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身長八尺余,姿貌溫厚偉壯,少時知名于世,名列“八俊”。光和七年(184年),劉表被大將軍何進辟為掾,出任北軍中候。后代王睿為荊州刺史,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為輔。董卓被殺后,李傕等入長安,劉表遣使奉貢,被任命為鎮(zhèn)南將軍、荊州牧、假節(jié),封成武侯。在荊州期間,荊州牧劉表恩威并著,招誘有方,使得萬里肅清、群民悅服。遠交袁紹,近結張繡,內(nèi)納劉備,據(jù)地數(shù)千里,帶甲十余萬,稱雄荊江,先殺孫堅,后又??共懿?,可謂東漢末年不可小覷的一方諸侯。
但是,劉表也有生性多疑的一面。比如賈詡曾評價劉表:“表,平世三公才也;不見事變,多疑無決,無能為也?!蹦敲?,問題來了,劉表生性多疑,為何還要收留志向遠大的劉備?對于劉備來說,不是屈居人下之輩,也即其擁有成就一番大業(yè)的野心。既然如此,劉表為何還要收留他呢?
一
《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第二》中記載:曹公既破紹,自南擊先主。先主遣麋竺、孫乾與劉表相聞,表自郊迎,以上賓禮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
建安六年(201年),曹操親自討伐劉備,劉備往投劉表。劉表親自到郊外迎接劉備,待以上賓之禮,遂屯于新野。荊州豪杰都前往歸附劉備,引起劉表的猜疑,劉表暗里提防劉備。不過,雖然劉表猜疑劉備,但是,他依然選擇了收留了這位漢室后裔。
究其原因,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這是因為劉表需要利用劉備作為自己的屏障,以此抵擋北面的強敵。建安五年(200年),劉表與張繡合擊曹操,雙方互有勝負。其后曹操與袁紹相持于官渡,據(jù)守南陽的張繡接受謀士賈詡的建議,向曹操請降,劉表從此失去了對南陽郡的影響力。從地理位置上可以發(fā)現(xiàn),南陽郡是劉表勢力和曹操勢力的交界地帶。在張繡歸降曹操之前,劉表雖然沒有掌控南陽郡,卻因為張繡的存在,不用擔心曹操染指荊州。
二
但是,在張繡歸降曹操之后,劉表和曹操之間可謂沒有任何緩沖地帶了,這意味著曹操隨時可能進攻荊州。雖然當時曹操正忙于對付袁紹勢力,但是,在官渡之戰(zhàn)后,曹操平定河北,已經(jīng)是時間上的早晚了。于是,等到曹操平定河北之后,荊州自然會成為曹操下一個進攻目標。在東漢末年,劉表和袁紹形成了盟友關系,這無疑會成為曹操進攻荊州的重要借口。
在此背景下,前來投奔自己的劉備,成為劉表心目中的第二個張繡。對于劉備來說,雖然失去了地盤,可是其手下還有關羽、張飛、趙云等猛將。因此,荊州牧劉表只需要給他一定的兵力和地盤,劉備完全可以成為荊州北部的重要屏障。進一步來說,劉備除了防御的作用,還可以變成一把鋒利的長劍。
三
《三國志·魏志·李典傳》:“劉表使劉備北侵,至葉,太祖遣典從夏侯惇拒之?!?/p>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劉表企圖趁曹操北上攻擊袁尚的契機,襲取許都,乃派遣劉備領軍出擊,劉備于是發(fā)兵北伐,一直打到葉縣。當然,比較遺憾的是,因為兵力相對較少,劉備最終選擇退兵,也即在博望坡之戰(zhàn)中,劉備顯示出自己可以對抗曹軍的實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堅定了劉表留下他的態(tài)度。另一方面,劉表之所以收留劉備,是為了利用劉備來平衡荊州內(nèi)部的各方勢力。
《三國志·桓階傳》中記載:后太祖與袁紹相拒於官渡,表舉州以應紹。階說其太守張羨曰......羨曰:“善?!蹦伺e長沙及旁三郡以拒表,遣使詣太祖。太祖大悅。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劉表作為袁紹的鐵桿盟友,與其共同進退,是不太滿意曹操主導的這個朝廷的。不過,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還是對劉表的手下起到了不小的影響,比如官渡之戰(zhàn)期間,劉表手下的長沙太守張羨與部下桓階等人起兵叛亂,以此響應曹操,這顯然令劉表難以有所作為。因為曹操擁有漢獻帝劉協(xié)這塊招牌,劉表部下的重臣蒯越、韓嵩、劉先等人更是勸劉表早日歸降朝廷,這令劉表大為光火。
四
最后,由此,非常明顯的是,當手下越來越多的倒向曹操時,這令本就生性多疑的劉表更加焦慮。于是,劉表需要引入反對曹操的勢力,以此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這些倒向曹操的手下。而在東漢末年,說到和曹操勢不兩立的人物,劉備無疑是很多人的第一反應。衣帶詔后,劉備和曹操勢如水火。因此,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劉備曹操的對立程度甚至比劉表本人都更突出,對于荊州牧劉表來說,收留劉備并使其擁有一定勢力,能夠增加手下反曹派的影響力,借以壓制住投降派。并且,雖然劉備這個人志向遠大,甚至是一個潛在的威脅,但是,因為劉備是堅定的反曹派,這和荊州的投降派是難以互相勾結的,也即劉表不用擔心劉備勢力在荊州壯大。
至于劉備最后奪取荊州,也是建立在劉表去世、赤壁之戰(zhàn)曹操敗北等背景之上的,這無疑是劉表生前很難預料到的結果??偟膩碚f,在得到劉表的收留之后,劉備一方面發(fā)揮了守衛(wèi)荊州北部邊境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在平衡荊州內(nèi)部的各方勢力,尤其是遏制投降曹操一派的勢力。盡管劉備在荊州獲得了諸葛亮等人才,可是直到劉表去世時,兩人都沒有走向對立,這說明劉表收留劉備的選擇,總體上是利大于弊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49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為何說朱棣最恨的人是鐵鉉背后有何原因
下一篇: 民間歷史故事之-阿旺難忘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