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砻鞒蟛抛又坏慕饪N為何活活凍死?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1415年(明永樂十三年)正月,情報部門(錦衣衛(wèi))頭目紀(jì)綱給明成祖朱棣提交了一份在押罪犯名單,解縉名字在冊。
“怎么解縉還在呀?”朱棣側(cè)目反問。
龍王一個噴嚏,天降大雨。
紀(jì)綱領(lǐng)會皇帝的意思,將羈押在獄中的解縉用酒灌醉之后,埋到院子的雪堆之中。
解縉被活活凍死。
“天下不可一日無我,我則不可一日少解縉。”朱棣皇帝對解縉的評價如此之高,卻怎么出爾反爾,把他折磨而亡?
生于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的解縉,與楊慎、徐渭并稱為“明朝三大才子”。解縉又堪稱三個中的老大,是名副其實的大V。
“神童”解縉,五歲對詩文過目不忘,七歲寫得一首好詩,十二歲以徹悟《四書》《五經(jīng)》。十九歲時,解縉進士及第,開始了仕途。
在狹窄的官場行走,完全靠著捧臭腳、吹彩虹屁顯然行不通。
解縉成也才華。
明太祖朱元璋對這個新任翰林學(xué)士很是器重,常常帶在身邊。“朕與爾義則君臣,恩猶父子,當(dāng)知無不言”?;实蹖ψ约壕谷灰詢鹤酉啻?,解縉的前途充滿陽光。
上奏疏、提建議,解縉夙夜在公,不敢有任何懈怠。朱元璋對解縉的《太平十策》等奏章大家夸贊,一時間,君臣關(guān)系成為佳話。
知無不言是書生的秉性,但往往也是書生的宿命。
在和兵部尚書沈潛的工作協(xié)調(diào)中,解縉碰上難纏事。一日,解縉去兵部索要雜役,沈潛不以為然。解縉指責(zé)沈潛。老江湖沈潛豈能容得下一個毛頭小伙子的指手畫腳?他給朱元璋打了小報告。
“解縉敢這么放肆嗎?”朱元璋反問沈潛。解縉并沒有受到影響,反而被朱元璋提拔為御史。
不久,韓國公李善長犯罪,被朱元璋判處死罪。解縉了解原委后,上書為李善長鳴冤。加上又為同僚夏長文起草奏疏,彈劾都御史袁泰。
說老實話最容易給自己載刺。
袁泰被罰。但是,他同時火力全開,到處散布解縉的壞話。
三人成虎,解縉太嫩,被朱元璋革職。這都是嘴巴惹的禍。
“你還得提升修養(yǎng),回老家想去吧。”朱元璋告誡解縉。
在老家八年,解縉只有用讀書作文、校訂古籍來紓解怨氣和怒火。這期間,朱元璋還給解縉的父親說,讓孩子好好修煉吧,后來大用也不晚。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六月,朱元璋駕崩,解縉進京吊唁。
看見解縉,袁泰當(dāng)年的恨意未消。他在新繼位的明惠帝朱允炆面前又捅了解縉一刀?!敖饪N不聽先帝命令,喪母沒有安葬,撇下九十多歲的老父親……”
明惠帝一聽,就一個字“貶”。解縉去了河州。
對解縉而言,再次進京,得益于禮部侍郎董倫的推薦。
董倫在明惠帝的信任之后,竭力舉薦解縉。朱允炆同意解縉京師,進入翰林院。1402年(建文四年)十一月,沉寂十二年的解縉升任內(nèi)閣首輔。
一年后,朱棣即位,成立了智囊團——文淵閣。解縉有幸入選。解縉主編《太祖實錄》、《列女傳》和《永樂大典》。
永樂二年,解縉升任右春坊大學(xué)士,成為內(nèi)閣首輔,走上了“人生巔峰”。
知無不言,再次成為解縉的殺手。
假如說直言為政得失還沒有惹怒朱棣的話,那么在立儲問題上,解縉的態(tài)度直接讓朱棣有撇開他的打算。
當(dāng)時,朱棣傾斜向次子朱高熙。在和征求意見時,解縉堅持立嫡長子朱高熾為太子。
心中有了縫隙,彌合已經(jīng)不大可能,更何況在君臣之間。
立太子之事,解縉得罪了朱棣,還與朱高熙結(jié)仇。
陷阱已經(jīng)形成,解縉被誣泄露機密、泄露考卷等。解縉被一貶再貶。
永樂八年(1410),解縉進京述職,沒有見到在外公干的皇帝而拜見了太子。
私見太子,這萬萬不行。朱高熙再給解縉一刀,朱棣大怒,以“無人臣禮”之罪逮捕解縉。那時,解縉已經(jīng)離京。
半路上看見贛江一帶旱情嚴(yán)重,解縉急忙上書,建議疏通江道,緩解老百姓疾苦。其實,危險正走向解縉,錦衣衛(wèi)帶走了這個實在人。
解縉,敗也才華。
紀(jì)綱策劃的一場陰謀逼近解縉。1415年(明永樂十三年)正月的那場大雪,讓解縉的生命戛然而止。
有時候,歷史真的拒絕知無不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60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民間故事之-唐大臨時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