一直被人們傳誦著,因為她是一個美女的女子,一個堅守婦道的虞美人。要知道,在當時那個社會,弄權(quán)的女人都十分美麗,然而有這么一個美麗的女人卻不弄權(quán)。她默默無聞,為項羽無私奉獻。
有人說項羽和虞姬的愛情是天生一對,地配一雙。這項家和虞家原都是楚國貴族,滅楚后,遷移到今江蘇省宿遷縣過隱居生活。項羽和虞姬從小一起長大,兩小無猜、青梅竹馬,這兩家于是結(jié)為秦晉之好。
虞姬嫁給項羽之后不久,、吳廣領(lǐng)導的秦末農(nóng)民起義開始了。項羽和叔叔項梁帶著八千子弟兵也樹起了義旗,項羽從此戎馬倥傯,開始了緊張的軍旅生活,南征北戰(zhàn),晝夜廝殺。作為妻子的虞姬,隨軍行動,項羽戰(zhàn)到哪里,她就跟到那里。戰(zhàn)場的形勢瞬息萬變,先是陳勝、吳廣的義軍發(fā)展迅速,所向無敵,主力部隊都進入了關(guān)中,打到距秦國都城咸陽只有幾十里的地方。咸陽城兵臨城下,情況萬分危急;可不久秦軍在張酣帶領(lǐng)下反撲,迅速扭轉(zhuǎn)了戰(zhàn)局,吳廣在滎陽失敗,陳勝在陳縣被殺,項梁也在定陶戰(zhàn)死。
每當項羽在外苦戰(zhàn),虞姬就守在帳中等項羽回來,時刻掛念著前線的戰(zhàn)事,心里七上八下。有一天項羽回來,虞姬連忙把他迎入帳內(nèi),但見項羽形容疲憊,神色倉皇,精神狼狽,不像從前得勝回來雄赳赳、氣昂昂的大英雄氣概,便知道有些不好。等到項羽坐定,喘息略平,便帶著笑臉,輕聲細語,小心翼翼地問起前方的戰(zhàn)事。當她聽到項梁戰(zhàn)死的消息時也不禁失色,悲傷萬分,可臉上又不敢現(xiàn)出驚慌的神色,怕惹起項羽的煩惱。她連忙命人擺上早已準備的酒肴,借著美酒,替項羽解悶消愁。這種時候她只能把悲傷的淚水偷偷咽下去。
就這樣,在項羽領(lǐng)兵出戰(zhàn)時,她給他鼓勵,寄予深情厚望,保佑平安歸來;在項羽凱旋歸營時,她以翩躚舞姿,千般柔情,萬般嫵媚,歡歌娛曲給他祝賀;在項羽遇到挫折的時候,她便以“勝敗乃兵家之常事”的話給他撫慰;甚至她還會穿了戰(zhàn)靴,披上繡甲,騎馬跟著項羽在陣上沖鋒,作他堅強的后盾。有了這一強大的精神支柱,項羽越戰(zhàn)越勇,所向披靡。
巨鹿之戰(zhàn),楚懷王派宋義和項羽帶一支大軍去援救陳余。俗話說,救兵如救火。然而主將宋義害怕秦國勢力,拖拖拉拉,逗留不前,項羽怒而殺死宋義,帶領(lǐng)軍隊渡河進軍。項羽破釜沉舟,揚言只準備三天的糧食,以向全軍表示此次作戰(zhàn)有死無生、誓死一拼。在巨鹿與秦軍的大戰(zhàn)中,項羽的人馬無不以一當十,奮勇廝殺,呼聲動天,殺聲震地,項羽大破秦軍。巨鹿之戰(zhàn)后,項羽已成為各路諸侯軍的領(lǐng)導者,成為諸侯上將軍,凡是參加巨鹿之戰(zhàn)的諸侯軍無一不歸其麾下,甘心情愿聽從他的號令,一直隨他西征。接著他坑殺投降過來的20萬秦軍,帶領(lǐng)大軍浩浩蕩蕩地殺向咸陽。
秦滅亡后,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他分封各路有功的人,或為王,或為侯,虞姬也被封為美人。當時皇帝的內(nèi)宮分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八等,項羽自封為西楚霸王,名位上自然是低于皇帝,以“美人”封虞薇已經(jīng)是比較高的名號了。自此虞美人的名字傳揚開來.
項羽是一個性格暴躁的男子,卻也是個用情專一的人。他始終愛著虞美人,成為歷史上的一段佳話。進入咸陽后,項羽跟著進來,一把火燒了,收集秦朝宮殿中的金銀財寶,全部運到他的根據(jù)地彭城,卻將阿房宮內(nèi)成百上千的美女盡數(shù)遣散,純粹就是為了討好虞美人。
劉邦和項羽作為起義軍的兩支展開了龍虎之爭。戰(zhàn)爭開始的時候,項羽占有絕對優(yōu)勢,后因他內(nèi)心仁弱,對敵人也講仁慈,漸漸地處于不利的地位。在楚漢相爭的第4年,項羽和劉邦的大將在垓下展開激戰(zhàn),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垓下之戰(zhàn)”。虞美人在帳篷中心驚肉跳,惴惴不安,苦苦地等著項羽的歸來。項羽回來了,這一回他中了韓信的十面埋伏計,他雖然靠著一支畫戟,有鐘離昧、季布在左右奮力相幫,殺散一層又一層的漢兵,殺出一條血路,逃了出來,但自己的人馬,已丟了八成。他自起兵以來,像這樣的失敗,尚是破題兒第一回。漢軍把項羽的營地圍得水泄不通,而且漢營中的韓信,還編出一曲楚歌,教軍士在楚營外四面唱和。其歌詞無句不哀,無字不慘,使那些殘敗的楚兵,無不懷念起遙遠的家鄉(xiāng),一時間斗志全無,一個個在夜色掩護下陸續(xù)逃散。楚霸王夜不能寐,心情煩悶地坐在軍帳中飲酒。當時,面對他寵幸的美人虞姬,面對多年伴他馳騁戰(zhàn)場的駿馬,楚霸王撫今追昔,感慨良多,心潮難平。他禁不住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項羽知道自己的滅亡已經(jīng)無法避免,他的事業(yè)就要煙消云散,他沒有留戀,沒有悔恨,沒有嘆息。他惟一憂慮的是他所摯愛的、經(jīng)常陪伴他東征西討的虞美人的命運和前途。毫無疑問,在他死后,虞美人的命運將會十分悲慘,于是無限哀傷地唱出了“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千古悲歌。
虞美人在旁聽了,泣不成聲,若斷若續(xù)地吟道:
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
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那些未曾散去的親信和侍臣,在旁見了,個個情不自禁,大放悲聲。這時,營中更鼓敲了五下,項羽回頭對虞美人說:“天將明了,我當冒死沖出重圍,你將怎么樣!”這時的項羽,竟然說不出讓虞美人一起突圍的話。虞姬雖然得到項羽寵愛,與項羽難舍難分,但她也是最理解項羽的。為了不使項羽為難,便對項羽說:“賤妾生隨大王,死亦隨大王,愿大王前途保重!”她一轉(zhuǎn)身,突然從項羽腰間拔出佩劍,向自己項上一橫,就這樣香消玉殞。項羽撫尸大哭一聲,命人就地掘坑掩埋了虞姬,跨上戰(zhàn)馬,殺出重圍。但終究沒有逃出漢兵的追擊,到了烏江邊無處可逃,自刎于江邊,這年項羽才31歲。
劉邦后來以禮埋葬了虞美人。后來,在虞姬血染的地方就長出了一種罕見的艷美花草,人們?yōu)榱思o念這位美麗多情又柔骨俠腸的虞姬,就把這種不知名的花叫做“虞美人”。這名稱就一直流傳到今天。
這是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虞美人陪伴在項羽身邊不為錢不為權(quán),只愿能夠朝夕相處,同生死共患難。
因為虞姬的性格剛烈,在當時是比較少見的,而且她的性格也正是項羽這種磊落之人喜歡的類型。很多人都聽過?霸王別姬?,也看過《霸王別姬》的戲,所以對于項羽和虞姬的愛情我們也心生羨慕。而在同時期的劉邦則和項羽恰恰相反,劉備風流成性,喜歡見一個愛一個,而項羽至始至終都只愛虞姬一人,其實把這兩個人物拿來做對比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兩人仿佛是兩個世界的人,無論從那個角度看,他們之間的反差都很大。
劉邦的出身不好,一直都被認為是無賴,成天吊兒郎當,不著調(diào)的樣子,反而有很多女人鐘情于他,而他也樂意接受這些女人,而項羽出生名門,受家庭影響,不僅有學識有風度,做事還特別沉穩(wěn),最關(guān)鍵的是他一生只愛虞姬一人,從不貪戀她人美色,所以有很多人都疑惑,這項羽樣樣都不差,追他的人也有很多,為什么會獨寵虞姬?其實這和虞姬的性格有關(guān)。
虞姬是位十分剛烈的女子,她知道項羽鐘愛她,也知道項羽對她用情至深,但是他為了讓項羽專心做事,為了讓項羽顧全大局,最終虞姬選擇了自刎而死,但是虞姬沒想到的是,她的死也帶走了項羽的心,項羽久經(jīng)戰(zhàn)場,什么樣的險難沒見過,他都一一扛了下來,但是虞姬死了以后,他卻再也沒有心思去作戰(zhàn),還把自己的部下全部送走,然后一個人猶如行尸走肉般在烏江邊上選擇了自刎,可見他對虞姬是有多愛。
而在劉邦眾多女人當中,她們有的平庸,有的貪圖劉邦的權(quán)勢,因此她們都需要別人保護,怎么可能會有虞姬的那種剛烈性格,除了呂雉要強點兒以外,哪一個不是嬌滴滴的,成天只知道在劉邦面前爭寵,但其實就連呂雉的骨子里也是把劉邦放在第一位,所以呂雉也根本不能和虞姬的剛烈性格相比。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419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屏幕手寫-三國典故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