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新城公主的故事,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guān)內(nèi)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可能大家都會覺得,公主肯定就是一出生就含著金湯匙、衣食無憂、受盡寵愛的。實際上也的確如此。公主自然都是金枝玉葉,尊貴的很。在李世民生前,也的確是將新城公主捧在手心里疼。然后,新城公主的下半生卻十分悲慘。那么,新城公主的下半生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呢?
李世民對長孫皇后十分癡情,愛屋及烏,自然對更喜歡一點長孫皇后生下來的孩子。新城公主正是長孫皇后所生,然而,在新城公主還是個懵懂無知的孩童的時候,長孫皇后就去世了。新城公主早年喪母,沒有母親的疼愛,而且又是李世民最小的一個女兒,李世民自然更加地心疼新城公主,自然她所受到的疼愛也就更多。李世民在她還只有8歲的時候,就封她為衡山公主!而后來,是唐高宗就將衡山郡公主這個封號改為了新城公主。
新城公主和第一任駙馬--長孫詮兩人十分恩愛,兩人是一對只羨鴛鴦不羨仙神仙眷侶。很不幸,因為一些政治的因素,長孫詮受長孫無忌的牽連,被流放到疆外。在流放的途中不幸染病,后來不治身亡英年早逝。長孫詮死后,新城公主郁郁寡歡,整天以淚洗面。
后來,唐高宗李治實在不忍心自己的妹妹日漸消瘦,于是又為新城公主和韋家的兒子--韋正矩賜婚,于是,新城公主又改嫁給韋正矩。沒想到,唐高賜婚這一舉動卻導(dǎo)致了新城公主噩夢的開始??墒沁@個韋正矩可是個徹頭徹尾的偽君子。韋正矩以為只要娶了新城公主,自己肯定就能加官進(jìn)爵,執(zhí)掌大權(quán)。于是剛開始的時候,他對新城公主溫柔似水,畢恭畢敬。后來,他發(fā)現(xiàn)事實并非如此。娶了新城公主之后,并有像自己所想象的那樣平步青云,韋正矩就認(rèn)為是新城公主無用,沒有辦法讓自己過上很好的日子。而且,韋正矩還發(fā)現(xiàn)新城公主總是在思念她的亡夫,這也讓韋正矩感到很生氣。所以,韋正矩就原形畢露,不再溫柔,對待新城公主十分粗魯。每天都會把自己在官場上收的氣都發(fā)泄到新城公主身上,時不時地羞辱新城公主。常常說出一些尖酸刻薄的話,簡直讓人聽不下去!
新城公主不是個愛惹是生非的人。一開始,新城公主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面對韋正矩的羞辱,她總是選擇默默忍受,吞下所有的委屈。但是,凡事都要有個限度,一旦超過了底線,就是兔子也會咬人。有一次,韋正矩再一次用惡毒的話去羞辱新城公主。新城公主實在是無法忍受了,頂了兩句嘴。韋正矩沒想到平常打不還口、罵不還手的女人突然之間還學(xué)會了頂撞自己,更是覺得惱怒不已。后來,兩個人越吵越激烈,兩個人從口角上的爭執(zhí),轉(zhuǎn)變成肢體上的沖突。韋正矩一時氣急,就用被子將新城公主給悶死了。事后,韋正矩還妄想隱瞞新城公主的死因,對外的話,他就說新城公主是身體虛弱,生病死去的。
唐高宗李治知到新城公主死后,覺得悲痛欲絕,但是他并不相信新城公主是病死的。于是他下令徹查伺候。當(dāng)唐太宗得知,新城公主原來是被韋正矩折磨致死的的時候,他勃然大怒。沒想到自己父皇捧在手心上疼愛的妹妹,竟然被韋正矩如此折磨!唐高宗非常生氣,下令將韋正矩給處死,讓他新城公主陪葬。不僅如此,韋家整個家族也因此事收到了牽連。
小編認(rèn)為,新城公主的命運是悲慘的,好不容易遇到相愛的人,卻陰陽兩地、天人永隔。而后又遇上一個偽君子,把自己作為一個升官的墊腳石,還時不時地羞辱自己。明明是金枝玉葉,卻沒有受到應(yīng)該有的寵愛,只能默默地把委屈心酸吞下,著實令人心疼。然而,這種悲劇在現(xiàn)如今的社會里還是層出不窮。希望大家以后每個人都能找到真心愛護(hù)自己的那個人。
李治心疼自己的妹妹,一生看似榮耀,卻無一點幸福,李治很清楚這一點,生前不幸福,那就死了讓她多得到一些吧,在兒子里李世民最喜歡的應(yīng)該是蕭貴妃生的李恪,在女兒里就屬這個長孫皇后的小女兒,新城公主了,什么都想讓她得到最好的,可是也是被皇上利用的工具而已。
當(dāng)年魏征在李世民身邊的時候,李世民喜歡魏征,覺得這個女兒應(yīng)該嫁給魏征的兒子,這樣能幸福,沒等結(jié)婚呢,魏征死了,李世民覺得魏征以下犯上,婚事就取消了,本來定好的了,李世民一句話,不行,新城公主跟魏征兒子的婚事取消了。
還得找個好姑爺啊,那就許給長孫無忌的兒子,都是一家子,放心,新城公主被父親許給了長孫家,婚后非常甜蜜,她也很愛自己的丈夫,,但是李世民死了以后,長孫無忌本是想把李治當(dāng)成傀儡用的,沒想到跑出了個武媚娘,長孫無忌被說是謀反,整個家族也就都跟著受牽連了。
新城公主跟李治是同父同母的兄妹,李治并沒有讓新城公主跟著長孫無忌家流放,而是又給她著了一個婆家,可是曾經(jīng)的愛讓新城公主無法忘記,她的心里始終惦記曾經(jīng)的丈夫,一日一日的思念把她折磨得全身是病,嫁給另外一家沒多久就去世了!
李治明知道長孫無忌并沒有謀反,可是他必須這么做,他把新城公主以皇后之禮下葬或許就是為了彌補(bǔ)自己的過錯吧,是他讓新城公主家破人亡,所以看似幸福的女人,實際上就是別人利用的工具而已。
新城公主死后,唐高宗為何要將駙馬送上刑場呢? 唐朝曾出現(xiàn)過我國最鼎盛的時期,不論是經(jīng)濟(jì)、文明還是政治都空前繁盛。不少小國家都想來朝見我國,那時候要是能娶回一個公主絕對是一件光耀門楣的事。不過你知道嗎?唐代人對于娶公主一直頗有忌諱,這都是由于唐朝初期公主遭受家暴致死事件引起的。
作為一對被長期稱贊的帝王夫妻,即唐太宗李世民和長孫皇后一直恩愛有加。因此呢,愛屋及烏,唐太宗對于長孫皇后所生子女都特別的疼愛,新城公主是他們最小的女兒,更是受到眾人寵愛。 在新城公主的墓志中記錄了她在八歲的時候已經(jīng)有了屬于自己的湯沐邑。要知道,按照當(dāng)時的規(guī)定公主只有出嫁后才能享此殊榮??梢娝?dāng)時有多么受寵。所以這么受人寵愛的公主死于家庭暴力,你能相信嗎?
新城公主也算是命運多舛的一個女子了。她的第一任未婚夫是魏徵的兒子魏叔玉,但由于太宗懷疑魏徵是逆臣侯君集黨羽,故取消了婚約。 后來為了補(bǔ)償新城公主,唐太宗精心挑選,最后選了長孫皇后的叔叔家的兒子。當(dāng)時太宗身體每況愈下,雖早已為女兒準(zhǔn)備好嫁妝,但還是沒來得及親眼看到女兒出嫁。 之后繼位的唐高宗也是特別疼愛他這位妹妹,給她辦了一場風(fēng)風(fēng)光光的婚禮。公主與駙馬婚后特別相愛,相敬如賓,琴瑟和鳴??珊萌兆記]多久,長孫家族蒙難,駙馬長孫詮也因此被連累,放逐到偏遠(yuǎn)地區(qū)被那兒的父母官殺害。從這時候開始,新城公主特別怨恨高宗,也不再梳妝打扮了。
高宗對他這妹妹也是心懷愧疚,就希望再給她找一個稱心如意的夫君。好不容易給他找了一個,也就是韋正矩。再嫁后,新城公主和這位新駙馬關(guān)系一直不好,可能心里還對前駙馬放不下,所以他們成親后外面謠言也傳的很難聽。再之后,新城公主抱病去世,高宗以為是韋正矩對公主不疼愛,實施家暴導(dǎo)致公主死亡,故遷怒于這位駙馬,殺了他,還流放了他的族人。 后來高宗才了解到新城公主的死與韋正矩沒有關(guān)系,這才讓他與新城公主合葬在一起。想想也對,新城公主深受皇帝喜愛,就算是她心里有其他人,后來者也會因為她尊貴的身份心存敬畏,哪會家暴呢!后來唐人就覺得娶公主太危險了,鬧不好就掉腦袋,所以那時候尚公主的人也比較少。 明明是唐太宗的女兒,為何新城公主是以皇后之禮下葬? 因為唐高宗李治愧對自己這個同胞妹妹,新城公主不到三十歲就暴斃了。唐高宗李治非常心疼這個妹妹,所以新城公主去世的時候便以皇后之禮下葬。
新城公主原本是唐太宗與長孫皇后最心愛的小女兒,她也是唐高宗李治最小的妹妹。比起來其他的兄弟,新城公主與唐高宗李治感情特別好,而且對于李治來說她也沒有什么威脅,所以李治很喜歡這個同胞的妹妹。唐太宗更是喜歡這個女兒,原本他給女兒選定的駙馬是魏征的長子魏書玉,可惜后來侯軍集參與了太子叛變,這個侯軍集又是魏征舉薦的,所以當(dāng)時唐太宗疑心魏征參與了太子叛變,便反悔了這門親事。
就這樣,新城公主第一樁婚事告吹了,后來唐太宗將她許配給了長孫詮,可惜因為唐太宗去世,新城公主守孝三年后才得以嫁給長孫詮。原本夫妻二人也是非常恩愛的,可是長孫家族因為反對李治立武則天為后而獲罪,長孫詮被李治所殺,新城公主便成為了寡婦。
當(dāng)時李治是有些愧對這個妹妹,便精心為新城公主挑選新的駙馬,當(dāng)時李治看中了韋正矩。韋正矩是彭城郡公韋慶嗣的兒子,家世很好,李治非常滿意就風(fēng)風(fēng)光光的送新城公主出嫁了??上В鲁枪髋c韋正矩夫妻非常不和睦,更有傳言韋正矩對新城公主有失禮的地方,而且,新城公主嫁給韋正矩沒多久后,便暴斃身亡而且當(dāng)時她還不到30歲。當(dāng)時的李治后悔死了,如果不是因為他,小妹新城公主不會早早就守寡還丟了性命,所以李治誅殺了韋正矩后,因為愧疚便將新城公主按照皇后之禮下葬了。
唐東陽公主和新城公主是怎么死的 東陽公主(?-701年),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女,母不詳。 東陽公主下嫁高履行。唐高宗即位,進(jìn)為長公主(《新唐書》作大長公主之誤)。韋正矩之誅,公主坐婚家,斥徙集州。又因章懷太子李賢之故,被剝奪邑封。又因為是長孫無忌舅族也,所以被武則天惡之,垂拱(688年)中,和兩個兒子徙置巫州。
新城公主(634年-663年),唐太宗最 *** , 母文德皇后長孫氏。 生于貞觀八年(634年),貞觀十六年(642年)八月二十日,封衡山郡公主得實封不久又増賦。 貞觀十七年(643年),許配魏征長子魏叔玉。同年,婚事取消。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二月六日下嫁長孫詮(也作銓),因太宗于五月去世,婚禮中斷。永徽三年(652年)五月二十三日,改封新城郡長公主,增邑五千戶,婚禮完成。 顯慶四年(659年),長孫詮被流放巂州,不久被殺,新城改嫁韋正矩(也作政舉)。龍朔三年(663年)三月,病逝于長安縣通軌坊南園,時年三十,以皇后之禮陪葬于昭陵。 新城公主深受李世民寵愛,為何她一生竟嫁過多個男子? 新城公主是長孫皇后的小女兒,也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小的公主。長孫皇后深受李世民的恩寵,新城公主作為長孫皇后的小女兒,又是李世民最小的女兒,自然是格外受李世民的寵愛。
李世民對于新城公主的寵愛,可以說到了無可復(fù)加的地步。比如新城公主在8歲的時候,就被封為了“衡山公主”。而其他公主在出嫁的時候才能享受到的食邑,新城公主竟然也在8歲的時候就一并被賜下了。
所以從小起,新城公主過著錦衣玉食、無憂無慮的生活。
李世民對于新城公主的寵愛,不僅是在物質(zhì)上,更在婚姻上給她最大的自由。
新城公主的婚姻,滿打滿算是嫁了兩次,但是卻和三個人相關(guān)。
公元643年,魏征病重即將離世,李世民看著這個陪了自己幾十年,跟著自己打天下、守天下的忠臣,不忍他離去。為了給魏征沖喜,也為了給新城公主找個好歸宿,于是決定將新城公主許配給魏征的兒子魏叔玉。
魏征病逝后不久,他推薦的兩個相才侯君集和杜正倫,一個因謀反被處死,一個深陷結(jié)黨被罷免。李世民懷疑魏征與侯君集結(jié)黨,一氣之下取消了婚約。
公元649年,李世民將新城公主許配給長孫詮,但由于李世民沒多久就去世了,婚禮被迫中斷,新城公主守了三年孝之后,在公元652年的時候嫁給了長孫詮。
公元659年,武則天誣告長孫無忌謀反,長孫詮被流放,后又被武則天派人刺殺。新城公主與長孫詮感情甚好,因此變得郁郁寡歡,從此不再梳妝打扮。
唐高宗不忍心妹妹如此消沉,又為她安排了一樁婚事,把她嫁給了韋正矩。然而新城公主對長孫詮懷有舊情,這一段婚姻過得卻并不美滿,民間甚至還傳了韋正矩家暴新城公主的八卦。
公元663年,新城公主因病去世,終年30歲??v觀新城公主這一生,雖然從小受寵,但是10歲就有了婚約(雖然未成)。好不容易嫁了個喜歡的人,還被皇嫂害死了。最后又嫁了個不喜歡的人,年紀(jì)輕輕就染病而亡,也是個十分可憐的人。
史上傳聞被駙馬家暴致死的新城公主,到底怎么死的? 唐太宗李世民大家眾所周知在歷史上是一個非常賢明的君主,他一生征戰(zhàn)沙場,戎馬一生,在政治上享有很高的聲譽。李世民一生一共有三十五個孩子,其中最小的一個女兒被封為新城公主。今天我們就來扒一下這位公主。
新城公主的母親是長孫皇后,剛開始的時候被冊封為衡山公主。
《唐六典》中有言:“凡名山、大川及畿內(nèi)縣皆不得以封”,也就是說在唐朝名山大川不能作為封號,但是新城公主在八歲的時候就被封為衡山郡公主了,可見太宗的愛女之心。
而且,新城公主在有了實封之后,太宗還為她增賦,一般的公主都是在出嫁之前才能被封湯沐邑,這一切新城公主在八歲的時候就擁有了,太宗對他的這個小女兒真是沒話說。新城公主真是招人喜愛,肯定是個萌噠噠的小蘿莉。
新城公主在她九歲的時候就被唐太宗給賜婚了,他的未婚夫是魏徵的兒子魏書玉。賜婚只是為了安撫魏徵,因為魏徵病重難治,即將離世。
唐太宗從知道魏徵病重之后,就賞賜了不少名貴的藥材。但是生老病死,實在是人力無法抗衡的,醫(yī)生對魏徵的病也束手無策。
唐太宗回想起那個在朝堂上生龍活虎冒死直諫的魏徵,再看看現(xiàn)在這個瘦得只有一把骨頭的人,生了憐惜之心,就要把自己最喜愛的公主許配給魏徵的兒子,以示他對魏徵的恩寵。
太宗拉過新城公主,對躺在病床上的魏徵說:“魏徵,快看看你的兒媳婦吧?!笨上横缫呀?jīng)病得無法睜眼了,沒兩天就去了。
不過魏征去世幾個月后,因他生前舉薦的人出了事,魏征得了個薦人失當(dāng)?shù)淖锩?,李世民隨即罷免了這門親事。而確實,魏征死后沒幾年,武則天登基,改李唐為周武。
為了女兒的婚事,唐太宗再次精心挑選,終于在公元649年二月六日妻子生日那天為女兒敲定了婚事,將衡山公主許配給了長孫操之子長孫詮。長孫操乃新城公主衡山公主母親長孫皇后的叔父,唐初長孫家族備受太宗寵遇,算上長孫詮,長孫家一門已是四尚公主。因為長孫詮尚主之故,太宗特意將其父長孫操升為了岐州刺使。之后可能預(yù)感到大限將至,唐太宗開始籌備衡山的出嫁事宜,不過令人遺憾的是,由于公主的婚禮過程太過復(fù)雜,直到太宗去世,婚禮也沒能全部完成,籌備工作也因此而中斷,未能在生前看到女兒出嫁,是太宗的一大遺憾。
衡山公主因為父皇的突然去世,而不得不要按禮制規(guī)定守孝三年,婚事又一次被叫停。直到永徽三年(652年)五月二十三日,服滿三年喪期,衡山公主和長孫詮的婚禮才在皇帝哥哥高宗李治的撮合下正式舉辦完成。高宗為慶祝小妹新婚,特別改封她為新城郡長公主,增食邑五千戶。婚后,新城公主夫妻的感情應(yīng)該很好:“調(diào)諧琴瑟,韻偃笙簧。標(biāo)海內(nèi)之嬪風(fēng),為天下之婦則者矣”。兩年后,高宗立武則天為后。高宗李治和衡山公主的親舅舅、顧命大臣長孫無忌因反對立武氏為皇后而倒臺。而長孫詮不但和長孫無忌同姓,而且他的姐姐還嫁給了長孫無忌的盟友韓瑗,因此也被流放?`(xī)州(今四川西昌),后于顯慶四年(659年)被武則天心腹暗殺。新城公主對丈夫的遭遇應(yīng)該是心懷不滿的,從此不再梳洗打扮,用沉默表達(dá)了 *** ,從此和武則天結(jié)下了仇怨。
長孫家族遭難,長孫詮被牽連流放?`州并被地方官所殺,公主十分不滿,為丈夫痛心不已,從此不再梳妝打扮,以沉默消極的態(tài)度表達(dá)憤懣。
唐高宗到底還是心疼妹妹,不忍她如此消沉,于是又給她指了一門婚事,將她嫁給了出自京兆韋氏的韋正矩。韋正矩由于尚主,短時間內(nèi)由奉冕大夫升為正三品的殿中監(jiān),連升八級,一時平步青云。但是,唐高宗卻忘了考慮妹妹的心情。公主和長孫詮恩愛美滿,尚未走出來,就急忙將公主再次嫁掉。公主婚后始終無法忘懷前夫,和新駙馬相處也不好,以至有了韋正矩失禮于公主的傳聞。
網(wǎng)絡(luò)圖片
龍朔三年,新城公主遇疾,高宗知曉后,為妹妹興建了建福寺祈福,然而到底挽留不住妹妹匆匆而逝的生命,沒多久公主就病逝了。終年三十歲。妹妹的離世,唐高宗悲痛不已,無法接受。命有司審問調(diào)查,韋正矩不能辯,高宗盛怒之下,于是遷怒駙馬韋正矩,認(rèn)為是他導(dǎo)致了公主死亡。便殺了韋正矩。
而為了彌補(bǔ)妹妹,給妹妹死后的哀榮,唐高宗下令將新城公主以皇后之禮下葬。
新城公主死后竟然以皇后禮儀下葬,為何她能有這么高的待遇呢? 因為當(dāng)時的皇帝李治是他的親哥哥!而這個哥哥打小就很喜愛這個妹妹,新城公主在年幼的時候是被父親和哥哥們捧在手心里長大的。
李治感覺妹妹的死自己是負(fù)有責(zé)任的,為了補(bǔ)償妹妹,所以以皇后的禮儀下葬,也算是一種補(bǔ)償和自我安慰。
李世民對自己小女兒疼愛非常,在她年幼的時候就獲封衡山公主,再寵愛的女兒終究也是要嫁人的,于是慈父一般的皇帝陛下把為公主挑選駙馬當(dāng)做帝國的一件大事來做,有丁點兒瑕疵都要被踢出備選名錄,千挑萬選之中挑了魏征的長子魏叔玉,可是李世民又懷疑魏征和侯君集結(jié)黨,又把這樁婚事取消了。
一直拖到了公主15歲的時候,李世民慎重的將公主許配給了長孫詮,千挑萬選還是對的,婚后的公主生活的很幸福,想必李世民看著也是極滿意的。
但是當(dāng)父親駕崩,哥哥登基,這種幸福和美滿就破滅了。
李治為了皇權(quán)集中在自己手里,開始打壓世家士族,長孫詮恰恰就是世家長孫家的人,于是被新登基的皇帝流放到了巂州。本著斬草除根的精神,李治還派人在長孫詮流放前打了他一頓,古代什么醫(yī)療條件?王公貴族尚且說死就死,何況一個流放之人,缺醫(yī)少藥,于是新城公主的丈夫就一命嗚呼了。 年輕的公主與駙馬情根深重,得此噩耗,整日以淚洗面。
李治大為不忍,于是給新城公主安排了另一樁婚事,這次嫁的是韋家少爺韋正矩,韋正矩在尚了公主之后,連升八級,平步青云。但是無奈,公主卻始終舊情難忘,根本就不愛他。所以,歷史上也有人說是韋正矩殺了公主,其實這事兒不實,首先新城公主不是沒人疼的小白菜,她的皇帝哥哥還是很愛她的,如果韋正矩真的敢家暴公主,以公主從小百嬌千寵養(yǎng)大的脾氣,早就一狀告到御前了。
大概就是公主死了心愛之人,又嫁了不愛之人,久郁成疾,乃至年紀(jì)輕輕就病逝了。新城公主死后,李治并不從自己身上找多少原因,他認(rèn)為是駙馬虧待了公主,害死了自己的妹妹,于是乎,殺了韋正矩,并將其家人流放,完事兒后仍覺得不解氣,于是下令把新城公主墓里彩繪上的侍女全部全部鏟掉,因為他覺得新城公主的死和伺候她的侍女也有關(guān)系,沒有好好照顧自己的主子。
然而,他將公主以皇后之禮下葬,不正說明,他自己才是妹妹悲劇的締造者!
為什么新城公主不葬在公主陵葬,而是葬在了皇后陵? 新城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小的女兒,她是唐高宗一母血緣的妹妹,母親是長孫皇后,血統(tǒng)高貴,可惜只活了30歲。她的一生算是短暫,但是她享受到了一般人無法享受的榮華富貴,連死后都以皇后葬禮規(guī)格下葬,是常人無法比及的。
唐朝規(guī)定名山大川不可以作為封號,而新城公主在唐太宗在世時就被封為衡山長公主,可見唐太宗李世民有多喜歡這個小女兒了。這個新城公主雖然得到了滿滿的寵愛,但是她的命運太坎坷了。唐太宗最早是想把新城公主指給重臣魏征的兒子的,但是魏征受到朝臣牽連,唐太宗開始嫌棄魏征了,所以婚事也取消了,這樣新城公主第一次并沒有嫁出去。
后來唐太宗又為小女兒覓得一戶好人家,這次是長孫詮,他是新城公主親媽的叔叔的兒子,說來還有一點血緣關(guān)系,但是奈何長孫家是大戶呢,古代的公主能嫁在自己的國家而沒有被和親已經(jīng)是非常幸運的了。唐太宗可能感覺到自己時日不多了,于是緊鑼密鼓地開始為女兒籌備婚禮,可惜的是還沒等籌備完,自己就一命嗚呼了。新城公主為親爹守孝三年,這樣新城公主第二次也沒有嫁出去。
唐高宗繼位后,開始為妹妹張羅婚禮。這次新城公主終于嫁出去了,而且和駙馬相愛,生活得甜蜜,可惜好景不長,駙馬家族受到牽連,駙馬流放被殺,于是新城公主改嫁給第二任丈夫。可能是對前夫深深的思念導(dǎo)致抑郁成疾,沒過多久就病逝了,唐高宗非常傷心,于是便下令按照皇后的葬制厚葬了妹妹,以表對妹妹的思念之情。
駙馬(5)刑場(3)
新城公主李世民最疼愛的小女兒
時間長河不停的流淌,歷史在不停的發(fā)展,讓歷史網(wǎng)小編帶大家撥開歷史的迷霧,回到那刀光劍影的年代,看看新城公主的故事。
這個公主就是李世民的后代新城公主。這個公主從一出生開始就是被當(dāng)作寶貝一般對待,皇帝非常喜歡他,總是把她保護(hù)的很好,恨不得把自己全部的愛都給他,在到了婚配的年齡,唐太宗決定將她許配給魏征的兒子,因為他們覺得魏征能夠給她幸福,也會對他很不錯。
不過可惜的是,他還沒有結(jié)婚,魏征就去世了,而且這個時候魏征的家里也被牽扯到了謀反的罪證中來,所以皇帝肯定不可能將自己的寶貝許配給這樣的家庭的,所以這個時候,皇帝決定重新給他找個依靠,這個時候皇帝決定把它許配給長孫家族的長子。
不過他們兩個人都還沒有完婚,皇帝就去世了,所以公主也不想在這個時候結(jié)婚,等到三年守孝期過后,他們就再次結(jié)婚了,這一次倒是沒有出什么岔子,兩個人也度過了一段很美好的時光,但是后來長孫一族被流放了,所以公主的日子肯定也不好過,他的駙馬也被派到了很偏遠(yuǎn)的地方。所以這件事情發(fā)生之后,她也變得很悶悶不樂。
所以后來李治決定再給她許配給一個人家,可是這個時候他的妹妹身體已經(jīng)大不如前了,而且公主心里也早就已經(jīng)有了其他人,對于李治給他選的新駙馬,他絲毫沒有任何興趣。盡管李治想了無數(shù)辦法,希望公主能夠恢復(fù)往日的笑容,但是最終都不行,并且不幸的是這公主也在三十歲的時候去世了。
對于公主去世的原因,很多人都說是是這位新駙馬用棉被把公主悶死了,但是他們一直都沒有任何證據(jù),所以對于這個問題,李治也沒法查出個所以然來,但是不管怎能說,這個公主的一生真的是太坎坷了,雖然嫁了三個人,但是卻都不怎么如意,也可以說是很悲哀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458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