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間,古黃縣張橋村有個叫張龍的屠戶,好吃懶做,相貌丑陋。可他卻娶了一個相貌美艷的沒落官宦人家的小姐為妻。張龍有一個毛病,特別貪戀杯中之物,而且每飲必醉。更糟糕的是,每次醉酒后,他都會對妻子王氏又打又罵,百般虐待。
一天,酩酊大醉的張龍路過村口的雷公祠時,因為內急,站在神案上向香爐中撒了一泡尿,然后大搖大擺地回家了。第二天,王氏回了鄰村的娘家,因為下午下起了雨,不能回家。晚上,張龍湊合吃了些東西,倒頭就睡??墒堑搅宋缫箷r分,突然雷電交加,一聲巨雷在張龍家房頂上響過之后,張龍的家變成了廢墟,張龍也被雷擊得血肉模糊。之后,“雷公老爺顯靈,把褻瀆神靈的張龍給劈死了”的消息傳遍了十里八村。
里正將此事稟報給了縣太爺王大人。王大人立刻帶上師爺、仵作以及衙役來到了出事地點。王大人仔細察看了被雷劈成廢墟的張家和張龍的尸體,勸慰了王氏幾句,然后又向村中的人詢問了關于張龍的為人以及他在雷公祠中撒尿的事。確認這一切都屬實后,王大人就定了案:張龍因對雷公不恭,褻瀆了神靈,遭到懲罰,才被雷劈而亡。之后,王大人對王氏說:“三日后,本縣將在村口雷公祠中親自審理此案,還你個公道?!?/p>
一轉眼,三天到了,十里八鄉(xiāng)的百姓都來此看熱鬧。只見王大人在臨時的公案后正襟危坐,一拍驚堂木,說道:“雷公,你可知罪?”可那泥塑的神像雷公并沒有回答。就在眾人不解之時,王大人又說:“???你還不知道犯了什么罪?那好,本縣就告訴你。張龍只是個目不識丁、莽撞無知的村野屠夫,行為稍有不檢點,沖撞了尊駕,是他的不對。你位列仙班,何苦與這等無知之人斤斤計較?他在你的雷公祠中解手,有失恭敬,而你卻視人命如草芥,將他劈死,何其殘忍!這難道不是你的罪過嗎?”說完,王大人怒氣沖沖地看著雷公的神像。當然,泥塑的雷公像自然沒有答言。
過了片刻,王大人說:“既然你不說話,那就是無話可講,認罪了。馬師爺,雷公所犯之罪按律應該如何判決???”馬師爺連忙答道:“雷公用雷劈傷人,那咱們就來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用雷劈的辦法整治他,讓他也嘗嘗被雷劈的滋味!”王大人聽了面露喜色,可一會兒又變得愁眉不展,道:“全天下的人誰會打雷???”馬師爺提議發(fā)一道榜文,重金招納有奇能異術的能人高士。王大人聽后點了點頭。
第二天,招納能士的榜文貼滿了大街小巷,可一連五天,沒有一人揭榜。直到第六天早上,一個三十歲左右的青年男子手拿榜文,走了進來。這男子自稱姓徐名慶元,自幼就習文練武,小有些本事。于是,王大人帶徐慶元來到雷公祠,只見徐慶元在供桌旁邊點燃了一堆木柴,然后就退了出來,并讓所有人都退到離雷公祠十丈以外的地方。這時,王大人試探著問:“你到底要用什么法子劈雷公呢?不會是拿我們取樂吧?”徐慶元淡淡一笑,從身后拿出一個斗大的油布包,打開后,一股刺鼻的味道從里邊溢了出來,只見里面包著黑、黃兩種粉末。王大人看了好一會兒才說:“這難道是火藥?你要用它炸雷公?”“不錯!這的確是火藥,等小人將這么一大包火藥扔進火堆中,這小小的雷公祠不就被炸上了天?和雷劈的效果一模一樣!”徐慶元十分得意,正要把火藥拋進火堆,王大人突然將他的手死死抓住,與此同時,對身邊早已躍躍欲試的衙役大喝一聲:“給我拿下!”眾衙役一擁而上,將徐慶元打翻在地,用繩子捆了個結結實實。徐慶元心有不甘地問:“王大人,您這是何意?小人在什么地方得罪了大人?”“你沒得罪我,而是得罪了王法。就是你制造火藥,炸死張龍并偽裝成雷劈的。本縣略施小計,就把你引了出來?!闭f完,王大人命衙役將徐慶元和王氏帶回了縣衙。
其實,那天王大人來到,出事現(xiàn)場就發(fā)覺此案有些蹊蹺。因為不但張龍被“雷劈”得血肉模糊,就連張家的幾間房子、張龍所睡的火炕都被雷劈得蕩然無存,而且,地上還留下了一個大坑。顯而易見,這么大的威力是雷電所不具備的。正當王大人陷入沉思時,他想到了張龍那年輕美貌的妻子王氏,不禁心中一動:張龍是一個五大三粗、相貌丑陋的屠夫,怎么會娶到如此美艷的大家閨秀做妻子?而且,出事那天,正巧王氏不在家,得以安然無恙。天下哪里有這樣的巧事?一定是王氏與他人有私情,為了長相廝守,才出此狠招,置張龍于死地的。
可是,這一切都是王大人的推想,既無人證也無物證。王大人只好假意說張龍是被雷劈死的,并且要在三日后審理雷公。他這看似荒唐的舉動實際上有兩重用意:一、讓王氏和真兇放松警惕,以便露出馬腳;二、拖延時間,以便厘清案件的頭緒,查找真兇的犯罪線索。
無奈,這三天之內一無所得,王大人就又施一計,與馬師爺合演了一場戲,來了個“出榜招賢”—有辦法雷劈雷公的人一定與真兇有瓜葛。為了吸引人,就以千兩白銀為誘餌。沒想到,真兇徐慶元果然中計落網(wǎng)。
第二天,王大人正式審理此案。徐慶元開始死不認賬,可當他聽到若是不肯招認,他和王氏都少不了皮肉之苦時,一下子就變得老老實實了。他招認了用火藥在雷雨大作之夜殺害張龍的事,并一再重申此事是他一人所為,和王氏并無關系。
當王大人問及他殺害張龍的原因時,徐慶元含淚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徐慶元和王氏從小就是青梅竹馬??赏跏系母改赶有旒邑毟F,就攛掇徐慶元外出謀條生路,說將來衣錦還鄉(xiāng)之日就是他與王氏洞房花燭之時,如果五年之內不能榮歸故里,王氏就要嫁與他人了。就這樣,徐慶元辭別母親,到外面闖世界去了。
徐慶元在外出的第四年,果然發(fā)了財,興高采烈地還了鄉(xiāng)??赡闹谒貋碇?,王氏因父母病重,無錢醫(yī)治,只好嫁給張龍,用聘金給父母治病。后來,徐慶元又聽說張龍對王氏經(jīng)常非打即罵,而且下手十分重。眼見心上人受到如此折磨,徐慶元很是氣憤,決定假借雷公之名除掉張龍。正巧,一天,徐慶元見日有暈圈,云向北飛,而且此時又是雷雨季節(jié),便斷定第二天晚上必有雷雨。于是他就把王氏騙回娘家,趁雷雨大作之時,點燃了早已準備好的火藥。
王大人聽了徐慶元所說大為感慨,好一會兒才說:“那你為什么要為了這區(qū)區(qū)千兩白銀而自投羅網(wǎng)呢?”徐慶元苦笑一聲:“我外出幾年,本來掙了一份不小的家業(yè),可是得知王氏已嫁他人,便心如死灰,散盡了家財,過起了以前的窮苦日子。可是,近來老母生病,我又身無長物,不能請醫(yī)買藥,只好為了這銀子鋌而走險了。”
案情至此真相大白,王氏無罪釋放。王氏哭著說徐慶元太傻,做這一切都不值得,徐慶元卻說他毫不后悔。雖徐慶元所作所為令人感動,但殺人償命,徐慶元被判處斬首。此后,王氏把徐慶元的母親當作親生母親來照顧。
搜索
立即關注328662397
你若喜歡,請點“在看”
“雷神”這一角色在古今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不論是仙俠小說中的雷劫,還是懲治違誓之人,又或者是處罰大惡之人,雷神往往具有著“代天罰罪”的職能。
上一篇文章中我們共同探討了世界四大類“雷神”之三,但由于中華文化中的雷神體系過于龐雜,所以要續(xù)到本章來說。
在民間,人們往往會將“雷公”等同于“雷神”,這種說若法從上古神話角度來說是沒錯的,但自從道教將上古傳說與現(xiàn)世傳說中的神仙體系進行梳理歸納之后,這種說法就不是很準確了。
在民間,“尖嘴猴腮雷公臉”應該是最深入人心的“雷神”形象了,但你知道他出自哪里,原型是什么嗎?
《山海經(jīng)·海內東經(jīng)》說:“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則雷”。
相傳華胥在嫁給燧人氏后,有一天外出巡游,行至雷澤岸邊時,忽然見一巨大的“雷神”足跡,于是便沿著足跡走,沒想到就這么一走,便有了身孕,歷時十二年后誕下伏羲。
據(jù)考古發(fā)掘證明,雷澤即為今天的山東濮城范圍,伏羲氏族和華胥氏族世代居住在這里,那時候,這里氣溫還比較高,雨水充沛,是鱷魚最好的生存環(huán)境,每到雷雨天氣時,成群的鱷魚便大聲嘶吼,齊聲如雷。
因為每次鱷魚吼叫便會伴隨雷雨,再加上人們對這種巨大生物的畏懼,所以尊它們?yōu)椤袄咨瘛保钡胶髞?,在故事的流傳中,雷神的樣貌逐漸變?yōu)椤凹庾旌锶钡睦坠蜗蟆?/p>
上一章中有讀者評論說:“第一代雷公其實就是伏羲之父”,這話說對也不對,說他“不對”是因為伏羲之父是有史可考,名正言順的“燧人氏”;而說他“對”是因為在《帝王世紀》、《太平御覽》、《河圖握矩起》等數(shù)十部古籍中都有記載:“伏羲是因華胥履雷跡后應感而生”。
關于這上古先輩“感生”的問題,我在下一章中再與大家細聊,接下來,我們再說說其他雷神。
在道教神仙體系中,雷部雖為天庭部署,但其權力與管轄范圍以及內部結構之大,相當于古時的諸侯國,而正神“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即為這個國的國王, 直轄五方雷帝、五方雷王以及五大元帥。
其權力機構可大致概括為一府兩院三司,一府即是神霄玉清府,由天尊居之,兩院即是五雷院和驅邪院、三司即是萬神雷司,雷霆都司,雷霆部司,僅“將”、“帥”以上的神職就有200多個,另外還有下設的各中司、曹局等等估計不下千人。
雷祖即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在小說《封神演義》中,帝乙臨終前將商紂王托孤于太師聞仲,立紂王后聞仲為保殷商,常年南征北戰(zhàn),最終死于云中子所煉的通天神火柱。姜子牙歸國封神時,封聞仲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督率雷部二十四正神。
這位天尊于雷部的地位不管是在小說、民間、還是在道教體系中都是公認的“雷祖”,但關于他的身份確是眾口不一,除了上述小說中的身份外,又有民間一說為:少典之妻附寶外出游玩,忽然雷神大作,一道閃電降下,繞附寶周身幾圈后又飛上北斗星,所以在民間,也有很多人認為黃帝就是“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本尊。
五方雷帝、五方雷王這十位對于我們來說,其實就是個職稱而已,他們隸屬雷祖統(tǒng)帥,不負責具體工作,與民間也沒有多少交集,只是分布在各方,只有重大變故的時候才現(xiàn)身,所以這里也就不過多贅述了。
這個級別的雷神們就和民間息息相關了,因為傳說中的他們常常穿梭于天上地下,行駛著手中的權力,履行著他們的職責,推節(jié)換季、行云布雨、陰晴旱澇、懲惡罰罪等等,都是由他們來實操的。
古人起誓,動輒就拿“五雷轟頂,神形俱滅”來表決心,其實這樣的“誓言”就是歸天庭下屬單位“雷部”負責監(jiān)督并施行的,而負責具體實施的,就是雷部五元帥之一的“畢元帥”和“辛元帥”,兩神掌十二雷霆,專職負責人間五方瑣事、誅瘟役鬼、懲罰不仁不義。
另外雷部也負責天庭的安保工作,主要負責人就是雷部五元帥之一的“龐元帥”,敕號“混氣元帥”,手執(zhí)金刀,護衛(wèi)天門。
這位元帥職能比較特殊,他沒有兵權,也沒有“執(zhí)法”權,但他屬于雷部的核心職能:“行政”。劉天君本名劉后,東晉人,玉帝任命其為元帥,長官雷部各種事物,包括人事、后勤等等。
最后一位元帥雖然名字可能沒多少人知道,但是他的職稱可說家喻戶曉,那就是“律令”,鄧元帥本名劉忠,他具有雷的速度,跑起來風馳電掣,所以便任命其為“律令神”,為五元帥之首,負責雷部律令考召工作,統(tǒng)籌調度,比如下界哪位“天師”開壇行法,并且念了“奉某某某急急如律令”,那么信息就會傳到到鄧元帥這里,然后再由鄧元帥調兵遣將前去援助。
不僅如此,雷部所負責的內容遠遠要超出“掌刑罰罪”的范疇,從五行的角度來說,雷屬木,所以雷部也有生化萬物的職能,就如北歐神話中的雷神托爾,就是兼職農(nóng)業(yè)之神。
而負責這一項的,就是同為雷祖直轄下的雷公、電母、風伯、雨師四大使者,別看它們名為使者,其實職級和五元帥是相同的。
這里需要說明一下,上述的這位“雷公”其實就是那個原型為鱷魚的“尖嘴猴腮雷公”。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們共同探討了世界四大雷神之三,只有中國神話中的雷神因為體系龐雜所以沒有細說。
如果一定要在中國神話中選出一位“雷神代表”的話,你認為哪個最合適呢?
是民間傳說最多的“雷公”?還是位高權重具有雷祖之稱的“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又或是你所知的哪位大神呢?快來評論區(qū)留下你的想法吧。
分類:理工學科
解析:
傳說中雷公是很顯靈的,它能分辨人間的善惡,替人間收拾惡心毒行的歹人。所以它無事就不發(fā)雷,既發(fā)了雷,就要擊死人的。
故老相傳,打雷的時候不能大聲喊叫,乃是對雷公的敬畏,不足為據(jù)。
《西游記》中雷公電母雖然戲份不多,但是每個人都知道他們的存在,那么他倆有什么故事嗎??
雷公又稱雷神或雷師。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司雷之神,道教奉之為施行雷法的役使神。傳說雷公和電母是一對夫妻。雷公是司雷之神,屬陽。電母是司掌閃電之神,屬陰,故稱母,又稱金光圣母、閃電娘娘。
雷公電母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司閃電打雷的神。雷公是司雷之神,屬陽,故稱公,又稱雷師、雷神。電母是司掌閃電之神,屬陰,故稱母,又稱金光圣母、閃電娘娘
在中國民間傳說里,捉雷公也有是為了迫雷公下雨的。
相傳很久以前,天上沒有金、木、水、火、土等星星。那是有一年,有一個老婦人病倒了。她身邊有六個兒子,因性格和特長的不同分別叫做:千里眼,順風耳,長腳拐、鐵錚腦、冷熱不怕和皮袋。他們請來一位郎中為娘治病。那位郎中診斷后覺得沒有什么辦法醫(yī)好老婦人的病,又不好明說,就隨便說了句:“雷公的腦汁能治好。”可說者無意,聽者卻有心了。六個兄弟就真的商量了一個捉雷公的辦法。
這天早上,他們一切準備好了,分工千里眼看,順風耳聽,長腳拐來捉。一會兒,雷公剛露臉,千里眼就看見了,順風耳聽到雷聲,趕快告訴長腳拐。長腳拐站起來腦袋頂?shù)搅颂?。不一會功夫,雷公就被他捉住了?br>
他們高興地回家把雷公放在鍋子里蓋住,就放火去煮。心想只要煮熟后就可以給媽媽治好病,就都跑去告訴他們的媽媽。
正巧,他們前腳剛一定,就進來了一個強盜。他以為鍋子里煮了什么好吃的東西,就伸手去揭鍋蓋,剛一打開,把他嚇了個半死。雷公趁機跑回天上去了。雷公跑上天后到天王那里告了一狀。于是,天王派了天兵天將捉他們。先捉到了鐵錚腦,天兵就使勁地打,但是不管那些天兵怎么打,鐵錚腦一點也沒為痛。
天兵沒法,就又抓住了另一個。天兵改變了方法,把他放在鍋里去煮,等他們煮了半天,打開鍋蓋一看,他卻冷得在抖,原來里面那人冷熱不怕。天兵又沒法,只得另想辦法又抓住了一個,全部抽出寶劍亂殺亂砍,但是盡他們怎么砍也都砍不進,原來那個是皮袋。天兵制服不了他們只得回天宮去了。
等他們回到房中,母親已經(jīng)死去。他們悲痛欲絕,留最小的皮袋守住母親的尸體,其余的去大鬧天宮。長腳拐站起來雙手一撐,頓時天空烏云滾滾,昏昏沉沉,整個天宮也被攪成了一鍋粥。天王沒辦法。只好分別封予長腳拐、鐵錚腦、千里眼、順風耳和冷熱不怕為金、木、水、火、土五大神。后來,天上出現(xiàn)的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五大行星,據(jù)說就是他們五兄弟。
讓我看來雷公就是封神榜中的雷震子。大家說對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527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