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與唐朝是兩個朝代,為何史學家常把它們合稱為“隋唐時期”
是因為這兩個時期相對來說比較相似,隋朝以及秦朝早就已經進入到盛世的階段,同時也很快進入到滅亡的階段。唐朝還有漢朝也同樣會繼承皇朝的基礎,而且一直都會不斷的發(fā)展自身的實力,現(xiàn)在也變成了一個非常偉大的皇朝。
隋朝還有唐朝,本來就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朝代,史學家也會非常喜歡,把兩個朝代完全的放在一起,史學家也一直都會稱呼,這也是因為隋朝存續(xù)的時間相對比較短,而且也會有兩個接連出現(xiàn)的朝代。
隋朝的強大可以和唐朝對比,如今的創(chuàng)造經濟價值早就已經超過盛世唐朝。按照古代宗法制的繼承原則,楊勇也同樣是帝王的不二人選,可惜楊勇也同樣是一個碌碌無為的處境。
孤獨皇后一起來都不喜歡仰泳,在對方的建議之下就選擇改立楊廣為太子,楊廣之前全部都是偽裝,在楊堅病重的時候一起來都會為非作歹。在楊堅死亡之后,馬上就會變本加厲,也同樣會恢復原先的一幕。
另外一邊我們也可以看到,現(xiàn)在早就已經展現(xiàn)出國家不一樣的實力。楊廣也會明白隋朝的底質比較強大,所以就會選擇大興土木,一直都會發(fā)泄自己的私欲,另外一方面也同樣想要展現(xiàn)國家的實力,但是很可惜最終用力過猛,理想真的非常豐滿,可是現(xiàn)實卻相當的骨感。
楊廣一直以來都會肆無忌憚,也同樣會給隋朝帶來一定的反噬,其中風頭最盛的必然就是楊廣的表哥。唐朝也會選擇繼承隋朝的政治制度,無論是三省六部制,又或者是科舉制度,全部都會和隋朝大同小異。隋朝留下來的糧食也同樣會讓唐朝進入到高枕無憂的階段,而且隋朝的文化也照樣可以和唐朝一脈相承,與此同時也能夠有效保障唐朝軍隊的進攻能力。此時就可以有效提升作戰(zhàn)的能力。
轉載聲明:感謝您對不回頭網的支持,讀史使人明智,以史觀今,讓我們通過歷史中一個個的典故故事去了解歷史。喜歡的朋友歡迎轉載為什么史學家常把隋朝與唐朝合稱為“隋唐時期”
(公元581—618年)從繼承北周開始,北隋統(tǒng)治中國北方9年之后,于589年北隋滅南陳,完成了統(tǒng)一,618年,隋朝滅亡。共歷時三十八年,大隋高祖文皇帝楊堅、大隋世祖明皇帝楊廣、大隋世宗恭皇帝楊侑、大隋太宗泰皇帝楊侗、大隋高宗玄皇帝楊浩,是我國歷史上繁盛的朝代之一。 隨著南北朝在政治、經濟上的逐步衰落,身為北周的輔政大臣的楊堅于公元581年2月迫使年輕的周靜帝讓位,自立為帝。因楊堅之父楊忠平隨州有功,被封為隨國公,楊堅承父職為隨國公(也曾出任隨州刺史),因“隨”有走之意,不祥,故改國號為隋,年號開皇,建都大興,他就是隋朝的開國皇帝隋文帝。 楊堅登基后,果斷地進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社會改革,鞏固了隋朝的統(tǒng)治,并于開皇八年(588 年)12月攻占了南朝的最后一個朝代后陳的都城建業(yè)(今南京)宣布了南朝的滅亡。至此,長期分裂的中國又復統(tǒng)一。文帝在位二十四年,曾于601年改年號為仁壽。仁壽四年,六十三歲的楊堅卒于仁壽宮。(后世有記載稱楊堅是被其子楊廣指使心腹張衡入宮行刺而亡。) 文帝死后,翌日其子楊廣即位,年號大業(yè),是為隋煬帝,他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即位后,就開始大興土木,為自己建造奢侈豪華的宮殿,開鑿大運河為自己享用。為了擴大其統(tǒng)治,他還不斷向外擴張。煬帝于大業(yè)十二年(612年)至大業(yè)十四年,三征遼東高麗(今朝鮮半島),但均告失利。連年征戰(zhàn)與煬帝暴政致使隋朝的國力大大削弱,人民的生活幾乎得不到保障。于是,全國各地人民紛紛揭竿而起,其中勢力較大的有:瓦崗山的翟讓,河北的竇建德,江淮地區(qū)的杜伏威等人。故而隋朝后期,煬帝不得不四處攘亂,但隋朝終究大勢已去。六一八年三月,隋將司馬德戡、和宇文化及乘“驍果軍”騷動的機會,于江都發(fā)動兵變,勒死了殘暴的隋煬帝。從而,結束了隋王朝短暫的統(tǒng)治。 隋是承前啟后的一個朝代,文帝與煬帝共在位三十八年。在這三十八年中,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均有所鞏固和發(fā)展。首先在政治方面,隋朝調整了中央與地方的統(tǒng)治機構,恢復了被廢除多年的三師、三公、九卿的舊制。確立了三省、六部新制,增強了中央集權統(tǒng)治。通過制定《隋律》穩(wěn)定了社會秩序。另外,開設了科舉制度,為以后中國封建社會人才選拔方式提供了一個藍本。在經濟方面,文帝下令整頓戶籍,清查人口,繼而推行均田制,調整賦役。與此同時,為了恢復農業(yè)生產和加強漕運力量,于開皇四年(584年)開“廣通渠”引渭水直達潼關。 后煬帝大業(yè)四年(608年)又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通黃河,自輝縣至涿郡,長達兩千余里,這就是現(xiàn)在所謂的京杭大運河。另外,由于隋朝以前連年的戰(zhàn)亂,各朝沒有統(tǒng)一的幣制和度量衡,這極大的影響了市場商品的交易與流通。因而,隋朝建立以后首先宣布禁用舊錢,統(tǒng)一發(fā)行合乎規(guī)格的“五銖錢”,嚴懲私鑄錢幣。同時,還規(guī)定了標準的銅斗鐵尺,頒行全國。這樣以來,為經濟的持續(xù)穩(wěn)定地增長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 隨著社會生產的發(fā)展,隋朝的自然科學與人文藝術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如著名天文學家劉焯制訂的《皇極歷》,他計算的歲差與現(xiàn)代計算出的準確值相差無幾。而在工程建筑方面,最突出的成就莫過于河北趙縣安濟橋的興建。這座由李春監(jiān)造的石橋被公認為世界上最早的一座“空撞券橋”。他的興建比歐洲同類建筑泰克河上的塞雷橋早了近800年。隋代的繪畫、音樂、舞蹈等各方面也涌現(xiàn)出一大批杰出的代表人物,如畫家展子虔和他的《游春圖》等。 在短短三十幾年中,隋王朝恢復了幾個世紀以來因割據紛亂幾乎中斷的對外關系。通過“絲綢之路”的商業(yè)往來,促進了中國與西亞的相互交流,為后世盛唐打下了一定的基礎。隨著對外關系的改善和交流的發(fā)展,當時的地理學也有了較大的發(fā)展。煬帝下令撰寫的《區(qū)宇圖志》共1200卷,是一部圖文并茂的全國地理專著,在中國地理學發(fā)展史上占有相當的地位。 隋王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也是最后一個兩世而亡的朝代。它與另一個兩世而亡的朝代秦相比,的確有許多相似之處。首先,隋與秦都是憑借強大的武力統(tǒng)一分裂多年的中國,而緊接著完成一系列改革,使經濟得以發(fā)展。與此同時,又對人民大施徭役,致使民不聊生,終于使政權毀于一旦。然而,也正是憑借此時國家對物資財富豐盈的積累,為后世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物質條件。從而,帶來了隋之后中華民族引以為驕傲的盛唐文化。
隋朝,一個時間甚短的朝代。從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到隋煬帝楊廣被絞殺,這個王朝僅共存在了三十八年。雖然王朝時間短,但也是中國歷史一個重要的朝代,那么隋朝是公元多少年?隋朝距今有多少年了?下面就跟隨歷史網我一起去了解下吧!
589年滅南朝陳,結束了中國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的長期分裂局面。隋朝在政治上確立了三省六部制,創(chuàng)建了影響深遠的科舉制度;在軍事上繼續(xù)推行和改革府兵制度;在經濟上,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以增加 *** 收入。隋朝還興修了舉世聞名的大運河,鞏固了中央對東南地區(qū)(會稽)的統(tǒng)治,加強了南北經濟、文化的聯(lián)系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國歷史上大統(tǒng)一形勢下短命的王朝之一。隋朝是五胡亂華后漢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統(tǒng)王朝,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楊堅,推行漢化,為后來唐宋漢文化大發(fā)展奠定基礎。隋唐時期也是全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期。
以上是歷史網收集的隋朝時代的相關資料,想了解更多朝代信息,請關注歷史網的相關文章!
一、隋朝皇帝
1、581年3月4日,北周靜帝禪讓帝位于楊堅,楊堅登基為帝,即隋文帝,建國隋。
2、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隋朝的第二位皇帝。楊堅的次子。
3、隋恭帝楊侑(605年-619年),隋煬帝之孫,李淵攻入長安后擁立他為帝。在位半年,武德二年去世。
4、隋秦王楊浩是隋煬帝之侄,秦王楊俊之子,繼承父親的王位為秦王。618年3月,煬帝在江都被弒,楊浩被宇文化及立為皇帝,其實是一個傀儡皇帝。
5、隋世宗楊昭(584―606)隋煬帝楊廣長子,母皇后蕭氏。
6、楊侗618年5月被王世充等擁奉為帝,年號“皇泰”。隋越王楊侗,隋煬帝之孫,公元618年東都洛陽群臣段達、王世充等人奉他為帝,改元皇泰,史稱“皇泰主”。
二、唐朝皇帝
1、唐高祖李淵(565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出生于長安,是中國唐朝的開國皇帝。
2、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李淵之子,在位23年,年號貞觀。
3、唐高宗李治(628-683年),字為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
4、唐中宗李顯(656年-710年),漢族,謚號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謚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
5、唐睿宗李旦簡介(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唐睿宗,名旦,又名旭輪,唐高宗第八子,武則天幼子,唐中宗為其兄長。他一生兩度登基,兩讓天下。
6、武則天秘史(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人,是一位女政治家和詩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tǒng)的女皇帝。
7、李隆基簡介——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稱唐明皇。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竇德妃。
8、李亨(711—762),即唐肅宗,唐代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子。
9、唐代宗李豫(727-779年),漢族,唐肅宗長子。初名俶,原封廣平王,馬嵬之變后,他隨肅宗北上,任為“兵馬大元帥”,統(tǒng)帥諸將收復兩京,公元758年被立為皇太子,763年平定了安史之亂。
10、唐德宗李適(742年-805年),是肅宗的長孫、代宗的長子。
11、順宗,名李誦(公元761-806年),唐德宗長子。
12、李純(778~820)中國唐代皇帝,即唐憲宗。805~820年在位。唐順宗長子。
13、唐穆宗是憲宗第三子,貞元十一年(795)七月六日出生于京師長安大明宮之別殿。
14、唐敬宗李湛(809年-826年),唐穆宗的長子。
15、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唐穆宗李恒第二子,母貞獻皇后蕭氏。
16、唐武宗即李炎。本名瀍,臨死前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
17、唐宣宗李忱(810年冬月十二-859年),漢族(847年—859年在位,未算武周政權),初名李怡,初封光王。
18、唐懿宗李漼(“漼”,拼音:cuǐ),母元昭皇太后晁氏。
19、唐僖宗李儇(862-888),儇Xuān,唐懿宗第五子,初名儼。
20、唐昭宗李曄(867年-904年),姓李諱杰,即位后改名為敏,然后又改名為曄,888年-904年在位,他是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的弟弟。
21、李柷(892年-908年),原名李祚,唐昭宗李曄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是唐昭宗第九子。
擴展資料
隋朝大一統(tǒng)
北周于577年滅北齊,統(tǒng)一華北后國力興盛,但是北周宣帝宇文赟奢侈浮華,沉湎酒色,政治腐敗,還同時擁有五位皇后。外戚楊堅乘機將北周重臣外遣,朝政逐漸由他掌握。
580年6月8日北周宣帝病死,楊堅扶持年幼的北周靜帝宇文闡,以大丞相身份輔政。581年3月4日,北周靜帝禪讓帝位于楊堅,楊堅登基為帝,即隋文帝,建國隋,北周亡。
隋文帝意圖南滅南朝陳,采納高颎的策略:干擾南朝陳的農業(yè)生產,破壞陳國的軍事儲積,使陳國損失慘重,而又疲憊不堪。
隋文帝于隋與突厥之戰(zhàn)勝利后,587年10月26日廢西梁后主蕭琮,西梁亡。隔年發(fā)動隋滅陳之戰(zhàn),隋文帝命楊廣、楊俊與楊素為行軍元帥但是實際指揮的是高颎,三軍諮稟,皆取斷于颎,兵分八路攻陳。
589年2月10日,聯(lián)軍進入建康城,俘陳后主。不久,各地陳軍或受陳后主號令投降、或抵抗隋軍而被消滅,只有嶺南地區(qū)受冼夫人保境據守。
590年9月,隋派使臣韋洸等人安撫嶺南,冼夫人率眾迎接隋使,嶺南諸州悉為隋地。至此,隋朝結束西晉永嘉之亂以來二百八十余年南北分裂的局面,完成中國的大一統(tǒng)。
唐朝開國
617年李淵殺王威、高君雅,在太原起兵造反。不久,李淵率諸子眾將攻破守備關中的屈突通,占領隋都大興城。李淵擁立楊侑為帝,是為隋恭帝,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自任大丞相,進封唐王。
而在揚州的隋煬帝,他安逸游樂,不愿返回關中,最后于618年的江都政變中被宇文化及等叛軍殺害。李淵借此機會,于同年五月迫使隋恭帝禪位,建國唐朝,即唐高祖。都城大興改名為長安。
在入主關中前,先派使吹捧占據河南的瓦岡軍李密,使其成為東方的屏障。入主關中后,派李世民平定西北金城的薛舉、薛仁杲,派唐使安興貴、安修仁生擒武威的李軌。
620年派李世民擊敗入侵河東(今山西?。┑膭⑽渲?、宋金剛。而后洛陽鄭帝王世充與河北夏帝竇建德宣布結盟,聯(lián)合抗唐。
622年李世民擊潰聯(lián)軍,俘竇建德,王世充投降。竇建德的余部劉黑闥也被李建成擊潰,河北至此平定。623年輔公祏率杜伏威余部在丹陽反唐,隔年被唐軍俘殺,江南平定。
而兩湖地區(qū)也在621年唐將李靖于唐平蕭銑之戰(zhàn)獲勝,梁帝蕭銑于江陵降唐。翌年,嶺南馮盎降服,又虔州林士弘死,中國本部歸唐朝所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隋唐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6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