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李鴻章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李鴻章故居建于19世紀末,據(jù)說,這個故居當年的規(guī)模很大,甚至,有許多人用“李府半條街”來形容李家住宅群的恢弘氣勢。歷經(jīng)百年的風風雨雨,李府依然保留獨有的風貌,在十年動亂的時候,李鴻章故居遭到嚴重破壞。改革開放后,在文化部副部長英若誠的督導下,合肥市政府對李鴻章故居采取保護措施,根據(jù)歷史照片,在原地修復重建,現(xiàn)存規(guī)模已不到原來的十二分之一,但是,主要部分仍舊保留。
說到李鴻章,曾有朋友問我,李鴻章究竟是好是壞?
這個問題未免有些幼稚,單憑“好”與“壞”二字來評價歷史人物,著實有失水準。人無完人,歷史人物或功大于過,或功過相抵,或過大于功,情況無非這三種,絕不存在“有功無過”或“有過無功”的“完人”。
在歷史課本中,李鴻章的存在充斥著負能量。教科書中李鴻章的形象就像哈巴狗一樣,跟在外國人的屁股后面搖尾巴,幾乎在當時每個簽訂不平等條約的談判場上,都出現(xiàn)了此人的身影。正因如此,時人才會稱其為“走狗”、“賣國賊”。如果,事實真的是這樣,那么,開國以后李鴻章被挖墳掘墓,挫骨揚灰,那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活該!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課本上給出的定論就是正確的嗎?
非也,歷史從無定論。
我們且來細數(shù)李鴻章的生平功過,客觀地評價其人。李鴻章來到官場后,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他就遭遇了太平天國運動。太平軍人多勢眾,橫掃大半個中原,令清廷聞風喪膽。眼看著清統(tǒng)的江山朝不保夕,曾國藩臨危受命,帶著湘軍與太平軍殊死一搏,希望能扶大廈于將傾。湘軍雖勇,但卻獨木難支。無奈之下,清廷只能派出曾國藩的學生李鴻章成立了淮軍,與湘軍配合進攻太平軍,最后,將叛亂鎮(zhèn)壓。
拋開其它不談,太平軍就是純粹的邪教組織,與歷史上的農(nóng)民起義軍差別很大,根本不值得后人大書特書。這樣的邪教團體,覆滅是必然??赡苡腥藭楹樘焱貘Q不平,殊不知,他理想中的烏托邦,就像是回到了奴隸制,百萬天兵服務(wù)洪秀全一人,這樣的政權(quán)就是禍害。曾、李師徒二人將邪教組織鏟除,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梢哉f,在這起事件上,曾國藩師徒當領(lǐng)首功。
雖說,在具體的軍事行動中,湘、淮對太平軍進行了數(shù)次血腥鎮(zhèn)壓,但瑕不掩瑜,總體來說這是大功一件。
解決了叛亂后,李鴻章開始在政治場上大展拳腳,致力于推進洋務(wù)運動的發(fā)展??梢哉f,洋務(wù)運動是發(fā)生在晚清時期的“改革開放”。說得露骨一些,在審量國際局勢這方面,絕大多數(shù)晚清大臣都是“睜眼瞎”,能睜眼看世界者屈指可數(shù)。
李鴻章開辦了多少實業(yè)?估計得有上千個,其中有500個“中國第一”,200個“亞洲第一”,這是怎樣的功績?我國近代史上首條鐵路、首個煉鋼廠、首個造船廠、首個機械廠、首個軍校,這些都是在李鴻章的主持下開辦的。洋務(wù)運動覆蓋了哪些行業(yè)呢?從軍工、金融、郵電、船舶到冶煉、教育等數(shù)十個領(lǐng)域。
李鴻章生平最得意的壯舉,就是組建了中國史上第一支現(xiàn)代化水軍——北洋水師。雖然,當時的洋人比較不靠譜,但是,《美國海軍年鑒》這個外媒的評價還是比較客觀的。據(jù)該媒體評價,北洋水師的戰(zhàn)斗力位列世界第九名,在亞洲位居第一。
要知道,這并不是清廷唯一的水師,在當時尚在服役的還有南洋、船政、廣東水師,但是,這些水軍的戰(zhàn)斗力根本無法與北洋水師相提并論。遺憾的是,這支北洋水師就像是“鐵達尼號”一樣,在處女戰(zhàn)中失利。甲午戰(zhàn)爭中,這支讓李鴻章自傲的艦隊全軍覆沒。
這場戰(zhàn)爭落敗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就包括李鴻章不正確的決策。這是誰都沒法否定的事實,也是李鴻章人生中的敗筆。總的來說,李鴻章在洋務(wù)運動中的功勛是無法磨滅的??梢哉f,沒有李鴻章,清朝的衰敗還要提前幾十年。
批評李鴻章者,總會拿晚清時期的外交問題來說事,我們且來重新理一理李鴻章所經(jīng)歷的外交事件,看看他究竟是不是“賣國賊”。先來看看甲午戰(zhàn)爭失敗后的《馬關(guān)條約》,這個黑鍋時人乃至后人都扣在了李鴻章的身上,可是,罪過真的在他嗎?
在談判場上,李鴻章數(shù)次據(jù)理力爭,多次拒絕在條約上簽名。因為談判時間拖得太長,李鴻章還遭到日本方面的暗殺,身中一槍,險些丟了性命。在談判期間,李鴻章事無巨細,均要向朝廷請示。遺憾的是,當時的電報系統(tǒng)被日本方面控制,清廷的談判底線早已被日本人摸清。
在這種條件下,李鴻章該如何取得外交勝利?就算李鴻章有通天的本事,也架不住老佛爺三番兩次發(fā)電報催促簽字??梢哉f,就算沒有李鴻章,換一個能力更強的外交人才處理這件事,也沒辦法處理得比李鴻章更好。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打了敗仗就是打了敗仗,失敗的一方在談判場上哪有底氣可言?
很多人不理解,在中法戰(zhàn)爭中,清軍取得大勝,為什么還要簽訂《中法新約》這種不平等條約呢?在晚清的對外戰(zhàn)爭中,中法戰(zhàn)爭算是為數(shù)不多的光輝戰(zhàn)績。原本,形勢非常明朗,清軍節(jié)節(jié)勝利,外交場上李鴻章也底氣十足。然而,這件事處理起來卻沒那么簡單。
慈禧先后多次表示,要乘勝既收,不趕盡殺絕。對此,李鴻章也深表認同。畢竟,當時的中國尚不是列強國的對手,緩敵之計未嘗不是一種好辦法。安撫住外國人,爭取時間發(fā)展,這才是識時務(wù)的表現(xiàn)。可惜的是,在英國等列強的參與下,清廷的底氣越來越少。
在欺負清朝這件事上,歐洲列強穿一條褲子,英國等列強國在國際上公然支持法國,致使中國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國際形勢所迫,清廷只能做出妥協(xié)。值此之際,沒有任何一個大臣敢站出來與法國人簽訂條約,于是,黑鍋又落到了李大人頭上。
可笑的是,不少人都執(zhí)著于不平等條約的“簽字者”,而忽視了背后的“始作俑者”。都說李鴻章賣國,可又有幾人注意到他在外交場上付出的汗水呢?年過古稀的李鴻章,仍代表國家遠走海外進行外交活動。在那個年代,外交人員出行可沒有專機,李鴻章需乘船漂洋過海,每次出使都得在海上顛簸一個多月。
若說李鴻章一生最大的過錯,恐怕就是早年他與左宗棠之間的海防與塞防之爭了。
左宗棠覺得:面對南侵的沙俄,當務(wù)之急是守住新疆,保證塞防。李鴻章卻認為:當今之世海軍已成為國際戰(zhàn)場上的主導,只有鞏固海防才能取得主動權(quán),相比于海防棄守新疆未嘗不可。最終,左宗棠毅然決然地抬棺出征,收復了西北失地,守住了新疆。
如果,按照李鴻章的規(guī)劃,那么,新疆將成為沙俄的領(lǐng)土。如果,新疆真的歸了俄國,恐怕如今我國的版圖將缺少一大部分,哈密瓜也將成為“進口食品”。所幸的是,左宗棠力挽狂瀾,算是替李鴻章的錯誤認識做出補救。當然,這雖是李鴻章人生中不可忽視的錯誤,但卻不能就此說李鴻章不愛國甚至賣國。
他的出發(fā)點是好的,李鴻章希望鞏固海防的目的同樣為了領(lǐng)土完整。作為李鴻章的“頂頭上司”,慈禧對他又有怎樣的評價呢?“再造玄黃之人”,能夠榮獲這份評價的,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唯李鴻章獨一份。什么是“玄黃”?就是世界?!霸煨S”的是盤古,“再造玄黃”的是李鴻章,這評價簡直將李大人捧上了天。
平心而論,李鴻章功勞的確不小,但是,在慈禧眼里他不過是個跑腿的,有時還得拉來當擋箭牌,這個評價有不少水分。筆者認為,多半是慈禧想給這位老臣戴戴高帽而已,讓他高興一下。既然,慈禧的評價無法作為參考,我們切來看看同時期的外國政治家是如何評價李鴻章的。
在伊藤博文的自傳中,這位日本首相稱:李鴻章是他所見過的中國人中,唯一一位能與列強國一較高下的人。歐洲人給李鴻章的評價則更高,“東方俾斯麥”,且認為他是與俾斯麥、格蘭特齊名的“十九世紀三大偉人”。估計連外國人都看出來了,李鴻章是為數(shù)不多能扶大廈于將傾的國之棟梁。
雖然滿清覆滅,他的努力付諸東流,但是,沒人能否認他的功勞。
最后,我們再來看看,李鴻章對自己的人生又有怎樣的總結(jié)。在李鴻章晚年時,他曾戲稱自己這輩子就像“裱糊匠”一樣。晚清的中國就像一座破屋,四處漏雨,李鴻章在屋子里敲敲打打修修補補,總算是為這間屋子延續(xù)了幾十年陽壽。不論怎么說,李鴻章對滿清王朝的忠心天地可鑒。
可以說,“賣國賊”一詞用在他身上無疑是一種侮辱??偠灾?,李鴻章的人生就是生不逢時,倘若,他生活在另一個時空,處在另一個朝代,未嘗不能開創(chuàng)一段盛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53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民間故事之-皇上的手藝夸不得
下一篇: 民間故事之-陳府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