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尊太公望(姜子牙)為武成王祭典與祭孔子的文宣王廟相同。太公尚父廟更名為武成王廟,簡稱武廟。當時武廟的主神是太公望,以張良為副祀,包含張良在內(nèi)的歷代名將十人坐像分坐左右。公元782年(建中三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并為他們設廟享奠。
其中,就三國時期的武將來說,被列入廟享名單的只有關羽、張飛、張遼、周瑜、呂蒙、陸遜、鄧艾、陸抗而已。對于以上幾人來說,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三國歷史人物。在此基礎上,就魏蜀吳三國中的蜀漢,只有關羽和張飛這兩位名將上榜。那么,問題來了,對于關羽和張飛,在正史中有哪些戰(zhàn)績,為何能位列唐朝追封的古代名將六十四人呢?
一方面,就關羽來說,關羽(?—220年),本字長生,后改字云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雅號“美髯公”。早年跟隨劉備顛沛流離,輾轉(zhuǎn)各地,和劉備、張飛情同兄弟。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親提大軍出征,劉備敗逃投奔袁紹,關羽戰(zhàn)敗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待以厚禮,任命為偏將軍。不久之后,在白馬之圍中,關羽幫助曹操斬殺了袁紹大將顏良,從而解了白馬之圍。
對此,在筆者看來,關羽斬殺顏良這位名將,無疑是其成為三國名將的重要一步。在此之后,關羽跟隨劉備投奔荊州牧劉表。赤壁之戰(zhàn)后,劉備又與孫權(quán)大將周瑜夾攻曹仁,命關羽絕北道。對于關羽絕北道來說,發(fā)生在南郡之戰(zhàn)期間。此戰(zhàn)持續(xù)一年多,最終以周瑜擊退曹仁而告終。周瑜之所以能取勝,顯然和關羽阻絕曹操北部的援軍存在一定的關系。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入蜀助劉璋防御張魯,張飛、趙云、諸葛亮與關羽共守荊州。也即除了南征北戰(zhàn)之外,關羽在蜀漢還承擔著鎮(zhèn)守一方的重任,而且還是三國兵家必爭之地的荊州。公元219年七月,劉備自稱漢中王,任命許靖為太傅,法正為尚書令,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后將軍。因此,從官職上來看,前將軍關羽一度是劉備麾下地位最高的武將了。同年,關羽在與曹仁之間的較量中逐漸占據(jù)上風,隨后水陸并進,圍襄陽,攻樊城,并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軍,將前來救援的于禁打的全軍覆沒,進而包圍樊城。關羽威震華夏,使得曹操一度產(chǎn)生遷都以避關羽鋒銳的想法。
最后,非??上У臅r候,在襄樊之戰(zhàn)中,關羽雖然走向了巔峰,卻也迅速跌入了谷底。公元219年,趁著關羽主力北伐曹魏的時機,東吳孫權(quán)派遣呂蒙、陸遜襲擊了關羽的后方,麋芳、傅士仁都背棄關羽。同時,關羽又在與徐晃的交戰(zhàn)中失利,最終進退失據(jù),兵敗被殺。由此,在筆者看來,關羽雖然兵敗麥城,卻是情有可原的,畢竟曹魏和東吳兩大勢力的夾攻,在整體實力和關羽一方形成了天壤之別,所以關羽的失敗在所難免。除了在唐朝被追封為古代名將六十四之一,關羽還被后人崇為“武圣”,與“文圣” 孔子齊名。
張飛
另一方面,就張飛來說,和結(jié)拜兄弟關羽并稱為“萬人敵”。比如漢末三國時期的著名謀士郭嘉表示:“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張飛、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關羽年長數(shù)歲,張飛兄事之。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fā),劉備在涿縣起兵,開始平定叛亂,張飛與關羽一起加入,隨劉備輾轉(zhuǎn)各地。公元196年,張飛因交惡曹豹而被呂布所破。呂布敗亡之后,張飛被任命為中郎將。公元208年劉備于長坂坡敗退時,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后,曹軍無人敢逼近,劉備因此得以免難。而這,無疑讓人進一步了解了張飛的勇猛。
在益州之戰(zhàn)中,張飛與諸葛亮、趙云進軍西川,分定郡縣。在抵達江州時義釋了劉璋手下的巴郡太守嚴顏。在劉備奪取益州后,曹魏派遣大將襲擾益州。在此背景下,張飛在宕渠之戰(zhàn)中擊敗了曹魏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郃,確保了益州邊境的安寧。因此,在筆者看來,宕渠之戰(zhàn)的勝利,成為張飛獲得后世較高評價的重要原因。在此之后,張飛又參加了漢中之戰(zhàn),協(xié)助劉備奪取了漢中之地。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后,張飛晉升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xiāng)侯。從官職上來看,張飛的車騎將軍僅次于馬超的驃騎將軍,成為蜀漢建立初期官職第二高的武將。同年,張飛因為暴而無恩,被部將范強、張達殺害。謚曰桓侯。對于關羽和張飛這兩位名將,《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曾評價道: “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并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shù)之常也。”此外,就唐德宗時期追封的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三國時期上榜的武將,除了蜀漢的張飛和關羽,還包含了張遼、周瑜、呂蒙、陸遜、鄧艾、陸抗等人,也即曹魏和東吳也分別有不止一位名將上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49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