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年間,倭國多次進(jìn)攻明朝屬國高麗,不臣之心已昭然若揭。這一年,倭國派遣使臣來明朝進(jìn)貢,實(shí)為試探虛實(shí)。
倭國使臣除了帶來奇珍異寶之外,還帶來了一張奇怪的古琴。使臣說:“這是一張無聲之琴,普通人彈奏不出聲音,只有智慧卓絕之人才能奏響,不知大明朝可有超群的智者?”
面對如此挑釁,皇帝很是不悅,他當(dāng)即叫來宮中最高明的幾位樂師,誰知竟然沒有一個人能奏響這張無聲琴!
皇帝臉色很不好看,他斜眼瞥見座下的七王爺與七王妃,開口道:“朕久聞七王妃琴藝冠絕京華,今日可否一展身手?”
七王爺和七王妃聞言,不禁面露難色,但七王妃還是走上了琴臺。七王妃輕輕一拂,那古琴居然顫響了一下。誰知,眾人還來不及叫好,那張古琴又沒了聲音。七王妃的臉色有些難看,說道:“臣妾也奏不響。”
使臣更得意了:“堂堂大明朝,也不過如此!”
這時,四王爺站了出來:“皇上,微臣認(rèn)識一人,也許能奏響這無聲之琴?!?/p>
沒過多久,四王爺推薦的那人就到了。來人是個顫巍巍的老婦人,四王爺介紹說,這是他王爺府的古琴老師,名氣雖不大,但技藝頗高。
眾人見老婦人這副模樣,都有些不屑。那老婦人禮數(shù)倒是周全,伏拜了皇帝,又向朝臣施禮?;实蹎柕溃骸袄蠇D人可能奏響這張琴?”
老婦人點(diǎn)點(diǎn)頭說:“我有把握奏響這張‘天鳳琴’?!?/p>
此言一出,滿堂嘩然。天鳳琴是號稱華夏第一的寶琴,不過這張琴在20年前便不知所蹤了,這張倭國使臣帶來的無聲琴又怎么會是天鳳琴呢?
皇帝率先反駁道:“這張明明是無聲琴,怎么會是天鳳琴?老婦人你看錯了吧?”
老婦人卻篤定地說:“陛下可曾聽過‘封音’?”
皇帝搖了搖頭。
“陛下若是有耐心,不妨聽我講個故事吧?!苯又?,老婦人便緩緩開始了講述。
20年前,天府成都一位參將家有位小姐名喚琴桑。琴桑自幼學(xué)琴,琴藝高超,更有一張高人相贈的天鳳琴。琴桑演奏可謂人琴合一,大家都對她的琴藝贊賞不已。
分封在四川的蜀王有位世子,當(dāng)時正公開甄選世子妃。據(jù)說這位世子癡迷于古琴,并把撫琴作為了甄選妃子的試題,哪個女子琴技高超,就有可能得到他的青睞。這樣一來,大家都認(rèn)為,琴桑是世子妃的熱門人選。
選妃前夕,成都府知府的千金瓊?cè)镎业角偕?,傷感地說:“也許你不久后就要當(dāng)上世子妃了,一入宮門深似海,不知何時才能再聽到你的琴音,今日可否為我彈奏一曲?”
瓊?cè)锖颓偕J菑男⊥娴酱蟮暮门笥?。聽她這么說,琴桑也很傷感,于是便彈了一曲《空山鳥語》。瓊?cè)镞€特地在琴桑旁邊放置了一個銅獸香爐,為她的演奏添香。
這曲《空山鳥語》居然引得周圍的百鳥都駐足傾聽!瓊?cè)锫犕旰笠彩指袆樱瑑扇讼鄵矶?/p>
三日之后就是世子妃大選了,這天琴桑正在練琴,卻突然發(fā)現(xiàn)天鳳琴怎么也彈不出聲音。她急忙找到贈琴給她的高人師父,問其原因。師父查看過后,問道:“你最近有沒有遇到什么不尋常的事?”琴桑搖了搖頭。
師父皺眉說道:“那就怪了,這天鳳琴應(yīng)該是中了‘封音’之術(shù)?!?/p>
接著,師父還講起了“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世人都以為俞伯牙最后摔壞了焦尾琴,但其實(shí)他沒有,而是用“封音”之術(shù)廢了焦尾琴。所謂“封音”,就是用施了秘法的容器把古琴的琴聲封住,被封的古琴就再也發(fā)不出聲音了。
琴桑嚇壞了,忙問選妃那天怎么辦。師父說,只能用別的琴代替,走一步看一步了。
選妃那天,琴桑忐忑地來到了王府。她驚訝地發(fā)現(xiàn),瓊?cè)锞谷灰苍?,原來她也入圍了世子妃甄選。
世子客氣地請瓊?cè)锫渥鶕崆?,瓊?cè)镆怀鍪?,琴桑便驚呆了。不僅因?yàn)樗葑嗟那觿勇?,遠(yuǎn)超于她平時的水平,更因?yàn)檫@曲調(diào)似曾相識,正是那日琴桑演奏的《空山鳥語》!
這時,琴桑才發(fā)現(xiàn)瓊?cè)锏那侔干嫌址帕水?dāng)日那個銅獸香爐。她這才想起來師父說的話,除了有“封音”之術(shù),還有“轉(zhuǎn)音”之術(shù),就是把別人的琴音“偷”過來,當(dāng)成自己的琴音傳出去。很顯然,那個香爐就是瓊?cè)铩巴底摺弊约呵僖舨⒏`為己用的道具。
一曲奏完,瓊?cè)锛俭@四座,琴桑卻氣得臉發(fā)白,她萬萬沒想到,瓊?cè)锞谷怀鲑u了她!
“久聞琴桑小姐的琴藝天府第一,今日可否賜教一二?”世子充滿期待地看著琴桑。
事到如今,琴桑只能硬著頭皮上了。可是天鳳琴換成了普通的琴,加之她心中憤憤難平,所以彈奏時表現(xiàn)得相當(dāng)一般。
奏完之后,世子失望地問:“這張不是天鳳琴,琴桑小姐,你為何不用天鳳琴呢?”
琴桑一愣,只得撒謊說:“天鳳琴已壞,恕我無法使用。”
這時,瓊?cè)飬s落井下石道:“據(jù)我所知,天鳳琴應(yīng)該還好好地在府中吧?!?/p>
世子聞言大怒:“琴桑小姐,可是看不起我蜀王府?”
琴桑再想解釋也為時已晚,在瓊?cè)锏淖嬔韵?,琴桑的父親被革職,全家被發(fā)配邊疆。發(fā)配路上,瓊?cè)餅榱藬夭莩?,派殺手挑斷了琴桑的手筋,把她推下山崖。幸虧她大難不死,還被四王爺?shù)母赣H所救,不但找來名醫(yī)治好了她的手,還讓她教授琴藝給當(dāng)時還是世子的四王爺。就這樣,她在王府一呆就是20年。
最后,老婦人說,她就是當(dāng)年的琴桑!
文武百官聽完琴桑的講述,都是臉色大變,一來這故事十分離奇,二來20年前蜀王世子正是當(dāng)今的七王爺,而瓊?cè)镎瞧咄蹂男∶?!這老婦人講這個故事,正是在控訴七王爺和七王妃的惡行。
七王爺勃然大怒道:“這女人妖言惑眾,懇求皇上下令把她拖出去斬了!”
琴桑卻十分鎮(zhèn)定:“我所言是真是假,七王爺稍等片刻,讓我彈奏一曲不就知道了?”兩邊莫衷一是,皇帝看了看一旁的倭國使臣,說道:“罷了,你先彈奏一曲吧。”
七王妃的臉色也很是難看,當(dāng)初為了毀滅證據(jù),她把琴給了一個倭國浪人,沒想到時隔多年,琴桑竟然和這張琴同時出現(xiàn)了!琴桑開始撫琴,誰知琴弦撥動后依舊沒有聲音。
七王妃長長地噓了一口氣,笑道:“你也彈不響,還不承認(rèn)說謊?”但琴桑卻絲毫不被打擾,仍舊鎮(zhèn)定地演奏著。
誰知,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四王爺突然面色一變,似乎聽到什么美妙的樂曲,一副如癡如醉的模樣。倭國使臣也驚訝得站了起來:“這就是心曲?傳說無聲琴并非無法奏響,只是彈奏的曲子耳朵聽不見,只有有緣人用心才能聽見!”
眼見“聽見”樂曲的人越來越多,七王妃也急了:“什么心曲,這些一定是她的同黨,配合她來演戲的!”
四王爺卻沒好氣地說道:“是真是假,七王妃何不耐心等待,何故如此著急?”
這時,奇跡發(fā)生了,皇宮里突然響起了聲聲鳥鳴,窗欞上、房梁上落滿了燕子和麻雀。
“天鳳一響,百鳥來朝”,通音律的樂師也是一愣,想到了這句古老的預(yù)言。
琴桑冷冷地瞥了七王妃一眼,說:“我現(xiàn)在彈奏的這支曲子,正是《空山鳥語》??!怎么,如今的你利欲熏心,已經(jīng)聽不到了嗎?”
七王妃還想反駁,皇帝一揮手道:“別再說了,朕也聽到了!”
其實(shí),20年前師父也告訴過琴桑,雖然這琴凡音已封,但心音仍在,并將彈奏“心曲”之法教給了她,讓她關(guān)鍵時刻一試。
蜀王世子降罪之前,她也曾請求用天鳳琴演奏心曲,但沒想到蜀王世子是個葉公好龍之輩,根本聽不見心曲,反而更加厭惡她,治了她個全家充軍發(fā)配之罪。
聽到皇帝這么說,眾人看七王爺和七王妃的目光都變了?;实垡矅@了口氣,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的弟弟和弟媳竟然如此殘暴陰險!可他們畢竟是皇親國戚,他不可能因?yàn)檫@種小事治他們的罪。
正在這時,一名武將跑了進(jìn)來,附在四王爺旁邊耳語了一陣。四王爺聞言后臉色大變,稟報道:“皇上,這名倭國使臣心懷不臣之心,一進(jìn)京就跟朝臣接觸,圖謀不軌。”皇上龍顏大怒:“是誰這么大膽?”四王爺揚(yáng)手一指:“是七弟?!?/p>
七王爺與七王妃急忙伏倒:“皇上,四王爺這是借機(jī)報復(fù)?!?/p>
四王爺大義凜然,揚(yáng)手出示了證據(jù),那是暗探從七王府搜出來的,七王爺跟倭國奸細(xì)的書信往來。書信內(nèi)容記錄了七王爺想與倭國里應(yīng)外合分割大明江山的狼子野心。
皇帝頓時勃然大怒,當(dāng)即下令讓侍衛(wèi)把七王爺、七王妃和倭國使臣帶了下去,發(fā)大理寺嚴(yán)查此案。
而琴桑似乎用盡了全身力氣,癱坐在琴臺上。她身負(fù)深仇20年,沒想到終于有了申冤的一天。這真是20年血海仇,一曲心曲解怨。
搜索
立即關(guān)注328662397
魚羊趣史
你若喜歡,請點(diǎn)“在看”
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鐘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辩娮?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琴,以/為世無/足復(fù)為鼓琴/者。
翻譯: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善于傾聽琴聲。伯牙彈琴的時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鐘子期聽了贊嘆道:“好啊!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伯牙彈琴時,心里想到寬廣的長江,黃河,鐘子期贊嘆道:“好啊,宛如一望無際的長江黃河在我面前流動!” 無論伯牙彈琴的時候心里想到什么,鐘子期都會清楚地道出他的心聲。
鐘子期去世后,此認(rèn)為世界上再也沒有他的知音了。于是,他堅(jiān)決地把自己心愛的琴摔破了,挑斷了琴弦,終生不再彈琴,以便絕了自己對鐘子期的思念。
擴(kuò)展資料:
《呂氏春秋·本味篇》記有伯牙鼓琴遇知音,鐘子期領(lǐng)會琴曲志在高山、流水的故事?!肚俨佟酚涊d:伯牙學(xué)琴三年不成,他的老師成連把他帶到東海蓬萊山去聽海水澎湃、群鳥悲鳴之音,于是他有感而作《水仙操》。琴曲《高山》《流水》和《水仙操》都是傳說中伯牙的作品。
在古籍中,《呂氏春秋》一書中有關(guān)于伯牙絕弦的民間故事,確立了中華民族高尚的人際關(guān)系與友情的標(biāo)準(zhǔn)。
-伯牙鼓琴
【 #一年級#導(dǎo)語】民間故事是民間文學(xué)中的重要題材之一。從廣義上講,民間故事就是勞動人民創(chuàng)作并傳播的、具有虛構(gòu)內(nèi)容的散文形式的口頭文學(xué)作品,是所有民間散文作品的統(tǒng)稱,有的地方又叫瞎話、古話、古經(jīng)等等。以下是 無 整理的《一年級小學(xué)生讀的民間故事5篇》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一年級小學(xué)生讀的民間故事
瑤族趕鳥節(jié)的傳說:
每年二月初一,是瑤族人的趕鳥節(jié)。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江華山區(qū),林木茂密,很適宜鳥雀繁衍生息。以五谷為食的山雀、野雞、斑鳩等等熬過了嚴(yán)冬,看到山桃花開了,伸動翅膀,飛上天空,站上了高枝,看到山里人來了,就唱起歡樂的歌;看到妹姑手里金燦燦的包谷籽,一把把,一串串,撒進(jìn)了黑沃沃的山土里,唱得更歡了,邀集伙伴,快來“會餐”!這樣,它們往往成群結(jié)隊(duì),飛如烏云遮日,落象黑幕壓地,耕山人一走,它們巧妙地試探了“稻草人”,飛落坡地,用尖利的嘴巴不停地啄,不一會兒,山土就糟蹋地不成樣子了。鳥害成了耕山人的一塊心病。山地里沒有了收成,耕山人只有吃蔬菜,官府的錢水糧流也枯竭了,皇上發(fā)了慌,忙下圣旨:“誰制住了鳥害,賞林九架,免稅九年?!?/p>
圣旨傳下來之后,山主、耕山人都想開了辦法。盤云寨有個盤英姑,很愛唱歌。耕山人聽了她的歌,口里象溶了一塊蜜;她向著山泉唱,山泉都停止了流淌;她向著山林唱,鳥雀們都羞得不敢開口,盤英姑的歌停了,鳥雀們還久久不肯離開。耕山人想到:要趕鳥,盤英姑一定有辦法。于是,盤云寨的男男女 女都來到英姑的木樓,跟她學(xué)起了唱歌,并商量把歌傳到九十九寨的耕山人中間去,約定下年正月的最后一天,下種以前,把鳥雀從九山引開,趕到?jīng)]有陽春作物的白頭山去。在盤云寨,有個叫盤阿肚的山主,養(yǎng)了一對畫眉,每天清晨,他把鳥籠掛在木樓的房梁上,逗著畫眉唱。說也奇怪,也引來一些山雀,日停寨頭,夜宿樓檐,山主十分高興:“哈哈,九架嶺又到我名下了?!庇谑?,他急忙修書,報告皇帝?;实壑旃P一點(diǎn),命令各山寨:山主們多養(yǎng)畫眉,正月末一天,以鳥引鳥,把九山九嶺的鳥雀引上白頭山石巖嶺。
正月最末一天到了,就要種早包谷了,天清早,九十九寨的耕山人,歌唱著聚會寨頭。九十九寨的山主,看著鳥雀一群群飛出山林,飛來山寨,好不高興,舉起鳥籠,搶在耕山人的前頭,向白頭山匯集。鳥雀也真的追著歌聲,跟著人們,飛往白頭山。
這天,白頭山上人多,鳥也多。晴天,鳥雀飛成排,為歌唱者遮日蔭,雨天,鳥雀飛成隊(duì),為唱歌人擋風(fēng)雨。耕山人從清晨唱到黃昏,鳥雀真的忘了飛回山林,累了,就落在巖石上,人們悄悄離去。到第二天,鳥們飛到云頭尋找歌聲,它們圍著白頭山飛,好像山頭有聽不完的歌聲。這樣,鳥雀們在白頭山呆了半年,等到它們醒來,坡地上只剩了稻谷桿子,耕山人們早把糧食收進(jìn)了寨門?!?br>
【篇二】一年級小學(xué)生讀的民間故事
宮女圖的故事:
從前有個青年,姓天名臺,母子二人靠打柴生活。
這天,天臺正在山上打柴,忽然天氣大變,下起大雨。
天臺見無法回家,急得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不由地把斧子往地上一摔,只聽“嘩啦”一聲,閃開一個山門,門里走出一個道姑,道姑說:“你這人毫無道理,為何敲俺的門?”
天臺一愣,忙上前施禮,說:“對不起,我是無意的,不知您在這里?!?/p>
道姑說:“我看你是個誠實(shí)孝順的人,我有一件寶貝,叫如意百寶圖,你拿去吧。同時,你說長,它就長,你坐在上邊,說到哪里去,它就帶你哪里去,到地方他就會自動停下,你說落,它就落,你說縮,它就縮小,你就可收起來了?!?/p>
天臺接過圖,正在道謝,一眨眼,道姑不見了,山門也關(guān)上了。
天臺想,我正想回家,不如試上一拭。他取出如意圖,說聲長,寶圖就長成像蘆席那么大了。他往中間一坐說:“我要回家?!睂殘D就自動升起,將天臺連同柴草馱到了天臺家門口。天臺說聲“落”,就落在了地上,天臺說“縮”,寶圖就縮小了,天臺就收藏起來,去見母親。
母親正掛心兒子,見兒子回來了,又帶回一件寶貝,非常歡喜。自此以后,天臺打柴就不費(fèi)力了,日子一天天好起來。
半年以后,天臺想:人家都說帝王皇宮好,我何不去看看,開開眼界。當(dāng)夜靜以后,天臺取出如意百寶圖,說聲“到皇宮”,寶圖便飛起,將他帶進(jìn)了皇宮御花園。
天臺放了寶圖,天已黎明,他欣賞了各種花草,游覽了假山真水。正向前走著,迎面來了一位宮女,這宮女不由地起了愛慕的心,彼此通了姓名,敘說起身世,二人情投意合。
宮女說:“我整天在宮中,非常厭煩,討厭宮廷生活,愿隨郎君到鄉(xiāng)下去?!?/p>
天臺說:“你現(xiàn)在跟我走吧!”
宮女說:“現(xiàn)在這樣走不行,無論走到哪里皇上都能找到,定會出禍來?!?/p>
宮女取出自己的畫像交給天臺,說:“這是皇上畫的宮女圖,皇上要封我為貴妃,現(xiàn)在離冊封還有十天時間,你回去快想辦法來救我?!?/p>
天臺坐了寶圖回家以后,讓母親想辦法,母親也干著急,正焦心,想起道姑來。
對!道姑能贈寶圖,定有辦法救宮女,天臺來到山上,用斧子敲開山門,見了道姑說明來意,道姑說:“好辦,你跟我去。”
天臺隨道姑來到京城以外,道姑讓天臺在城外等著,獨(dú)自進(jìn)了金鑾殿,把皇上的御印盜了出來,見了天臺,對天臺說,這是皇上的御印,皇上丟了御印,一定很著急,你把它放到附近井里,等張出皇榜以后,你揭榜獻(xiàn)了御印,就可向皇上要宮女了?!闭f完,道姑就不見了。
皇上丟了御印,焦急萬分,張出榜示,言明誰找到御印,高 官任坐,俊馬任騎,要什么給什么。
天臺上前揭下皇榜,看榜官帶著天臺來到八寶金鑾殿,皇上說:“你能找到御印嗎?”
天臺說:“能”。天臺帶著人來到城南門外的井邊,說就在井里,皇上即令人打撈,找到了御印。
皇上問天臺:“你想要什么”,天臺拿出宮女圖,說要畫上的宮女?;噬舷敕椿?,又不好改口,只好答應(yīng)。
【篇三】一年級小學(xué)生讀的民間故事
孟姜女哭長城:
相傳在秦朝的時候,有一戶姓孟的人家,種了一棵瓜,瓜秧順著墻爬到姜家結(jié)了瓜。瓜熟了,一瓜跨兩院得分??!打開一看,里面有個又白又胖的小姑娘,于是就給她起了個名字叫孟姜女。孟姜女長大成人,方圓十里、八里的老鄉(xiāng)親,誰都知道她是個人好、活好、聰明伶俐,又能彈琴、作詩、寫文章的好閨女。老倆口更是把她當(dāng)成掌上明珠。
這時候,秦始皇開始到處抓夫修長城。有一個叫范喜良的公子,是個書生,嚇得從家里跑了出來。他跑得口干舌燥,剛想歇腳,找點(diǎn)水喝,忽聽見一陣人喊馬叫和咚咚的亂跑聲。原來這里也正在抓人哩!他來不及跑了,就跳過了旁邊一堵垣墻。原來這垣墻里是孟家的后花園。這功夫,恰巧趕上孟姜女跟著丫環(huán)出來逛花園。孟姜女冷不丁地看見絲瓜架下藏著一個人,她和丫環(huán)剛喊,范喜良就趕忙鉆了出來,上前打躬施禮哀告說:“小姐,小姐,別喊,別喊,我是逃難的,快救我一命吧!”
孟姜女一看,“范喜良是個白面書生模樣,長得挺俊秀,就和丫環(huán)回去報告員外去了。老員外在后花園盤問范喜良的家鄉(xiāng)住處,姓甚名誰,何以跳墻入院。范喜良一五一十地作了口答。員外見他挺老實(shí),知書達(dá)禮、就答應(yīng)把他暫時藏在家中。范喜良在孟家藏了些日子,老倆口見他一表人材,舉止大方,就商量著招他為婿。跟女兒一商量,女兒也同意。給范喜良一提,范公子也樂意,這門親事就這樣定了。
那年月,兵慌馬亂,三天兩頭抓民要夫,定了的親事,誰家也不總撂著。老倆口一商量,擇了個吉日良辰,請來了親戚朋友。擺了兩桌酒席,歡歡喜喜地鬧了一天,倆人就拜堂成親了。常言說:“人有旦夕禍福,天有不測風(fēng)云”。小倆口成親還不到三天,突然闖來了一伙衙役,沒容分說,就生拉硬扯地把范公子給抓走了!
這一去明明是兇多吉少,孟姜女成天哭啊,盼??!可是眼巴巴地盼了一年,不光人沒有盼到,信兒也沒有盼來。盂姜女實(shí)實(shí)地放心不下,就一連幾夜為丈夫趕做寒衣,要親自去長城尋找丈夫。她爹媽看她那執(zhí)拗的樣子,攔也攔不住,就答應(yīng)了。孟姜女打整了行裝,辭別了二老,踏上了行程,孟姜女一直奔正北走,穿過一道道的山、越過一道道的水。
孟姜女打整了行裝,辭別了二老,踏上了尋失的行程。餓了,啃口涼餑餑;渴了,喝口涼水;累了,坐在路邊歇歇腳兒。有一天,她問一位打柴的白發(fā)老伯伯:“這兒離長城還有多遠(yuǎn)?”老伯伯說:“在很遠(yuǎn)很遠(yuǎn)的地方是幽州,長城還在幽州的北面?!泵辖南耄骸熬褪情L城遠(yuǎn)在天邊,我也要走到天邊找我的丈夫!”
孟姜女刮著鳳也走,下著雨也走。一天,她走到了一個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荒郊野外,天也黑了,人也乏了,就奔破廟去了。破廟挺大,只有半人深的荒草和齜牙咧嘴的神像。她孤零零的一個年輕女子,伯得不得了??墒撬差櫜簧线@些了,找了個旮旯就睡了。夜里她夢見了正在桌前跟著丈夫?qū)W書,忽聽一陣砸門聲,闖進(jìn)來一幫抓人的衙役。她一下驚醒了,原來是鳳吹得破廟的門窗在響。她嘆了口氣,看看天色將明,又背起包裹上路了。
一天,她走得精疲力盡,又覺得渾身發(fā)冷。她剛想歇歇腳兒,咕咚一下子就昏倒了。她蘇醒過來,才發(fā)覺自己是躺在老鄉(xiāng)家的熱炕頭上。房東大娘給她搟湯下面,沏紅糖姜水,她千恩萬謝,感激不盡。她出了點(diǎn)汗,覺得身子輕了一點(diǎn),就掙扎著起來繼續(xù)趕路。房東大娘含著淚花拉著她說:“您大嫂,我知道您找丈夫心切,可您身上熱得象火炭一樣,我能忍心讓您走嗎!您大嫂,您再看看您那腳,都成了血疙瘩了,哪還是腳呀!”孟姜女一看自己的腳,可不是成了血疙瘩了。她在老大娘家又住了兩天,病沒好利索就又動身了。老大娘一邊掉淚,一邊嘴里念道:“這是多好的媳婦呀!老天爺呀,你行行好,讓天下的夫妻團(tuán)聚吧!”孟姜女終于到了修長城的地方。她打問修長城的民工:您知道范喜良在哪里嗎?打問一個,人家說不知道。再打問一個,人家搖搖頭,她不知打向了多少人;才打聽到了鄰村修長城的民工。鄰村的民工熱情地領(lǐng)著她找和范喜良一塊修長城的民工。
孟姜女問:“各位大哥,你們是和范喜良一塊修長城的嗎?”
大伙說:“是!”
“范喜良呢”大伙你瞅瞅我,我瞅瞅你。含著淚花誰也不吭聲。盂姜女一見這情景,嗡的一聲,頭發(fā)根一乍。她瞪大眼睛急追問:“俺丈夫范喜良呢?”大伙見瞞不過,吞吞吐吐地說:“范喜良上個月就——就——累累-累餓而死了!”
“尸首呢?”
“大伙說:“死的人太多,埋不過來,監(jiān)工的都叫填到長城里頭了!”
大伙話音未落,孟姜女手拍著長城,就失聲痛哭起來。她哭哇,哭哇。只哭得成千上萬的民工,個個低頭掉淚,只哭得日月無光,天昏地暗,只哭得秋風(fēng)悲號,海水揚(yáng)波。正哭,忽然“嘩啦啦”一聲巨響,長城象天崩地裂似地一下倒塌了一大段,露出了一堆堆人骨頭。那么多的自骨,哪一個是自己的丈夫呢?她忽地記起了小時聽母親講過的故事:親人的骨頭能滲進(jìn)親人的鮮血。她咬破中指,滴血認(rèn)尸。她又仔細(xì)辨認(rèn)破爛的衣扣,認(rèn)出了丈夫的尸骨。盂姜女守著丈關(guān)的尸骨,哭得死去活。
正哭著,秦始皇帶著大隊(duì)人馬,巡察邊墻,從這里路過。
秦始皇聽說孟姜女哭倒了城墻,立刻火冒三丈,暴跳如雷。他率領(lǐng)三軍來到角山之下,要親自處置孟姜女??墒撬灰娒辖贻p漂亮,眉清目秀,如花似玉,就要霸占孟姜女。孟姜女哪里肯依呢!秦始皇派了幾個老婆婆去勸說,又派中書令趙高帶著鳳冠霞帔去勸說,蓋姜女死也不從。最后,秦始皇親自出面。孟姜女一見秦始皇,恨不得一頭撞死在這個無道的暴君面。但她轉(zhuǎn)念一想,丈夫的怨仇未報,黎民的怨仇沒伸,怎能白白地死去呢!她強(qiáng)忍著憤怒聽秦始皇胡言亂語。秦始皇見她不吭聲,以為她是愿意了,就更加眉飛色舞地說上勁了:“你開口吧!只要依從了我,你要什么我給你什么,金山銀山都行!”
孟姜女說:“金山銀山我不要,要我依從,只要你答應(yīng)三件事!”
秦始皇說:“慢說三件,就是三十件也依你。你說,這頭一件!”
孟姜女說:“頭一件,得給我丈夫立碑、修墳,用檀木棺槨裝。”
秦始皇一聽說:“好說,好說,應(yīng)你這一件。快說第二件!”
“這第二件,要你給我丈夫披麻戴孝,打幡抱罐,跟在靈車后面,率領(lǐng)著文武百官哭著送葬。”、
秦始皇一聽,這怎么能行!我堂堂一個皇帝,豈能給一個小民送葬呀!“這件不行,你說第三件吧!”
盂姜女說:“第二件不行,就沒有第三件!”
秦始皇一看這架式,不答應(yīng)吧,眼看著到嘴的肥肉摸不著吃;答應(yīng)吧,豈不讓天下的人恥笑。又一想:管它恥笑不恥笑,再說誰敢恥笑我,就宰了他。想到這兒他說:“好!我答應(yīng)你第二件。快說第三件吧!”
孟姜女說:“第三件,我要逛三天大海?!?/p>
秦始皇說:“這個容易!好,這三件都依你!”
秦始皇立刻派人給范喜良立碑、修墳,采購棺槨,準(zhǔn)備孝服和招魄的白幡。出殯那天,范喜良的靈車在前,秦始皇緊跟在后,披著麻,戴著孝,真當(dāng)了孝子了。趕到發(fā)喪完了,孟姜女跟秦始皇說:“咱們游海去吧,游完好成親?!鼻厥蓟士烧鏄穳牧?。正美得不知如何是好,忽聽“撲通”一聲,孟姜女縱身跳海了!
秦始皇一見急了:“決,快,趕快給我下海打撈?!?/p>
【篇四】一年級小學(xué)生讀的民間故事
火燒島傳說:
火燒島在臺灣島東邊的東海里,距離臺東有幾十里?;馃龒u的由來有這樣一個傳說:
阿里山下住著阿里和阿里嫂夫妻倆。他們有一個兒子叫阿溝。夫妻倆對兒子寶貝得要命,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天氣冷了,用棉花包起像包粽子;天氣熱了,夫妻倆輪流替他打扇子到天亮。兒子漸漸長大了,能講話、走路了。夫妻倆更加疼愛,"乖乖,乖乖"不離口。兒子要吃什么,要玩什么,千方百計找來給他吃,給他玩,總怕兒子嘟一嘟嘴巴。
有一天晚飯后,夫妻倆帶著兒子在門外散步。月亮出來經(jīng)過對面高山頂。兒子看見了,于是指著月亮說:"爸爸,我要玩月亮,你上山頂摘下來給我玩。"這下爸爸可不知如何是好了,他懇求地說:"懸崖峭壁的高山,怎么能爬上去摘月亮呢?"兒子可不聽這話,他身子搖了兩搖就滾在地上大哭。過去,兒子一打滾,父母就只有千方百計滿足他的要求,可現(xiàn)在這個摘月亮的要求把他爸爸難住了。媽媽慌忙拉起兒子,替他拍掉身上的泥,摟著兒子說:"乖乖,莫滾莫哭,爸爸上山摘月亮給你。"她轉(zhuǎn)過頭來惡狠狠地罵阿里:"你呀,做什么老子呀,快上山去摘月亮給阿溝玩!"
阿里無可奈何爬上山去,艱難地攀藤踩石爬呀爬呀,爬得汗流浹背,爬得手腳打顫。山下的兒子卻在不斷催促:"快呀快呀,快摘月亮給我玩!"阿里爬到陡峭的山崖上,腳踏上了一塊松石,連人帶石骨碌碌滾下山腳,腦殼開了,手腳斷了,血肉模糊像一堆爛南瓜。
阿里嫂抱著阿溝去看,她的心像刀絞那么痛,眼淚撲籟籟流下來。兒子阿溝也舞手踢腳地大哭起來,可他卻不是在哭爸爸的死,是哭爸爸沒有摘月亮下來:"晤,晤,月亮,晤,爸爸不替我摘月亮,在這里躺著睡覺,晤唔唔……"媽媽也順著兒子的心意,指著阿里罵道:"你不摘月亮下來給阿溝玩,你該死!"
埋葬了阿里以后,阿里嫂照樣溺愛兒子,縱容幾子。兒子越來越大,膽子也越來越大。阿里嫂也年老了,被稱作阿里嬸了。她的兒子發(fā)展到又偷牛,又偷糧,還招集一幫壞人大搞綁架、殺 人、放火。老百姓深受其害,于是組織起來打阿溝這幫壞蛋。
阿溝帶領(lǐng)一隊(duì)壞蛋渡海去占領(lǐng)了南寮島,把島上的老百姓統(tǒng)統(tǒng)殺光。還經(jīng)常乘船到臺東、大 麻里、都蘭,綁架百姓,搶掠財物,放火燒村,搞得天 怒人怨。大家都來責(zé)備阿里嬸:"你呀,溺愛孩子,縱容孩子,現(xiàn)在害得我們老百姓家破人亡,不得安生,你呀,你不覺得難過嗎?你有罪??!"后來,那隊(duì)壞蛋竟然搶到了阿里嬸家,搶走了她的雞、豬和糧食,還打傷了阿里嬸。這時,阿里嬸才醒悟過來。
于是,她和老百姓一起向天禱告,請求瑪祖婆除掉這個禍。天上飛下來一只高大的火雞,腳根長,嘴下垂著紅彤彤的皮肉,像一團(tuán)火。它來到阿里嬸家說:"阿里嬸,瑪祖婆派我下來噴火球燒死南寮島上的壞人,你同意嗎?那里面可有你的兒子阿溝啊。"阿里嬸恨恨地說:"阿溝不是我的兒子,燒吧,燒吧,燒光那一群壞蛋!"
火雞站在臺東海岸的石崖上,拍拍翅膀,昂頭長鳴一聲,張開大口,嘩嘩嘩,吐出大團(tuán)的紅火焰,一串串地飛向南寮島,火在南寮島上劈里巴啦燃燒起來,灰煙飛騰,火焰沖天。
阿里嬸和百姓一同大叫:"燒呀,燒呀,燒死那一群壞蛋!"火雞口里的火球不斷地噴過去,燒呀,燒呀,南寮島上的壞蛋通通被燒成了焦炭,連石頭也燒紅了。阿里嬸眼淚不滴一顆,只是連聲呼喊:"燒呀,燒呀,燒得好!燒得好!"
后來,人們就把南寮島稱為火燒島,只有一個鎮(zhèn)還稱做南寮鎮(zhèn)。
【篇五】一年級小學(xué)生讀的民間故事
雷公山頂水井的傳說:
在貴州雷公山的頂峰,有口水井,四四方方的,象籮筐那么大。下雨它不滿,久旱它不干。傳說這口奇怪的水井是張秀眉、楊大六挖的。清朝的時候,張秀眉、楊大六帶領(lǐng)苗家反對皇朝暴 政,打了十多年,攻州占府,把清兵殺得*滾尿流,喊爹叫娘。
清政府看見勢火不好,就派大將席寶田帶領(lǐng)官兵來鎮(zhèn) 壓。席寶田的兵多,秀眉、大六的兵少,他倆估計硬抵不行,就帶領(lǐng)苗家只弟上了雷公山??墒抢坠巾斏系教幨腔钠码s草,沒有水喝。怎么辦呢?下山去桃吧,山下布滿敵兵。為這,苗家兄弟們心焦得不得了。秀眉、大六比弟兄們還要著急。一天,秀眉、大六倆親自去找水。找遍了大小山?jīng)_,踏遍了雷公山的坡坡嶺嶺,仍找不到。最后,他倆爬到了峰頂,楊大六望望天、望望地,焦總?cè)f分,急得大聲吼道:“到處是山高水高!雷公山呀,你為什么沒有水?!”說著,用腳朝地下猛地一蹬,只見一股清泉象銀柱一般,嘩嘩嘩地冒出來。張秀肩看見了,高興極了,一把拉開楊大六,說:“兄弟,快讓開,等我來!”接著便抽出大砍 刀“嚓!嚓!”地一陣鑿,馬上出現(xiàn)了一個象谷倉樣的水塘,水象白帶一樣向著山坡四面流淌。弟兄們見了,蜂擁奔上山頂,“有水了!有水了!”地喊個不停,聲音一直響到天上。
從那時起,張秀眉、楊大六和苗家兄弟們不但有了水喝,他們還用那口井水在雷公山上開辟田土,栽種莊稼,堅(jiān)持戰(zhàn)斗,清兵簡直拿他們沒辦法。后來清兵來的太多,張秀眉、楊大六才失敗,那口并也就慢慢地縮小下來,變成現(xiàn)在的樣子。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584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