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頌槭裁凑f劉邦誅殺功臣是一件“冤案”?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說起“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代表皇帝,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yīng)往往是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在很多人印象中,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當(dāng)皇帝后都對功臣大開殺戒,將功臣清除殆盡。
明太祖朱元璋確實殺了不少功臣,說朱元璋“屠戮功臣”雖然有點夸張但確實算不上冤枉。但漢高祖劉邦當(dāng)了皇帝后確實沒有大規(guī)模殺功臣,說劉邦“屠戮功臣”確實是太史筆下的“冤案”。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西漢的開國功臣大體上分為兩種:一是憑借功勞而封諸侯王的功臣,只有韓信、盧綰、劉賈等寥寥數(shù)人而已;另一種則是憑借功勞而封列侯的功臣,占了功臣數(shù)量的絕大多數(shù),比如蕭何、張良、曹參等等。
異姓諸侯王是危害大一統(tǒng)、阻礙歷史進步的落后勢力,劉邦登基后必然要將之鏟除。因此被封為諸侯王的功臣自然下場悲慘,韓信被殺、盧綰叛逃,劉賈則被造反的英布所殺。但性質(zhì)都算不上“兔死狗烹”。
而被封為列侯的功臣是手握大權(quán)、安享富貴,人生得以善終,唯一被殺的列侯陳豨是因為公開造反而不得不殺。劉邦不僅不殺列侯功臣,還規(guī)定“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明確保護功臣利益。
正因為劉邦沒有大殺功臣,所以功臣集團成為西漢初年最強大的政治勢力之一,甚至能左右皇帝的人選。直到漢景帝時期,西漢功臣集團才隨著時光流逝而逐漸退出了政治舞臺。
我覺得在這一點上劉邦實在是太冤了,冤的跳黃河里滾兩圈都不一定洗的干凈。
現(xiàn)在提到誅殺功臣的帝王,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劉邦。原因無他,韓信實在是太出名了。劉邦的一半江山可以說是韓信打下來了,而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典故也讓韓信的知名度上升了一個檔次。
人家替你打下了一半的江山,而且還是個軍事天才。你劉邦倒好,建立自己的大漢王朝之后,一下把韓信給整死了,這不是忘恩負(fù)義這是啥?有很多人都這樣想,劉邦也因此被扣上了濫殺功臣的帽子。但天地良心,韓信真的是自己作死的,劉邦也真不是忘恩負(fù)義。
說實話,劉邦在誅殺功臣這一塊,和朱元璋可差得遠了。劉邦殺得人里大多都是異姓王,劉邦當(dāng)初封了7個異姓王,只有一個吳芮得以善終。在劉邦封的137個列侯中,以謀反罪名誅殺了2人。
7個異性王中,6個對漢王朝有直接的威脅,而劉邦這些異姓王更多的只是盟友關(guān)系,很難讓這些人臣服。在列侯中,殺了一個韓信,一個陳豨。陳豨是公然反叛,殺他是毫無疑問的。韓信是自恃功高,總有一天會走上陳豨的老路。
說真的,說劉邦忘恩負(fù)義實在是太冤了。劉邦和項羽斗了這么久,劉邦還放過了項羽大部分部下,甚至還給雍齒封了候。真的被劉邦看做是功臣的人,項伯、酈食其、以及其他老鄉(xiāng)們,哪個待遇不好了?
再說韓信,不能說劉邦殺他沒有理由,只是防患于未然罷了。真等韓信造反了,誰能治得住他?別說韓信沒有反心,他本身就不是個生性安穩(wěn)的人,要是放任他,遲早要釀出大禍。哪怕是劉邦在位的時候韓信不會反,等到劉邦兒子上位的時候,韓信也得折騰折騰。而且殺韓信的是呂后,劉邦知不知道還兩說。
與其說劉邦殺了功臣倒不如說劉邦只是維護自己親手締造的天下而已,助力劉邦獲取天下的功臣有很多,劉邦是怎么做的呢?封賞!但封禪不是無原則的,君是君,臣是臣,眾臣若是關(guān)系看不透的話只能被動地離席。而在這些離席的臣子中劉邦為了江山永固只能提起屠刀將他們消滅,當(dāng)然消滅不是隨隨便便的,劉邦只殺了那些對漢朝有威脅的,這其中異姓王首當(dāng)其沖,過程很殘酷,但劉邦必須去做。
要知道劉邦稱帝后,漢朝雖然名義上是劉邦的天下,但這些異姓王擁有的封地遠遠超過了漢郡,在封地上,這些異姓諸侯王擁有自己的軍隊,可以自主的掌控自己封地內(nèi)的事,如此雖是漢朝領(lǐng)土,但實際上與獨立的王國沒有什么差別,這樣的封國與定時炸彈沒有什么差別,若你是劉邦你會怎么做呢?放任自流,坐等他們一步步強大?或者自己去世后將問題留給自己的子孫?
顯然劉邦不想這樣做,秉著自己制造的問題自己解決的態(tài)度,劉邦在自己晚年開始了對異姓諸侯王的分化瓦解,步步消滅的策略。
剛開始劉邦劉邦也沒選擇好目標(biāo),不過正當(dāng)瞌睡需要枕頭時,燕王臧荼來了,他率先起兵反漢,劉邦大喜過望,親征將臧荼消滅之。
之后劉邦將目光投向了勢力和實力最強大楚王韓信身上,他依照陳平之策偽游云夢,會見各路諸侯,趁機將前來見面的韓信擒拿,然后帶回去貶為淮陰侯,韓信雖然不滿,但事已至此只能被動接受,到底你以為韓信的事情就告一段落了?顯然并沒有,劉邦將處死韓信之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傳達給了呂后,呂后心領(lǐng)神會,依仗蕭何計策將韓信誅殺且夷三族。
剩下的異姓諸侯王除了實力弱小且聽話乖巧的長沙王吳芮外,都沒能逃過劉邦的消滅,或被誅殺或被廢,總之威脅漢朝穩(wěn)定的異姓王終于被劉邦消滅了。至于剩下的那些陪他一統(tǒng)天下的功臣只要不是犯了必死之罪,劉邦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因此你很難發(fā)現(xiàn)劉邦除了誅殺這些異姓王之外再誅殺其他的功臣了。
總的來說要明白自己的定位,君是君,臣是臣,皇權(quán)時代只要不觸及劉邦的根本一切都好商量,可惜這些異姓王放不下,最終只能被消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58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民間故事之-陰陽瘦身館
下一篇: 民間故事之-斗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