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秦國羋月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羋月傳》里羋月原型是戰(zhàn)國時期秦國的宣太后,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太后,把持秦國大政長達36年,足以稱得上是呂后、武則天、慈禧太后等后來者的標(biāo)桿與楷模。歷史上的羋月,不僅沒有電視里演的那么善良美麗。相反的,真實的羋月是個手段毒辣令人膽寒的女人。而且,作為多情種子,還有不少的風(fēng)流孽債。
“羋月”這個名字,只是后人據(jù)兵馬俑上的殘字“羋月”和阿房宮筒瓦上秦惠文王妃子“羋月”的合體陶文推測而來,正史當(dāng)中對她的稱呼只有三個字“羋八子”?!傲d”為楚國國姓,“八子”為秦國后宮妃嬪稱號。盡管給秦惠文王生了三個兒子,但一直到被尊為太后之前,稱號一直是--“八子”,似乎并不受待見,屬于宮廷政治的邊緣角色,要說應(yīng)該不會對朝政大局產(chǎn)生多大的影響。但是她有兩個能干的弟弟,一個是同父同母羋戎,一個是同母異父弟魏冉。特別是魏冉,史書記載“魏冉最賢,自惠王、武王時任職用事?!?《史記·穰侯列傳》),昭襄王之立,魏冉功勞最大。
在老公惠文王死后,新登基的武王對羋月母子似乎并不感冒,不僅沒有提升他這位庶母的品級,而且還把她的兒子嬴稷送到燕國當(dāng)人質(zhì)。困境之中的羋月母子,可能連做夢也想不到,四年的煎熬之后,竟然是命運的大反轉(zhuǎn),兒子嬴稷登上秦國的王位,而自己也竟會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太后!
當(dāng)上了太后的羋月,私生活極為不檢點,有著不少的風(fēng)流孽債,其中最狗血的一段便發(fā)生在她與義渠戎王之間。義渠作為戎族國家,文明半開化,但戰(zhàn)斗力卻比較強,一向被視為秦國的心腹大患。公元前306年,秦昭王立為國君,因年紀尚小,由母親宣太后攝政。她改變正面征討義渠戎國的策略,采用懷柔、拉攏、腐蝕的政策,以墮戎王之志。她書請義渠王于甘泉宮,讓其長期居住,并以優(yōu)厚的生活款待他。令人驚爆眼球的是,宣太后利用戎王朝賀之機,竟然跟他產(chǎn)生了奸情,并且還生下了兩個私生子!
當(dāng)然,這還不是最狗血的。接下來才是劇情的大反轉(zhuǎn):宣太后居然不顧多年的情義,與兒子昭襄王設(shè)計,將義渠戎王誘騙到甘泉宮殺死,并出兵吞并義渠國。義渠國從此滅亡,領(lǐng)土并入秦國。
從此以后,宣太后在朝廷獨當(dāng)一面,專橫跋扈。在宣太后專政的36年時間里。她貪婪的攫取、霸占、呵護著手中的最高權(quán)力,拒絕與任何人分享。宣太后任人唯親,封魏冉為丞相、穰侯,羋戎為華陽君,兩個兒子公子悝、公子巿分別被封為高陵君和涇陽君。
宣太后晚年十分的熱愛男寵,她有一個情夫叫做魏丑夫,在她生病即將去世時,傳令讓魏丑夫為自己殉葬。魏丑夫得知后十分害怕,于是請庸芮游說宣太后。庸芮先問宣太后人死后是否能夠感知到人世間的事情,宣太后回答說不能。庸芮繼而說既然人死后不會有什么知覺,那您又為何要將自己心愛的人置于死地?如果死人真的有知覺,那么先王早就因出軌之事對太后您恨之入骨。太后您彌補過失都來不及,又怎么能和魏丑夫有私情呢?宣太后聽了羞愧難當(dāng),就打消了讓魏丑夫殉葬的念頭。
羋八子:
秦宣太后。以秦王外藩姬妾的身份,統(tǒng)治秦國三十六年。雖然最后被兒子奪回了權(quán)力,但是雖然被奪了權(quán),這位太后威風(fēng)仍在,照樣在王宮里豢養(yǎng)男寵,臨了還想把心愛的“二爺”帶去陰間殉葬,兒子連個話都不敢說。
羋姓,乃是楚王國的國姓,由此推想,她是楚王的姐妹群中的一人。八子,并不是她的名字,而是她嫁給丈夫秦惠文王后得到的封號。
這個“八子”的封號位次比較低。一說大家就能明白——秦國后宮分八級:皇后、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后來漢朝也沿用了這套制度,并把八子等同于男性官員中的“中更”一級,比五大夫還高兩級,等于侯爵——可見做皇帝的小老婆待遇其實很高,足以讓找不著晉升之階的男人后悔投胎有誤。
“羋八子”在秦惠文王在世的時候,地位并不高,也談不上多么得寵,至于說她生下了一個兒子,那也很有可能是誤打誤撞的成果。當(dāng)然,更大的可能是她確實還是比較得老公喜歡的,所以招得嫡妻王后醋勁大發(fā),想盡辦法要收拾她。秦惠文王一死,羋八子的獨生兒子贏稷,就被嫡母和繼位的哥哥秦武王送到燕國去當(dāng)人質(zhì)去啦。
本來眼看母子倆的人生將要黯淡收場,事情卻來了個大轉(zhuǎn)彎,繼位的秦武王身性子莽撞,不但自己不具備為王的素質(zhì),母親也不善于調(diào)教他。喜歡跟人比力氣大。當(dāng)然秦人尚武,但是這位秦武王未免太過于發(fā)揚光大,不但每天親近力士莽夫,把他們一個個地封成大官,而且還要他們較勁兒。得到大官職位的力士有任鄙、烏獲、孟說等人,最后闖下大禍要了秦武王命的也就是這位孟說。
這年八月,秦武王在孟說的倡儀下,決定兩人比賽舉鼎。一舉之下,大鼎壓頭,秦武王頃刻之間絕脈斷氣,立即尚饗了。
憤怒無處發(fā)泄的秦惠文后為兒子報仇,把酒后闖下滔天大禍的孟說滅族?!獮樾锞疲险f付出的代價,堪稱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揀回秦武王的性命,他年紀很輕,還沒能和后宮妻妾生出兒女來,因此只能是他的弟弟們之一繼位了。這時,在燕國為質(zhì)的贏稷被燕趙兩國嚴密保護送回了秦國——其時燕趙兩國只想惹得秦國內(nèi)亂而已。
羋八子的同母異父弟弟魏冉,早在秦惠文王時期,就已經(jīng)在秦國任職,這時挺身而出,和姐姐以及背后撐腰的燕趙兩國一起,擁立自己的外甥公子稷為王。
秦惠文王的兒子眾多,惠文王嫡后和秦武王嫡后兩婆媳則共謀,要擁立公子壯為王。
秦國登時內(nèi)亂起來。
經(jīng)過長達三年的王位爭奪戰(zhàn),魏冉所代表的公子稷一方最后勝出,贏稷托舅舅的洪福,成為新一任秦王。
而倒霉的公子壯、惠文王后,以及其它的惠文王王子們,都被魏冉殺得干干凈凈,秦武王的嫡后也被趕到了魏國。真是倒霉,本來按照嫡長之分,怎么說也輪不著羋八子這個小小姬妾坐大呀,可是權(quán)力向來青睞膽大敢干的人,所以她終于翻了身,并且成為了堂堂的秦國宣太后,她的兒子也成為了秦昭襄王。
羋月就是歷史上的宣太后,又稱羋八子、秦宣太后。戰(zhàn)國時期秦國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執(zhí)政期間,攻滅義渠國,一舉滅亡了秦國的西部大患。
魏國人范雎逃亡至秦國后,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范雎向秦昭襄王建議收回五人的權(quán)力,以免造成淖齒、李兌那樣弒君篡國的禍亂。秦昭襄王采納范雎的建議,廢宣太后,將魏冉、羋戎、公子悝、公子巿等四貴驅(qū)逐出秦國。
宣太后(?―前265年),羋(mǐ)姓,又稱羋八子、秦宣太后。戰(zhàn)國時期秦國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執(zhí)政期間,攻滅義渠國,一舉滅亡了秦國的西部大患。死后葬于芷陽驪山。
早年經(jīng)歷
宣太后本是楚國人,后成為秦惠文王的姬妾,稱羋八子。 前306年,秦武王因舉鼎而死。因秦武王無子,他的弟弟們爭奪王位。 趙武靈王派代郡郡相趙固將在燕國作為人質(zhì)的公子稷送回秦國。在宣太后異父弟魏冉的幫助下,公子稷繼位,即秦昭襄王。魏冉隨后平定了王室內(nèi)部爭奪君位的動亂,誅殺惠文后及公子壯、公子雍,將悼武王后驅(qū)逐至魏國,肅清了與秦昭襄王不和的諸公子。因秦昭襄王年幼,由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魏冉輔政。
主掌朝政
前307年,楚懷王派兵包圍韓國的雍氏(今河南禹州東北),長達五個月不能攻克。韓襄王多次派使者向秦國求援,但秦國軍隊一直不出崤山,按兵不動。韓襄王又派尚靳出使秦國,尚靳以唇亡齒寒的道理勸說秦國盡快派兵救援。而宣太后因為自己的故鄉(xiāng)是楚國,不同意派兵救援,她召見尚靳對他說:“當(dāng)年我服侍秦惠文王時,大王把大腿壓在我的身上,我感到身體疲倦不能承受。而他把整個身體都壓在我身上時,我卻并不感覺到重,這是因為這樣對我比較舒服。秦國要幫助韓國,如果兵力不足,糧草不濟,就無法解救韓國。解救韓國的危難,每天要耗費數(shù)以千計的財物,這對我和秦國又有什么好處?”韓襄王于是又派張翠出使秦國。甘茂認為韓國一旦投靠楚國,楚、韓兩國就會挾持魏國來危害秦國,他主張秦昭襄王立即出兵救援韓國。秦昭襄王于是下令出兵,楚國聞訊后撤軍。
前287年,齊、趙、韓、魏、楚五國合縱攻秦未能成功,諸侯在成皋(今河南省滎陽市西)停戰(zhàn)。秦昭襄王想讓韓國公子成陽君兼任韓、魏兩國的國相,韓、魏兩國不同意。宣太后通過穰侯魏冉對秦昭襄王建議不要任用成陽君。因為成陽君曾因秦昭襄王的緣故困居于齊國,在他窮困的時候,秦昭襄王沒有任用他,而成陽君受寵,秦昭襄王又要任用他,不會使他滿意;秦昭襄王任用成陽君而韓、魏兩國不同意,會有損于秦國與這兩國的關(guān)系。秦昭襄王聽后打消了這個念頭。
誘滅義渠
義渠是東周時期活躍于涇水北部至河套地區(qū)的一支古代民族,長期與秦國發(fā)生戰(zhàn)爭。前331年,義渠國內(nèi)發(fā)生內(nèi)亂,秦惠文王派庶長操平定內(nèi)亂。前327年,秦惠文王在義渠設(shè)縣,義渠王向秦國稱臣。前319年,秦國攻打義渠,奪取了郁郅(今甘肅省慶陽市東)。作為報復(fù),次年義渠參與了公孫衍合縱楚、韓、趙、魏、燕的五國攻秦之戰(zhàn)。義渠趁秦軍主力與五國交戰(zhàn)之機,大敗秦軍于李帛(今甘肅省天水市東)。前314年,秦惠文王再次派兵攻打義渠,攻取了徒?jīng)埽ㄎ挥诮裆轿?、陜西兩省間黃河南段以西地區(qū)境內(nèi))等二十五座城池,義渠國力大損,但仍保留一定實力。秦昭襄王繼位時,義渠王前來朝賀,宣太后與義渠王私通,生下兩子。后秦昭襄王與宣太后日夜密謀攻滅義渠之策。前272年,宣太后引誘義渠王入秦,殺之于甘泉宮。秦國趁機發(fā)兵攻滅義渠,在義渠的故地設(shè)立隴西、北地、上郡三郡。
失去權(quán)勢
宣太后主政時任用弟弟魏冉、羋戎以及兒子公子悝、公子巿等四貴主政。宣太后及四貴的專權(quán)極大限制了秦昭襄王的權(quán)力,造成了秦國國內(nèi)只知有太后和四貴,不知有秦王的局面。魏國人范雎逃亡至秦國后,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范雎向秦昭襄王建議收回五人的權(quán)力,以免造成淖齒、李兌那樣弒君篡國的禍亂。秦昭襄王采納范雎的建議,廢宣太后,將魏冉、羋戎、公子悝、公子巿等四貴驅(qū)逐出秦國。
去世
宣太后十分寵愛情夫魏丑夫,宣太后生病即將去世時,傳令讓魏丑夫為自己殉葬。魏丑夫得知后十分害怕,于是請庸芮游說宣太后。庸芮先問宣太后人死后是否能夠感知到人世間的事情,宣太后回答說不能。庸芮繼而說既然人死后不會有什么知覺,那您又為何要將自己心愛的人置于死地?如果死人真的有知覺,那么先王早就因出軌之事對太后您恨之入骨。太后您彌補過失都來不及,又怎么能和魏丑夫有私情呢?宣太后認為庸芮所說有理,于是撤銷了魏丑夫為自己殉葬的旨令。
前265年十月,宣太后去世,葬于芷陽驪山(今陜西西安臨潼區(qū)驪山)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宣太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527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民間故事之-求求你打我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