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尊太公望(姜子牙)為武成王祭典與祭孔子的文宣王廟相同。太公尚父廟更名為武成王廟,簡稱武廟。當時武廟的主神是太公望,以張良為副祀,包含張良在內(nèi)的歷代名將十人坐像分坐左右。公元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并為他們設(shè)廟享奠。對于唐朝追封的古代名將六十四人,有八位來自于西漢時期。
就西漢來說,漢相國平陽侯曹參、左丞相絳侯周勃、前將軍北平太守李廣、大司馬冠軍侯霍去病、漢梁王彭越、太尉條侯周亞夫、大將軍長平侯衛(wèi)青、后將軍營平侯趙充國。值得注意的是,就西漢的開國功臣張良、韓信,入選了地位了更高的武廟十哲。就武廟十哲來說,指的是:田穰苴、孫武、吳起、樂毅、白起、張良、韓信、李勣、諸葛亮、李靖,這已經(jīng)是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了。以下,筆者就來說一說躋身武廟六十四名將的八位西漢武將。
曹參
曹參(?—公元前190年),字敬伯,泗水郡沛縣(今江蘇沛縣)人。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曹參跟隨劉邦沛縣起兵,身經(jīng)百戰(zhàn),反秦滅楚,屢建戰(zhàn)功,攻下二國和一百二十二個縣。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在秦末漢初之際,曹參攻城略地,也立下了不少戰(zhàn)功。等到劉邦定都長安后后,論功行賞,功居第二,賜爵平陽侯。出任齊國丞相,輔佐齊王劉肥。漢惠帝即位,繼任蕭何為相國,秉承“蕭規(guī)曹隨,休養(yǎng)生息”,為文景之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
周勃
周勃(?—公元前169年),沛郡豐縣(今江蘇豐縣)人。西漢時期開國將領(lǐng)、宰相,名將周亞夫之父。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周勃隨沛公劉邦起兵反秦,封為威武侯。周勃參加楚漢之爭,攻打趙賁、大敗章平、包圍章邯,屢建戰(zhàn)功。成皋之戰(zhàn)時,周勃留守鎮(zhèn)關(guān)重地,突入成皋戰(zhàn)場。帶兵攻取曲逆、泗水、東海兩郡,凡得二十二縣。在西漢建立之后,周勃帶兵討平韓信、陳豨、盧綰叛亂,拜為太尉。并且,呂后去世后,周勃誅殺呂氏諸王,擁立漢文帝即位,這對于西漢歷史的走向,無疑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李廣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是一句詩詞,出自唐·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對于西漢時期的名將,李廣無疑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元光六年(前129年),李廣任驍騎將軍,領(lǐng)萬余騎出雁門(今山西右玉南)擊匈奴,因眾寡懸殊負傷被俘,并趁機逃脫。李廣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剛縣,今內(nèi)蒙古寧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稱之為飛將軍,數(shù)年不敢來犯。
霍去病
相對于李廣,霍去病可謂年少成名?;羧ゲ∮帽`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于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回、大穿插、殲滅戰(zhàn)。17歲時,霍去病率領(lǐng)八百騎兵深入大漠,兩次功冠全軍,封“冠軍侯”。19歲指揮兩次河西之戰(zhàn),殲滅和招降河西匈奴近10萬人。從此絲綢之路得以開辟。漠北之戰(zhàn)消滅匈奴左部主力7萬余人,封狼居胥。戰(zhàn)后拜大司馬,與大將軍衛(wèi)青共同執(zhí)掌西漢兵馬。
秦朝末年,彭越在魏地舉兵起義,后來率兵歸順劉邦,拜魏相國,封建成侯,協(xié)助劉邦贏得楚漢之爭,與韓信、英布并稱漢初三大名將。西漢建立后,彭越封為梁王,定都于定陶(今山東菏澤市定陶區(qū))。公元前196年,彭越被誅滅三族,廢除封國。
周亞夫
古人有云,虎父無犬子,對于周亞夫來說,其最終的成就,完全可以和他的父親周勃相提并論。周勃歷仕漢文帝、漢景帝兩朝,以善于治軍領(lǐng)兵,直言不諱著稱。周亞夫的領(lǐng)兵才華卓越,在吳楚七國之亂中,他執(zhí)掌西漢大軍,三個月平定了叛軍,拯救了漢室江山。不過,非??上У氖牵軄喎蚝髞肀蝗苏_陷,含冤下獄,閉食自盡。
衛(wèi)青
衛(wèi)青(?-前106年),本姓鄭,字仲卿,河?xùn)|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衛(wèi)青從小就給人家做牧童,受盡苦楚。后來,他的姐姐衛(wèi)子夫被選入宮,得到武帝寵幸,他才被提為太中大夫。由于他精于騎射技術(shù),常隨武帝外出圍獵,很得武帝賞識。公元前129年,衛(wèi)青在龍城之戰(zhàn)中嶄露頭角。公元前127年,衛(wèi)青收復(fù)河套地區(qū)。公元前124年,匈奴分三路大舉南下,爆發(fā)漠南之戰(zhàn)。衛(wèi)青利用右賢王傲慢輕敵、麻痹大意的弱點,乘夜奔襲,圍追堵殺,又獲大勝。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戰(zhàn),衛(wèi)青、霍去病重挫匈奴,迫使匈奴不敢南侵。因此,非常明顯的是,在漢武帝和匈奴的戰(zhàn)役中,衛(wèi)青、霍去病成為漢武帝劉徹最為倚重的兩位名將了。
趙充國
趙充國(前137年-前52年),字翁孫,漢族,原為隴西上邽(今甘肅天水)人,后移居湟中(今青海西寧地區(qū))。和衛(wèi)青、霍去病一樣,趙充國也參與了對抗匈奴的戰(zhàn)役。趙充國為人有勇略,熟悉匈奴的特點。漢武帝劉徹這位皇帝在位時,趙充國隨貳師將軍李廣利出擊匈奴,率百壯士突圍,被拜為中郎,歷任車騎將軍長史、大將軍都尉、中郎將、水衡都尉、后將軍等職。漢昭帝這位皇帝去世后,趙充國與霍光等擁立漢宣帝,封營平侯。累官蒲類將軍、后將軍、少府。神爵元年(前61年),趙充國計定羌人叛亂,并開展屯田。甘露二年(前52年),趙充國去世,年八十六。謚號“壯”。漢宣帝時期,趙充國成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452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