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官湖州
南宋末年,雖說朝廷偏安于臨安,過著得過且過的日子??呻S著金兵被勢力越來越大的蒙古人糾纏,一時之間無暇南顧,宋朝皇帝因此沒有了兵戈之憂,皇帝也就有了振興國家的想法,開起了恩科,招攬?zhí)煜沦t士。
這個時期,正是賈似道貴為丞相,掌管天下??瓢褚怀?,各路狀元榜眼都聰明地前來拜謁賈似道,口稱恩師。賈似道得意地哈哈大笑,他吩咐管家,立即擺酒設宴,款待這幫貴客。管家賈安卻沒有急著下去辦酒宴,而是附耳于賈似道說:“啟稟丞相大人,您數(shù)了人數(shù)沒有?”
賈似道聽到這話,不由得一愣,看到賈似道垂詢的目光,賈安又輕聲說道:“大人,難道您忘了,經您錄用和皇上欽點的狀元榜眼探花郎,一共27人??山裉靵淼?,不過26人。顯然,還有一個人沒來?!?/p>
賈似道聽到這話,心里就有了氣。今天這幫人來到自己府上之前,可是先去皇帝的金鑾殿覲見了,然后一路上跟著自己尾隨而來的。如果說有一個人沒來,那這人是壓根兒今天就沒出現(xiàn),還是見過皇帝之后,在半路上溜了呢?如果是后面一種情況,這個人顯然是有意不肯上自己府上了。
自己在朝廷可是翻手為云覆手為雨,說一不二的人物,就連皇帝也不敢對自己有半點不恭敬,如今,這新科進士怎么會如此大膽呢?賈似道那雙狐貍眼睛轉了幾轉,不動聲色地讓賈安暫且不予理會這事,他自己心里自有打算。
不一會兒,酒宴就擺上來了。賈似道親自作陪,與新科進士們把酒言歡,“各位才子,你們都是我大宋的新科進士,今天齊聚本相府中,是本相的榮幸,過了今日,各位也會去各地主政了。以后我們就同朝為官了。來,來,來,本相與各位干一杯?!闭f著,賈似道舉起杯來,一飲而盡。
慌得那些進士們一個個忙不迭地站起身來,先異口同聲地躬身說道:“謝丞相大人恩典厚愛?!比缓簖R刷刷地干了杯中之酒。
賈似道放下了架子,笑吟吟地勸酒。這幫文人呢,幾杯酒下了肚,也少了很多拘束,一邊喝酒,一邊輕聲地聊起天來。說著說著,嗓門也漸漸地大了。賈似道呢,靜靜地聽著,他從剛才賈安拿來的新科進士花名冊中,已經找到了那個缺席的進士名字,那人叫柳春永,湖州人氏,是今年恩科的第七名,榜眼,同進士出身。
忽然,有兩個進士的話引起了賈似道的注意,“對了,你和柳春永不是同一個學堂里出來的嗎?怎么他今天沒來?難道他沒收到黃榜喜報?”
另一個顯然不愿意回答這個問題,他答道:“柳春永雖然和我就讀于同一個學堂,可是平時私交不多,對他的情況也不了解。”
酒宴已畢,各個進士向賈似道告別,賈似道專門留下了和柳春永是同門的進士杜峰。杜峰起初以為賈似道會給他帶來什么意外的驚喜,可是,一走進賈似道的書房,賈似道就面沉似水,冷冷地盯著杜峰,“你有什么話要告訴本相嗎?”
一頭霧水的杜峰連忙跪下來,磕了幾個響頭之后,支支吾吾地答道:“啟稟丞相,小人,小人不知道丞相大人指的是什么?”
賈似道嗯了一聲,“那個柳春永,是怎么回事?”
杜峰這才明白賈似道要問的是什么,他急忙回答說,自己雖然和柳春永都在湖州的書堂讀過書,可是柳春永是四個月之前才來的,那段時間,學子們都忙于應考,所以,自己和柳春永并沒有什么交往,甚至也只見過三兩次面。
“那今天去見皇帝,他來了嗎?”賈似道問道。
杜峰搖了搖頭說沒有。
“他是湖州人嗎?”賈似道又問道。
杜峰遲疑了一下,小心翼翼地答道:“應該不是。從他說話的口音看,他們家可能是從北邊過來的。這事,容小人回鄉(xiāng)去查核清楚,然后把結果報給大人。小人愿為大人效犬馬之勞?!?/p>
賈似道狡黠地笑了笑,“那好,過幾天你就去湖州赴任吧。記住,湖州可是個魚米之鄉(xiāng),江南富庶之地呀?!?/p>
杜峰又跪下了,“小人明白,小人誓死效忠大人,一定不會忘了大人的提攜之恩?!?/p>
二、誰是螳螂誰是蟬
送走了杜峰,一直守在一旁的賈安向賈似道勸道:“大人,這事完全可以交給湖州知府去辦,何必讓這個嘴巴沒毛的小子去做呢?”
賈似道冷哼一聲,“你還不明白嗎?湖州,這事發(fā)生在湖州,幾年前的那事還沒了結,我有心想讓湖州知府去查,可那個知府是個狡詐之人,一旦被他發(fā)現(xiàn)了蛛絲馬跡,肯定會拿這個要挾我。杜峰就不一樣了,他剛剛當官,剛性有余,柔韌不足,他要是有了結果,立馬會想到我對他的恩情,應該會報知于我。萬一他反目,我也可以奏明皇帝,說他年輕,缺乏歷練,立即把他革職。當官的,沒了職務,說什么也不會有人信的?!?/p>
賈安聽到賈似道提起了幾年前,心頭一顫,他再也不敢多說話了。三年前,他把賈似道的一個密函放在衣袋里,正要交給心腹送出去,誰知迎面碰上了賈似道的一個小妾,那小妾抱著賈似道的孩子,見到賈安之后,小妾把孩子往賈安手里一塞,說乳娘不知死哪兒去了,自己正想和幾個太太摸幾把骨牌,孩子卻丟不了手,一般的婢女抱,這孩子還不肯,一個勁兒地哭。
賈安懂得這個小妾的意思,那孩子只肯讓有限的幾個人抱,一個是小妾自己,另兩個,一個是乳娘劉氏,一個就是他賈安。乳娘不在,這個任務非自己莫屬了。
賈安一邊派人去找乳娘劉氏,自己呢,則抱著孩子哄著玩。忽然,賈安覺得手里熱乎乎的一團,原來是那孩子便溺了,連賈安的衣服上都沾到了,賈安正急得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乳娘劉氏到了,劉氏見到這個情形,忙脫下了賈安的外套,送出去漿洗,然后又從賈安手里接過了孩子。
賈安洗凈了手,想到自己衣服里那個密函,急急地跑到洗衣房去找,那衣服已經洗凈了,只有一個潮乎乎的紙團,墨汁都潤到紙外面來了,一個字也看不清了。
賈似道知道了這事之后,大發(fā)雷霆,先后調查了幾次,也沒發(fā)現(xiàn)那個洗衣服的婢女和劉氏知道些什么。盡管如此,賈似道還是把那個婢女和劉氏全部遣送走了。這兩人剛走,賈似道又后悔了,緊跟著派人去追殺她們。正在回鄉(xiāng)半途上的婢女被殺了,可家在湖州的劉氏就像是人間蒸發(fā)了一樣,怎么也找不到蹤跡。就這樣,湖州成了賈似道的一塊心病。
賈似道過了兩天之后,就會同吏部安排這幫進士的仕途。杜峰被任命為湖州僉事,相當于湖州副知府,執(zhí)掌刑獄。
皇帝對賈似道的安排很滿意,高興之余還說了句:“可惜那個柳春永生病了,要不,也讓他做一任縣令。官場有了新人,就是新氣象呢?!?/p>
賈似道聽到皇帝這話,不由得一驚,忙問道:“柳春永病了?”
皇帝嗯了一聲,順手拿起一個折子,遞給了賈似道:“是啊,那天朕接見他們的時候,他就托人送來了這個?!?/p>
賈似道翻開了折子,果然是用柳春永的口吻寫的,上面寫道:“我皇英明,擢臣于草莽之中,臣雖萬死,不敢不竭力為我皇效忠,然秋考之后,身染沉疴,特向皇上告假,乞恩于陛下。”
賈似道再向皇帝打聽是誰送來了這個折子,皇帝就一問三不知了。
賈似道把這個折子往袖筒里一揣,直奔禮部而來。在那里,他翻到了柳春永的科舉文稿,一核對筆跡,賈似道氣得發(fā)暈,這哪里是柳春永的字呀,折子上的文字粗獷,而柳春永的筆跡十分娟秀,分明是另一個人替柳春永向皇帝告了假,只是粗心的皇帝沒有往心里去罷了。
賈似道分明嗅出了這里面有名堂,他又翻開了杜峰的文章,再和奏折一對,令他吃驚的是,筆跡是一模一樣。
賈似道再往細里一想,明白了,那個杜峰肯定對柳春永的情況了如指掌,那天在自己府上,杜峰所做的一切,都是有備而來。杜峰想做什么?他究竟是想隱瞞什么,還是想暴露什么?
賈似道心事重重地下了朝,回到了自己的府中,這個時候,他心里有些懊悔,如果直接讓湖州知府去查辦這些事情,也許更好。是自己誤以為年輕人辦事懵懂莽撞,更容易把握。誰知,他是想錯了。
萬般無奈之下,賈似道又拿起紙筆,給湖州知府修書一封,令他立即嚴查柳春永這個人的身世,并且一并核查劉氏的下落。與此同時,賈似道又暗中派了十名暗殺高手,由賈安帶隊,潛入了湖州。一旦發(fā)現(xiàn)異動,這幫人就會在湖州大開殺戒。
三、圖窮匕現(xiàn)
賈似道沒想到的是,就在他籌劃一切的時候,遠在湖州的杜峰已送了幾道八百里加急的奏折,呈交到了皇帝的案頭。第一道是介紹柳春永的身世,原來柳春永竟然是個女子,她的祖輩在高宗皇帝之時為官,由于岳飛屈死風波亭之后,她的祖父在家中放聲大哭,開罪了丞相秦檜,秦檜上奏高宗皇帝,把柳春永的祖父逐出了朝廷,并且貶為乞丐,令他世世行乞。柳春永在行乞之余,不忘誦讀圣賢之書,參加科考,竟也能中第,說明她很有才學。國家正值用人之際,不如免了她家的罪名。
皇帝詔令回復道:“如此才女,雖不便為官,但可以免于行乞。其家人也一并免罪?!?/p>
杜峰上奏的第二道奏折中說他準備和柳春永結為秦晉之好,希望皇帝能親臨湖州,屆時,萬民都將為皇帝的圣行感到激動。皇帝很開心地答復:“準奏?!?/p>
賈安來到了湖州之后,見到了湖州知府,倆人一聊起劉氏的情況,湖州知府就說道:“本府戶籍管理向來嚴格,尤其對于從皇城回來的人氏,更加詳細備忘。相府乳娘劉氏,兩年前從北方回來了,還帶回來了幾個人。聽說都是她的親人。如今,劉氏可是當朝狀元郎杜峰的親娘,也就是僉事的母親。我還以為相爺念及舊情,故意給杜峰這個官做的。本來嘛,狀元郎應該先從縣令做起才是?!?/p>
賈安聽到這話,半天作聲不得。敢情相爺被杜峰那個小子給耍了,那小子哪里是為相爺效犬馬之勞啊,分明是借助相爺?shù)膭萘?,達到自己的目的。
賈安看到湖州知府欲言又止,不斷地打量自己神情,不由得心中一樂,心說這官把人都給做精了,一個個比賊還精呢?!澳莻€柳春永呢?”賈安問道。
湖州知府的話,更是讓賈安吃驚,“別提那茬了。那柳春永一家,就是劉氏從北邊帶過來的。本來下官想好好地把他們收監(jiān),治他們一個不遵圣旨的罪。因為高宗皇帝讓他們奉旨行乞,他們倒好,跑到湖州來了,還留在了杜家。我?guī)巳チ硕偶規(guī)状?,都是因為劉氏從中作梗,這才作罷了?,F(xiàn)在我聽說柳春永是個女子,還要和杜峰成親。”
賈安渾身上下,如置冰窖。他問清了柳春永和杜峰成親的日子,決定就在陰歷十一月十八動手。杜峰成親,柳家的人和杜家的人都會在一起,他要殺得杜府片甲不留。要知道,當年的密函,可是相爺寫給金國的。里面不但有文字,還有整個宋朝的地圖。這個杜峰,處心積慮到了這種程度,難保當年劉氏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甚至,她玩了掉包計,都有可能。
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漏過一萬。相爺?shù)拿孛苋绻蝗酥懒耍强墒峭〝车淖锩?,一千個腦袋也被砍了。
轉眼十一月十八就到了,賈安領著十名殺手,悄悄地潛在杜家對面的街上。他要等到前來賀喜的人到了,裝成送賀禮的,一道走進杜府。畢竟,他是賈府的管家,丞相家丁七品官,他代表賈似道前來道賀,是天經地義的。那十名殺手,跟在他后面,誰也不敢攔。
然而,杜家的大門敞開著,許久也不見任何動靜,大街上也是冷冷清清的,不見一個行人。賈安躲在對面,簡直懷疑湖州知府是不是弄錯了日子。他正想著,冷不丁幾聲炮響,街上忽然熱鬧了起來,一隊一隊的兵丁衙役經過街頭,然后守在了杜家周圍。
賈安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他萬沒想到杜家會有這么風光。他正考慮著下一步怎么辦的時候,幾頂小轎停在了杜府的門前,杜峰也走出了門迎接。
賈安覺得事不宜遲,向身后招了招手,十名殺手跟在他后面,就走向了杜家門前。兩名兵丁攔住了賈安的去路,賈安忙道:“我是賈相爺府上的管家,聽說今天是杜僉事成親的大好日子,特地前來道賀。”他正說著,忽然看到屋里正站著劉氏,賈安忙不迭地向里面走。
那十名殺手也尾隨著進了屋。賈安一進屋,就揮手指示那十名殺手沖向了劉氏。
那邊突然響起了一聲暴喝,“你們想做什么?當今皇帝和相爺都在這里,誰敢放肆?”說話的,正是杜峰。
賈安一愣,那十名殺手也呆了。賈似道果然坐在屋里,苦著一張臉,似笑非笑地看著賈安。他的對面,端坐著當今的皇帝。湖州知府斜坐在賈似道的對面。
湖州知府一揮手,幾十名兵丁沖過來,就將那十名殺手和賈安死死地摁到了地上。不一會兒,兵丁們就從殺手們身上搜出了利刃。
“今天是狀元郎的大喜日子,你們送賀禮也就罷了,干嘛還要帶刀呢?賈相,朕剛剛清楚地聽到這人說是你府上的管家,是也不是呀?”皇帝站起身來,盯著賈似道問。
賈似道慌忙跪了下來,“是,是,可是他們所做的,臣并不知情?!?/p>
那邊劉氏已捧著一個瓷盤走了過來,她走到皇帝面前,恭恭敬敬地跪下,把盤子托著,遞向了皇帝,皇帝伸手一拿,就把里面的一個信函拿到了手里,“你自己看看,這是不是你的手筆。今天他們來,是沖著這個,殺人滅口來的吧?”
賈似道只瞄了一眼,就看到了皇帝手中的地圖,他知道大勢已去,不由得長嘆一聲,再也不說話了。
權傾朝野的賈似道就這樣被鏟除了??墒牵河罏槭裁磁缒醒b去參加科考,杜峰起初又為什么拜倒在賈似道的門下,始終是樁懸案。直到杜峰上了年歲,告老還鄉(xiāng)時,他才說出了真相,最初他是想通過科考,幫柳春永一家翻案,可是母親劉氏告訴他,不管他怎么做,只要賈似道知道劉氏是他的母親,杜峰永遠都不會有好下場。萬般無奈之下,杜峰選擇了向皇帝告密。
皇帝早有扳倒賈似道的心,正苦于沒有借口,如今有了真憑實據(jù),杜峰奏什么,結果都是一個準。其實,那盤子里托的,根本不是什么密函,地圖是皇帝派人帶來的。
劉氏聽說了洗衣的婢女被殺的死訊之后,只是推測那天賈安是不是丟了什么重要的文書。
賈似道死在了劉氏的推測之下。
搜索
立即關注328662397
你若喜歡,請點“在看”
【 #能力訓練#導語】民間故事是民間文學中的重要門類之一。從廣義上講,民間故事就是勞動人民創(chuàng)作并傳播的、具有虛構內容的散文形式的口頭文學作品。下面是 考 網分享的民間故事精選文字版五篇。歡迎閱讀參考!
【篇一】民間故事精選文字版
泰山上有個舍身崖,關于其名稱的來源,各有其說,不過在民間卻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山腳下一戶人家爺倆相依為命,父子都老實本分,樸實厚道,為人善良,只是后生的脾氣很倔強。因為家境貧寒,后生一直未娶。
這一年,年關將至,爺倆趕赴集市辦點年貨,忽見前面人群簇圍,但聞唏噓憐嘆之聲。父子倆過去一瞧,只見一個長相清秀的姑娘眼角掛淚跪在地上,面前“賣身葬母”幾字赫然入目。寒冬臘月,衣衫單薄的姑娘凍的瑟瑟發(fā)抖。
看到此情形,爺倆頓生憐憫之心,想家中親人離去之時,自身一貧如洗,在好心人的相助才得以安葬。于是,爺倆拿出僅有的微薄積蓄,放在姑娘面前轉身就走,姑娘起身追尋爺倆,人群熙熙,倆人已不見了蹤影。好在有人認識爺倆,告訴了姑娘,姑娘銘記在心,回家葬母去了。
一日,在村人的引領下,姑娘尋上門來謝恩,欲兌現(xiàn)賣身之約,爺倆不肯答應。村中長輩者聞之前后,慨然做媒,撮合佳緣,后生與姑娘遂拜了天地結為夫妻。
當年年景不好,村人多有結伴異鄉(xiāng)做工,后生亦隨前往。一年的光景過的也快,又到寒冬,大爺?shù)耐仁苓^風寒,今年好似更重了,媳婦看在眼里,自己先把被窩暖了再讓公公去睡,公公不勝感激。
不料,村人心術不正者由此傳謠,說媳婦不守婦道云云,風言風語很快就傳開了。不久,謠言也傳到了后生那里,后生忍受不了如此污名之辱,不問青紅皂白就決意休妻。
這一日,先回來的人告訴說后生明日就到,并暗暗告訴大爺兒子欲休妻之事,媳婦也細細聽到了。
良緣途上現(xiàn)坎折,烏云遮日風雨來。公公好生愁苦,想那兒子如此無福受這姻緣,想到傷心處,啜泣哽咽。
媳婦這里,陡增磨難,何去何從,兩全之策難有,思量前后,主意定下。媳婦勸慰公公不必如此難過,并告訴公公,明天丈夫到家,告訴他若相信媳婦是清白的,就在日落之前到某崖那里來找。
第二天,兒子到家,欲責問妻子,大爺告訴說媳婦上山了,并督促兒子去找媳婦回來。兒子認為媳婦是做個樣子以逃脫責問,犟勁上來,生著悶氣,不聽父親的話,大爺痛心疾首。
等犟勁慢慢下來,兒子也開始擔心起來,于是這才趕忙往山上趕去。盤回立陡,山勢彎折,日頭一點點在逼近山頭,后生急急上趕,等后生轉過山彎,趕得上來,正好日頭將將隱沒山頭,卻見一個身影從崖上縱身而落。后生大喊媳婦,卻也遲了。但見那身影落到半空,忽然仙鶴出現(xiàn),托住媳婦,媳婦在五彩祥云的映照下,由仙鶴載著向那云端飛去,逐漸消逝了。
后來,為紀念媳婦舍身取義,人們把這個崖起名叫舍身崖。
【篇二】民間故事精選文字版
在豫北淇縣城北幾公里處,有一座思德橋,幾百年來,關于這座橋在當?shù)匕傩罩性幸粋€動人的傳說。
那是宋朝仁宗年間,中原地帶民風淳樸。有一年正逢朝廷開科大選,相州(今湯陰縣)書生李牟騎著一頭驢到京都汴梁趕考,過了碧水悠悠的淇水,臨近中午他來到一個小河旁。
忽然,晴朗的天空,不知何時飛來一朵紅云,在頭頂上“喀嚓嚓”打了個響雷,天空中頓時陰云密布,劈雷電閃下起白狀雨來。書生忙從背上取下油紙傘,還沒等他撐開遮雨,卻又云開雨散,露出了太陽。正驚異間,突然聽到前面橋上有人喊:“雷擊死人了!雷擊死人了……”
書生李牟忙催驢向前,果見石橋上圍了七、八個人,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靜靜的躺在那里,已經沒有一點氣息,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正給老者放下綰起的褲腿。
“天理何在呀!”一個老太太在一旁哭泣著,“一輩子修橋補路,到頭來落得這樣一個下場?!?br>
“哎,……,”其他人也紛紛搖頭嘆息。
“怎么回事?”李牟好奇的問圍著的人。
“唉!士子呀!趙石匠這輩子行善積德,我們腳下的橋就是他費了十年時間筑起的,沒曾想一個月前剛建好,就……”。當?shù)厝撕茏鸪缱x書人,忙回答他。
李牟心里一陣激動:難道*人說的好人不長壽?正沉吟間,這時有人讓他給死者提幾個字,他二話沒說,拿出筆硯,略一沉思,便在老者左臂上寫下一行字:行善不好作惡好。寫完頓覺不妥,旁邊的人也唏吁起來,于是又在老者右臂上寫下:行善更比作惡強。然后才與眾人道別,往京城而去,一路上心情上下不定,滿腦子都是做人行善好還是作惡好的事。
二日后李牟到了京城,找了一家旅店住下,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他洗漱完畢,獨自一人出店在京城里閑逛。京城果然是熱鬧非凡,由看不完的繁華景象,他正忖思間,街道上幾匹馬迎面而來,上面幾個官兵口里喊著:“出皇榜嘍!出皇榜嘍……”縱馬呼嘯而去。
李牟舉目望去,果然有一堆人在那里看皇榜,只見里面有一個舉子模樣的人高聲朗誦著:“……三日前太子臨世時,左右胳臂上各有一行字跡:行善不好作惡好,行善更比作惡強。……今遍尋各位奇能異士,前來解朕心迷,撕其皇榜知其前因者朕定然……”
李牟大驚:天下竟有這等奇事,若不是這兩日親身經歷,是萬萬難以使人相信的。于是他毫不猶豫的揭下皇榜。在金殿上,他向仁宗天子詳述了兩天來自已的所見所歷,仁宗讓他寫出那兩行字讓兩班文武大臣核對筆跡,果然分毫不差。于是又派快馬去訪,打聽到那趙石匠剛剛下葬。仁宗不再疑慮,隨即加封李牟為本科第三名探花,衣錦還鄉(xiāng)。
李牟回家路過那座石橋,專門停下官轎,給那座橋取名為“思德橋”,并把自已知道的故事講給村子里的人聽,告訴人們趙石匠一生積德,死后轉生帝王之家。所謂天理昭昭,善惡有報,讓人廣傳這善果之事!
這故事在當?shù)匾恢绷鱾髦两瘛?br>
【篇三】民間故事精選文字版
清乾隆年間,某一年的中秋節(jié)剛過,在魯東南沿海的崇山峻嶺間,一座山明水秀的小山村的小客棧里,韓掌柜從天交申時起,就不時走到門外,瞇起昏花的眼睛手搭涼棚向進山的路上張望一番,嘴里還小聲念叨著:“喔,該回來了!”
被韓掌柜念叨著該回來的主,名叫王儒林,每年都會在中秋節(jié)前幾天,一聲“韓掌柜,您好”,下榻到他這家集吃飯住宿于一體的小客棧,第二天天交寅時,帶兩張韓掌柜老伴烙的大餅,再背上一葫蘆開水,拱手道別獨自進山。下午天交未時,一定準點返回,然后韓掌柜陪其喝酒吃飯,第二天一早飯罷,讓韓掌柜用小毛驢送他出山。這樣子的準年、準月、準時的交往,已延續(xù)了十年,從未間斷。
這一年,亦如往常,昨天下午王儒林進得店來,兩人彼此說了些別后的話,今天一早便帶上烙餅、開水,與韓掌柜拱手道別后進了山,只是不知為啥過了一個多時辰,還遲遲未歸。
韓掌柜與伙計一邊往山里越來越深地走著,一邊不時停下喊幾嗓子,仔細地向四處張望著。
大約又走了一個時辰,他們才在路邊的草叢里,發(fā)現(xiàn)了歪坐在地上的王儒林,他正無助地撫摩著已腫起老高的右腳踝。
韓掌柜趕忙蹲下身子,仔細檢查了下王儒林的傷腳,看是否傷到了骨頭,隨后讓伙計到附近找了兩根結實些的木棒,簡單做了副擔架,將王儒林抬回了住處。他翻箱倒柜地找了些活血化瘀的草藥敷在王儒林的腳踝上,隨后簡單吃了些東西,安慰了幾句,兩人便各自休息。
雖勞累了半天,躺在床上的韓掌柜卻怎么也睡不著,心想,這個王儒林也是一把年紀的人啦,每年來這窮鄉(xiāng)僻壤的干啥呢?旅游觀山景?不像呀!走親戚?可他從沒提及是哪家呀!
韓掌柜便自言自語道:“若不是礙于祖上傳下的‘客人不說,不準打聽客人事’的規(guī)矩。天明后,說什么也要問個明白清楚?!?br>
轉眼過了三天,王儒林扭傷的腳,由于沒傷到骨頭,經過韓掌柜的仔細料理,腳腫已消,慢慢走路已無大礙了。他就從客房里踱到韓掌柜面前,深深一揖,說:“韓掌柜的,我想請你準備幾樣酒菜,咱哥倆一塊喝幾盅,一來呢,表示感謝,二來呢,我守了十年的進山秘密,也想對你抖摟抖摟?!?br>
韓掌柜聽后自是高興,趕忙叫伙計去做準備。自個兒沏了一壺上等高碎,先與王儒林慢慢品著,不咸不淡地說些腳踝疼不疼及家長里短的話。不長時間,酒菜上桌,王儒林端起酒杯,向韓掌柜再次一個長揖,萬分誠懇地說了聲“感謝!”這才捋了一把花白的胡須,輕聲說道:“連續(xù)到你這里叨擾整十年了吧?”
韓掌柜一邊微笑著點了點頭,嘴里一邊應著“是的,是的,整整十年啦”。
王儒林接著講道:“我可是考驗了你十年嘞,過去我也在別處住過,但一旦人家問我‘來干啥呀’,我雖都能含糊而過,但第二年就絕不會再去住了。只有韓掌柜,你可是從沒過問嘞,就沖這點,證明你是個懂規(guī)矩的生意人,所以我才每年必來貴店打擾。”
韓掌柜聽后,自是心里受用,但表面上仍淡然地笑了笑說道:“王先生您過獎了,俺也就只是個守規(guī)矩的普通生意人罷了?!?br>
“半點不為過,韓掌柜。實話對你講,我是個風水先生,十幾年前,剛到知天命之年的我,偶爾得知貴村的名字叫‘金墩’,心想,既然祖上起名金墩,說不定真是個金坉吶。就打聽著來到這些山中四處探查。嗨,工夫不負有心人,金坉雖沒找到,但確實找到了一份意外的財寶!”
韓掌柜聽后,心中雖有些波瀾,但表面仍平靜如水地微笑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
接著聽王儒林繼續(xù)講道:“也就是順你們家門前小路往山里走,大約走十里,會看到一棵高大的白楊樹,最明顯的標志是上邊筑了一個碩大的喜鵲巢?!?br>
韓掌柜自小生活在此,自是知道,隨即又點了點頭。
“然后向右拐下山路,再往里繼續(xù)走,就會看見一條不起眼、平時無人注意的小山溝。”
說的這個地方,韓掌柜似也有些印象,仍點了點頭。
“因平時無人行走,需要小心往上攀爬,大約一個時辰后,會來到一處隱秘而又不起眼的地方,最明顯處,是有一條流水沖刷的細小溝壑,溝壑呈之字形,在之字的拐角處,有一個如同酒盅般大小的小坑?!?br>
“就是這個小坑,你說奇也不奇,早來沒有,晚來沒有,只有中秋節(jié)過后這一兩天,里邊準會盛滿黃燦燦的金子,這也是我為什么每年必來,還正這個時候來的原因?!闭f罷他從懷里掏出一個布口袋,打開口袋,抖出里邊用豬尿脬包著的一個包,再慢慢一層層打開,這時,呈現(xiàn)在兩人面前的是一包黃燦燦、奪人眼目的金子。
韓掌柜接過來,邊仔細觀看,邊嘖嘖稱奇一番,后仍遞與王儒林,讓其包好、收好。
這時又聽王儒林說:“十年啦,我一直對掌柜的秘而不宣,就是為了這點財寶,這次來,歲數(shù)畢竟大了,手腳已不靈便,才在采得金子后,下山時扭傷了腳踝?!苯又L嘆一聲說道:“這是上天在警告我呢,不讓我再來取了?!?br>
說罷拿起酒盅,一口喝凈,再次兩拳一揖說道:“要不是韓掌柜的相救,那天晚上,說不定就在山里喂了狼呢。”說罷又自飲了一杯酒,接著說道:“這三天,韓掌柜的一家仔細料理我養(yǎng)了三天傷,也讓我仔細想了三天,如何報答韓掌柜呢?最后決定把這份財寶送與韓掌柜的吧?!?br>
韓掌柜嘴里雖然客氣地說道:“不必、也不用。”但心里還是有些驚喜,心想,善,必有善報的。
王儒林接著說道:“韓掌柜,我決定明年就不再來了,我說的那處財寶,韓掌柜的照我說的時辰去,盡管取來,保證不會有假。并且我已畫好了草圖?!?br>
韓掌柜自是歡喜不盡,又讓家人新添了幾樣小菜,與王儒林喝了個痛快,聊了個痛快。
韓掌柜自得知這處財寶之后,自是高興萬分,就暗地里將王儒林所講之處,跋山涉水地探查明白。第二年中秋節(jié)后,他如期獲得了一小坑金燦燦的赤貨。
是夜,因得到意外之財,竟興奮地久久難以入睡,心想,這自是經冬雪春化,又經夏雨沖撞,流落在此,金子量重,正好被小坑所接、所留,大自然真是奧妙無窮呀。如若將小坑做得大些,那就更好了……
第二天,他就找了把錘子和釬子,悄悄地來到了小坑處,一陣叮叮當當敲打,把個原本只有酒盅樣大小的坑,敲打成如蒜臼般大小,這才心滿意足地回家。
日月如梭,轉眼間冬去夏至中秋又到,韓掌柜信心滿滿地如期來到坑邊,低頭細看,不覺一陣心慌,只見坑里邊空空如也,別說金子,連塊石子都沒有落下。
韓掌柜趕忙四處張望,見周圍自是林木蔥蘢,花草叢生,絕無人來過,暗自思忖,難道是來早了?
但過了幾天來看仍是如此,再過一年還是如此。
至今村里仍流傳著一句順口溜:金墩村韓掌柜,救人獲得黃寶貝。酒盅變成大蒜臼,貪心不足令人悔。
【篇四】民間故事精選文字版
話說清朝咸豐年間,貢生唐寬任河陽縣令,由于勤于政務,廉潔奉公,不幾年,就把河陽縣治理得井井有條,民興業(yè)旺。
這天,快到正午了,唐寬正伏在公案上批閱著公文,忽聽衙門口有人大聲喊冤,唐寬趕緊升堂。不一會兒,衙役將鳴冤之人帶上堂來,卻見是一個六十來歲的老婆婆。身為一方父母官,唐寬十分體恤民情,他見老婆婆大晌午的不在家生火做飯,卻跑到縣衙告狀,想必是有什么冤情。想到這兒,他忙問:“老人家,你有什么冤情只管講來,本縣替你做主就是!”
老婆婆跪在地上,說道:“老爺啊,老婦人別的不告,只告我那不孝的兒媳馮氏!”
唐寬讓老婆婆起來慢慢說。
老婆婆一五一十地說起了事情的原委?!叭昵拔医o兒子胡巖娶了媳婦馮氏,婚后兒子多半時間在外做買賣,這馮氏一不洗衣二不做飯,不孝敬公婆不說,在家里稍有不滿非打即罵。為了顧全這個家,我只好忍氣吞聲。”說到這兒,老婆婆難過得掉下淚來,“今天是我六十大壽,馮氏一反常態(tài),表現(xiàn)得甭提多好了,一大早就上街打酒買菜,回到家又殺雞宰魚,廚房里飄出陣陣飯菜的香氣。我坐在里屋一個勁兒地樂,心想,這馮氏終于知道孝順了??烧l想,等到吃飯的時候,馮氏只給我端來一碗青菜豆腐湯,說什么‘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br>
唐寬聽老婆婆說完,很是氣憤,天下哪有這樣做兒媳的?他讓人速傳馮氏來見。不一會兒,馮氏就來到了堂前。這馮氏二十出頭的年紀,見婆婆站在堂前,似乎明白了什么。唐寬一拍驚堂木,喝道:“大膽馮氏,身為兒媳,卻不盡孝道,你可知罪?”話音剛落,就見馮氏眼圈一紅,眼淚如斷線的珍珠般落下來,抽泣半天才說道:“老爺呀,民婦雖然粗陋,對二老盡孝又豈能不知?我哪敢不殷勤侍奉?就說今天,雖然做了不少好吃的,可奴家也只喝了幾口青菜豆腐湯啊!”
唐寬一愣,媳婦與婆婆說的完全相反。再看那馮氏,一副柔弱的樣子,也不像是惡毒的婦人。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堂上眾人面面相覷,一時難辨真假。
就在這時,馮氏的丈夫胡巖從外面做買賣回來,聽說母親把妻子告到了衙門,急忙趕到堂前。胡巖看看母親,又看看馮氏,不住地唉聲嘆氣。
唐寬沉吟片刻,問胡巖:“你母親狀告你妻子不孝,大壽之日讓婆婆吃粗茶淡飯,而自己卻大魚大肉;你妻子卻說自己只吃了青菜豆腐湯。你說本縣該怎么處置啊?”
胡巖面帶愁容地說:“老爺啊,這一邊是我生身母親,一邊是結發(fā)妻子,我能說什么呢?全憑老爺做主,小人依從便是。”
“好吧,”唐寬爽朗地說,“既然今天是老壽星的生日,本縣就準備一份壽面,算是給老人家祝壽了!”說完吩咐人趕緊到后廚下面。眾人不解其意,案子還沒斷完,老爺怎么有心思給老太太祝壽呢?
老婆婆聽說縣太爺要給自己做壽面祝壽,歡喜得不得了。工夫不大,只見從后面端上來兩大碗壽面。唐寬吩咐,老婆婆和馮氏每人一碗。
不一會兒,馮氏的那碗壽面就吃完了,婆婆只喝了幾口湯。唐寬道:“老人家,怎么不吃啊?是本縣做的壽面不好吃嗎?”
婆婆滿臉堆笑地說:“好吃,好吃!大老爺能給老婦壽面吃,那是我天大的榮耀啊!只是剛剛吃過午飯,老身吃不下了!”
“好吧!”唐寬一提嗓門,“馮氏、婆婆,二人聽判:馮氏伺候婆婆,殷勤周到,雖在婆婆壽辰之日有美味佳肴,仍然只吃青菜豆腐,孝心可嘉,堪為婦道人家的表率;胡老太太操勞一生,安享晚年也就是了,以后不可刁難兒媳,再生事端!”原來唐寬借祝壽為名,檢驗她二人說話孰真孰假。那婆婆剛吃了一肚子雞鴨魚肉,此刻哪里還吃得下滿滿一大碗壽面?而馮氏勞累了大半天,只喝了幾口菜湯,此時正饑腸轆轆,自然是風卷殘云般就把一碗壽面吃完了。
按說案子已經結了,馮氏輕扯一下丈夫的衣襟,意思是該走了。誰知婆婆幾步搶過來,攔住兒子胡巖,近乎懇求地說:“兒啊,我是冤枉了你媳婦。可是,我也是沒有辦法啊!今天當著縣太爺?shù)拿?你還是聽媽一句話,把她給休了吧!”
唐寬聞言,怒道:“本案已經斷明,本縣看在你年邁的分上,不責罰你也就是了,卻為何還要慫恿兒子休妻?豈有你這樣做母親的!”
馮氏是個孝順的人,想起往日兒媳的好處,老婆婆眼淚竟吧嗒吧嗒地掉了下來。原來,她沒事找馮氏的茬兒,是因為馮氏一直沒有生育,想以此逼走兒媳,她這樣做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
原來問題的癥結在這兒吶!唐寬問胡巖:“聽說你婚后常年在外做生意,你夫妻二人廝守在一起的時間共有多少天?”
胡巖想了想,說:“加在一起也不到三個月?!?br>
唐寬聽罷哈哈一笑,對老婆婆道:“二人在一起的時間連三個月都不到,沒有生育又何足為奇呢?依本縣看,他二人情誼甚濃,萬萬拆散不得!”說罷,唐寬手捻短須,略一沉吟,然后輕輕一拍驚堂木,“胡巖聽著:本縣命你從今日起,在家侍奉老母、服侍妻子,住上兩個月不得外出。你可愿意?”
“小人遵命?!?br>
再看那馮氏,臉上早已羞出一朵紅云。她一手牽著丈夫,一手挽著婆婆,一家人親親熱熱地出了大堂。
等他們走出衙門口,衙役們再也忍不住,和他們的知縣老爺一起哈哈大笑起來。
【篇五】民間故事精選文字版
康熙末年,安徽石臺縣仙寓山。
今天是霧里青新茶上市的第一天,仙寓茶莊的老板崔友貴起得很早,親自坐在柜臺里,只等貴客上門。霧里青雖然價如黃金,但只要是尊貴的客人來了,說要買霧里青,他是必定要請客人到茶室去看一番茶道表演的。表演的人,由他的親生女兒依云擔任。其它相對普通的茶,則是由丫環(huán)來表演茶道。
霧里青茶主要產自海拔1000米以上的仙寓山上,生長在高山云霧之中,且只采春天里生長出來的第一抹嫩芽,在清明后至谷雨前一周采摘最適宜。這種茶葉,合適的時間采摘是寶,過時的采摘就是草了,所以產量很少,每斤霧里青大約有20000到25000個芽頭。
依云從十四歲起就表演茶道,每年只是在霧里青采摘后表演幾次。今年她18歲了,這個春天,她為新上市的霧里青表演完茶道,就收手嫁人了。嫁的人,就是自家茶莊的炒茶師傅陸振新。傳說陸振新是茶圣陸羽的后裔,在茶藝上頗有天賦。崔友貴無子,欲將陸振新召贅,兩家已有婚約。崔夫人更是早將陸振新視為半子了。
早在年前,崔友貴就放出話去,茶客們都知道今年是依云最后一次做茶道表演。茶葉行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表演茶道的只能是清麗的未婚女子,婚后的婦人不宜再拋頭露面。崔友貴篤定今年自家的生意會超過往年,他很清楚女兒在茶客心中的地位。他算準了今年的茶客不會少,說不定還有“大魚”呢。
正在做著發(fā)財夢,茶莊來客了,崔友貴打眼一瞧,這客人身著緞面薄袍,腳踏云紋靴子,舉止沉穩(wěn),身邊還跟著一位相熟的老茶客李思明。李思明熱情地介紹著:“這位是遠方來的貴客唐老板,仰慕霧里青之名而來,快叫依云出來吧?!?br>
崔友貴連忙擠出一臉笑容,早就打扮好的依云不用父親叫喚,自個就輕盈地飄出來了。她挽著望仙髻,一雙素手托著一個銀質的托盤,托盤上面是一只玲瓏剔透的玻璃茶壺,配了四個白玉般的茶盅兒。
“一看就知唐老板是風雅之人,小女經過幾年的反復試驗,對于泡茶小有經驗?,F(xiàn)在,我們一起來品嘗霧里青,一邊品,一邊講解可好?”依云纖手如蘭,嘴巴里卻是飛珠濺玉一般,茶不醉,人都要先醉了。唐老板的目光追著依云白里透紅的玉面,眼珠子竟懶得往茶上多看一眼了。
依云顯然見慣了茶客的好色嘴臉,不以為意,悉心講解起茶道來:“我們知道,霧里青要經過37道工序才能制成茶。但是,這么好的茶要如何泡?除了水好,還要茶具好。小女子經過對比,發(fā)現(xiàn)茶杯不薄不能起香,不潔不能襯色,所以我這方喝茶的杯子采用上好的白瓷薄胎杯,像玉一樣潔白?!彼贸鲆淮殪F里青茶葉置入玻璃茶壺里沖泡,將第一遍洗茶水棄掉。然后,她將四個茶盅擺成杯口相接的方陣,提壺轉圈,將第二泡茶水依次注入各個盅內,紅唇貝齒嫣然一啟:“這叫關公巡城,可以保證各個盅里茶湯濃度一致。”
此時,各個盅內騰起一縷乳白色的霧氣,同時從霧氣中散發(fā)出一股誘人的蘭花香氣,加上泡茶的是妙齡玉人兒,不說唐老板和李思明,就連崔友貴自己都陶醉了。“女兒,你往年泡茶沒這些說法啊?”
“女兒交了幾個茶友,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罷了,請各位試下,味道如何?”依云微笑道。唐李二人爭相贊嘆,都說如飲瓊漿、沁人心脾,是難得的好茶。
接下來的三輪沖茶,依云總是把壺底幾滴茶水小心翼翼地往各個茶盅里各注幾滴,以示公平一般。但她卻不解釋,只是別有深意地看著大家。唐老板看出來了,這是依云等著客人主動發(fā)問,他就開了口:“敢問姑娘,都說酒壺里的最后幾滴酒是發(fā)財酒,你這個想必是發(fā)財茶,討賞的意思?”說著,他就去搭鏈里摸出兩錠銀子來。
依云嬌聲阻止道:“唐老板你這是小瞧我了,每一壺的最后幾滴茶,是精華,各個茶盅輪流滴注叫韓信點兵??傊?,今天的茶道主要是跟廣東潮汕那邊來的泡茶師傅學的,這樣喝茶越喝越有滋味,正所謂夢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
品完茶,唐老板豪氣地丟下兩個銀元寶就走了,說改天再來買茶。
第二天上午,李思明一個人來了,繞過茶莊,到了后院,進門就道恭喜,說:“崔老板,昨天來的是新上任的巡撫大人唐連忠,看上你家依云了,想娶做偏房,要跟她這一輩子壺中日月長呢!”這一席話,把崔友貴和夫人嚇傻了。
“這……我家依云與店里伙計陸振新三年前就訂下了婚約,婚期就在一個月以后,你是知道的?!贝抻奄F一口拒絕了。
李思明露出一臉替他著想的神色來,說:“等下媒婆柳三娘就來了,唐大人是什么人?你這個茶莊是不是不想開了?你把那么漂亮的女兒嫁個伙計,你虧不虧啊?依云跟了巡撫大人,就是一步登天了,將來扶了正,封個誥命夫人都是可能的事,好過賣一輩子的茶葉是不是?”
這一下就說到崔友貴的痛處了,把依云許配給陸振新那年,女兒還是黃黃瘦瘦的,哪知道她女大十八變,變得這么漂亮,還這么聰慧呢?
還沒容崔友貴和夫人想明白,柳三娘就帶著豐厚的聘禮來了,一盤盤的元寶,一匹匹的綢緞,錦繡燦爛,晃得人眼花繚亂。
等到弄明白原委,陸振新臉上是青一陣白一陣,趁著人亂就悄悄走了,他覺得自己是沒臉再在這兒呆了。他的對手是巡撫大人,他完全沒有一點能力去抗爭。
依云關了閨房的門,要死要活地剛喊了幾句,就被崔夫人唬住了,她勸道:“依云,我們的茶莊和身家性命可都在你身上啊!你還是從了唐大人吧,人家是巡撫,我們是生意人家,高攀了呢?!?br>
“早說過不要叫我出來表演茶道了,你們就是不聽!我不是小孩子了,你們?yōu)榱宋藲猓幌ё屛覓侇^露面,這下可好,惹出麻煩來了,就叫我一個人扛著!”依云憤憤地說。
晚上,眾人點收完聘禮,依云的情緒也漸漸平復下來,五天以后就要出嫁,必須把茶室的所有東西都清點一下。這一清點,才發(fā)現(xiàn)出了大事,茶室里兩個裝滿霧里青的青花瓷瓶都不見了,不說茶葉貴不貴,就是那兩個瓷瓶也是古董。一個是明弘治民窯出產的青花花卉蒜頭瓶,一個是明成化民窯出產的青花嬰戲圖瓶。
“茶室只有自家人有鑰匙,八成是陸振新偷走了!他知道斗不過巡撫,就趁亂卷起寶貝走人!”崔友貴本來還有點同情陸振新,這下就只有恨了。
依云冷笑道:“那兩個青花瓷瓶原是他給我們家的訂婚聘禮,如今我們負了人家,他拿走東西也是應當?shù)?。說來還得感謝他,不是他,我們還不知道霧里青包上錫紙放到青花瓷瓶里保管最相宜。”
白蛇傳。查詢重慶市文化共享工程中心,白蛇傳第二集篷船借傘:許仙掃墓回來天下大雨,許仙趕緊搭船離開,遇到白素貞和小青在岸邊招手請求搭船,好心的許仙讓他們搭船,白素貞眼見許仙是個善良溫厚的人便芳心暗許以求,許仙將雨傘借給白素貞和小青,并約定改日再去府邸取傘。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52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