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空城計疑點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孫子兵法》十三篇,道盡了兵法奧妙,但是其中最核心的一句卻是:“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反之亦然。利而誘之,亂而取之”,無論是三十六計當(dāng)中的“圍魏救趙”,還是“瞞天過海”,又或者“以逸待勞”,還是“無中生有”,它們的核心規(guī)律只有一個,那就是“詭道”。
讓敵人發(fā)現(xiàn)不了自己,讓敵人弄不清楚自己,給敵人制造假象,讓敵人做出錯誤的判斷,然后我方再找機會尋求敵人的破綻,最終達到打敗敵人的目的,這就是詭道。若論詭道當(dāng)中最驚險刺激而又為人所傳頌的,那一定是“空城計”。
顧名思義,空城計就是用故意放一座空城在敵人面前的辦法,示敵以虛而使得性格多疑的敵人對我方的真實實力產(chǎn)生誤判,并且最終以此來嚇唬敵人,讓敵人產(chǎn)生畏懼而退兵的辦法??粘怯嬁芍^是不費一兵一卒把敵人打得望風(fēng)而逃的典例。
不過空城計風(fēng)險特別大,一旦你沒有嚇走敵人,那很可能會兵敗身死,乃至于被敵人生擒活捉,歷史上敢于使用空城計的人并不多,春秋戰(zhàn)國的時候有人用過,等到后面,最著名的空城計就是《三國演義》當(dāng)中的諸葛亮了。
諸葛亮其實算是使用了兩次空城計,一次是馬謖打了敗仗那次,而后面“死諸葛嚇跑活司馬”當(dāng)中的軍事原理,與空城計也是一樣的,可以算作空城計的一種。不過最為人們所傳唱的還是馬謖失敗之后的那次空城計 。
馬謖是諸葛亮的好朋友,而且聰明博學(xué),往往對軍事問題有著不同尋常的看法,他在諸葛亮征南蠻的時候,向諸葛亮提出“攻城為下,攻心為上”的戰(zhàn)略,與諸葛亮的想法不謀而合,諸葛亮后面在南蠻就是采用了這個戰(zhàn)略,徹底的降服了孟獲。
然而先主劉備卻在生前叮囑過諸葛亮和其他人,說馬謖不可重用。諸葛亮覺得還是要冒險提拔一下人才,然后讓馬謖去守街亭,自負的馬謖被打得大敗,使得司馬懿數(shù)十萬大軍一直進發(fā)到了諸葛亮駐守的西城。
西城不是什么雄關(guān)要塞,而諸葛亮身邊的兵馬卻已經(jīng)全部派到了別處,只剩得幾千老弱病殘在城樓上,這時候該怎么辦?是打?是降?還是跑?群臣們亂作一團,有的說直接把西城和附近的土地拱手讓給司馬懿,有的則說與司馬懿決一死戰(zhàn),還有的人倉皇地想要投降,但這些意見諸葛亮都不滿意,他喝止了群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等到司馬懿帶著數(shù)十萬大軍跑過來想要活捉諸葛亮的時候,看到的卻是這樣一幅場景:西城城門大開,街道上有幾個士兵在那里有限地打掃衛(wèi)生,一幅完全沒看到司馬懿的樣子,城樓上面,諸葛亮穿著一身特別儒雅的衣服端坐琴臺,身邊兩個琴童微笑著看諸葛亮彈琴。悠揚的琴聲遠遠地從城樓上傳來,里面卻聽不到任何慌亂的節(jié)奏。
司馬懿和他手下人大驚,諸葛亮又在搞什么?是想把我們騙進去一鍋端了嘛?于是都向司馬懿請示。司馬懿騎著馬圍著城頭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盯著諸葛亮死死地不放,卻看到諸葛亮對他點頭示意,身邊的兩個琴童也微笑著朝他看過來,司馬懿再看了看諸葛亮身邊的兩個琴童,他們清澈的眸子里面卻看不到任何雜質(zhì)。
平日里老奸巨猾、陰險狡詐的司馬懿看到這幅祥和的場景頓時心中大為警惕:這個諸葛亮以詭計多端著稱,如今卻城門四開,在城樓上彈琴,談笑自若,莫非是在城內(nèi)埋伏了數(shù)十萬大軍準備將我誘去捉拿?一想到這里他心中就很慌。常言道“狡兔死,走狗亨”,即使是城里沒詐,我把諸葛亮捉住,蜀國亡國,我這個權(quán)傾朝野的司馬家怕是也走到頭了。
這般一琢磨,司馬懿不顧底下主戰(zhàn)派的阻撓,堅決撤軍,留下一段笑話,時人詩曰:
“瑤琴三尺勝雄師,諸葛西城退敵時。十五萬人回馬處,土人指點到今疑?!?/p>
這里面為什么司馬懿在城樓下面轉(zhuǎn)了幾圈就被嚇跑了呢?其中最大的疑點就在于那兩個童子清澈的眼眸,像諸葛亮這種“老油條”自然是能夠把自己裝飾得一點兒破綻都沒有的,畢竟周瑜死的時候他哭得比小喬都傷心——演技那是相當(dāng)高!
但是小孩子的眼睛是不會騙人的,他們那清澈眼睛讓司馬懿覺得,諸葛亮他們真的是勝券在握,所以果斷地撤軍。而這一點其他武將都比較粗心,沒有看出來,只有司馬懿眼尖看懂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50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民間故事之-無情的柵欄
下一篇: 民間故事之-海盜王的藏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