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朱元璋的故事,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元朝氣數已盡,朱元璋建政后對元朝留下來的蒙古族女子采取了別樣的態(tài)度,非常值得后世效仿。
朱元璋對待蒙古女子的態(tài)度顯示了他高超的政治藝術,也啟發(fā)后世在指定民族政策時,應寬嚴相濟。
蒙元被滅掉后,邊境殘余的蒙古勢力仍不容忽視,尤其散落民間的蒙古族人也蠢蠢欲動,朱元璋為此一方面派大將藍玉北上追擊蒙元殘部,一方面在國內施行“獨具特色”的民族政策:原意歸順大明的蒙古人,既往不咎,安排工作(可以吃空餉),吃喝不愁,但如負隅頑抗不愿投降大明,殺無赦!
具體措施如下
一,歸順大明的蒙古人必須改為漢姓,原有姓氏從此消失,廢除蒙文,禁止蒙語,必須用漢字,說漢語,如做不到,罰錢。蒙古女子必須與漢人通婚生子,違者,杖八十。
朱元璋此舉有深意。元朝統(tǒng)治期間,對漢民族欺壓過甚,漢族百姓結婚,新娘初夜權歸蒙古人享有,漢族村落,全村只能有一把菜刀,百姓輪流做飯!
朱元璋提出“驅除胡虜”口號后,應者云集,幾乎是以摧枯拉朽的節(jié)奏將蒙元團滅,所以朱元璋深知民族仇恨到了何等地步,他取消蒙古姓氏、文字和語言,其實是讓他們隱姓埋名,以民族融合的方式繼續(xù)繁衍生息,留存于世。
二,不得穿蒙古服飾,必須著漢服,蒙古發(fā)型可以留存,但只能在本縣域范圍內,換句話說,如果遇到不是本地的留著蒙古發(fā)型的人,就地緝拿!
這個政策是防患于未然。如果成群的蒙古族人串聯起來,難免造成或大或小的社會動蕩,對政局穩(wěn)定造成沖擊。讓他們只在本縣域內活動,可以有效防止同宗同族的他們“聚眾鬧事”。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朱元璋采用了民族融合的高明手段,只手之間將蒙元文化消弭于無形,這比后世滿清“剃發(fā)易服”的殘酷手段高明了一百萬倍!
史實表明,滿清采取的滿蒙一家親,壓制漢人的手段,在清朝末年已然成亡國之策。八國聯軍侵占北京時,九個封疆大吏中有七個明確拒絕派兵進京“勤王”,因為這七個總督都是漢族官員,和滿清皇室“水淡于血”。
大明二百多年的國運中,也確實沒有發(fā)生一起大規(guī)模的蒙古內亂,事實證明朱元璋的民族融合政策高瞻遠矚,值得借鑒。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49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民間歷史故事之-完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