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長河中,李恪這個人可以說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唐太宗在位期間,在選擇帝位繼承人的問題上,唐太宗遇到了同樣的難題。唐太宗有14個兒子,當(dāng)中最厲害的那個當(dāng)屬第三子李恪。可惜李恪因?yàn)樽陨淼难y(tǒng)問題,由始至終都無緣太子和帝位,最后還慘遭陷害而死。
李恪的生母不是什么普通的名門望族,正是隋朝亡國皇帝隋煬帝的女兒楊妃。隋煬帝有記載的女兒只有兩個,長女南陽公主嫁給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士及,次女楊妃就嫁給了唐太宗。
來介紹一下李恪(619-653年),字厶,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縣)。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與隋煬帝之女楊妃的兒子,排行第三 。
英武果敢,深得寵愛。武德三年(620年),封長沙郡王;武德八年(625年),改封漢中郡王。貞觀元年(627年),晉封漢王。貞觀二年(628年),改封蜀王,授益州大都督。貞觀十一年(637年),封吳王,授安州都督。
永徽元年(650年),拜司空,授梁州都督。永徽二年(651年),加授太子太師。拜安州都督。永徽四年(653年),牽連房遺愛謀反之案,為太尉長孫無忌所害,以國公之禮,葬于高陽原。
神龍?jiān)?705年),平反昭雪,追贈司空,后恢復(fù)吳王爵
史書關(guān)于李恪生母楊妃的記載只有寥寥幾筆,她的生卒年、公主封號、生平經(jīng)歷等一無所知,到底是政治聯(lián)姻嫁給唐太宗,還是隋朝亡國后被迫嫁給唐太宗,也未能考證。能夠肯定的是,楊妃嫁給唐太宗之前,唐太宗已經(jīng)迎娶了結(jié)發(fā)妻子長孫皇后,所以楊妃嫁給唐太宗的時間晚于唐太宗迎娶長孫皇后的公元613年(隋煬帝大業(yè)九年),早于李恪出生的公元619年(唐高祖武德二年)。
也許是李恪有著隋唐兩朝的皇室血統(tǒng),他自幼文韜武略就表現(xiàn)得比其他皇子技高一籌,唐太宗對李恪的寵愛程度,不亞于對長孫皇后所生的三個嫡子李承乾、李泰、李治。唐太宗曾經(jīng)不止一次公開稱贊李?。骸皡峭蹉∮⒐愇?”意思是吳王李恪英明果敢,很像唐太宗(吳王是李恪的爵位)。
唐太宗在第一次選擇太子的問題上,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嫡長子李承乾,并且親自花心血培養(yǎng)李承乾。最初李承乾勤奮好學(xué)、循規(guī)蹈矩,是一個合格的太子,但長孫皇后去世之后,李承乾突然變得不思進(jìn)取、貪圖享樂,甚至做出雇兇刺殺自己老師和弟弟的不法行為。公元642年(唐太宗貞觀十六年),李承乾起兵謀反失敗,唐太宗終于下決心廢掉李承乾的太子之位。
在第二次選擇太子的問題上,唐太宗原本想選擇嫡次子魏王李泰(李泰在唐太宗所有兒子排第四),但李泰曾經(jīng)密謀搶奪太子之位,唐太宗放棄選擇李泰。于是,唐太宗打算選擇第三子李恪,但遭到了宰相長孫無忌的極力反對。雖然唐太宗知道因?yàn)槔钽〔皇情L孫無忌的外甥,長孫無忌才反對立李恪,但唐太宗最終還是放棄選擇李恪,選擇了長孫無忌力薦的嫡三子晉王李治(李治在唐太宗所有兒子排第九)。
后來唐太宗認(rèn)為李治性格軟弱,恐怕不能守住大唐江山,很想廢掉李治改立李恪。李恪不僅英明果敢,而且寬厚仁愛、循規(guī)蹈矩,朝中上下對李恪大多是稱贊不已,但仍然遭到長孫無忌的極力反對,最終唐太宗還是放棄這個想法。不過從此以后,長孫無忌深深忌恨李恪,一直想找機(jī)會鏟除李恪。歷史也證明了唐太宗的眼光非常準(zhǔn),大唐江山在李治手中丟掉,變成了武則天的武周江山。
公元653年(唐高宗永徽四年),發(fā)生了著名的“房遺愛謀反案”,唐高宗命長孫無忌審理此案,長孫無忌利用手中職權(quán),趁機(jī)陷害李恪參與謀反,結(jié)果李恪就在牢獄中被長孫無忌迫害至死,年僅34歲。
在后世的評價中,對李恪的評價大多是高度稱贊。毛主席經(jīng)常會評價一些歷史人物,對李恪的評價是:“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聽長孫無忌之言,可謂聰明一世,懵懂一時?!币馑际敲飨瘜钽∈歉叨确Q贊的,但英明一世的唐太宗卻誤聽長孫無忌,沒有立李恪為太子,可以說是糊涂一時。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51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民間故事之-測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