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長河中,劉伯溫這個人可以說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劉伯溫是明朝初年的重要謀臣,他幫助朱元璋平定了天下,在朱元璋當上皇帝后劉伯溫為明朝的發(fā)展也提出了很多建議,一個曾經(jīng)為元朝效力的大臣看到了朱元璋的能力才倒向了他??墒莿⒉疁貐s被朱元璋給殺死了。而劉伯溫的兒子也后來在朱棣一朝也被殺死。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謝謝關注!
劉伯溫是浙東名士,對于朱元璋他開始還是帶有一絲懷疑的。曾經(jīng)在元朝為官的他對元朝有了很多難以言表的感受,雖然當時的農民起義軍形形色色,可是哪個統(tǒng)帥能在眾多起義軍中脫穎而出才是劉伯溫最關心的。他有過當官的經(jīng)歷,自然讓他有了對自己再度復出到哪里施展才能有好的出路有更多的思考。
在劉伯溫對起義軍進行了審事后他還是把眼光對向了朱元璋這里。朱元璋雖然是個泥腿子,可是他能在短時間內讓自己脫胎換骨,這點讓劉伯溫覺得他應該會成就大事。劉伯溫到了朱元璋賬下后就為他出了很多關于治理天下的謀略,這讓他和李善長成為了朱的左膀右臂。平定天下后的朱元璋對治理天下也是殫精竭慮,雖說他乃一介布衣出身可是他能為老百姓做事,敢于做出些通?;实鄄荒茏龀龅氖虑?,譬如他當時為乞丐搭建救護避難的場所。
朱元璋統(tǒng)治時期有個叫胡惟庸的人,此人先是投靠在李善長的名下有了相應的官職,然后再借助李善長的力量同那些和李善長不對付的人作斗爭。胡惟庸就是在這種斗爭中逐漸被朱元璋信任,可是他才是最大的陰謀家。到了晚年的朱元璋對功勞大臣的打壓或殺戮讓明朝人心惶惶,權力日盛的胡惟庸想要取而代之,他借助朱元璋出去避暑的機會,趁機以朱的名義給此時已經(jīng)患病的劉伯溫送去些治病的藥材。
不知劉伯溫在服用了他派人送來的藥物后死去了。胡的舉動實際是他鏟除對手的方式,而他的手段是借刀殺人。大家都以為劉伯溫是被朱元璋給秘密殺死了,其實是胡借助了自己的權力利用了朱元璋的地位殺死了自己的死敵。后來胡惟庸的案子大白于天下,他也被朱元璋滿門抄斬。
朱元璋死后,他的孫子成為了天下的主宰,在朱元璋生前已經(jīng)把能夠給孫子帶來威脅的人都給除掉了。然而對皇權一直有想法 的朱棣還是最后從侄子那里把皇位給奪走了。在南京當上皇帝的朱棣想要重新網(wǎng)羅人才為他效力,經(jīng)過他的篩選最后想到了劉伯溫的兒子劉璟,當朱棣令人到劉璟家里讓他出來當官時,他毅然回絕到了朱棣派來的人。
他告訴來者自己不會侍奉這樣的君王??磥韯Z對朱棣通過兵變奪權很不贊同??墒谴藭r的朱棣已經(jīng)是皇帝了,他決定要把劉璟給抓起來問問她為何如此。劉璟在被朱棣抓住后態(tài)度依然很是堅決,朱棣覺得自己愿意找他出來做官,可是他卻堅決不同意,他的表現(xiàn)讓朱棣很沒面子,朱棣決定對他下狠手了。
在劉璟被朱棣殺死前,他高呼一句話“百年以后你逃脫不了一個篡字”。這句話很直白的道出了朱棣得到皇位的不合法性??墒亲鳛榉饨ɑ实墼趺磿萑趟藢ψ约喝绱说目捶?劉璟和自己父親劉伯溫先后都死于非命確實是有相當背景的,一個被權臣害死,一個不愿當篡權皇帝的臣子,他們最后都沒有善終。他們的命運是時代的產(chǎn)物,就是換另一個和他們情況一樣的也是同樣結果。謝謝關注!
作為一個太能干的賢臣,在輔佐自己的主公登基以后,常常面臨著危險的局面,開國之將,常常是功高蓋主的,也是帝王忌諱的對象。劉伯溫因為太聰明,被朱元璋器重,輔佐劉伯恩登上了大統(tǒng),不過在派系的爭斗中,落得個病死的結局。而當朱元璋的皇子朱棣奪取皇位后,又把劉伯溫的兒子劉璟殺了,以減少一個敵人。
作為一個智謀過人的謀士,劉伯溫被朱元璋看重,請回來輔佐自己,劉伯溫也不負所望,為朱元璋的建功立業(yè)立下了很大功勞。不過劉伯溫是一個很正直不阿的人,不愿意圓滑的處理事情,因此得罪了很多權臣。而李善長也是朱元璋的一名重要的大臣,雖然和劉伯溫比差一點,不過處事圓滑,很嫉恨劉伯溫。在劉伯溫曾經(jīng)不顧他的面子處死了他的親信以后,就想找機會置劉伯溫于死地。
劉伯溫在朱元璋登基后,為了自己的安危著想,多次提出要告老還鄉(xiāng),不過朱元璋都不同意。在政治斗爭中,劉伯溫病倒了,在李善長的親信胡惟庸帶著醫(yī)生去給他看病后,劉伯溫病情加重,就病死了,劉伯溫是被李善長派親信害死的。
在劉伯溫死后,他的兩個兒子一個被胡惟庸的黨羽殺死,另一個兒子本來是輔佐朱允炆的,因為朱棣造反后稱帝,他不愿意輔佐篡位的朱棣,被朱棣惱羞成怒,將其打入大牢,然后處死了。
一個是為了鞏固皇權統(tǒng)治,皇帝怕臣子的勢力過于大,威脅到了皇權統(tǒng)治。第二個無非是因為朱元璋殺了劉伯溫,早已引起劉家后人的不滿,認為家祖冤屈,所以后來常常對朝廷表達出自己的不滿。
畫像
朱棣的皇位得來并不光彩,逼走了自己的侄子朱允炆,搶奪了皇位,甚至還囚禁侄子的兒子,生怕推翻了自己的統(tǒng)治。所以一旦有誰表現(xiàn)出對自己都不忠心,一定會惹來朱棣的猜忌,而恰好劉家便是這樣。
畫像
劉伯溫死前,曾經(jīng)命自己的孩子們,一定要忠心于建文帝。后來靖難之變來了,朱棣其實不想對劉家人怎么樣,無數(shù)次勸他們投降,結果劉伯溫的兒子劉璟,非常具有文人的氣節(jié),忠心不二,不肯歸順朱棣。朱棣是真的被氣到了,一怒之下命人殺了劉璟。
一則確實是皇帝生氣了,所以怒殺,二則確實也要用他的死來威懾眾人,一時之間人人都想自保,反對朱棣的人越來越少,人人自危,明哲保身。劉伯溫父子死在了朱元璋父子手中,后人想來不免感慨。封建君王制度確實是不合理的,剝奪了人權。
畫像
劉伯溫和兒子劉璟,是有名的明朝大臣,卻仍是逃不過成為帝王猜忌之心的犧牲品的,朱元璋父子的這一個舉動,令后人感慨封建君臣關系,讓人覺得皇家涼薄,令人唏噓。所以說凡事還是要留有余地,都不要做的太絕了,也別輕易在生氣的時候做出任何決定。
劉基,字伯溫,明代青田縣(今溫州市文成縣)人,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勛。元朝末年劉伯溫曾擔任過縣丞等職,五十歲之后作為朱元璋手下的幾個主要謀臣之一,隨朱元璋一起帶兵作戰(zhàn),參與謀劃消滅張士誠、陳友諒、北伐中原等軍事大計,取得龍灣之戰(zhàn)、江州之戰(zhàn)、鄱陽湖大戰(zhàn)等戰(zhàn)役勝利。
正是劉伯溫建議朱元璋脫離小明王“韓林兒”自立,朱元璋才正式邁出奪取天下的步伐。后來,劉伯溫相繼出任太史令、御史中丞、弘文館學士,并首任考試官。任職期間,他為明朝制定了系列典章制度,制定《戊申大統(tǒng)歷》,確定歷法;參與《大明律》的草創(chuàng)、奏立軍衛(wèi)法,加強軍隊制度建設;復興科舉,輔弼明王朝人才培養(yǎng)和選拔等,對明朝初期的政權穩(wěn)定,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劉伯溫不僅為朱元璋謀劃過很多軍事大計,而且在建國之后他也是幫助朱元璋搭建國家基本框架體系的最重要的大臣之一。朱元璋曾贊許他“忠臣去國,不潔其名”。但眾所周知,老朱也是一個非常狠的人,為了兒子朱標將來登基不被這些開國功臣所牽制,或者造成危害,在建國后,以各種理由逐一誅殺甚至滅族這一批人。
在這種環(huán)境下,劉伯溫算是一個明白人,拒絕高封逐漸化險為夷全身而退??上У氖?,雖然朱元璋沒有怎么弄他,但他的政敵胡惟庸卻找機會誣陷了他,并借探視的機會,疑似加以謀害,導致其很快辭世。
雖然結局并不算非常好,但相比于那些被殺害被滅族的開國功臣,他的待遇還算不錯的了。他死后朱元璋為其家鄉(xiāng)青田縣減輕賦稅,還允許上三代封為永嘉郡公、永嘉郡夫人,受封永嘉郡祠,可謂是為后人蔭庇了不少福氣。
從他著述《郁離子》、《誠意伯文集》以及家訓族訓中可以看出,劉伯溫不僅博學多才,還很注重修身養(yǎng)性,對后代的教育也非常重視。
在朱棣打敗朱允文奪得皇位后,劉伯溫次子劉璟(字仲璟,一字孟光,哥哥是劉璉)不愿歸從,認為朱棣是篡位,因而被抓。劉璟在牢里怕連累族人,于是自辮上吊自殺了。
他自殺的原因,主要還是為了避免連累族人,要知道那個時代得罪皇帝動不動就誅九族,非常殘酷。劉璟這個人對朱棣態(tài)度非常強硬,不認可朱棣的帝位,以人臣不事二主為由,拒絕接受朱棣的官職任免。其次他在稱呼上也冒犯了朱棣,仍稱其為殿下,而不是萬歲。更大膽的是,他還明確跟朱棣說,說他就是篡位,百世之后,仍然逃脫不掉“篡位”的性質定位。這點跟方孝孺非常像,很有骨氣,但方孝孺在朱棣以其族人的性命威脅的情況,仍不為所動,導致其族人跟著遭殃。
這種情況性質是非常嚴重的,雖然他不接受朱棣的任職,稱其是篡位,這些都其家教忠君守節(jié)的影響,但畢竟是冒犯到了最高統(tǒng)治者,這時候就不只是自己的事情了,他的家人乃至族人,都會受到牽連。所以這個時候,如果他自殺了,就相當于“畏罪自殺”,變相屈服朱棣,向朱棣透露不要為難他的族人的訊息,所以朱棣為了平復國內的反對意見,最終還是決定放過他的族人。所以他此舉即是無奈之舉,又是比較聰明的做法。不然的話,會像方孝孺那樣,全家遭殃。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508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民間故事之-公墓驚魂
下一篇: 民間故事之-消失的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