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楊勇是什么樣的人?他最后為何沒能成功繼位?
楊勇之所以沒有繼承皇位,是因為多情好色,最終惹怒了孤獨皇后,另外在生活中完全不節(jié)制,非常要排場。
楊勇有許多的小老婆,其中有一個小老婆就比較受到楊勇的寵愛,所獲得的待遇和正妃是差不多的。要知道女人本身就會比較敏感,在當時雖然是封建社會,可是正妃在看到自己的丈夫,并不是愛自己時,日子也會郁郁寡歡,所以很快就離開人世,這件事情被孤獨皇后知道之后也非常的生氣。要知道孤獨皇后一直來,最討厭的就是男人朝三暮四三妻四妾,更何況楊勇寵愛小老婆,把自己的妻子放在眼中。
楊廣在知道這件事情之后也同樣開始作秀,更是假裝自己根本就沒有小老婆和自己的妻子一起來非常的恩愛,孤獨皇后在楊堅的面前一直都夸贊楊廣,認為楊廣才是一個非常出色的人。
楊勇不僅非常的好色,而且也非常的囂張,一直都會比較喜歡用一些貴重的東西,可是他是儲君這種行為必然也會得到全國人民的關注。所以這些小毛病同樣也會被一些有心之人利用,楊勇本身就是一個耿直的人,并不會像楊廣一樣,把他的小毛病全部都隱藏起來,有一次特意穿了華麗的衣服,隋文帝早就已經(jīng)告誡過,但是楊勇卻依然沒有任何的改變,所以隋文帝的心中就開始有了想法。
楊廣和楊勇本身就是兩種不同類型的人,他的喜怒哀樂并不會表現(xiàn)在臉上,知道自己的母親一直都不喜歡好色之人,所以就假裝和自己的妻子非常的恩愛,他知道自己的父親很節(jié)約,就把家中的一些貴重東西全部收起來,而且對于朝中的這些大臣也會非常的有禮貌,哪怕是一些級別很低的官員也同樣會親自來迎接。
轉(zhuǎn)載聲明:感謝您對不回頭網(wǎng)的支持,讀史使人明智,以史觀今,讓我們通過歷史中一個個的典故故事去了解歷史。喜歡的朋友歡迎轉(zhuǎn)載楊勇是獨孤皇后和楊堅的長子,為何沒能繼承皇位呢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自古以來皇位繼承人的事情一直是個很敏感的問題。繼承人選的好,朝代興隆,選的不好,恐怕就有滅頂之災了。而隋文帝恰恰是這個沒有選好的典型代表。
隋文帝有五個兒子,五個女兒。由于隋文帝和獨孤皇后在婚前有約定,什么約定呢?根據(jù)《隋書》記載為:?誓無異生之子?,換句話說就是隋文帝楊堅不可以和別的女人有染。楊堅做到了嗎?做到了。他的五個兒子都是獨孤皇后所生。
這五個兒子分別是:長子楊勇,次子楊廣,三子楊俊,四子楊秀,五子楊諒。焦點就擊中在長子楊勇和次子楊廣身上。
那么楊勇為什么被廢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得罪父親
楊勇的父親楊堅,他深知天下得來不易,因此崇尚節(jié)儉,反對鋪張浪費。當時宮內(nèi)的用度都是經(jīng)過嚴格計算的,楊堅本人也是衣著簡樸,甚至于簡樸到了?寒酸?的地步。他平時吃飯很簡單,除了必要的宴會,每餐至多一小盆肉。他本人的寢宮全是布幔,沒有綾羅綢緞的豪華裝飾。在他的帶領下,隋朝初期普遍以簡樸為榮。
反觀楊勇呢?楊勇這個人喜愛奢侈,他有許多珍玩珠寶。這個還不是重點,他最關鍵的是違反了禮制。根據(jù)《隋書》記載,有一年冬至,百官都到太子宮朝見他,楊勇也沒有避諱,大方的接受了朝見。楊堅聽說了心里不高興,就問下面的禮官,見太子該朝賀還是朝見呢?禮官說:按禮制,應該是賀。隋文帝心想:好的很呀,我還沒有死,你就惦記著我的位置了?于是開始從心里防備他。
得罪母親
楊勇的母親獨孤皇后,上面已經(jīng)介紹了,她管楊堅管的很嚴,曾經(jīng)因為楊堅寵幸了一個宮女,她和楊堅大吵大鬧,而且趁楊堅上朝的時候把那個宮女給杖殺了。更何況這幾個兒子。因此她特別討厭兒子是個好女色的人。
而楊勇呢?楊勇?lián)窌涊d:多內(nèi)寵。也就是說有很多的女人。他爹是皇帝尚且只有一個女人,他明目張膽的擁有多名內(nèi)人。這不是故意和母親作對嗎?還有一件事情就是當時孤獨皇后給楊勇去的正妻是元妃,這個元妃深得獨孤皇后喜愛。楊勇也不知道是嫌棄元妃難看還是故意氣他母親,他就是不喜歡元妃。他最愛的是云昭訓,這個云昭訓長得很嫵媚。因此獨孤皇后覺得楊勇好色,就從心里不太喜歡他。
楊廣的演技
楊廣看準了父親喜歡簡樸,母親正直的兒子。于是他在表面上裝的衣著樸素,平易近人。他也故意和自己的正妻非常的恩愛,每次都帶妻子去拜見自己的母親,因此博得了父親和母親的好感。
后來楊勇在眾人的讒言之下,在父親的失望中,在母親的埋怨中,在楊廣的陷害中,終于被廢。被廢后他理智喪失,爬到大樹上向皇宮大喊,更讓人懷疑他精神的不正常,最后楊堅死后,楊廣偽造詔書,刺死了楊勇。
公元600年,當了20年皇太子的楊勇被廢。隋文帝楊堅與獨孤皇后,改立第二子楊廣為皇太子。
楊廣就是后來的隋煬帝,大隋帝國第二代掌門人。
因為隋朝二世而亡,所以楊廣的名聲一直不好、一直被黑。不僅弒父鴆兄、當了皇帝,而且太子之位也來得詭詐權謀。
所以,關于楊勇被廢和楊廣繼位之間的解釋,都是一股腦地權謀問題和道德問題。歷史被簡單地描繪成了宮廷劇,越狗血越吸引人。但是,越狗血越吸引人,也就越脫離真實、漸入戲劇。
廢儲,從來都是一個政治問題。
因為皇帝不是一個人,它是一個機構和權力的一極;而儲君也不是一個人,它也是一個機構和一股勢力。這兩股勢力,再加上朝堂勢力和后來居上的楊廣,構成了一組博弈關系。而這組博弈關系,是不能簡化為一起宮廷劇的。
01.史料推演:楊勇真性情、楊廣真詭詐
勇頗好學,解屬詞賦,性寬仁和厚,率意任情,無矯飾之行。
唐朝人寫的《隋書》,定義了楊勇的人設:好學的文藝青年、仁厚的大隋儲君、率性的坦蕩君子。
楊勇是文藝青年,而楊堅卻要改革文風,父子矛盾不可避免。楊勇仁厚,而楊廣卻隱忍奸詐,算計儲君就有的放矢。楊勇坦蕩,而楊堅老而猜忌,楊勇被廢則是必然之勢。
除此之外,楊堅和楊勇這對父子關系,明里暗里還會推演出這樣幾個矛盾:
一個是楊堅節(jié)儉而楊勇奢侈。
勇嘗文飾蜀鎧,上見而不悅,恐致奢侈之漸。
太子楊勇紋飾鏤刻了一具鎧甲,而皇帝楊堅卻一直儉以養(yǎng)德,所以擔心楊勇養(yǎng)成奢侈的惡習。這是父子在性情方面的矛盾。
一個是群臣朝太子、觸怒楊堅。
其后經(jīng)冬至,百官朝勇,勇張樂受賀。
一年冬至,百官在朝堂朝賀完皇帝楊堅,又跑到東宮朝賀太子。這件事讓楊堅很不是滋味。于是,下詔罷停東宮朝賀,理由是于禮不合。這是君臣之間在權力方面的矛盾。
一個是楊勇專寵云昭訓,觸怒獨孤皇后。
獨孤皇后這個人有愛情潔癖,跟皇帝楊堅基本上就是一夫一妻,容不得她女插足。所以,太子楊勇冷落正妃元氏,這位皇后非常不滿意。而得罪皇后,就得罪了皇帝,因為皇帝楊堅是個妻管嚴。所以,楊勇被廢,與獨孤皇后這個老媽,關系甚大。
圍繞這些矛盾,晉王楊廣也就有了權謀詭詐的可能。楊廣做了這樣幾件事,基本上就是與太子楊勇反著來:
一是專寵正妻,?彌自矯飾,姬妾但備員數(shù),唯共蕭妃居處?,目的是爭取母親獨孤皇后的好感。
二是崇德尚儉,?車馬侍從,皆為儉素,敬接朝臣,禮極卑屈?,目的是爭取父親楊堅的支持。
三是構陷兄長,楊廣向獨孤皇后哭訴太子有殺己之心,于是?皇后意移?,目的是利用母親促成換儲之事。
然后,楊廣勾結(jié)了楊素、宇文述等朝中重臣,開始了正式的奪嫡?戰(zhàn)爭?。楊廣咄咄逼人,楊勇卻?計無所出?,只能等著一紙詔書被廢。
這個推演可以簡化為這樣的模型:
楊勇奢侈、不招父親待見;楊勇好色、不招母親待見。
楊廣假裝專一蕭妃,于是母親喜歡;楊廣假裝崇德尚儉,于是父親喜歡。
于是,楊廣小施詭計、小結(jié)同盟,然后楊勇被廢、楊廣繼位。
移其關系限制之處,還能更簡單一點,就是:
父親母親不喜歡老大、特喜歡老二,于是老二繼承家業(yè)、老大掃地出門。
02.邏輯推演:國政不是過家家,皇室不能太任性
首先得確定一個大前提:改立儲君,必須是一個政治事件。
因為影響太大,特別是楊勇這種當了20年太子的儲君,背后會牽涉一大批人和一大股政治勢力。
如果出現(xiàn)差池,隋朝很可能會出現(xiàn)大的政治動蕩。其結(jié)果將是隋文帝楊堅和整個隋朝承受不起的。
以這個前提為起點,實施邏輯推演的結(jié)果就是:以上那個史料推演,根本就站不住腳。
第一,把國政簡化成家事,站不住腳。
國家、國家,但國不是家、國政不是家事。這個簡化模型不能成立。
因為國比家復雜得多,國政比家事復雜得多。把國家簡化為家事、把國政簡化為宮廷,這是電視劇的套路,但不是真實世界的腳本。
自三代以來的宗法制就決定了:國家是靠典章制度來運行的,而不是靠喜好感情來運行。
所以,這就不允許楊堅和獨孤皇后用簡單的喜好來決定未來儲君的去留。喜好感情,只能是形勢所驅(qū)后的點火因素,不能構成廢儲事件的真正原因。
誰說不可能,任性的皇帝多了,南北朝比比皆是。所以,皇帝楊堅任性、獨孤皇后更任性,而任性的這兩口子又有無限的權力,所以想干啥就干啥,別說改立個兒子當儲君,就是改立個禽獸當開府,也不是不可能。
第二,把楊堅和獨孤皇后簡化為老父、老母,也站不住腳。
楊堅篡位之后,干得第一件事就是重建典章制度。廢北周?六官制度?、建?三省六部?,改革府兵制、改兵戶為民戶,以北齊律為基礎修訂開皇律。
所以,楊堅這個人是非常重視制度建設的。
所以,這兩個人不是性情中人,而是理性至極的人,完全可以用理性人的假設模型來定位楊堅和獨孤皇后。
因此,對于關系國家根本的儲君廢立,他們不會單靠喜歡與不喜歡來決斷。喜歡不喜歡,只能在大勢已定之后,做一個觸發(fā)機制來用。
但是,楊勇私德有虧啊,而且觸犯了龍鱗。楊堅節(jié)儉非常,而他奢侈非常;獨孤皇后愛情潔癖,而他風流好色。所以,為大隋計、為后世計,也不能要一個既奢侈又好色的儲君。
第三,放大楊勇的私德問題,也站不住腳。
楊廣生于公元569年,公元581年建隋的時候,楊廣12歲;公元600年當太子的時候,楊廣31歲。
楊俊,楊堅與獨孤皇后的第三子,生于公元571年。
據(jù)此反推楊勇的年齡,在公元581年當太子的時候,也就十四五歲;而公元600年被廢的時候,也就三十歲出頭。
楊勇20年的太子生涯,正是由青春年少到壯年成熟的過程。所以,在這個時候,?文飾蜀鎧?,做了一件漂亮衣服;寵幸云昭訓,喜歡一個大美女。他的這些所為,是不是有點兒太正常了。
普通百姓家,紈绔子弟、風流無度,可能是個大問題,因為真會把家產(chǎn)敗光。但是,你不能用百姓家跟皇家做簡單類比。如果楊堅和獨孤皇后都是理性人的話,他們應該理解,甚至不會把這種事放在心上。
再一個更重要的就是:楊勇到底干沒干大逆無道的事情,逼得楊堅和獨孤皇后必須得廢掉他這個太子。
縱觀史料,真得沒有。所以,要么就是有篡逆之事,但是沒記載;要么就是根本就沒有,廢其太子還另有他因。
03.政治問題:才是楊勇被廢、楊廣繼位的關鍵所在
改立儲君,是政治事件。
所以,就得從政治問題的角度來拆解,而不能從宮廷劇的角度來分析。
于是,可以限定這樣四條?公理?的框架、來拆解這一歷史事件:
第一公理:皇帝是第一核心。
第二公理:皇帝之外還有其他權力。
第三公理:權力是個動態(tài)博弈的過程。
第四公理:人性不是理性,必有弱點。
當然,四條公理只適用于這一歷史事件,而且肯定也是不完備的,因為內(nèi)部自洽只能在外部才能論證。再有,就是我們所依據(jù)的史料,還得以《隋書》和《資治通鑒》為基礎,因為沒有別的參考。
楊勇被廢的原因一:太子做得時間太長。
千年的老二,老二最難當。這是一個尷尬到死的角色。上面有老大壓著、還猜忌著,下面不知道有多少老三、在追趕著。
而楊勇就處在這么一個尷尬的位置上,而且一呆就是二十年。歷史上,鮮有當了這么多年太子,最后還能順利接班的。
原因就是在風口浪尖上呆久了,早晚會被風浪打到海底。
這個可以適用第一公理:皇帝是第一核心。
對皇帝威脅最大的就是老二。在沒有權臣的時候,老二就是太子,特別是成年的太子。
還可以適用第三公理:權力是個動態(tài)博弈的過程。
動態(tài)博弈的權力諸主體,就會把矛盾集中在老二這個位置上。老大的皇帝,誰都不敢惹而且它誰都干惹;其余諸多勢力肯定就會盯著老二做文章。
史料記載的楊廣各種小動作,比如投楊堅和獨孤皇后所好、結(jié)交朝中權臣以及惡意告黑狀,符合邏輯。因為楊廣也是一股勢力,他當然要爭太子這個位置,不爭就是傻子。
楊勇被廢的原因二:第三已經(jīng)做大成勢。
第三是誰?就是楊廣。楊廣從什么時候開始做大成勢的?
公元588年,楊廣統(tǒng)帥五十余萬隋軍滅陳之戰(zhàn)。公元590年,江南叛亂平定后,楊廣任揚州總管。至此時,楊廣基本上坐定了隋朝三分之一的天下。
楊廣有滅國之功,這是大隋的第一功。北齊是北周滅的,所以滅南朝陳就是大隋唯一的滅國之功。而經(jīng)營江南,又是第二大功。所以,自此時起,楊廣基本上已經(jīng)做大成勢。
公元582年,楊堅與獨孤皇后為楊廣娶蕭氏女為妻;公元590年后,楊堅派楊廣經(jīng)營江南。這些都是在太子楊勇之外,培植這個第三勢力。
第一公理:皇帝是第一核心。所以,太子勢力不能超過皇帝,皇帝需要在太子之外打造其他勢力。
第二公理:皇帝之外還有其他權力。太子權力、關隴貴族權力、山東士族權力,還有江南的楊廣權力,這些人彼此牽制、勢均力敵,楊堅這個皇帝才能做得穩(wěn)。
所以,楊堅有意培植楊廣,而楊廣卻在這種培植中、逐漸做大。
楊勇被廢的原因三:山東豪族權力開始崛起。
山東豪族權力就是關中以外地區(qū)的士族豪門。
隋朝取代北周,靠得是關隴軍事貴族。而凝聚關隴軍事貴族的,就是獨孤皇后背后的獨孤家,這是關隴集團的頂級貴族和樞紐貴族。
而統(tǒng)一天下之后,楊堅就不能一直依靠關隴軍事貴族,主要是不能受制于關隴軍事貴族。而現(xiàn)成的勢力就有一個,那就是山東豪族。能與山東豪族結(jié)成紐帶的,就是第三子楊廣。而太子楊勇的支持者是誰呢?卻是關隴軍事貴族。
第三公理:權力是個動態(tài)博弈的過程。奪取天下的楊堅,就要在關隴之外,培植新的勢力,以鞏固皇權。
第一公理:皇帝是第一核心。所以,皇帝不能一直被關隴勢力所壓制。于是,楊堅就得借助一方勢力壓制和削弱另一方勢力。
楊勇被廢的原因四:人性的弱點。
楊堅培植楊廣這股勢力,是出于第一公理:皇帝是第一核心。但是,楊堅也沒有想到楊廣能夠做大到這種程度。他不僅籠絡住了江南勢力,而且也結(jié)交了山東士族勢力。同時,與楊素和宇文述這些關隴勢力,也建立了同盟。
所以,第三公理:權力是個動態(tài)博弈的過程。楊廣上位而楊勇下課,不僅是楊堅和獨孤皇后的意見,整個朝堂的勢力也倒向楊廣一方。這可能也是楊堅所不能左右的。
嗟乎小子,爾一旦無我,或欲妄動,彼取爾如籠內(nèi)雞雛耳。
楊勇被廢后,幼子楊諒據(jù)山東五十二州,他也有圖謀帝位之心,就是也想當太子。而隋文帝楊堅對楊諒的警告卻是:你小子,要是沒有我,膽敢妄動,人家取你性命就如同取籠內(nèi)雞崽一樣簡單。
而?彼取爾如籠內(nèi)雞雛耳?的這個?彼?,就是楊廣。
足見,楊廣的勢力、雄心以及能力,楊堅這個當?shù)氖橇巳挥谛氐摹?/p>
而后來的歷史也確是如此:楊廣繼位、楊諒造反,楊廣派楊素平叛,一戰(zhàn)告捷,楊諒便成了楊廣的砧板魚肉。
人性的喜歡與不喜歡,解釋不了楊勇遭廢的問題。
但是,人性的不完美、不理性,卻可以輕率地做出楊勇被廢的行動。
所以,人性的喜歡與不喜歡,只能發(fā)揮觸發(fā)機制的作用。
而在觸發(fā)之前,一切都已經(jīng)木已成舟、必然之勢已成,可能發(fā)也得發(fā)、不發(fā)也得發(fā)。
一是始終處于風口浪尖的太子楊勇,是皇權的最大威脅,也是其他勢力上位的阻礙。所以,皇帝父親的猜忌、其他勢力的算計,是楊勇遭廢的根本原因。
二是為了壓制太子楊勇的風頭和勢力,楊堅培植楊廣作為牽制,而楊廣卻做大成勢。所以,無論楊堅愿不愿意,楊廣勢必要取代楊勇,成為大隋的第二代掌門人。所以,楊廣做大成勢,使太子楊勇喪失了不可替代性,是楊勇遭廢的必然原因。
三是楊廣之所以能夠做大成勢,是因為大隋權力重心由關隴一極向山東士族的轉(zhuǎn)移。大隋要實現(xiàn)皇帝政治,就得壓制關隴軍事貴族。而楊廣恰恰成為山東士族,特別是江南士族的一個樞紐,這是楊勇遭廢的環(huán)境原因。
四是楊勇遭廢已經(jīng)遭遇到了形勢壓迫,但是廢與不廢的決心還得由楊堅和獨孤皇后拍板。楊堅晚年的猜忌、獨孤皇后的個性,這些人性的沖動,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楊勇不是不可替代的,還有比楊勇更合適的人選、就是楊廣,楊廣取而代之、各方勢力都很滿意。在這種大勢已成的情況之下,皇帝楊堅和獨孤皇后,就可以無所顧忌地施展人性的喜好。
而至于楊廣弒父,以及在父親病榻前調(diào)戲庶母宣華夫人,真得就有點抹黑的不像話了。
為了扳倒兄長楊勇、自己取而代之,楊廣費了那么多的心機去經(jīng)營勢力、去揣摩上意,他不可能在關鍵時刻做出這么荒唐的事情來。所以,這些也只是宮廷劇的套路,能讓人莫名的興奮,卻無法讓人深刻思考。
因為楊堅非常節(jié)儉,不喜歡奢華,可是楊勇偏偏反其道而行,舉辦一個生日宴都邀請朝中大臣,更是讓這些大臣們跪拜祝賀,比起楊堅更像是君王。這是其一,其二是他寵妾滅妻,對于獨孤皇后為他選好的太子妃不搭理,讓獨孤皇后不喜。父親不喜,母親不悅,楊勇的太子之位已經(jīng)名存實亡。
楊勇是楊堅的長子,論能力也是所有兒子中較為出色的,頂著長子的身份,如果楊勇不作死肯定會繼承皇位,成為大隋朝第二個君王。但楊勇偏偏不安分,立過大功的他以為太子之位坐穩(wěn)了,就開始奢華得過日子。不僅如此,他還納了一個美貌的小妾,日日和她廝混在一塊兒,冷落正妻。
有一次楊勇過生日,他讓人在住處裝飾得分外豪華,朝中大臣前來恭賀他的時候都下跪朝拜。這件事傳到了楊堅的耳朵里,他對這個兒子最后一點耐心也磨沒了。而獨孤皇后也同樣如此,她堅持一夫一妻,她的兒子楊勇卻偏偏打她臉。和楊勇一比楊廣就低調(diào)多了,他知道楊堅夫婦的脾性,就演戲配合他們。
之后楊堅和獨孤皇后就注意到了楊廣這個兒子,認為他的才能不比楊勇差,品行也過關。楊廣不停地討好獨孤皇后,還拉攏朝中重臣楊素,暗地里組建自己的勢力。最后楊勇就被廢除了太子之位,換做楊廣上位。可見楊廣是一個心機男,但沒有楊廣,楊勇依然會被廢,只是早晚問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53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浙江麗水四大古人都有誰
下一篇: 李善長是獲得朱元璋的信任和重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