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砝畲孥蒙胶喗?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后唐莊宗李存勖(xù,一作“勖”)(885年-926年),小字亞子,代北沙陀人,生于晉陽(今山西太原),唐末五代軍事家,后唐開國皇帝,晉王李克用之子。
李存勖在唐末官至檢校司空,遙領(lǐng)晉州刺史,后襲父位為河?xùn)|節(jié)度使、晉王。他驍勇善戰(zhàn),長于謀略,在王位十五年,南擊后梁、北卻契丹、東取河北、西并河中,使得晉國逐漸強盛,中興唐朝霸業(yè)。同光元年(923年)四月在魏州稱帝,定國號為唐,史稱后唐,并于同年十二月滅亡后梁,盡取河南、山東等地,定都于洛陽。
李存勖在位期間,并岐國,滅前蜀,得鳳翔、漢中及兩川之地,震動南方割據(jù)諸國,“五代領(lǐng)域,無盛于此者”。但他沉緬于聲色,治國乏術(shù),用人無方,縱容皇后干政,重用伶人、宦官,疏忌殺戮功臣,橫征暴斂,又吝惜錢財,以致百姓困苦、藩鎮(zhèn)怨憤、士卒離心,同光四年(926年)四月死于興教門之變,時年四十二歲。在位三年,廟號莊宗,謚號光圣神閔孝皇帝,葬于雍陵。
死于兵變
同光四年(926年)二月,魏博戍卒在貝州嘩變,推裨將趙在禮為首領(lǐng),攻入魏州。邢州、滄州也相繼發(fā)生兵變,河北大亂。元行欽帶兵進討,但卻連連失利。李存勖本欲親征,被宰臣勸阻,只得起用李嗣源,讓其率侍衛(wèi)親軍北上平叛。李嗣源在魏州城下遇到親軍嘩變,被劫持入城,與叛軍合勢。他本無反意,但迫于內(nèi)外形勢,又無以自明,只得率變兵南下。
三月,李存勖親自率軍東征,欲坐鎮(zhèn)汴州指揮平叛。但李嗣源已搶先占據(jù)汴州,得到大批唐軍將領(lǐng)擁戴。李存勖知道局勢已不可挽回,行至萬勝鎮(zhèn)(在今河南中牟西北)便下令回師,倉皇返回洛陽。他再三撫慰士卒,許以厚賞,但已為時太晚。士卒均不感皇帝恩德,沿途逃散過半。當(dāng)時,李繼岌已率征蜀大軍班師,途中因平定后軍康延孝叛亂,被耽誤了歸程。
四月,李存勖決定前往汜水關(guān)(在今河南滎陽西北),與李繼岌會合,再聯(lián)兵進剿李嗣源。他命扈從軍兵候于宮門外,自己在內(nèi)殿進食。從馬直指揮使郭從謙突然發(fā)動叛亂,率所部攻入興教門。李存勖親率宿衛(wèi)出戰(zhàn),殺死數(shù)百亂軍,最終被流矢射中,死于絳霄殿,時年四十三歲。伶人善友將樂器覆蓋在李存勖身上,縱火焚尸。李繼岌軍至渭南,因部屬潰散,被迫自縊而死。征蜀大軍則在副使任圜的率領(lǐng)下,歸附李嗣源。是月,李嗣源進入洛陽,在李存勖靈前稱帝,史稱后唐明宗。
七月,李嗣源將李存勖葬入雍陵,上廟號莊宗,追謚為光圣神閔孝皇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449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