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為何拋棄了強大的曹魏,而投降劉備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
在三國時期,蜀漢雖然相對弱小,卻是名將輩出。其中,就五虎上將來說,更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歷史人物。在劉備建立蜀漢的過程中,關羽、張飛、黃忠、馬超、趙云這五虎上將,無疑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不過,在蜀漢建立前后,關羽、張飛、黃忠、馬超、趙云等人則陸續(xù)告別了歷史的大舞臺。當然,對于蜀國來說,并沒有一下子進入到武將凋零的時期。在蜀漢中后期,時人云:前有王(平)、句(扶),后有張(翼)、廖(化)。對于王平、句扶、張翼、廖化等人,就是當時的名將。
其中,就本文所要說的王平,則相對特殊,因為他一開始是曹操麾下的武將。公元217年到公元219年,劉備和曹操之間爆發(fā)了漢中之戰(zhàn)。在漢中之戰(zhàn)期間,王平離開強大的曹魏,選擇投奔弱小的劉備。那么,問題來了,漢中之戰(zhàn)時,王平為何離開強大的曹魏,而歸降弱小的劉備呢?也即王平到底怎么想的呢?
一
首先,王平是巴西宕渠人,因為小時候養(yǎng)在外祖父何氏家,所以又叫何平,后來改回本來的王姓。
《三國志·王平傳》中記載:隨杜濩、樸胡詣洛陽,假校尉。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巴西郡樸胡、賨邑侯杜濩舉巴夷、賨(cóng)民依附曹操,王平隨杜濩、樸胡等被遷往洛陽,被任命為一名代理校尉。由此,對于王平來說,本來就是益州人士。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遠征漢中,張魯歸降。在獲得漢中之地后,曹操還派人襲擾益州的巴西郡,促使王平等人依附于自己。不過,在來到曹魏后,王平僅僅獲得了校尉的官職。在漢末三國時期,校尉自然是相對較低的武將官職,也即在裨將軍、偏將軍之下。
《三國志·王平傳》中記載:從曹公征漢中,因降先主,拜牙門將、裨將軍。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手下黃忠于定軍山斬殺曹軍大將夏侯淵,王平隨曹操率領大軍來爭漢中,卻被劉備擊敗,王平得以投降劉備,被劉備任命為牙門將、裨將軍。
三
在漢中之戰(zhàn)爆發(fā)時,王平跟隨曹操征討劉備,參加了這場持續(xù)兩年之久的戰(zhàn)役。當然,正是在這場戰(zhàn)役中,王平離開了曹操,歸降了劉備,從而被劉備冊封為牙門將、裨將軍。對此,在筆者看來,王平離開曹魏的原因,分為以下兩點。一方面,王平當年投靠曹操,很可能是情勢所逼。不過,等到漢中之戰(zhàn)時,劉備擊退了強大的曹操,這讓王平更愿意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益州,而不是繼續(xù)跟隨曹操回到中原之地。
在公元215年,劉備剛剛擊敗劉璋,奪取了益州之地。但是,劉備能否在益州站穩(wěn)腳跟,還是一個未知數(shù),所以王平選擇投靠曹操,自然是容易讓人理解的選擇。不過,在漢中之戰(zhàn)中,劉備一方不斷取得勝利,向王平展現(xiàn)出了自己的實力。于是,王平投靠劉備的話,不僅是跟隨了具有潛力的主公,也是回到家鄉(xiāng)建功立業(yè),這無疑是一舉兩得的事情了。
三
另一方面,王平之所以離開曹操,很可能是因為他沒有獲得曹操的重用。前面已經說了,在曹操麾下,王平僅僅是一位代理校尉,這是一個足夠讓人忽略的官職了。在漢末三國時期,很多武將謀士之所以改換門庭,往往就是為了獲得施展才華的大舞臺。比如曹操麾下的謀士中,荀彧等人就曾是袁紹的手下,雖然當時袁紹的實力更加強大,但是,荀彧卻沒有得到重用,于是他就離開強大的袁紹,投奔當時相對弱小的曹操。
同樣的道理,雖然曹魏的實力,不是劉備可以相提并論的,但是,王平在曹魏沒有獲得施展才華的大舞臺,甚至可以說是郁郁不得志。在此基礎上,王平投奔劉備后,果然受到了重用,被提拔為牙門將、裨將軍,也即終于邁入到將軍的門檻之中了。并且,不管是劉備還是后來的諸葛亮,都沒有因為王平是降將而猜疑他,而是繼續(xù)重用這位沉著穩(wěn)重的武將。
四
最后,《三國志·王平傳》中記載:九年,亮圍祁山,平別守南圍。魏大將軍司馬宣王攻亮,張郃攻平,平堅守不動,郃不能克。
諸葛亮北伐期間,王平曾在街亭之戰(zhàn)中嶄露頭角,受到了諸葛亮的重視。建興九年(公元231年),諸葛亮圍祁山,別遣王平駐守南圍。司馬懿率領大軍攻諸葛亮,遣張郃進攻王平,王平堅守不動,張郃不能勝。在諸葛亮的重用下,王平可謂不負眾望,面對曹魏五子良將之一張郃的進攻,王平堅守不動,讓對方根本是無計可施。建興十五年(公元237年),進封安漢侯,代替吳懿督漢中。
在諸葛亮、魏延、吳懿等人去世后,王平鎮(zhèn)守漢中,成為蜀漢第三任漢中都督。在蜀漢的四個都督中,漢中都督可謂是最重用的一個,因為漢中不僅是益州的咽喉和門戶,還需要面對曹魏大軍的壓力。不過,王平鎮(zhèn)守漢中期間,不僅沒有任何閃失,還打退了曹魏大將軍曹爽的進攻。也即曹操應該想不到,一個曾經自己麾下不起眼的王平,居然可以在蜀漢成長到如此的高度。
對此,《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曾表示:“是時,王平在北,馬忠在南,鄧芝在東,咸著威績?!?當時馬忠在南中,防備南中的部落;鄧芝駐守永安,防備東吳;王平在漢中,防備強大的曹魏;三人各守一方,保障蜀漢疆域的平安,平安三侯威名始于此時。到了延熙十一年(公元248年),王平去世。而王平的去世,顯然是蜀漢的一大損失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43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