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山張良,商埠名鎮(zhèn)。
大清早,做生意的,趕路的,人來人往。誰也沒在意,十字路口南側(cè)小橋旁的榆樹上,好像綁著一個人。
終于,有人指著小橋喊:“快看,樹上有個死人。”
十多個好事者跑到橋上,只見一人被用皮帶綁腰吊在樹上,雙眼緊閉,細(xì)看面容有些熟悉。“喲,這不是趙掌柜嗎?快救人!”
也巧了,趙掌柜在這個時候睜開了眼:“我這是在哪里?”他自己蒙圈,眾人也蒙圈。
“趙大掌柜的,你這是怎么回事?得罪人了?怎么被綁樹上了?”
趙掌柜低頭看了看,又閉眼沉思了一會兒,猛然,抬手就打自己的臉:“唉,丟人,丟人??!”說罷,自己用手解開皮帶扣,有些搖晃地走了幾步,回頭抱拳:“多謝大家相助。還請保密?!?/p>
眾人不解,非要趙掌柜講清楚。趙掌柜一跺腳:“嗨!昨晚與幾個掌柜的喝多了,回家路上尿急,對著這棵樹邊尿邊打盹,沒想到尿完后,自己把自己掛在了樹上,怎么也走不了。要嚇?biāo)牢伊耍€以為遇到‘堵’了?!北镜赜羞@個傳說,行人要是夜里遇到“堵”,怎么走也離不開原來的地方。如果沒人救,只能等到天明。
眾人就大笑,趙掌柜在鎮(zhèn)上,那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人物,自己把自己用皮帶掛在樹上睡了一夜,這是多么大的新聞!趙掌柜也覺得失了面子,他抽下腰間皮帶,狠狠地扔在地上:“都怪這條皮帶,讓我出這個丑,再也不用了!”
馬上就有人搶著撿起:“喲,好皮帶啊,全新的,你看這皮色,這料子,這鐵扣,能用十多年?。〗裨缈蓻]白來?!?/p>
有明事兒的說話了:“打住。各位,你們真不明白啊,看皮帶做什么?皮帶老板還能用孬貨?看這里?!?/p>
眾人的目光又聚焦到拴住趙掌柜的那棵榆樹,估計是趙掌柜的喝多了,被套住了走不動著急掙扎,堅硬的樹皮全被磨掉了,而皮帶內(nèi)層絲毫未損。有人不解,有人恍然大悟:好皮帶!
太陽還沒上三竿,在家中喝早茶的皮掌柜就聽說了這事,他手端茶壺,繼續(xù)悠閑地在院中散步,臉上一副笑模樣。
忠心耿耿的郝管家忍不住了,他小聲地試探:“掌柜的,趙掌柜這可是拿自己出丑來做廣告啊,人家放大招了,咱們怎么辦?都是皮帶老店,不能讓他家給比下去?。 ?/p>
“不急?!逼ふ乒衩鎺⑿?,揚長而去。
趙掌柜用皮帶掛在樹上睡了一夜的新聞不脛而走,讓他家的皮帶名聲大振,都訂他的貨。一時間皮掌柜生意大跌,伙計走了不少。皮掌柜也不強留,只是告訴他們:“以后做什么營生,質(zhì)量要過得硬,少搞些虛頭巴腦的把戲?!?/p>
這廂皮掌柜的生意慘淡,那邊日本鬼子開過來了,聽說所到之處,燒殺搶掠寸草不留。鎮(zhèn)上的有錢人大多跑了,而做皮帶生意的趙掌柜和皮掌柜,卻不約而同地選擇留下。趙掌柜沒走是因為他外甥,唐莊的唐大闖子拉起了一支隊伍,十七八個人,號稱護鄉(xiāng)隊,說要打鬼子,保鄉(xiāng)鄰,到處征糧要錢。趙掌柜是要多少給多少,還告訴外甥:“鎮(zhèn)上皮掌柜有錢,多要?!?/p>
唐大闖子就帶隊伍到了皮掌柜的皮記店,皮掌柜好酒好飯好招待,臨行捧出一些銅板:“大侄子,這幾年生意不好,實在沒錢,你看……”
唐大闖子不慌不忙,拉條板凳又坐下?!靶掌さ?,你家祖?zhèn)髌У?,生意做那么遠,缺這幾個錢?不給錢,兄弟們就住你家?guī)湍憧吹臧桑慵依镉泻镁坪萌?,盡管上吧!”
皮掌柜搖頭,進屋,捧出一包銀子:“這是伙計們一年的工錢,再沒有了。你們打鬼子護鄉(xiāng)鄰,我砸鍋賣鐵也得支持!這樣,三個月內(nèi),我出一百條皮帶,讓兄弟們武裝起來,打鬼子也有精神!”
唐大闖子不屑:“我才不足二十人,要這么多皮帶有毛用!”
皮掌柜一抱拳,大聲地說:“各位兄弟爺們,你們打鬼子保家鄉(xiāng),是爺們干的事!以后隊伍壯大,成千上萬不在話下,區(qū)區(qū)一百條皮帶,到時還不夠呢?!?/p>
唐大闖子聽得高興:“好,三月后交貨?!?/p>
工錢沒了,皮記店的伙計又走了幾個。皮掌柜顧不了這些,吆喝老婆孩子一齊動手制作皮帶。他親自設(shè)計,用最好的皮料,將皮帶加寬,加厚,加里層毛。
趕在三月期限內(nèi)完工,可找不到唐大闖子的隊伍了。這小子還沒見日本鬼子的影子,就帶著兄弟們躲到了南邊的丘陵里,早忘了皮帶的事。
皮掌柜自有他的道道,他打聽到唐大闖子藏身處,親自帶伙計們背去一百條皮帶,還帶了一些糧食,幾十把磨得鋒利的長柄標(biāo)槍。臨走,留下一句話:“我是個爺們,說話算數(shù);兄弟們打鬼子保家鄉(xiāng),更是爺們!”
唐大闖子那幫兄弟被感動了。十幾個漢子扣上皮帶,在山溝里揮舞長槍,氣貫丹田,吶喊刺殺,發(fā)誓遇到小鬼子,給他點顏色看看。
鬼子兵聽說有這支武裝力量,派出人馬圍剿。唐大闖子他們的長柄標(biāo)槍哪敵得過鬼子的三八大蓋,被鬼子追得到處躲藏,最后還是被包圍了。
丘陵里,十幾個兄弟背靠背圍成一圈,四周都是鬼子。兩個兄弟揮舞著標(biāo)槍沖上去,幾個照面,就慘死在日本人的刺刀下。
鬼子兵嗷嗷大笑,把子彈卸了,丟在地上,開始拿這些“活靶子”練習(xí)刺殺。
兩聲慘叫,又有兩個兄弟倒下了。
唐大闖子紅了眼,他大聲吼道:“兄弟們,咱們的標(biāo)槍長,對準(zhǔn)鬼子直刺過去,臨死也要賺一個。沖出去的,到西陡溝會合?!?/p>
“殺啊!”眾兄弟吶喊著,朝一個方向沖了上去,馬上傳來了自己人的慘叫聲,也夾雜著那種鬼哭狼嚎的聲音。
唐大闖子身中六七刀,居然被他刺死兩個日本兵,逃了出來。
在西陡溝的一片深樹林里,先后逃出來五個兄弟,好命大!
唐大闖子讓大家把上衣脫了,撕開,包扎傷口。眾人脫掉上衣,低頭,卻發(fā)現(xiàn)身上傷口不多。只見每人的寬皮帶上都有七八條刺刀的口子,有歪有斜,有深有淺,都沒刺透。那是皮掌柜做的加厚加寬皮帶,擋住了日本人尖利的刺刀。他們身上,濺的是日本人的血。
唐大闖子帶頭,眾兄弟朝著鎮(zhèn)子的方向跪下:“皮掌柜,恩人哪!”
搜索
立即關(guān)注328662397
你若喜歡,請點“在看”
白蛇傳:清明時節(jié),西湖岸邊鮮花盛開,斷橋上游人如織,真是一幅春光明媚的美景。突然,兩個如花似玉的女孩從西湖底爬了上來。發(fā)生什么事了?人們怎么能從水中浮上來?原來他們是兩個把自己培養(yǎng)成人類的蛇精。然而,它們對人無害。因為他們羨慕世界上豐富多彩的生活,他們改名為白娘子和小青,來到西湖游玩。
碰巧上帝突然發(fā)脾氣,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白娘子和小青被雨淋得無處藏身。他們很擔(dān)心。突然,他們只覺得頭頂上有一把傘。當(dāng)他們轉(zhuǎn)過身來時,他們看見一位溫柔、白皙、嬌嫩的年輕學(xué)者拿著一把雨傘來遮風(fēng)擋雨。白娘子和小書生對視了一眼,都臉紅了,彼此相愛。小青看著她的眼睛,很快說道,謝謝你!請問您貴姓?小學(xué)者說:我叫徐賢,住在這座斷橋旁邊。白娘子和小青也很快介紹了自己。從那以后,他們?nèi)齻€經(jīng)常見面,白娘子和徐賢的感情越來越好。過了一會兒,他們結(jié)婚了,開了一家包和堂藥店,他們的生活很美好!
由于包和湯治愈了許多疑難病癥,而且對窮人不收一分錢,藥店生意興隆,越來越多的人來白娘子那里治病。人們親切地稱白娘子為白娘子。然而,包和堂的繁榮以及徐賢和白娘子的幸福生活卻惹惱了一個人。誰?那是金山寺的法海和尚。因為人的疾病已經(jīng)被白娘子治好了,去金山廟燒香求菩薩的人少了,香火也不旺了,法海和尚自然不高興。這一天,他來到包和殿,看到白衣女子正在待人接物。他不禁心里嫉妒。然后他仔細(xì)看了看,唉!原來,這位白衣女子不是凡人,而是一條白蛇!
雖然法海有一點法術(shù),但他的頭腦并不清醒??吹桨啄镒拥纳矸莺?他想拆散徐賢白娘子,把包河堂一整天都搞垮。于是他悄悄地把徐賢叫到廟里,對他說:你的妻子是一條蛇。請趕快和她分手,否則她會吃了你!當(dāng)徐賢聽到這些時,他非常生氣。他想:我的妻子有一顆善良的心,她對我的愛比大海還深。即使她是蛇精,也不會傷害我。另外,她現(xiàn)在懷孕了。我怎么能拋棄她?法??吹叫熨t沒有被他騙,惱羞成怒,于是把徐賢鎖在廟里。
在包河會館,白娘子正焦急地等待著徐賢的歸來。一天、兩天、左、右等。,白娘子著急了。最后,我發(fā)現(xiàn)徐賢被法海和尚留在了金山寺。白娘子急忙把小青帶到金山寺,求她讓法海把徐賢還給她。當(dāng)法海遇到白娘子時,他冷笑道:敢做妖蛇,我勸你趕快離開這個世界,否則不要怪我無禮!當(dāng)白娘子看到法海不肯放她走時,她別無選擇,只好把金釵從頭上摘下來,在風(fēng)中搖一搖,掀起一個大浪,直奔金山寺。法??匆娝蜎]了金山寺,急忙脫下袈裟,把它變成一個長灘,停在寺門外。當(dāng)水位上升一英尺時,長灘將上升一英尺。不管波浪有多大,它們都不能通過。另外,白娘子懷孕了,所以她打不過法海。后來,法海用欺詐手段將白娘子放在金碗中,并把她放在雷峰塔下,從而將徐賢和白娘子這對恩愛夫妻活生生地分開。
小青逃出金山寺后,在山里修煉了幾十年,終于打敗了法海,把他逼入蟹腹,救出了白娘子。從那以后,她和徐賢以及他們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也沒有分開過。
【 #能力訓(xùn)練#導(dǎo)語】民間故事是從古至今一直流傳下來的故事傳說,從中我們可讀到中國古代流傳于民間那些人和事。下面是 無 分享的民間故事精選文字版1000字。歡迎閱讀參考!
【叫化雞的來歷】
從前,有個古怪的叫化子,一不討金銀財寶,二不討衣衫布褲,專門偷有錢人家的雞吃。
說起偷雞,他的手段倒是蠻高明的。他把點清油燈用的燈草摘成米粒大小,含在口中,往雞群一吐,雞一見這些白白的燈草粒,還以為是白米呢!便“篤篤篤”地一個勁吃起來。當(dāng)雞吃得起勁時,他便輕輕用手從雞背后往雞*后插進去,將雞立起。雞吃了燈草粒,喉嚨被噎住了,要叫也叫不響,他便神不知鬼不覺地把雞偷走了。
李莊有個財主,百姓都痛恨,叫化子便老偷李莊財主家的雞吃。這日他又摸到李莊,準(zhǔn)備到財主家偷雞。他在財主家房前屋后轉(zhuǎn)了個圈,沒看見一只雞。他又轉(zhuǎn)到后院圍墻邊,忽聽得里面一陣雞叫聲,便輕輕爬上墻頭,看見園內(nèi)有幾十只肥雞。心想,狗財主好生刁滑,原來把雞關(guān)在后院,害我找得好苦。他取出燈草米粒,含在口中,等燈草米粒濕時,“啪”地一聲,吐向雞群,就見那只只肥雞一個勁地?fù)湎驘舨菝琢?,低著個頭,翹著個尾,“篤篤篤”地吃起來。正當(dāng)雞吃得痛快時,他拿出一根打著活絡(luò)套的繩子,向一只肥胖的老母雞頸上套去,活套不偏不歪,正套在那只老母雞的頭頸上,他把繩輕輕一拉,活套在雞頭頸上捆牢了。他剛想收繩拉雞,突然聽得背后“呼”地一聲,一根棍棒蓋頭打下來,他兩腿一軟,從圍墻上跌倒在地。原來,狗財主早有提防,財主的家丁邊拉邊推,把叫化子拖進大院,又是一陣亂棍,打得他皮破血流。狗財主站在一旁,一個勁地罵:“你這個賊胚,偷吃了我十來只雞,今天要叫你連毛帶骨吐出來?!必斨髁R痛快了,便叫家丁把他關(guān)進牛屋里,準(zhǔn)備明日送官。
深夜,偷雞的叫化子關(guān)在牛屋里好不傷心,心想明日送官不知會吃個啥苦頭。忽聽“咿呀”一聲,牛屋門開了,原來是財主家的長工。長工一進牛屋,便輕聲說:“我見你白天被財主的家丁打得挺厲害,剛才又聽說明日要送你見官去,我便偷偷來放你,你快點逃吧?!蓖惦u的叫化子借著月光看清了長工的面目,說了句:“謝大哥救命之恩。”扭頭便走。
時間一晃已是幾月。長工因放了偷雞的叫化子,被財主趕了出來,這天,他想外出找活做,當(dāng)他走到一片荒山坡時,突然,從小樹叢中竄出一人,口喊恩人,拉著長工便走。長工定眼一看,原來這人正是那天被財主毒打過的偷雞的叫化子。偷雞的叫化子將長工拉到小樹叢中,然后又從旁邊的一堆火堆里取出一個用泥包著的東西,只見他把那泥包的東西,在地上輕輕幾下?lián)浯?,里面露出一只熱烙烙,香噴噴的雞來。他撕下一塊雞腿,送給長工:“吃吧,這雞香嫩好吃,我偷的雞都是這樣吃的?!遍L工也不客氣,兩人便坐在小樹叢里吃起來。邊吃邊談倒蠻投機。偷雞的叫化子問長工為什么流落他鄉(xiāng),長工便把前因后果講給他聽。偷雞的叫化子得知長工為了救自己而被財主趕走,心里也很難過。長工吃著香噴噴的雞肉,覺得倒別有風(fēng)味,他想如果能開爿小店,做這種雞賣,說不定吃客不少哩!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偷雞的叫化子,又歸勸說:“老是偷雞過日子不行啊!”偷雞的叫化子聽聽,也覺得蠻有道理。兩人就在小樹叢里商量起了開店的事。
不幾日兩人借得十余兩銀子,開起了一爿小小酒店,酒菜便是泥包雞,吃客的確不少,生意越做越大,不過百姓都知道偷雞叫化子的身世,沒有一個叫泥包雞的,都稱它為“叫化雞?!?br>
后來,偷雞的叫化子與長工覺得百姓喜歡這個名稱,反正生意又好,干脆就順吃客心意,把泥包雞叫作叫化雞了。這樣一來,叫化雞便叫出名了,直到現(xiàn)在人們還習(xí)慣把這種雞叫作叫化雞哩。
【走高蹺的傳說】
從前,雨金城里的人和東關(guān)、西關(guān)的人很要好,每年都要聯(lián)合起來辦社火,祝愿生意興隆,五谷豐登。西關(guān)人們喜歡辦馬上戲,東關(guān)人常辦桌上蕊子。城里人給他們幫鑼鼓。因此雨金每到年節(jié),城鄉(xiāng)十分熱鬧。
有一年年關(guān),城里城外遵照慣例各方都辦好了社火,準(zhǔn)備初一游街串巷,熱鬧熱鬧。誰知城里回來了個在外地作官的人,他得知城里城外聯(lián)合辦社火的消息,便想了個發(fā)財?shù)闹饕?。因為合辦社火,城外人要進城,城里人要出城。來往行人,必須通過四大城門,但這四大城門外護城河上的板橋卻是這官老爺他手里做的。因此他規(guī)定凡是過橋的社火隊和村民,每人付銀三錢。大年三十之夜,他便吊起了東、西、南、北四門的板橋,并命人關(guān)了南北二城門。
初一早晨,社火隊來到城下,不知城里人出了啥毛病,正要喊話。這時守吊橋的卻傳下話來:“老爺有言,過橋要錢,一人三錢,不許拖延?!背峭獾纳缁痤^聽了,十分生氣,但今年社火辦得好,不進城去實在不美氣,就忍了這口氣,返回西關(guān)湊夠了社火人進城的銀子。誰知銀兩拿來,守吊橋的人又提了價,他大喊道:“老爺有話,中午漲價,一人三兩,干銀要響?!鞭k社火的聽了,滿腔怒氣,為了爭氣,又返回西關(guān),又湊夠了過橋人的銀子。誰知價又漲了。守橋的人又說:“老爺收薪,一人三斤。要過此橋,不欠分文?!鄙缁痤^一聽,頭都大了,他對大伙說:“這城里做官的,心太狠了,干脆收拾攤子打拆戲,今后社火不辦了?!?br>
話說這社火頭有個兒子。機智多謀,膽大心細(xì)。他想如果不辦社火了,勢必城里城外的人要分心。他想起那個作官的人刁難他父親,砸社火攤子,很是氣憤。為了想法過護城河,他熬了一夜都沒睡著覺。終究想了個過河的辦法。這天夜里,他看到他家墻掛了一幅畫,畫上有兩只長腿白鶴,一只站在水中,一只立在樹枝上。他想如果給自己也接上兩只長腿,不就可以站在水中,蹺過河去嗎?于是他走到河邊,用竹桿探了探水位,回到家中,找了兩根又細(xì)又輕的柳木棍,做上腳踏,綁在自己的腿上,拄了根竹桿沿城走了一圈。一會兒天亮了,他走下護城河去。這時守吊橋的看到了,忙告訴給那個做官的。這事也驚動了城里的人,不大功夫,城墻上擠滿了人,這時做官的在手下人的簇?fù)硐?,也上了城,剛站在城垛角看時,忽地一下,被后頭一擁,就給擁得栽到城下去了。家人一看,老爺?shù)粝鲁橇耍忝朔畔碌鯓?,西關(guān)和東關(guān)的社火隊乘他們救官老爺之機都進了城。城里城外的人又聯(lián)合起來了。雨金城鄉(xiāng)又一番熱鬧景象。
到了這年正月十五,社火隊里又添了個新節(jié)目:許多小伙都綁上這高腿,排了長長一串。有人說這節(jié)目叫走“柳木腿”,因為腿上綁的是柳木棍;有人說這叫走“高橋”,因為綁上棍,站在橋下還比橋高;有的說,人升高了,蹺得遠,這叫“高蹺”。
中國民間故事1曹沖稱象
古時候,有一個聰明的小孩叫曹沖,他的父親曹操是一個大官。有一次,別人送給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很想知道這只大象有多重,就叫手下的官員想辦法把大象稱一稱。
這可是一件難事!大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怎么稱呢?那時候沒有那么大的秤,人也沒有那么大的力氣把大象抬起來。官員們都圍著大象發(fā)愁,誰也想不出稱象的辦法。正在這個時候,跑出來一個小孩子,站到大人面前說:我有辦法,我有辦法!官員們一看,原來是曹操的小兒子曹沖,嘴里不說,心里在想:哼!大人都想不出辦法來,一個五六歲的小孩子,會有什么辦法!
可是千萬別瞧不起小孩子,這小小的曹沖就是有辦法。他想的辦法,就連大人一時也想不出來。他父親就說:你有辦法快說出來讓大家聽聽。
曹沖說:我稱給你們看,你們就明白了。
他叫人牽了大象,跟著他到河邊去。他的父親,還 有那些官員們都想看看他到怎么個稱法,一起跟著來到河邊。河邊正好有只空著的大船,曹沖說:把大象牽到船上去。
大象上了船,船就往下沉了一些。曹沖說:齊水面在船幫上劃一道記號。記號劃好了以后,曹沖又叫人把大象牽上岸來。這時候大船空著,大船就往上浮起一些來。
大家看著,一會兒把大象牽上船,一會兒又把大象牽下船,心里說:這孩子在玩什么把戲呀?
接下來曹沖叫人挑了石塊,裝到大船上去,挑了一擔(dān)又一擔(dān),大船又慢慢地往下沉了。
行了,行了!曹沖看見船幫上的記號齊了水面,就叫人把石塊又一擔(dān)一擔(dān)地挑下船來。這時候,大家明白了:石頭裝上船和大象裝上船,那船下沉到同一記號上,可見,石頭和大象是同樣的重量;再把這些石塊稱一稱,把所有石塊的重量加起來,得到的總和不就是大象的重量了嗎?大家都說,這辦法看起來簡單,可是要不是曹沖做給大家看,大人還 真想不出來呢。曹沖真聰明!
中國民間故事2
望夫石的故事
從前有個漁夫叫海郎,一天,他跟著大伙們 一起去打魚,天有不測風(fēng)云,突然陰天陣陣,大海咆哮,風(fēng)吹日打,大伙被大浪翻打在大海的深處,只有幸運的海郎沒死,他躺在一塊爛木板上,暈過去了,大海當(dāng)木板是球,推來推去,最終漂到的一個叫上川島的地方,海郎孤獨一人生活在這片孤島上。
一天,他出來散步,在岸邊救了一條小石斑魚,并放生了,原來那條小石斑是海龍的女兒,小石斑決定變成人類到海郎哥身邊生活,隨著風(fēng)吹日打的一日,小石斑變成了以為聰明美麗的姑娘。
小石斑來到海郎哥的房門,海郎出來,看了看,說:這位姑娘你是誰,你又是怎樣漂到這片孤島來的?小石斑:你還記不記得,你在海邊救過一條小石斑?記得啊海浪說。那是我,我是海龍王的女兒,被你救了我,我想感謝你。海龍王的女兒。海郎驚訝的說。
然后,他們倆慢慢和好,最后沉了夫妻,倆人過著幸福的生活,還生了一位胖娃娃,叫凡龍,非常可愛。
但是幸福的生活過不了多久,海龍王出門回來了到處找不到女兒,打聽到他和一位叫海浪的人生活在一起,大發(fā)雷霆,然后變成一位滿頭白發(fā)的老頭,來到海郎家大罵,還說:女兒,你要是不跟我走,我就叫海郎生不如死,我給你三天時間考慮。
三天過去了,海龍王呆著蝦兵蟹將來到海郎家,海郎和小石斑都不肯分離,海龍王命令蝦兵蟹將把海郎帶走,小石斑抱著凡龍走出門外,爬上一座高山,望著海郎遠走,流下了眼淚,最后小石斑和凡龍變成了石頭,大家都叫它為望夫石。
中國民間故事3
宮女圖的故事
從前有個青年,姓天名臺,母子二人靠打柴生活。
這天,天臺正在山上打柴,忽然天氣大變,下起大雨。
天臺見無法回家,急得團團轉(zhuǎn),不由地把斧子往地上一摔,只聽嘩啦一聲,閃開一個山門,門里走出一個道姑,道姑說:你這人毫無道理,為何敲俺的門?
天臺一愣,忙上前施禮,說:對不起,我是無意的,不知您在這里。
道姑說:我看你是個誠實孝順的人,我有一件寶貝,叫如意百寶圖,你拿去吧。同時,你說長,它就長,你坐在上邊,說到哪里去,它就帶你哪里去,到地方他就會自動停下,你說落,它就落,你說縮,它就縮小,你就可收起來了。
天臺接過圖,正在道謝,一眨眼,道姑不見了,山門也關(guān)上了。
天臺想,我正想回家,不如試上一拭。他取出如意圖,說聲長,寶圖就長成像蘆席那么大了。他往中間一坐說:我要回家。寶圖就自動升起,將天臺連同柴草馱到了天臺家門口。天臺說聲落,就落在了地上,天臺說縮,寶圖就縮小了,天臺就收藏起來,去見母親。
母親正掛心兒子,見兒子回來了,又帶回一件寶貝,非常歡喜。自此以后,天臺打柴就不費力了,日子一天天好起來。
半年以后,天臺想:人家都說帝王皇宮好,我何不去看看,開開眼界。當(dāng)夜靜以后,天臺取出如意百寶圖,說聲到皇宮,寶圖便飛起,將他帶進了皇宮御花園。
天臺放了寶圖,天已黎明,他欣賞了各種花草,游覽了假山真水。正向前走著,迎面來了一位宮女,這宮女不由地起了愛慕的心,彼此通了姓名,敘說起身世,二人情投意合。
宮女說:我整天在宮中,非常厭煩,討厭宮廷生活,愿隨郎君到鄉(xiāng)下去。
天臺說:你現(xiàn)在跟我走吧!
宮女說:現(xiàn)在這樣走不行,無論走到哪里皇上都能找到,定會出禍來。
宮女取出自己的畫像交給天臺,說:這是皇上畫的宮女圖,皇上要封我為貴妃,現(xiàn)在離冊封還有十天時間,你回去快想辦法來救我。
天臺坐了寶圖回家以后,讓母親想辦法,母親也干著急,正焦心,想起道姑來。
對!道姑能贈寶圖,定有辦法救宮女,天臺來到山上,用斧子敲開山門,見了道姑說明來意,道姑說:好辦,你跟我去。
天臺隨道姑來到京城以外,道姑讓天臺在城外等著,獨自進了金鑾殿,把皇上的御印盜了出來,見了天臺,對天臺說,這是皇上的御印,皇上丟了御印,一定很著急,你把它放到附近井里,等張出皇榜以后,你揭榜獻了御印,就可向皇上要宮女了。說完,道姑就不見了。
皇上丟了御印,焦急萬分,張出榜示,言明誰找到御印,高官任坐,俊馬任騎,要什么給什么。
天臺上前揭下皇榜,看榜官帶著天臺來到八寶金鑾殿,皇上說:你能找到御印嗎?
天臺說:能。天臺帶著人來到城南門外的井邊,說就在井里,皇上即令人打撈,找到了御印。
皇上問天臺:你想要什么,天臺拿出宮女圖,說要畫上的宮女?;噬舷敕椿?,又不好改口,只好答應(yīng)。
中國民間故事4
魯班智扶斜寶塔
相傳,魯班是我國古代最聰明、最能干的工匠。他原名公輸般,因為是春秋末期的魯國人,魯班就成了后人對他的稱謂。
一次,他來到吳國姑蘇城,人間天堂,果然名不虛傳。古城樓塔,次第排列,茶館酒肆,熱鬧非凡。魯班游興倍增,揣摸著蘇州建筑的特點,迷樂其間。忽然一陣嘈雜的吵鬧聲傳來。魯班循聲望去,只見前面一塊綠草如茵的空場上,高高聳立著一座新建的寶塔。塔前圍著一群人,吵吵嚷嚷,不知干什么。他慢慢走過去,撥開圍觀者,看見一個身穿綢緞、頭戴高冠、腰系香袋的老人正在發(fā)怒,青筋暴綻,瞠目豎眉,大有氣沖斗牛之勢。老人對面蹲著的一個中年人,雙手抱頭,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魯班好生奇怪,一詢問才知道事情的究竟。
那位老人是當(dāng)?shù)赜忻母晃?,為積善行德,準(zhǔn)備修建一座寶塔,流傳千古。
這項工程由那位工匠承接。運木起造,精心籌劃,經(jīng)過近三年的辛苦勞動,寶塔終于建成??墒遣恢趺锤愕?,寶塔雖然建成,可不管橫著看,還是豎著看,總是傾斜的。經(jīng)過測量,寶塔的確傾斜近十度。人們對此搖頭相視,指點議論。富翁認(rèn)為造塔反招非議,很是生氣,也有損他的功德圓滿,因此,親自找工匠算帳:要么推倒重建,要么把寶塔扶正,否則,要送官府嚴(yán)辦。
這可難住了工匠,如果要推倒重建,自己就是賣兒賣女,傾家蕩產(chǎn)也無法承受經(jīng)濟壓力;如果把塔扶正,這也辦不到,因為寶塔盡管是木質(zhì)的,可依然有約百萬斤,只能望塔興嘆!
魯班繞著寶塔仔細(xì)瞧了瞧,又看了看一籌莫展的工匠,走過去安慰道:你不要著急,只要你給我找點木料來,我一個人用不著一個月就可以把它扶正!
工匠一聽,半信半疑,可也沒有別的辦法。于是他扛來木料,帶著一絲希望等待著。而魯班呢,他也不讓人插手幫忙,將扛來的木料砍成許多斜面小木楔,一塊一塊地從塔頂傾斜的一面往里敲,使傾斜的一方慢慢抬高。這樣乒乒乓乓,起早摸黑干了一個月,寶塔果然直立起來了。
工匠感激地問魯班:恩公,你這樣補救為啥能使寶塔直立?
魯班答道:由于斜塔是木質(zhì)的,屬穿斗結(jié)構(gòu),各部件之間的拉扯比較結(jié)實,能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所以可以用打木楔的辦法加以扶正。而木楔又是斜面的,既比較容易往里打,具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打進去后又可抬高塔的傾斜面的高度,使塔不再傾斜。
中國民間故事5
岳柱八歲知畫
元代有個叫岳柱的人,從小就聰穎機智,而且很有遠見。他很愛讀書,不論是四書五經(jīng),還 是天文、地理、醫(yī)藥、算術(shù)方面的書籍,他都喜歡看,對經(jīng)史尤其喜愛。
何澄是元朝著名的大畫家,有一次他根據(jù)劉義慶的《世說新語》,畫了一幅《陶母斷發(fā)圖》。這幅畫的畫意是說:東晉有個叫陶侃的官員,幼年喪父,家境十分貧寒,后來在家鄉(xiāng)潯陽(今_西九_)當(dāng)了一個小小的縣吏。陶侃當(dāng)上公差之后,作風(fēng)端正,兩袖清風(fēng),家境因此也沒有得到根本的改善。有一天,鄱陽縣的孝廉范逵專門來拜訪陶侃。因客人來得突然,陶侃沒有作任何準(zhǔn)備。要留客人吃飯,又拿不出現(xiàn)錢來買酒菜;不留的話,人家遠道而來,又對不起客人。真是左右為難!陶侃的母親也在為兒子著急??墒欠涞构?,怎么也找不出一樣值錢的東西來。家里實在是太窮了!陶母嘆息道,自己身上穿的衣服也不值錢,頭上又沒有值錢的首飾可賣。她只有一頭好頭發(fā),又黑又亮又長。情急之下,陶母毅然拿起剪刀,將自己的愛發(fā)剪了下來,然后拿到街上去賣,再買回酒菜招待客人。
這幅畫畫好后,何澄拿著它到處給人看,請人指教??吹竭@副畫后,大家都稱贊這幅畫畫得好。尤其是那些知名學(xué)者和紳士,紛紛說該畫布局合理,畫工精細(xì),頗具風(fēng)韻。
有一天,岳柱也看到了這幅畫,當(dāng)時的他只有八歲。八歲的岳柱一看到這幅畫,也很快被它吸引住了,畫中的人物是多么的栩栩如生啊!但他看得很仔細(xì),每個細(xì)節(jié)都不放過。突然,他看到陶母手腕上戴著一個金鐲,于是便大聲地叫了起來。當(dāng)時何澄也在一旁,正在為自己的畫揚揚得意,聽到小岳柱詫異的叫聲,被弄得莫名其妙,就問他看到了什么問題了。小岳柱連聲說:失真!失真!
圍在一旁的人們,一聽到失真,也大為驚訝,心想這小孩也太不知天高地厚了,怎么敢對大畫家的畫妄說失真呢?于是紛紛把目光投向何澄,看他這個作者怎么應(yīng)對。本來還 是笑容可掬的何澄,馬上臉上掛不住了,但他畢竟是閱歷豐富之人,這種情況也不是第一次經(jīng)歷,因此很快便鎮(zhèn)定了下來,和藹可親地問岳柱:那你說說哪里失真了?
只見小岳柱反問何澄:陶母手上戴著金鐲,金鐲就可以換酒,何必要剪去頭發(fā)去賣錢呢?難到陶母舍不得賣金鐲而舍得賣自己的頭發(fā)嗎?
這一問使得何澄大為驚訝,心想,自己真是糊涂啊,一畫完手臂,為了美觀,很自然地就在上邊加了一個手鐲,怎么就沒有想到這一點呢?真是畫蛇添足。何澄對于小岳柱馬上刮目相看,不但感謝他指出了這幅畫的敗筆,而且也夸贊他通曉畫理,日后必有出息。
中國民間故事6
葉公好龍
春秋時期,楚國有個名叫沈諸梁的人,因為他父親的封地在葉地,后來他繼承父親的封地,人們就稱他為葉公。
葉公有一大愛好,他特別喜歡龍。他認(rèn)為龍這種動物是杰出人才的象征,它能騰云駕霧,呼風(fēng)喚雨,上天入地,變幻無窮。他崇拜龍,便請來了各地能工巧匠,在柱子上、門窗上都雕刻上了龍,在墻壁上都畫上了龍,屋內(nèi)的家具和各種裝飾都采用了龍的圖案,就連鉤子、鑿子這些隨手使的用具也都做成龍的形狀,總之一句話,他家到處都是龍。
葉公就整天生活在這些龍當(dāng)中,他欣賞起龍來可以飯都忘記吃,要是有人同他談?wù)撈饋睚埖脑掝},他總是眉飛色舞,滔滔不絕。要是他聽說哪有一幅畫得好的龍或者雕刻得好的龍,不管有多么遠他都要去看,不管花多少錢都要把它買下來。他這么愛好龍,整個楚國的人都知道。
天上的真龍知道了這個消息,非常受感動,它想:在世界上從來沒有像葉公這樣喜歡我的人,連我的圖像他都崇拜得五體投地,如果見到我的真身,那又會怎么樣呢?真龍想到這里就決定到葉公家里走一趟看看。
有一天,在一陣狂風(fēng)暴雨以后,接著就是烏云滾滾,電閃雷鳴。天上的真龍來到了葉公的家里。它先趴在窗戶上往里張望,尾巴拖到了葉公的家的廳堂里。真龍見到葉公的家里果然都是龍的圖案,心中暗暗贊嘆:真是一位愛龍的人啊,果然名不虛傳啊!!
真龍可不像柱子上刻的、畫的那么渺小,而是一個龐然大物。真龍的身子和尾巴橫在廳堂里,搖頭擺尾,吞云吐霧,神威抖擻。這時,葉公正好從房間里出來,他身穿繡著龍的衣服,腳上穿著繡有龍的鞋子,手中捧著一個酒杯,邊走邊欣賞上面雕刻的龍。他走到廳堂,猛然看到地上拖著龍的尾巴,嚇了一跳,急忙抬頭一看,原來是一只真龍!葉公這一看,臉色大變,驚惶失措,丟掉了自己的酒杯,邊跑還 邊喊:不好了!救命啊!龍來了!然后,他就鉆進自己臥室的床下面,再也沒敢出來。
真龍一見葉公這副模樣,還 聽見他叫喊,心中非常失望,心想:原來你愛龍是假的啊!你愛的龍只是刻畫的假龍,對真龍不是喜好,而是害怕啊!然后,真龍縱身一躍飛上了天空,從那以后再也沒有出現(xiàn)。
中國民間故事7
閩南方言在平常時的應(yīng)用中,在生活中,有時無意中會應(yīng)用得非常奇妙和十分趣味。顯示出誤打誤撞出其不意的結(jié)局,卻也顯得相當(dāng)神妙和富有深刻意義。這些,也許正是閩南方言所發(fā)揮的藝術(shù)效果。
流行于閩南漳州地區(qū)的一則《虎怕漏》的民間故事,就說明了這種事例,故事結(jié)局真是另人拍案叫絕。
故事是這樣說到的,有一天傍晚,有一個貪圖走路錯過宿店的牛販仔,拉了兩條小牛犢(音牛桃仔),望著南山而來,被出來覓食的小虎看見了。小虎偷偷地跟在他們后邊,準(zhǔn)備等個機會食掉小牛犢。剛好在這個時候,天下起了大雨來了,牛販仔只能拉著小牛犢,進入一間土地廟中避雨。誰想雨越下越大下個不停。牛販仔只得把破廟門關(guān)上。他把小牛犢拴在靠邊的柱子上,自己找個地方休息。誰知這廟年久失修,破漏不堪,到處漏雨。只有找到靠門邊的那柱子底下比較干燥的地方坐下來休息。守在門外的小虎,等得不耐煩了,正想進去咬小牛犢時忽聽到那牛販仔唉聲嘆氣地說:今晚啊,我鬼也不怕,虎也不怕,只有怕漏!小虎一聽,心想,這個人真怪,我老虎,他不怕,卻怕一個什么漏?到底這漏是什么東西?厲害不厲害?還是回去問媽媽再說。于是就跑回洞中,把剛才看到的和聽到的情況,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然后問道:到底漏是什么東西?厲害不厲害呢?母虎也開不清楚這個從來沒聽過的漏是什么東西,就叫小虎在洞中等侍,自己出去看看。
母虎來到破廟前,里面靜悄悄的只聽見打呼嚕的聲音,它就蹲了下來,把虎尾巴從破門洞里伸了進去,左搔右打,想把牛犢搔打出來,好吃掉它。這時候,牛販仔靠在柱子上剛要入睡,忽然臉上被虎尾巴搔打了一下,驚醒過來,哎喲,不好了,老虎來了!當(dāng)他鎮(zhèn)靜下來后,取出腰間那把鋒利的小刀,猛力地切了下去。那老虎沒想到這一招,突然尾巴被咬去一段,痛得大吼大叫,拼命向遠方逃去。
母虎氣喘吁吁地跑回洞中,對小虎道:那漏果真是非同小可,幸虧我跑得快,尾巴只被它咬去一段,要是跑不快,恐怕連生命都沒了。
故事的內(nèi)容從開頭、發(fā)展、結(jié)尾、經(jīng)過,確實讓人驚奇不已。整篇故事的轉(zhuǎn)折之處從牛販仔無意中講出口的一句苦嘆:我今晚啊,鬼也不怕,虎也不怕,只有怕漏!
就因為這個漏,竟然把一只兇猛而又吃人不眨眼的百獸老虎嚇得如此的凄慘。著實令人感嘆有些語言應(yīng)用方面的誤打誤撞還能夠幸免一場大災(zāi),這是閩南語言的魅力所在,就因為一個漏字,便使整篇文章奇處環(huán)生,它在整篇故事的表述當(dāng)中只占了極小的部分,整個故事卻因它而奇趣生輝,實在不簡單!由這則故事,我們可以見出閩南方言運用交流的巧妙,處處可有精華,可做文章!
中國民間故事8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小孩兒名字叫孔融。他家有六個兄弟,他排行第六,大家都叫他小六兒,因為他性情活潑、隨和,大家都喜歡他。雖然家里兄弟多,但爸爸媽媽對他們每個人的要求都很嚴(yán)格:要勤奮讀書;對人要懂禮貌;說話要和氣;無論什么事,兄弟們都要互相謙讓,不要光想著自己;別人有困難要給予幫助。孔融年紀(jì)雖小,爸爸和媽媽的話,他都記得清清楚楚。他喜歡做事,總搶著掃地呀,端碗什么的,非常討人喜歡。
在孔融四歲那年,有一天,爸爸的一個學(xué)生來看老師和師母,并帶來了一大堆梨。客人讓孔融把梨分給大家吃。在爸爸點頭同意后,小孔融站起來給大家分梨。他先拿個的梨給客人;然后挑兩個大的給爸爸、媽媽;再把大的一個一個分給了哥哥們;最后,他才在一大堆梨中,拿了一個最小的給自己??腿藛栃】兹跒槭裁磽煲粋€最小的給自己呢?孔融回答:我年紀(jì)最小,當(dāng)然應(yīng)該吃最小的。客人聽了孔融的回答直夸獎他。爸爸也滿意地點了點頭。
后來,爸爸的學(xué)生便把孔融分梨、讓梨的故事寫成了文章。于是大家就把它傳誦開了,從古代一直講到現(xiàn)在。
中國民間故事9
哪吒鬧海
從前有一位大將軍,叫做李靖,他的夫人生孩子,生下來一個圓圓的肉球,在地上滾來滾去,李靖說:這一定是個妖怪。拿出寶劍來,朝著那肉球一劈,真怪,那肉球一裂開,從里面跳出一個男娃娃來,胖胖的臉,可逗人喜歡了。
李靖看呆了,正不知道該怎么好,一位神仙找他來了。這位神仙說:恭喜,恭喜!我知道你生了個男娃娃。這娃娃很了不起,讓我收他當(dāng)徒弟吧。說著,拿出一個鐲子,一塊手帕,交給李靖,這是我送給徒弟的禮物,這鐲子叫做乾坤圈,這手帕叫混天綾。
這娃娃就是哪吒。七歲那年,一天天氣熱極了,他到大海里去洗澡,拿著混天綾在水里一晃,就掀起大浪,大浪把東海龍王的水晶宮震得東搖西晃。龍王嚇了一大跳,就派了一個夜叉上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夜叉鉆出水面一看,原來是個娃娃在洗澡,舉起斧頭就砍。哪吒可機靈啦,連忙把身于一閃,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別看這小小的乾坤圈,它比一座大山還重,正好打中夜叉的腦袋,一下就把他打死了。
龍玉聽說夜又給打死了,氣得一個勁地吹胡子,就叫他的兒子三太子帶上兵,去把哪吒捉來。他的兵是什么呀,是蝦、魚、蚌、螃蟹,哩哩啦啦的一大串。
三太子沖出水面,對哪吒說:打死我家夜叉的是你嗎?
哪吒說。是我,是我。我好好兒的在洗澡,你家夜叉話不問一句,就拿斧頭劈我,我用乾坤圈碰了他一下,他就死了.他那么大的個兒,怎么一點兒也挨不起打呀?
三太子蠻不講理,舉起槍就刺,哪吒讓了他好幾次,可是三太子就是不放過他。哪吒急了,就把混天綾一扔,這混天綾馬上噴出一團團火焰,把三太子緊緊裹住,怎么也逃不掉。哪呢又拿乾坤圈一打,把三太子也打死了,嚇得那些蝦兵蟹將連滾帶爬地鉆到水里去。
三太子一死,就現(xiàn)出原形來了,原來是一條小龍。哪吒把他拖到岸上,心想:爸爸少一根腰帶,我把這小龍的龍筋抽出來,搓一根腰帶送給爸爸不好嗎?他就把小龍的龍筋一根根的抽了出來,帶回家去。
龍王聽說自己的兒子也被哪吒打死了,又是傷心,又是生氣,就變成一個讀書人的樣子,離開水晶宮,來找李靖了。龍王氣沖沖地對李靖說;你生的好兒子,打死了我家夜叉,又打肥我的三太子!
李靖說;你弄錯了吧,我的兒子哪吒才七歲,能打死人嗎?
龍王說:你不信,就把他找來問一問。
李靖找了前屋我后屋,又找到花園里,哪兒也沒找著哪吒。原來哪吒躲在一間小屋子里,在搓龍筋呢。李娟好容易才找到他:你在這小屋子里做什么?
哪旺說:爸爸,我今天打死了一條小龍,抽了他的筋,正在給你搓腰帶呢。
李靖這才知道哪吒真的闖了大禍。只好帶了他去見龍王。哪吒看見龍王就說:老伯伯,請您別生氣。我不是故意打死你家三太子的。他用槍刺我,我讓了他好幾次,可是他還一個勁地追著打我。我沒法兒了,才還了手,不小心把他打死了。您瞧,這是從他身上抽下來的龍筋,還給您就是了。
龍王看見兒子的龍筋,更加傷心了,就說:我的兒子能讓你白白打死嗎?我要到天宮去告你的狀。說完,就乘著云彩上天宮去了。
中國民間故事10
韓愈投書蒼龍嶺
唐朝后期,韓愈被貶,心情十分不好,剛好遇到他的侄子韓湘子和華山修道士呂洞賓,二人勸說韓愈去華山一游,以解心頭之悶。韓愈對名川大山一貫比較感興趣,但因以往政務(wù)冗忙,沒有閑余時間,苦不得游,今日,經(jīng)他倆一提,正合其意。便道:也好,只是道路崎嶇,如何去得?韓湘子道:這有何難?于是兩個道人夾著韓愈瓢至山頂,然后兩人離去。
韓愈立于峰頭上,放眼環(huán)視,只見華山層巒疊嶂,蒼松郁郁,小徑通幽,奇鳥鳴叢,悅耳動聽,好似天外仙境一般。他漫步山上,觀賞了鎮(zhèn)岳宮、玉井樓、二十八宿潭。他縱目西峰,氣勢磅礴,蓮葉覆頂,開石為洞,廟宇依山勢而建,道路鑿巨石而成,山日天光,光輝相映,翠草綠樹,互為襯托,無限奇景佳境引得韓愈詩興打發(fā),遂吟道:太華峰頂玉井蓮,花開十丈藕如船。冷比霜雪甘比密,一片入口沉疴痊。我欲求之不憚遠,青壁無路難寅緣。安得長梯上摘實,下種七澤根株連。
吟罷,他又興致勃勃地登上極頂仰天池,享受一下那可通帝座的最高點。他又來到南天門,觀看了凌空高撐的長空棧道。他懷著欲罷難舍的心情,走遍了東峰,領(lǐng)略了關(guān)中八景之首的華岳仙掌。下了金鎖關(guān),來到五云峰,心想:上山容易下山難,便邁開腳步往下走,轉(zhuǎn)眼來到蒼龍嶺頂端,往下一看,天際茫茫,蒼龍嶺形似云霧中的一座獨橋,兩邊深不見底。
面對此景,韓愈不由得目瞪口呆,身軟腿顫,一步也不敢邁了。唐時的華山,不象現(xiàn)在這樣鑿石為階,設(shè)欄護路,履險如夷。唐時不過是在蒼龍嶺的脊背上粗鑿了幾個石窩而已,游人到此,只能手腳并用攀爬而上下,象這樣的險境,怎能不使文人出身的韓愈膽戰(zhàn)心驚呢?但不下山不行,當(dāng)時的華山非今日可比,荒寂無人,蟲獸出沒,不是久留之地。
韓愈鼓足勇氣向下走,但走不了幾步又退回來,腳下還不時打滑,真是一走退兩步,緊張的冷汗直流,渾身顫抖。為減輕行李,他把所帶的書籍都丟下嶺去,但還是不能前行半步,被困多時的他想到自己的坎坷遭遇,不由得放聲大哭,并悲嘆道:難道我韓愈就葬身于此了?
但韓愈畢竟是位大智者,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強烈愿望使他急中生智,便拿出隨身攜帶的筆墨硯臺,很快寫好了一封求救信扔下山去,不久,華山采藥者將此信報告了華陰縣令,縣令即派人將韓愈救下山去。后來,有山西百歲老人趙文備游到韓退之投書處,有感韓愈的逸事,遂大笑不止。后人又于旁題刻蒼龍嶺韓退之大哭,詞家趙文備百歲笑韓處。
以后清代的李柏登山至此,面對歷史上這一哭一笑,他又表現(xiàn)出另一種心態(tài),并做詩云:華之險,嶺為要。韓老哭,趙老笑,一苦一笑傳二妙。李柏不笑也不哭,獨立嶺上但長嘯。韓愈在蒼龍嶺留下的這段逸事,為我們增添了許多情趣和遐想。而蒼龍嶺之險俊和神奇迷人的魅力將深深地吸引著世人的心。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517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